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10840300000026

第26章 寓言故事(8)

过了几天,芦苇那绿皮黄心的幼芽,像锥子似的钻出了地面。它看见埋在身边的地瓜秧子,软绵绵的连腰也直不起来,觉得很可怜,不由的说道:“地瓜大哥,要不要帮帮你啊?别看我现在没你高,不几天就会超过你的。“

地瓜秧听了,谦虚地说:“多谢你的关心。我一定会努力追赶你的。“

半个月以后,芦苇长到一尺多高了。地瓜秧虽然也长了一些,但因为它紧贴着地皮,和芦苇相比,反而显得越来越矮。芦苇这时已长出了叶子,更是骄傲,看到身边的地瓜秧,连一声大哥也不愿叫了。微风吹来,芦苇抖抖身子,就说:“地瓜,你看我长得多高呀!你真越长越没出息呀!”

地瓜很诚恳地劝它:“芦苇老弟,我们要求实,莫求虚,指望将来给人们出把力。你年纪轻轻,太娇气了,可没什么好处啊!”

芦苇对地瓜的相劝,不但听不进去,反而越来越高傲了。六月里,它已经长到了五六尺,芦苇叶也有尺把长了,凉风吹来,它更是得意洋洋,又去挖苦地瓜:“老兄啊,看我有声有色多威武。唉!你怎么越长越窝囊?”

能忍让的地瓜只是说:“不要说长道短了。以后,看看人们喜欢谁,谁就是好样的。”

秋高气爽的季节到了,芦苇身高一丈,尖顶上开了一簇轻飘飘的花,满脸堆欢地对地瓜说:“老兄,难道你就窝囊一辈子吗?连朵花也不能开。我怎么挨上你这样的邻居啊!”

地瓜心里有数,也就不再理它。

芦苇越长越高,蓬蓬的大叶,紫红的花穗,人们过来过去总要夸它两句:“真好看啊!”小孩子们过来,也要折它几枝,扛在肩上,排成队伍;有的小孩把芦苇叶摘下来,卷成口哨,“呜呜”地吹着。这时,芦苇更加神气,见了地瓜就对它白两眼;地瓜跟它说话,它就歪歪脑袋,爱理不睬。这样,它越长心越空,花也越开越轻薄,就连苇秆也变得越来越脆了。

地瓜呢?在地里被孩子们踩来踩去,心里虽然也有些难过,可并不灰心。自言自语地说:“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要继续努力,人们总不会光看样子不看果实的!”于是,它蹲在泥里,长得更加起劲了。

深秋了,人们扛着大锄头下地来,一锄头刨起了芦苇跟,还是跟以前栽的时候一样大小;再看芦苇秆,又空又脆;摸摸苇穗,全是一根茸毛!人们恶狠狠地骂道:“一年到头白费劲,以后再也不种芦苇了。”说罢,随手就把芦苇刨到水坑里去了。

人们又抡起大锄去刨地瓜。胖嘟嘟的大地瓜真喜人,又白又嫩又好吃。人们脸上堆满了笑容,宣传说:“地瓜能吃,以后年年种。”

从此,人们年年种地瓜。而芦苇呢,只能自生自灭长在水坑里。

高傲浮躁的芦苇和谦虚踏实的地瓜,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两个不同的结果,即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故事为我们勾勒了一副生动的画面,批评了高傲浮躁的心态,歌颂了踏实认真、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人生是一个大舞台,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要以自己华而不实的外表做为资本,美丽外表的背后关键在于能够脚踏实地地行动和追求,如果过程是空空的美丽,而结果却是凄凄的失败,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转瞬即逝的虚荣终将是短暂的,我们更看重的是真正的成功。

井底之蛙

有一只青蛙?熏住在浅井里。它觉得这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它对住在东海里的大鳖说:“你来看我多快活啊!我想到井外,就在井台上跳来跳去;回到井里,就在井壁的砖洞里休息休息;要是跳到水里,水就挨着我的胳肢窝,托着我的下巴;有时踩在泥里,泥土淹没了我的脚,漫过了我的脚背。我向四周一看,那些小虫、螃蟹、蝌蚪,哪一个比得过我啊!而且,我独自占有这一处浅井,悠闲自在,叉开腿就能享用这里的一切,这不是快活到了极点吗?您为什么不经常到我这里参观参观呢?

