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1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大开发
10827900000027

第27章 “饶舌”的12个月——宝宝会说简单的话语了(1)

(第一节) 左右脑智能发育状况:翻开书本看图画

本月婴儿智能发育状况

运动

此时的宝宝能够站起、坐下,绕着家具走的行动更加敏捷。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站着时,能弯下腰去捡东西,也会试着爬到一些矮的家具上去。有的宝宝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了,尽管还不太稳,但对走路的兴趣很浓,这一变化使孩子的眼界豁然开阔。

身体技能发育

此时的宝宝喜欢将东西摆好后再推倒,喜欢将抽屉或垃圾箱倒空。开始厌烦母亲喂饭了,虽然自己能拿着食物吃得很好,但还用不好勺子。他对别人的帮助很不满意,有时还大哭不闹以示反抗。他要试着自己穿衣服,拿起袜子知道往脚上穿,拿起手表往自己手上戴,给他个香蕉他也要拿着自己剥皮。这些都说明孩子的独立意识在增强。到本阶段末期,孩子可能将学会自己用积木搭木塔。

语言发育

此时宝宝对说话的注意力日益增加。能够对简单的语言要求作出反应。对“不”有反应。利用简单的姿势例如摇头代替“不”。利用惊叹词,例如“0h—0h”。尝试模仿词汇。这时虽然孩子说话较少,但能用单词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开始用语言与人交流。已能模仿和说出一些词语,所发出的一定的“音”开始有一定的具体意义,这是这个阶段孩子语言发音的特点。孩子常常用一个单词表达自己的意思,如“外外”,根据情况,可能是表达“我要出去”或“妈妈出去了”;“饭饭”可能是指“我要吃东西或吃饭”。为了逐渐孩子语言发育,可结合具体事物训练孩子发音。在正确的教育下12个月的孩子可以说出“爸爸、妈妈、阿姨、帽帽、拿、抱”等5—10个简单的词。

视觉发育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婴儿能够有意识地注意某一件事情,而小婴儿则主要是非意识注意。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使婴儿学习能力大大提高。注意力是婴儿认识世界的第一道大门,是感知、记忆、学习和思维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婴儿的注意力也需要父母后天的培养。

认知状态

此时他仍然非常爱动,不要期望他会有所不同。在孩子周岁时,将逐渐知道所有的东西不仅有名字,而且也有不同的功用。你会观察到他将这种新的认知行为与游戏融合,产生一种新的迷恋。例如,不再将一个玩具电话作为一个用来咀嚼、敲打的有趣玩具,当看见你打电话时,将模仿你的动作。你可以通过给他提供建设性的玩具——鞋刷、牙刷、水杯或汤勺来鼓励这种重要的发育活动。此时他也许已经会随儿歌做表演动作。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欢或禁止的事。隐约知道物品的位置,当物体不在原来的位置时,他会到处寻找。已经具备了看书的能力,他们可以认识图画、颜色、指出图中所要找的动物、人物。当然,这需要妈妈的指导和协助。

情感和社交发育

开始对小朋友感兴趣,愿意与小朋友接近、游戏。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要自己吃饭,自己拿着杯子喝水。可以识别许多熟悉的人、地点和物体的名字,有的宝宝可以用招手表示“再见”,用作揖表示“谢谢”。会摇头,但往往还不会点头。现在的宝宝一般很听话,想讨人喜欢,愿意听大人指令帮你拿东西,以求得赞许,对亲人特别是对妈妈的依恋也增强了。

专家提醒

智力开发不是教宝宝认字识数。对一岁左右的宝宝吃、喝、拉、撒、睡的关心程度已经有所降温,更多的父母开始注意起婴儿的智力发育。父母不要试图以各种方式加快宝宝的智力发育速度,这会使父母气馁,宝宝受罪。如果妈妈制定出计划,一天教宝宝认识几个汉字,或几个数字,或几个英语单词,这对刚刚1岁的宝宝来说,不但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宝宝没有兴趣这样死记硬背。父母应给宝宝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创造更多自由发展的环境。父母强行推着宝宝向前走,只能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第二节)开发宝宝的左脑:给宝宝念故事

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

训练宝宝主动发音。宝宝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以后,还要引导宝宝有意识地发出一个字音,来表示一个特定的动作或意思,如“走”、“坐”、“拿”、“要”等,从而能表达自己的愿望,能与成人进行简单的语言对话。切不可宝宝一举手,就把索要物递给他,这样他就会停顿在动作语言期而不开口说话,造成语言发展滞后。提高宝宝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能力。

给宝宝念故事。睡觉前妈妈可以给宝宝念一个短小有趣的故事,宝宝常常很快就能记住。他往往是机械的模式记忆、无意识记忆,如果念错了,宝宝会马上睁眼,盯着妈妈,表示“妈妈念错了”。宝宝会说话时,会立即反驳说:“不对。”训练宝宝的记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

甩大圈。用绳子系一个小环,妈妈拿着绳子的一头,用手甩圈。妈妈把绳子递给宝宝,让他也来甩大圈。宝宝开始将手前后摇动,甩不起来。妈妈用手示范甩圈的动作,宝宝模仿妈妈的甩圈动作,甩得快时就甩出一个大圈。

