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选中了香港。1955年,邵逸夫筹划在香港清水湾建设“邵氏影城”。因为30多年的影业生涯使邵逸夫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个配套完整的拍摄场地——影城,影片的提高就是纸上谈兵,影人没有摄影棚,等于工人没有工厂,邵氏要想在激烈的影业竞争中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电影制片厂。当时,清水湾实际上是座46英亩荒山,用邵逸夫的话说,当时如果他在这座山上向四周开枪射击,都不会击中任何人。他买下后,将这座山削平了60英尺,使高山化为平地,再在上面建立制片场,这项工程,光是地价和土方就花费了近50万港元。现在,这座荒山已“开垦”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影城,城内除了宏大的行政大楼和多座片厂外,还建有一条古装街,两旁尽是老式仿古建筑。每年,从这里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的影片约有四、五十部,大大超过香港其他电影公司的影片产量,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人,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1959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从60年代开始,邵氏兄弟展开了一个庞大扩张计划,在香港、新加坡推出“每月一院”,选择适当地点大开影院。短短几年,邵氏影院星罗棋布,迅速增至130余家,形成一张巨大的发行网络。
拍电影少不了导演和演员。再好的设施,没有好导演、好演员也是空的。邵逸夫深感自己最缺的还是人才。他在报纸上大登广告,招聘人才。广告中说:“本公司有感于当今电影水准之低,决心改良设备,引进新技术,发掘制片人。本公司已选址清水湾建邵氏之影城,急需如下人才:制片、化妆、剪辑、配音及暗房等,公司将与同仁并肩奋斗,同甘共苦!”
尽管当时这类广告并不少见,但是邵氏公司的广告却收到了意外的成效。不久,陶秦、李翰祥、卜万苍、岳枫、罗臻、何梦华、严俊等名导演来了;林黛、李丽华、东蒂、张仲文、丁红、丁宁、陈厚、赵雷、关山等名演员也来了。此外,邵氏公司还物色到一大批摄影、制片、化妆、剪辑等方面的人才,不少剧作家也前来应聘。邵逸夫首先聘用邵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电影周刊》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特别是“影星生活”、“邵氏明星”、“国际影坛消息”等栏目,使影迷们如醉如痴,紧紧盯住邵氏公司的新影片先睹为快。
就在这座电影城中,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其中不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说,邵氏兄弟促成了60年代香港电影的繁荣,当时的邵氏经常于亚洲影展中夺得奖项,旗下拥有大量著名影星,影片如《貂蝉》、《江山美人》及《独臂刀》,均是脍炙人口、开创电影发展方向的作品,与此同时,邵逸夫的身家也得以急剧膨胀。
五、经营多元化,进军电视行业
早在6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以公开招标竞投无线电视广播经营权时,邵逸夫就出资参股闯进了香港电视广播领域,成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台)的董事。60年代末,又在香港创办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无线”电视台),“无线”电视台以其彩色播映及免费供用户接收的新姿态出现,收视率很快就达到领先的地位。邵逸夫“无线”电视台的创办是香港电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至1973年12月,“丽的”电视台(即后来由邱德根接办的“亚洲”电视台)的中文台也转为彩色无线播放,1974年4月“丽的”电视台的英文台也相继改为彩色无线播放。
80年代,香港享有经营管理权的电视台只有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台)与亚洲电视有限公司(即“亚视”)两家,这两家电视台各设一个中文台和一个英文台,即“无线”的翡翠台和明珠台,亚视的黄金台和钻石台,都采用标准超高频率625线路PAL彩色系统,平均每周共播出节目约490小时,白天的电视节目有新闻报道以及生活常识、教育修养、体育锻炼、动画片等,也播放故事片。到了晚上,节目就更多了,电视连续剧就占去了大半时间,连续剧的情节多数以反映当代香港社会生活、人情世态为主,也有武侠连续剧以及中国古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80年代,邵逸夫出任“无线”董事局主席,他的“无线”电视台在与“亚视”大唱对台戏的竞争中,也制作了多部电视连续剧,如《赤脚绅士》、《流氓大亨》等,颇受香港居民的欢迎。此外,“无线”电视台还拍摄了《杨家将》、《真命天子》、《小岛风云》、《杜心五》、《错爱》、《生命之旅》、《无名火》等电视连续剧而雄视港岛;并为他每年带来巨额利润。此时,他对电视的关注更胜于电影,邵逸夫用所赚之钱,大量购买地皮,并购入香港电影的股份,将公司业务多元化。1987年,邵氏停止所有电影制作,物业发展和投资是主要收入来源。1991年,邵氏以5000万美元认购美国美思百货(Macys),持10.3%股份。此后,邵氏家族与英国西敏寺公爵家族在港成立GrosvenorAssetManagementLtd,成立一个拥有数亿美元的基金,投资中、港及东南亚地产市场。1995年2月,邵氏兄弟(香港)及邵氏基金共出售10%的电视广播股份予英国上市传媒及娱乐公司庇亚逊集团(Pearson),金额是13.02亿港元。目前,单是邵氏片场,已拥有面积8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随着地产价格的飞升,令邵逸夫跃居香港十大富翁之列。据香港《明报》估算,邵氏资产目前已逾百亿港元。
六、拳拳之心
邵逸夫1973年在香港设立“邵氏基金会”,14年中共捐款5亿多港元,捐赠给祖国和家乡,兴办教育事业、卫生事业和文化事业等,以造福中国的子孙后代。
其间,从1985年起,邵逸夫分两批陆续向内地40多所大学捐款兴建49个项目,捐款额达4亿多港元。是年,他致函杭州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决定赠款1000万港元以兴建“邵逸夫科学馆”。兴建西北大学逸夫图书馆,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藏书145万册,是西北地区高校中最具规模的综合性图书馆;兴建兰州大学科学馆,建筑面临为5080平方米。1986年,邵又为家乡宁波捐助200万港元的建设经费,并同包玉刚、叶庚年等倡议修复镇海中兴中学校舍。1987年春,邵赴甬扫墓之际,中兴中学校友会向他赠送了三件礼物:
一是乡土一盒,内装状如大饼大小经过蒸煮的一块乡土;二是一把银钥匙;三是影集一册,邵逸夫从老校友手中接受这些礼物时,乡思、友情融合在一起,激动不已。
