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在明清时期的天津占有重要地位,是其支柱性行业之一,对其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民俗等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作出了一定贡献。而天津的自然、地理等条件也为盐业的发展创造了绝好的环境,使其在明清时期逐步壮大,走向繁荣。盐业与天津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和谐发展的这段历史,无疑值得我们深思,并从中探寻城市发展的规律,以为今天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h2>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说明
鉴于“明清天津盐业”这一表述在纵向时间断限与横向空间范围两方面易使人产生分歧,故首先对此予以界定。
第一,时间断限方面。关于天津古代与近代的历史分期,学界有两种观点:一是遵循中国古代史断代,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如果以天津开埠为界,则“忽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入侵大沽口的重要史实”【1】,1840至1860年间,“天津屡遭英法等侵略军的进犯;太平军的兵锋直指畿辅、逼临天津;天津原来沉静而凝固的封建统治秩序受到冲击,处于封建末期的清王朝遇到了内外压力而开始发生变化。天津和全国形式一样同步进入了近代”。【2】而另有一些研究者则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对天津城市虽有一些影响,然而,其封建城市的性质并未改变”【3】,直至开埠以后,天津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由传统期步入转型期,也就是由一个封建性的交通枢纽和商业城市,逐步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工商业港口贸易城市”【4】,因此将1860年作为天津古代与近代的分界线。
两种划分方法着眼点有别,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历史研究。本书采取第一种分法,将研究的时间范围划定为公元1368—1840年,即始于明朝建立,终于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空间范围方面。“天津”一词在明代永乐以前或指银河【5】,或指北方七宿中女宿的八个星座之一【6】;永乐以降至清,其先后代指卫、州、直隶州、府和县,但无论天津卫、天津州,还是天津府、天津县,均与今“天津”所指地理范围不同。本书遵循地方史研究的惯例,以现行天津市行政区划为标准,追溯明清时期与之相应的地理范围及行政区域。虽然明清及今,天津地区的行政区划受国家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几经变动,给空间范围的古今对照造成一定困难。但是,由于行政区划仍具备相对稳定性,“各级行政区域的划分由于受到自然地理、地域文化、社会传统等因素的限制,基本上承继历史保持固定不变”【7】,并且,行政区划在沿革过程中,一般以基层的“县”为单位进行筹划改归。由此,使本选题空间范围的确立有所凭借,从而得以大致实现。
现天津市包括十五个市辖区和三个县。市辖区可分为市区、滨海新区与环城区,其中市区包括:和平、河东、河西、南开、河北、红桥六区;滨海新区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区;环城区包括:西青、东丽、津南、北辰、武清、宝坻六区。所辖县有:静海县、宁河县及蓟县。这一广阔区域在明代分属顺天府与河间府,其相应范围大致为顺天府之武清县、宝坻县、蓟州,河间府之静海县;至清代则分属顺天府与天津府,其相应范围大致为顺天府之武清县、宝坻县、宁河县(雍正九年置)、蓟州,天津府(顺治九年并天津三卫为天津卫,雍正三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同年升直隶州,九年升州为府)之天津县和静海县。
另外,需要对本选题加以说明的是:盐课作为古代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大来源,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明清时期也不例外,特于盐产集中之处设立管理机构,进行分区管理。各盐区多以基层行政区划“县”为单位,依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一盐产区可能坐跨数府,一府可能销售数盐产区之盐。时,全国盐区主要有两淮、两浙、长芦、山东、福建、河东等地。天津盐业在明清两代均非独立的盐业经理区域,而是从属于长芦盐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故以天津盐业作为研究对象,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完整性,但因天津“本斥卤地,自雍正间并归兴国、富国、丰财三场三十五滩,且为巡盐诸大僚驻节所,志之故宜”【8】;更为重要的是,盐业与天津相伴成长,由明至清不断发展壮大,至清前期,已成为长芦盐区的管理、生产、转运以及芦商聚集中心,其“盐利走于燕、晋、赵、魏、三河、齐鲁之郡,履丝曳缟之商,群萃而托处”【9】,为长芦盐区的重心所在,更是华北地区主要的食盐供应基地,“凡北地盐政,统赖兹土”【10】。因此,实有加以系统研究的必要。
(二)研究意义
本选题无论是对学术研究,还是对社会现实,均具有一定积极意义。首先,盐业作为明清时期天津的重要经济行业,与地方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是天津地方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天津史研究的内容。又由于天津盐业在明清时期逐步发展成长为长芦盐业的管理、生产、转运以及芦商聚集中心,故而本研究亦可在某种程度上助推长芦盐业的研究。其次,通过描述明清天津盐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得以发展或受到阻滞的原因,进而探寻行业发展与城市的关系,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予现代城市建设以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