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志鹏
创业者档案
吕国斌,男,1966年9月出生,高中文化水平,在村里这属于比较高的文化水平。他曾从事蘑菇、花木等种植工作,早年还干过几年木工。他是同辈中年龄最小的,现有一子,是比较美满的三口之家。
所在地情况
新林乡王家庄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当地自然条件较差,山多地少,所谓“八分山二分地”。现所在村拥有280多户人家,交通便利,距城约半个小时车程,涉农产业包括花木、水蜜桃、板栗等种植业,另有肉猪、梅花鹿等养殖业,人均收入大约8000元左右。
创业项目
肉猪养殖
创业感言
想干就好好干,一干就干到底。
创业故事
浙江新昌县山多地少、自然条件差,改革开放初期非常贫穷,90年代初仍为全省次贫县。吕国斌正是身处这个山区小县下辖的新林乡王家庄村。吕国斌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很有想法,并且是个肯实干的人,一直探索着自己的致富之路,经过十多年的摸索,终于走出了自己的养猪致富路。他的猪场现拥有5个猪场房,拥有肉猪500多头,每年给他带来不菲的收入。为了挖掘他的“致富经”,我于2011年2月15日按约上门拜访了他,并形成以下报告。
拍板上路”好,我就建猪场”
1999年以前,吕国斌先是种花木,后是种蘑菇,但是由于王家庄地域条件的限制和资金投入上的欠缺,两次种植都收入寥寥。为了找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吕国斌积极寻求,正巧在1999年得知邻村的吕师傅养了20头猪挣了一笔钱。于是,在1999年的下半年,吕国斌决定筹集资金办猪场。
然而,1999年,国家土地政策还不是非常开放,县土管局给吕国斌出了一道大难题,由于政策问题,在田造屋不予批准。吕国斌左右为难,随即找村里乡里的领导商量。农业副乡长考虑到当时县内养殖业才刚起步,既然吕国斌要搞,自然是全力支持,在对县土管局的几番游说下,终于答应吕国斌建猪场的请求,但是要求其交纳3000元的罚款以及2000元的押金。5000元再加上建猪场、引仔猪的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面对这样的状况,吕国斌考虑再三,下定决心干下去,于是拍板说:“好,我就建猪场。”说干就干,在亲友、村干部、乡干部的支持下,吕国斌筹集资金,交了罚款和押金,盖起了6间猪棚,并一次性引进了大批仔猪。
到了2000年5月,第一批猪出栏,吕国斌淘到第一桶金1万多元。初尝甜头的吕国斌看到了肉猪养殖业的美好前景,决定继续扩大自己的事业,于是在2001年上半年,拿出自己的积蓄,又扩建了一个猪场房。阿斌的猪场在此次扩建以后,可以容纳肉猪近300头。吕国斌说,那一年,他靠着他的猪场净赚七八万元。
吕国斌的精心经营让他的猪场办得红红火火,靠着猪场赚来的钱,吕国斌家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面对这样的良好局面,生性积极进取的吕国斌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决定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求仔猪却中圈套”我相信你能干好”
2002年,吕国斌又建起了一个新的猪场房,总计有13间猪棚。此时,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吕国斌的面前,猪场的扩建使得当年低产的本地仔猪远远难以满足需要,当时的吕国斌并不拥有自己的母猪,也没有培育仔猪的技术,所有的仔猪都是从县内的一些培育仔猪的猪场和养母猪的人家里引进的。这使吕国斌不得不把目光转移向外县的仔猪市场,经人介绍,吕国斌得知在浙江江山有一个地方的仔猪不错,并且价钱也比较便宜,于是带上10多万元前往江山引进200头仔猪。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竟中了一个致命的圈套。
当吕国斌前往江山的仔猪场里看猪的时候,当地的猪场主向他展示了一批比较优质的仔猪,当面议价也非常爽快,吕国斌和他那天下午便谈妥了数目和价格,并约定第二天交货。然而,当吕国斌第二天去运猪的时候,那人竟使出了“掉包计”,给了吕国斌另一批不好的猪。这种不守诚信的行为当即就被吕国斌发现,但是吕国斌提出不要那批猪时,当地的十几个大汉一拥而上,逼着吕国斌留下钱,运走那批猪,处在异乡的吕国斌不得不接受这个无理的要求,从江山把这批猪运回了自家的猪场。
不料祸不单行,起初以为只是品种差的这批猪竟然是一批病猪,不仅自身出现不吃饲料、发高烧的问题,还迅速在整个猪场里传播开来。这下可把吕国斌给吓坏了,整天忙着给猪用药打针,但是仍无法抑制这种病的蔓延。在万般无奈之下,阿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头头猪发病,每天晚上又要将病猪运出猪场,进行深坑填埋处理。一周下来,阿斌猪场里的猪竟都没了,就剩下空荡荡的猪棚,巨大的损失和一周的劳累让吕国斌一下子憔悴了很多,好几天连饭都吃不下去。刚刚起步的事业遭受如此重创,着实让人难以接受。阿斌说,在那段日子里,他的体重从原来的150多斤迅速降到了130斤,天天闭上眼睛就是那帮人一拥而上的情景,头发也掉了许多,从他的后脑勺还依稀可见当时掉发的迹象。然而在当时那样的艰难境地下,妻子的安慰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他清楚地记得妻子得知整个严重后果后不但没有埋怨他,而且对他说,“我相信你能干好”。