甩大圈用的手法与画圈相同,宝宝学会甩大圈等于在空中画圈,以后在纸上画圈就方便了。

训练宝宝手的动作。和宝宝玩多种玩具,如用积木接火车、搭高楼,可达2~5个。自己用瓶喝水,用勺吃饭,和同伴相互滚球或扔球玩,打开盒盖或瓶盖从中取东西等。加强宝宝手的动作练习,训练宝宝动作的协调性。

(第三节)开发宝宝的右脑:教宝宝认颜色

训练宝宝的大脑动作

训练宝宝独走。此时,宝宝完全能不扶人、不扶物,自己行走了。开始时宝宝在妈妈和爸爸之间走一步,大人向后退一点儿,让宝宝在两个大人之间走两三步,宝宝感到自己可以在无人扶持下走几步,慢慢胆子就大一些了,敢试着自己走了。不过宝宝仍然是头重脚轻,很容易摔跤。大人要给予保护,大人在宝宝前面退后走,可以随时伸手扶持宝宝。如果此时保护不周,让宝宝摔得太痛,宝宝不敢自己学走,又会回到扶物和扶人的阶段,独自行走的能力就会退后一个月。但是父母也不能太胆小,没有一个宝宝在学走时是不摔跤的,要是摔得不重,走到半路坐下来了,就要同宝宝开个玩笑,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再走。宝宝学走时,要将床脚、桌子和椅子的腿等,用软的布包裹起来,防止宝宝摔跤时碰伤。把暂时不用的东西收起来,腾一个较大的地方让宝宝学走。有些柜子放得不稳,当宝宝要靠时,柜子如果向前倒,会扣压在宝宝身上,造成伤残的危险,父母要千万注意防范。

蹦跳训练。让宝宝双手扶床沿、沙发站稳,妈妈可以喊着口令做双脚轻轻跳的示范动作,宝宝借助双手的支撑力量,模仿着用两脚踮动,妈妈要鼓励并喊着口令。反复几次后,妈妈一喊口令,宝宝就会随声踮动双脚。能培养宝宝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并养成宝宝勇敢、坚强的品格。

训练宝宝的适应能力

教宝宝学认颜色,先认红色,如皮球,告诉他这是红的,再告诉他西红柿也是红的,宝宝会睁大眼睛表示怀疑,这时可再取2—3个红色玩具放在~起,肯定地说“红色”。颜色是较抽象的概念,要给时间让宝宝慢慢理解,学会第一种颜色常需3~4个月。颜色要慢慢认,千万别着急。也不要给宝宝同时介绍2种颜色,否则更易混淆。训练宝宝的感觉能力和辨识能力。

训练宝宝的社交行为能力

训练宝宝主动配合。继续训练宝宝能配合大人的日常生活,如吃东西前会伸手让人洗手,吃完后会配合擦手洗脸、收拾干净等。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

训练宝宝用操作表达愿望。将玩具和食品放在宝宝面前,训练宝宝会用点头表示同意,用摇头表示不同意。每次给宝宝食物时,先让宝宝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再给。使宝宝能够用操作表达愿望,加强对动作的理解能力。

平行游戏训练。在宝宝和同龄小伙伴玩时,可以让每人手里拿着同样的玩具,在互相看得见处各玩各的玩具,如果玩具不同就会互相抢夺,互相看得见就会引起模仿;而且在小伙伴旁边还会引起表情和动作及表示意义的声音呼应,使宝宝感受有伴侣的快乐。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帮助和分享玩具的情感会由此而建立。

拉妈妈抱自己。参加小区或亲子园活动时,妈妈有时会抱一下别的孩子。宝宝会马上走到妈妈身边,拉着妈妈的衣服,表示要妈妈抱自己,宝宝不愿意妈妈去抱别人。这种情况会发生在宝宝与爸爸身上,如果爸爸经常同宝宝玩“举高”、“坐飞机”等游戏,一旦爸爸举起别的宝宝或同别的宝宝玩“坐飞机”游戏时,宝宝会十分着急,甚至会哭起来叫嚷,让爸爸抱起自己。宝宝表现出占有欲时,妈妈要教会宝宝让别人也能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节)为宝宝左右脑开发提供最佳喂养方式:一日三餐定时吃

1岁宝宝饮食的原则和要求

1岁的宝宝,有的时候也可以跟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吃饭了,这个时期的宝宝,消化吸收能力显著加强,能够比较安静地坐下进食,用手拿小勺的本事也有长进,俨然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了。

这个时候,对于爸爸和妈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宝宝在饮食上已经渐渐地参与到家庭生活里来了。爸爸或妈妈的饮食制作、饮食习惯都与能否让宝宝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因此,爸爸和妈妈绝不可掉以轻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食物的营养价值关系到宝宝能否健康成长的大问题,给宝宝吃的食物,应该是既好吃,又有营养价值。比如含100卡热量的巧克力和具有100卡热量的香蕉,对宝宝的意义是不同的。香蕉和其他天然的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绝对优于巧克力或其他加工食品,因此,爸爸妈妈给宝宝吃的食物,要注重其营养价值。