东海的大鳖听了,准备到井里参观一下。谁知它的左脚还没有迈进去,右腿就被井台上的栏杆绊倒了。于是,它不得不慢慢退回原处。大鳖就向青蛙描述起东海的景像。

它说:“东海太大了!即使用千里之远,也不足以形容它的广阔;即使用千仞之高,也不足以描述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发大水,海水并不显得增加了;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九年闹旱灾,海水也没有因此而减少。那无边无际的大海啊,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也不会因雨水的多少而增减。生活在海水里,才是最大的快乐呢!“

浅井里的青蛙,听了大鳖的介绍,十分惭愧,不由得睁圆眼睛,拘束不安起来。它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

庄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放眼宇宙,便一切都不值得引以自满。即使谦让如伯夷,渊博如孔子,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是不能自满的。东海海神虽能容纳百川,无边无际,但毫不自满,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渺小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保持谦虚的美德,善于取长补短。信息时代,人们知道的知识越多,会发现不懂的东西也就越多。真正见多识广、学问渊博的人,很少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他们带到真正的行家面前,开阔它们的眼界。

兰子献计

在古代,人们常常将那些身怀绝技云游四方的人叫“兰子”。相传,宋国有一个行走江湖卖艺的兰子,凭着自己怀有的绝技去求见宋王宋元君,希望通过自己的绝技表演得到宋元君的重用。这天,宋元君接见了他,并让他当众表演技艺。

只见这个兰子把两根比身体还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小腿上,随后边走边跑,同时手里还耍弄着七把宝剑。他一边用右手接连地向空中抛出宝剑,一边用左手准确无误地去接不断下落的剑。七把明晃晃的宝剑在他手上从左到右有条不紊地轮番而过,而空中则总有五把宝剑像一个轮回的光圈那样飘然飞舞。宋元君看了这令人眼花缭乱的绝技,非常吃惊,连声喝彩道:“妙!妙!”旁边围观的人也无不拍手叫绝。宋元君十分开心,马上叫人赏赐给这个卖艺人金银玉帛。

不久,又有一个会耍“燕戏”的兰子,听说了宋元君赏赐耍剑艺人金银的事,便前去求见宋元君。这一回,宋元君不但毫无兴趣接见他,反而大怒说:“先前那个有绝技的人来求见我,正好碰上我心情好,虽然他的技艺毫无用处,但是我仍然赏了他金银玉帛。今天这个兰子一定是听说了那件事才来求我看他表演的。这不明明是为贪财而献技、来向我讨赏的吗?这种人实在可气!功利心实在太强了。”

气愤至极,宋元君命人把那个会“燕戏”的兰子抓了起来。起初宋元君本来打算杀了那个人,后来又觉得他并无什么大的罪过,只不过想通过献艺谋取一些金银玉帛而已,还不至于杀头问罪,所以把这个兰子关了一个月后就放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只凭借自己的喜怒来决定人的价值的昏君,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必定是没有原则的。心情好的时候,兰子来献技就奖赏,而碰到心情糟糕的时候,便给献技的兰子定罪。如果凭一件偶然的事情,就以为他“识才”,这是极其愚蠢的。兰子献技就从侧面讽刺了宋元君识人的片面性,揭露了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一味地肯定和否定一个人的价值的偏激性。

这同样告诫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学会正确地用人和识人,确立明确的人才能力标准,以此为依据,而不是以领导者个人的意愿作为评判的标准。只有建立了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我们才能对一个人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定位,如果一切以领导者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势必造成良莠不分,善恶不明,是非不清,好坏不理的现象,从而无法正确地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