正是这一句“我相信你能干好”,吕国斌渐渐意识到为了妻子和这个家庭一定要振作起来,无论多大的困难都要挺过去。于是,吕国斌买来了消毒用的烧碱,每天去猪场消毒,并清洗各个猪棚。平日里因为养猪非常忙碌的吕国斌,这时却有了许多空余的时间。他利用这些时间仔细地回顾了自己养猪的经历,特别是自己遭受挫折的那段经历。他得出一定要科学养殖,懂技术、懂预防的结论,同时给自己提出了“如何养猪,如何养好猪”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接下来半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县里畜牧总站的专家咨询会和为期一周的培训,同时翻阅了大量肉猪养殖和疾病预防与处理方面的书籍。他说,当时去县里几个养猪户那里“取经”。经过这番努力,吕国斌终于掌握了许多肉猪养殖和疾病预防处理的技术,并决心要改变前几年的养殖方式,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吕国斌说,那段日子给了我许多折磨,同时也让我有诸多的反思。从那以后我知道了面对问题、挫折的唯一出路,就是要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并且不断地学习。
新起点走出新路子”这下松了口气了”
经过半年多的休整,2003年3月,吕国斌要开始实干了。于是吕国斌向亲友借钱,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20万元,新建了一个猪场房,有10间猪棚,都用作母猪的培育。特别引进优质母猪25头,搞起“自繁自养”,即自产部分仔猪补充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是从未尝试过的,吕国斌说,当时他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选择了,就好好干,坚持到底,不断学习、总结,总会好起来的。
吕国斌吸取原来仔猪奇缺的教训,自家搞起仔猪供应,以应对仔猪奇缺时的窘境。然而,事事都是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新的难题又出现了。2003年第一批母猪的产崽率很低,平均只有四五头。面对这种状况,吕国斌赶紧跑到了县里万猪场的高级畜牧师那里讨教,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摸索实践,终于攻克了困扰他的“空怀母猪饲料调配及饲养”、“孕期母猪饲料调配及饲养”、“喂乳期母猪饲料调配及饲养”三大难题,同时掌握了母猪的用药和疾病处理技术,大大地提高了母猪的产崽率,在以后的母猪中,每头母猪每年可产崽二十三头。这样一来,猪场的仔猪供应终于有了可靠的保障。
2004年,随着经营的好转,慢慢地,猪场的空间不够用了。于是,吕国斌又新建了一个猪场房,进一步扩大了猪场的规模。同时还在猪场的后面建了个菜园子,实时给猪补充蔬菜。
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吕国斌又迎来了新的机遇。这段时间猪肉价格普遍走好,最高的时候,一头猪可以挣到近千元。吕国斌终于把借款贷款都还上了。此时的他长舒一口气:“这下松了口气了。”同年他家也搬进了新盖起的三层小洋楼。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吕国斌仍有一丝舒心的感觉。他说:“从那时起,我的猪场算是步入正轨,而我也终于可以稍稍安心了。”
两件事“现在这样挺好的”
2008年接近年末的时候,由县能源办公室牵头,带动县内几个猪场搞生态建设,筑起沼气池。吕国斌的猪场也在其中,于是双方共投资十万元改建猪场,筑起了沼气池。次年,沼气池完工。
因为生态建设,吕国斌说,猪场对村里的影响就更小了。虽然猪粪等可以作肥料,但是猪场产生的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他坦言,以前关于环保方面的问题是从来没有注意到。村里也有人提起过,但都只是随便说说,他本人也不大注意。现在沼气池建造完成,算是给村里和猪场添富了。虽然花了笔钱,但是是值得的。自己看见猪场周边的小溪都不再有猪粪的污染,变清澈了不少,心里也很舒坦。他说:“现在这样挺好的。”
当问到今后猪场的发展时,吕国斌谈到了另一件事。他说,政策上,他住的地方被划为钦寸水库的库区,这就意味着,以后他要搬离。所以,猪场的扩建就无法进行了,但同时具体的搬迁日子尚未公布,本来打算带动村里的人一起办猪场,现在也没办法了,只能按现在的规模这样做下去。当问他搬迁以后还会不会养猪,他说,看情况吧。
吕国斌的养猪致富之路可谓是走得跌跌撞撞,但最终由于他的坚持,他还是成功了。正如他那句感言:想干就好好干,一干就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