1985年还为香港中文大学创设逸夫书院;同年,捐赠祖国1000万港元为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免遭风化,安装了玻璃屏风,受保护壁画面积达数千平方米,敦煌研究所为此树碑以资纪念。1986年,广东省受台风侵袭,部分地区遭受灾害,邵捐赠10万港元赈灾。在上海,他捐赠复旦大学的科技馆、华东师大的图书馆、福州路上的逸夫舞台、巨鹿路上的逸夫职校等。1989年10月,邵在浙江杭州捐建一座规模为400张床位的现代化综合医院——邵逸夫第一医院。从1989年起,邵氏基金会还曾出资无条件保送100名祖国内地高等学府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到欧美11所著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攻读为期2至3年的研究院课程;邵氏基金会又捐助2100万港元以支持香港和新加坡发展高等教育和社会服务事业。
为了赞助香港艺术发展,他曾拨款600万港元建造艺术中心;在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段的苏浙旅港同乡联谊会内,他资助创立邵逸夫图书馆;1990年3月;牛津大学宣布:邵逸夫爵士向牛津大学捐赠1000万英镑,以建立一个中国研究所。
七、耀眼的光环
早在1974年,他已获得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1977年,又被英女皇册封为KNIGHTBACHELOR爵士。1980年起,他但任“无线”电视董事局主席,此后数十年,捐助数以亿计港元,支援香港与内地学府及医院的建设。1985年1月邵逸夫以“邵氏基金会”的名义一次捐款1.06亿港币,受益的有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台湾国际艺术学院。浙江大学在风景秀丽的玉泉山风景区还修建了一座科学馆,命名为“邵逸夫科学馆”。同年3月,他又捐款1000万港币给中国保护莫高窟壁画工程,受保护面积达3000平方米。对内地教育,邵逸夫说:“内地培养师资刻不容缓”,“一个先生五十个学生,十个五百个,作用就大了”。此后,邵逸夫更大规模地为内地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捐资,如今,几乎有名的大学都建有逸夫楼、逸夫体育馆等。
1990年,中国科学院将发现的一颗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表彰其贡献,1998年,邵逸夫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是邵氏每部电影的宣传口号,也是对邵氏电影永恒的诠释。
财富经验
一、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他是一个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尽管他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干一样,学一样,从不懈怠。他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他熟悉电影制作几乎每一个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在行,而影片推广、发行、剧院管理更是行家里手。邵逸夫工作非常勤勉,精力过人。年轻时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他说:“我晚上只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便是工作”。为了树立邵氏的良好形象,他对影片的质量严格把关。出现劣片,往往亲手烧掉,毫不手软。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
二、顽强拼搏
邵逸夫通常每天睡眠时间只有6小时,其余时间都扑在工作上,还表示“永不退休”。邵逸夫从不讳言他是把电影当作一项生意来经营,而不是作为艺术品来打磨。他说:“我要拍一部纯艺术的电影,我不敢肯定这套戏有多少人看。少人看的戏就少人得益,所以,我宁愿向大家都中意的娱乐片着手。”但是,邵逸夫又不仅仅是把电影当作一种赚钱的工具,而是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邵逸夫的座右铭是:“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永不会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刺激,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正是推动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三、善用人才
邵逸夫善用人才。他请来邹文怀、何冠昌,这两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复旦大学,可操流利的上海话、国语和英语,他们后来成为邵逸夫的得力助手。在导演方面,邵氏兄弟成立之初,便起用了一群从北方南下的导演(被粤人称作“外江人”)。如李翰祥,出产了一系列的黄梅调电影;胡金铨,被邹文怀从“美国之音”挖过来;起用岳华、郑佩佩,主演《大醉侠》(1966),替邵氏打开了武侠电影的局面;而张彻加入后,拍摄出一系列阳刚味浓烈的武侠片,先后捧红了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傅声等动作片男演员,改变了香港电影以女星为主的局面。
名家点评
东方好莱坞缔造者。
——《南方人物周刊》
我不是擦老板鞋,今时今日,我亦不需要擦任何人的鞋,我是真心佩服他老人家的眼光。
——香港影坛教父张权
(邵逸夫)这笔巨款的捐赠,将是中国问题的研究生在牛津大学占有适当的位置。这对牛津大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牛津大学副校长理查德·索思伍德
传世名言
1.我做事的态度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绝对不放松的。
2.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永不会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刺激,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正是推动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3.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
4.在香港,我永远用两只眼睛看一部电影。一只是艺术家的眼睛,另一只是商人的眼睛。
5.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
延伸品读
一代电影王国,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而产生、而发展、而辉煌、而陨落,但是留在几代人记忆中的东西永远不会消失。有人曾用诗意的语言回忆当年观看邵氏影片的情景:“我就是这样拖着母亲的手,在住处附近的乐都影院看了很多‘邵氏’电影。印象中很少看黑白片,大概当时都更喜欢那‘综艺体彩色阔银幕’的感觉,看完了把银幕上的千娇百媚、花团锦簇、金雕玉砌,都一并打包带回家去,在一个又一个悠长的下午慢慢消耗着,等待下一次的‘盛宴’”。
“邵氏”王国,不可复制的历史存在。
“邵氏”王国,永远的美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