注重宝宝的每一口。饮食习惯是逐步养成的,爸爸妈妈给宝宝吃进的每一口食物都是重要的,都关系到宝宝的消化吸收、关系到宝宝的食量及食欲的养成,最终关系到宝宝将来可能习惯吃什么样的食物。尤其是零食,如饮料、甜点、糖果、饼干等,最容易惯坏宝宝的胃口。虽然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果汁和糕点是宝宝需要和有益健康的,但不加限制地吃,却有害于宝宝饮食习惯的养成。

注重规律的饮食习惯。给宝宝用餐就要按时按点,不能因为大人的原因省略正常进食的某一餐。因为宝宝需要充分的营养,少了正餐或点心都会导致血糖降低,进而导致宝宝情绪不稳定。尤其是学步期间的宝宝,由于活动量增大,消耗多,因此就饿得快,这就需要中间加点儿点心来补充热量,但往往宝宝吃了点心后又可能不好好吃正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给宝宝吃点心时,就不要让宝宝吃得太多,具体以宝宝能够正常吃正餐为原则。

注重天然未加工的食物。从一定意义上讲,人工处理过的食物,有时甚至比养分流失的食物更无益,所以说天然而未经处理的食物最能保有其原有的养分。由于宝宝的身体还未发育成熟,对于食物的代谢比不上成人迅速,因此,人工添加物及一些不明物质,可能会给宝宝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无论采取什么手段加工和烹饪菜肴,所用食品的养分在处理过程中,都要在所难免地流失一部分。因此,爸爸妈妈在为宝宝准备适合的菜肴时,应选择最新鲜的原料,多用蒸、煮等最简单的方式,少用或不用煎、炸、烤,这才是最佳的饮食加工和烹饪方式。

注重饮食效果。在生活中,有许多同月生的宝宝,有的胖乎乎、圆滚滚;而有的却较瘦或比较适中。体重问题一方面取决于遗传、疾病;另一方面就是取决于营养。但对一个体重超标的宝宝而言,禁食不如择食好。宝宝体重过重时,妈妈应给宝宝选择含热量少,但营养均衡的食物;而对于体重相对不足的宝宝,增加热量及营养均衡二者并重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水果、蔬菜、全麦面包都是营养高、热量低的食物,适合于体重超标的宝宝;而花生酱、香蕉、奶酪、酪梨等,则属高热量并富营养的食物,是体重偏轻的宝宝的最佳选择。总而言之,不论宝宝体重过轻或太重,选择含有多种营养的食物或是注意食物种类变化,是均衡饮食的法宝。

注重全家人的饮食习惯。由于宝宝经常与全家人一起吃饭,家里人的饮食习惯,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有些宝宝不爱吃胡萝卜、全麦面包,甚至白开水。这往往是因为家里人,尤其是爸爸妈妈有偏食的习惯,上行下效造成的。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全家都能受益。

让宝宝自己吃东西

1岁的宝宝,不但具有了肌肉的控制力,而且还有了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已经能够很好地控制手的动作了。宝宝已经知道,拿小勺舀饭的时候,应该凹的向上,宝宝拿小勺的位置、手的角度掌握得都比较好,已经能够轻易地把食物舀起来,送到自己的口中。

但是,有的宝宝仍然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可能会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甚至抓翻了碗,弄洒了汤汁。在这种情况下,爸爸或妈妈不要怕弄脏了衣服,或者弄脏了桌子、地板,应该鼓励宝宝再继续吃。另一方面,爸爸妈妈也不能完全让宝宝自己来。因为宝宝尽管每次开始吃饭时总可能表现出足够的热情,但过不了多久随着这股热情的消失,就会不耐烦了,这时就需要妈妈来喂宝宝吃东西,以免让宝宝饿着。

宝宝的进餐时间不要拖太长

对于能够开始吃饭的宝宝来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这一点上,爸爸妈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宝宝乖顺听话,在短时间内就把饭吃完了,妈妈用不着费多大的劲;而有的宝宝就不同了,活泼好动,边吃边玩,要妈妈端着饭碗在后面追着,才能把这顿饭吃完;还有的宝宝好像食欲不好,虽然也吃,但是不好好地吃,妈妈要哄着,甚至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才能让宝宝吃一点,对这样的宝宝,妈妈很犯愁。

对不好好吃饭的宝宝,爸爸妈妈首先要确认宝宝是否有身体方面的不适,如果确认没有什么不适之后,就要采取点措施和办法了。比如,要把吃饭的时间定好,宝宝不想吃,或不好好吃时,妈妈要断然收起饭菜和玩具,让宝宝明白,吃饭和游戏必须分开进行。对于好像没有食欲的宝宝,先要搞清是饭菜不合宝宝的口味呢,还是宝宝不饿?如果是饭菜不合宝宝的口味,就应进行必要调整或提高烹调技艺;如果是宝宝不饿,就先让宝宝少吃一点,以后逐渐把饭量纠正过来。

总而言之,给宝宝进餐的时间不要拖得太长,一般控制在20分钟就可以了,要使宝宝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将来是大有好处的。

给宝宝吃水果的合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