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曾说:“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要想学得好,就得会听课。”
听课是不可缺少的课业学习手段。
课堂所讲的知识是传承下来的大多数的课都是直接讲解式的。就是说,这些课的目的在于传递知识、题材或方法。
老师讲课时,一般是以均匀的速度往下进行,并且不知道学生对自己所讲的是否都理解了。有时候虽然也可能提些问题和进行讨论,但通常这种口头交流都是单方面的。
听课的效果通常比读书的效果更好些,这是因为,在本人亲自参与的情景中,更容易受热情和态度的感染。
对学生来说,上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只有抓住这个中心环节,才能使学习获得成功。
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主要靠上课。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本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结合同学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准备之后,进行教学,所以,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超过了教材本身。如果上课时能和老师密切配合,一般地说,是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学生时代”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是一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听好老师的每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老师的传授毕竟是头等的知识来源。如果我们不重视听讲,那么我们就是在最严重地浪费时间。
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孩子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
1.教孩子学会听课
爱因斯坦曾说:在学习中要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入的东西,而把其他的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自己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做到擒贼擒王,而这个“王”就是重点,即你要获取的精华。
抓住讲课的重点,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老师讲课的重点是有规律可循的:
(1)上课开始时是重点。每节课开始时,老师总要拿出几分钟的时间,将上堂课讲的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地强调一下。方法比较灵活,有时是老师自述,有时用提问的形式考查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这就是讲课的重点。这个时候,学生就应该格外注意听,从中找出自己上堂课学习中的漏洞并及时补上。
(2)课后小节是重点。每节课讲完后的几分钟小结也是讲课的重点,也应该注意听。因为,这时老师要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画龙点睛地小结出来。老师讲课的结尾,虽然仅仅是几分钟,但却非常重要,关系到老师是如何将新知识串联起来的,凝聚着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一定要认真些,而这些地方往往不被孩子重视。老师讲讲课束时,一心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铃声一响,立即冲向操场,占领娱乐领地。这样,又误过了精华处,长此以往,学习成绩必然会受到影响。
(3)老师新知识的引入是重点。一般地,老师在复习的基础上,会引入新的知识。因此,在听课时,一定要注意老师复习了哪些已学过的知识,这些知识与本节新知识有什么关系,老师是如何引入新知识的。这样,对于理解新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注意力不集中,新知识不知从何而来,造成新旧知识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后面课程的学习。
(4)老师对新知识的讲解是重点。在引入新知识后,老师会接着详细讲解新知识的内容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整堂课的中心,要下大力气认真听讲,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了解老师讲解了哪些新的知识点,着重强调了哪几点,如何讲解的,老师又是如何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用的什么方法。
(5)老师的提问是重点。老师在讲解新知识及其应用时,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回答,这时要认真听老师的提问。这些提问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都与本节新知识及其应用有关系,要尽量结合所学新知识进行回答。
(6)哪些是重点老师有信号。在讲课中,当老师讲到一些他所认为特别重要的地方,他们会用各种信号表现出来。有人会提高嗓子或将语调降低;也有人会说:“要记得的一件事就是……”或者用其他的词语来表示他对这点的重视;还有人可能将主要项目和概念用稍微不同的字眼重说一遍;有些人说到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会稍停一下,或者讲得比较慢些。只要逢到教师用“一、二、三”的方式列举点数的时候,就可以相信这就是要点。
2.课堂十个学习习惯
课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及其他学习材料准备好。静坐看书,等候老师上课。
学会正确地使用铅笔或钢笔,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用笔卫生。
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课堂上培养对多门学科的兴趣,尤其是英语、物理、历史等学科。
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
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学习各科知识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学会记课堂笔记,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书写认真、工整。
让孩子爱上写日记
一位小学生眼里的日记:
无论我感到多么高兴、气愤、难过或害怕,日记总会陪着我,静静地听我倾诉衷肠。当我生气时,它安抚我,让我平静下来;我开心时,它跟着我一起开心。它记载着我的喜怒哀乐,它是我敞开心扉的唯一之地。写它,让我清醒头脑、增强信心;读它,让我快乐,让我成长。它,就是我最忠实的好伙伴——日记!
什么是日记?
写日记没有什么正规的形式,也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日记是我们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和流露。我们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写人可记事,有认识有感想,有褒有贬,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只要把自己一天当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记下来,并说说你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日记了!