献鸠放生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积德行善。旧时每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便会开仓捐米赈灾,使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苦难,此为积德之举。太平年间,人们将鱼、龟放回到江河湖海,将鸟雀放飞到大自然,这种行为叫“放生”,同样为积善之行。后来,就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并美之名曰“爱生灵”。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于邯郸。当时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非常喜欢在大年初一这天放生以显示自己爱护生灵。于是,每到过年时他就下令,要老百姓替他捕捉斑鸠并送到他的府中,这样他便可以在大年初一这天行善积德,放斑鸠回大自然。此令一出,邯郸地方的老百姓便开始捕捉并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在大年初一这天,凡是进献斑鸠的百姓都能够破例地走进赵简子的府第,赵简子也会发给每一进献者相当优厚的赏赐。所以初一这天去赵府进献斑鸠的人络绎不绝。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门客听后接着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能可贵的。不知大人您想过没有:如果全国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鸠去放生,便会争先恐后地大肆捕捉斑鸠,这样做势必造成死伤的斑鸠不计其数!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然后您再把捕捉到的斑鸠放生,那么大人您认为这样做能起到保护斑鸠,放飞生灵的作用吗?是不是您对斑鸠的仁慈还不能抵偿人们对它们的破坏呢?在下人看来,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斑鸠。”

赵简子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背着双手在府门里踱来踱去,仔细地思考了一阵子,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对的。”

放生本是一件善意之举,积德之行。晋国大臣赵简子为表明自己的仁慈之心,也在大年初一放飞斑鸠以示自己爱护生灵。然而,赵简子放生爱护生灵行为的表面现象下掩盖的却是对生灵、对斑鸠的肆意伤害。老百姓把自己通过各种手段捕捉到的斑鸠进献给赵简子放生,这种做法实在让人难以苟同,也的确不是一件真正保护生灵行善积德之举。

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何为行善?何为积德?一般看来,行善和积德就是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使不好和不利的事情变得逐渐好起来,也就是变不好为好以及好上加好,锦上添花。当然,它的内容是向上和向善的,方式是正当和有效的。以毁坏和伤害为代价的任何言行举止都称不上是真正的行善和积德。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了。比如说,如果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这就不至于使河内地区的老百姓在灾荒时期因粮食短缺而饿死。同样,如果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欠收,我也会采取同样的做法,把其他地方的富足粮食调运到河东来,以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当然,我也十分注意临国当政者的做法,看他们是如何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但至今我没有发现哪一个国君能像我这样尽心尽力地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然而,让我感到吃惊的是,目前为止,尽管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但是我国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孟子回答说:“既然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只听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都士气饱满,两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然而,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双方由于士兵的体力消耗、作战指挥的得当、天时地利的优劣而出现了明显的胜败迹象。这时,胜方士兵必定会乘胜追击,穷追猛杀,欲置对方于死地,而败方士兵见已无取胜把握,为不至于战死或者被束手就擒,他们便只能谋求保命了,于是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在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很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便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就会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个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五十和一百在不同的场合和背景具有不同的含义。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的士兵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因为无论是五十步还是一百步,他们终究都是临阵逃脱。国君治理国家同样如此,如果说邻国国君在灾荒年间不顾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那么,梁惠王经常调动百姓打仗,致使民不聊生,同样是不爱百姓的国君,两者不过殊途同归罢了。

日常生活中,人们无论是看待事物还是分析个人都应当看到其本质与全局,而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依托。在看待事物时,我们千万不能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样会因为认识上的片面性而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就是对这一做法的真实写照。

棘刺刻猴

燕王有收藏各种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时他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东西,甚至不惜挥霍重金。“燕王好珍玩”的名声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他见到燕王后说:“我听说君王喜爱珍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燕王一听非常高兴。虽然王宫内有金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棘刺上可以刻猕猴。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卫人享用30方里的俸禄。随后,燕王对那卫人说:“我想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那卫人说:“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诚心的人才能看得见。如果君王在半年内不入后宫、不饮酒食肉,并且赶上一个雨过天晴的天气,抢在阴晴转换的那一瞬间去看刻有猕猴的棘刺,届时您将如愿以偿。”

不能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猕猴,燕王只好拿俸禄先养着那个卫人,等待有了机会再说。郑国台下地方有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觉得其中有诈,于是去给燕王出了一个主意。这匠人对燕王说:“在竹、木上雕刻东西,需要有锋利的刻刀。被雕刻的物体一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锋刃。我是一个打制刀斧的匠人,据我所知,棘刺的顶尖与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专心制作的刻刀锋刃相比,其锐利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棘刺的顶尖连刻刀的锋刃都容不下,那怎样进行雕刻呢?如果那卫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绝妙的刻刀。君王用不着等上半年,只要现在看一下他的刻刀,立即就可知道用这把刀能否刻出比针尖还小的猕猴。”燕王一听,拍手说道:“这主意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