1.写日记的好处
写日记有许多好处,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练习“写话”,一般在二年级老师就要求孩子写几句话的日记,但是现实中很少有孩子能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写日记的好处很多,家长不仅自己要认识到,还要帮助孩子认识日记的重要性:
写日记需要坚持,所以写日记是培养孩子恒心的重要途径;
写日记可以让孩子积累写作的词汇和语言,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同时还可以起到练字的作用;
写日记有利于孩子不断反省自己,帮助孩子构想理想中的自我,不断发现自己生活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从而激励孩子不断地克服惰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写日记可以增强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要想写好日记就得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与事,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写日记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将自己的心声倾诉出来,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2.如何写日记?
尽管日记的要求如此简单,可有的孩子还是对写日记发愁,不知道写什么。
(1)命题日记。家长可以有目的帮助孩子设计一些题目,如找一些图画,让孩子看图写话,让孩子观察一些植物、动物……再把它们描写下来,或和孩子交流一些问题,把他的想法让他写下来……总之,写日记就是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他不会去发现、挖掘材料,因此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去发现,去发掘。
(2)有针对性的记录。如果孩子觉得实在没有可写的东西,可以让孩子有针对性的写。先问问孩子今天跟昨天有什么不同,今天一整天你什么事记得最清楚等等,然后家长最好帮孩子总结今天都干了什么,那些比较有意义,需要写下来,最后让孩子再复述一遍,写下来……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以后让孩子自己回想每天都做了什么,自己总结,自己写下来,这时家长要检查一下,这个检查并不是让家长去找错误,家长也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主要看孩子写的东西有没有内容。
(3)多观察生活。让他多观察生活,记一天中最有意义的事,而展开自己的想法与评论,记住要用心要是没什么事,就记自己的心中体会,久而九之就流露出了真情实感。
(4)及时捕捉自己的情绪。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情绪,哪一种都是可以捕捉和记录的好内容。高兴的、难过的、矛盾的、生气的……让孩子将每天的心情记录下来,不仅能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反思自己,更会是一篇不错的日记呢!
(5)多看课外读物。课外让孩子经常看一些儿童文学之类的书,孩子的书看多了,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优美词语后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这些优美词语添加到文章里去了。
家长千万不要逼迫孩子去写日子,要慢慢地培养兴趣。带孩子多去外边走走,开阔眼界,开阔思路。日记不用写太多,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了,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发现新鲜的东西,去捕捉瞬间的灵感。孩子写流水账也没关系,只要他把事情写出来了而且语句通顺就行了。
家长要鼓励孩子坚持写日记。什么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坚持写日记就是这样的。我们每天都写一点儿,一直坚持下去,从开始的十几个字到将来的几百字,记录下童年精彩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间,写作能力提高了,孩子也长大了。
会学习、会休息,科学用脑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这是合乎科学规律的。因为“心之官则思”,思维要靠大脑,学习是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要想使大脑神经细胞正常工作,必须保证脑细胞的新陈代谢,脑细胞消耗着人体需氧量的1/4,血糖量为120毫克时(指100毫升血内)记忆最佳;血糖量为60~70毫克时,思维迟钝;血糖量为45毫克时昏迷、惊厥。可见思维活动正常进行时,脑细胞消耗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并产生大量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研究大脑的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实验研究后认为,我们的大脑是人体内最精细微妙的组织,也是最容易疲劳的组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后,它也会累,它也需要休息。在脑疲劳的状态下,人会出现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如果是长期的大脑疲劳的话,就会出现失眠、恐怖、焦虑、健忘等生病症状,有时还会危及生命。
所以当大脑给我们发出提醒时,我们最好听从大脑的指挥,放下书本,出去玩会儿,如果还要硬着头皮撑下去的话,那你的学习效率肯定降低,严重的话真有可能造成脑功能的紊乱,导致神经衰弱的发生。
研究发现,如果在课间有哪怕10分钟的积极休息,便可使脑力活动的效率提高30%。有的同学不理解课间休息的重要性,下课仍在学习,表面看来学习抓得很紧,殊不知这点收获,远远抵消不了由此造成的损失。
大脑皮层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当某一神经中枢兴奋时,其他神经中枢就处于抑制休息状态,当某一神经中枢长时间兴奋即工作时,将出现保护抑制你再用脑,效率就会下降。根据这一原理,就要交替不同的学习和活动内容,使大脑皮层不同的神经中枢轮流工作和休息,保证脑功能的有效发挥。
学习要劳逸结合,学一会儿就出去玩儿一会儿,不要造成用脑疲劳,一定要养成科学用脑的习惯。古人“头悬梁,锥刺骨”的学习精神我们可以学习,但他们的方式却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