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在希望的田野上
10769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一、农业创业的重要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三农”问题凸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解决“三农”问题,但是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农民稳定增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惠农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立足于农村、农民、农业本身。而农业创业就是立足于农业、农村本身,农业创业的主体也往往是农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农村的自然资源,也调动了农民主体的积极性。

农业创业是指在农业领域从事创业活动,主要包括种植业创业、养殖业创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创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是农村的主要产业,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农业在第一产业的发展主要有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烟草等大宗农产品种植;还有蔬菜、水果、花卉、盆景、香料、中药材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种植;肉禽蛋等畜产品的养殖;鱼虾及其他水产品的养殖等。农业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食品加工业,包括蔬菜、豆制品、肉类加工等。农业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是有较好的发展势头,主要包括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业。

近年来,农业创业问题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了不少农业创业致富的典型案例。农业创业者通过创业活动推动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把资源和要素转化成具有更高价值的形式增进了社会财富。农业创业不仅使创业者体现了自身价值、增加了收入,而且带动了就业,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腾飞。从本次的调查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农业领域的创业者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而且也帮助更多的农民富裕了起来。例如,江苏的香瓜种植能手汪海萍,因家庭经济困难初中二年级就辍学打工,8年来都在外辛苦打零工,基本只能维持温饱水平,常常要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但是,现在她的年收入有数十万元,家里的瓦房变成了小洋楼,每年还能带着家人出去旅游。同时,在她的帮助下,村里的一些特困家庭也逐渐步入了小康生活,汪海萍始终在实践着她“先富带后富,大家共同富”的理念。再来看看,江西从事麻鸡养殖的周国文,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因为经济原因辍学在家从事农活,直到他35岁的时候,开始从事崇仁麻鸡养殖,现在已经成为江西崇仁县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被评为“江西省农村科技致富典型”;同样的,周国文致富亦不忘本,慷慨地向前来取经的农户讲解麻鸡的养殖技术、防疫治病的药物及技术,另外,还成立了国品麻鸡孵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3940户,通过合同制方式带动农户3820户。合作社形成了从商品鸡苗供应、技术服务到成鸡销售一条龙服务,帮助大量的农户、下岗工人、家庭妇女等解决了再就业的问题。2009年,合作社的农户在周国文的带动下户均获利25679元,而当年,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只有15000元。

二、农业创业的主要类型

按照创业主体的不同来划分,本调查研究将农业创业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土生土长农民的农业创业,返乡农民的农业创业,非农民的农业创业。

(一)土生土长农民的农业创业

土生土长农民的农业创业主要是指从小出生在农村、又在农村长大,基本无外出打工经历的这类农民在农业领域进行的创业。在本次的案例调查中,很多农业创业者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而且这些土生土长农民从事农业创业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在创业领域方面,土生土长的农民更倾向于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主要通过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以特种种养业甚至传统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为主。例如,傅献军和胡老汉都是从事粮食规模种植的,厦寿明、何建强、汪国武等都是从事果蔬规模种植的,吕国斌、赵宝顺都是从事肉猪养殖的,周国文、王学然都是从事肉鸡养殖的。这主要是因为常年生活在农村这块熟悉的土地上,他们在种植业和养殖业领域相对会比较有经验。另一方面,在创业资源方面,土生土长的农民相对来说更缺乏资金和技术。由于常年从事农业生产,而传统农业的效益又非常低,所以农业积累相对较少,所以在进行农业创业时会面临更多来自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例如,王德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想承包种果树,但是一没钱二没技术的他不得不继续种地,直到1986年的时候,攒够了钱终于承包下了村里的20亩果树地。但是在种植过程中由于技术问题出现了大量的落果现象,导致了很大的损失,使得创业一度陷入困境。最后,通过到莱阳学习种植技术,并自己一天到晚泡在果树地里研究种植技术,王德法的果树收成才越来越好。

(二)返乡农民的农业创业

返乡农民的农业创业主要是指这类农民在城市务工经商一定时期后,离开城镇又返回农村,进行农业领域的创业活动。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农业创业者中还有一类群体就是返乡农民。返乡农民往往是由于生活所迫外出打工,在城市里他们是典型的弱势群体,从事的是又累又脏的工作,却又没有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社会福利和保障。而返乡进行农业创业之后,他们往往是劳动致富的典型,因为他们有资金、懂技术、会经营,从而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受人尊敬和羡慕。从本次的调查情况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返乡农民创业的一些典型特征。返乡农民往往在打工的过程中积累了资金,学到了技术,获得了市场信息。例如,郑团建在台州温岭的一家水产养殖场经历了3年的打工生涯,这使他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甲鱼养殖技术,也让他产生了回乡进行甲鱼养殖的创业想法。叶贤华在广州的西瓜种植地经历了一年的打工生涯,每天日晒雨淋,半夜还要起来巡视,虽然很苦,但是,在这一年里他学会了很多西瓜种植方面的知识,以及了解了西瓜种植的行情,同时也认识了很多从事种植行业的人。这些都为他回乡进行西瓜种植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

(三)非农民的农业创业

非农民的农业创业主要是指原本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类人,来从事农业领域的创业。在本次调查中,也有不少非农民进行农业领域创业的案例,但是这部分人群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非农民农业创业的主体主要是大学生或者在城镇具有稳定工作的人,但是看到了农业领域的商机,毅然下海创业。如华浩其,在大学毕业之时本可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他毅然放弃这个选择,自己从事苗木种植。八年的时间,他从当时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为现在已经是闻堰远近闻名的老板。虽然他们的身份是非农民,但是他们往往和农村、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华浩其,虽然大学毕业之后就从事苗木种植,之前并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相关活动,但是他的父亲是做水产养殖的,因而他对于农村农业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也无法发现这其中蕴藏的商机。

三、农业创业的经验启示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在资源禀赋、文化习俗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也决定了农业创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要面临不同的外部环境。同时,农业创业者中有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有返乡农民和非农民,每个农民创业者有各自的特点。认真总结各种不同类型农业创业成功的经验,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对于其他农业创业者吸取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实现农业创业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各地农业创业致富的案例不尽相同,但是综观本次调研的所有农业创业者,各地的农业创业致富案例还是存在着一些共性或者内在的规律。

(一)识别创业机会是农业创业的前提

进入农业创业领域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识别并且把握创业机会。创业机会是指在新的生产方式或者新的产出形成的过程中,引进新的产品、服务、原材料和组织方式,它往往存在于社会与经济的变革过程之中。综观本次调研的农业创业致富案例,可以发现很多创业者都是通过他们丰富的经验或敏锐的洞察力有效地把握住了农业领域的创业机会,才获得了创业的成功。比如贵州的王正权,2004年的时候,他看到贵州山村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很多土地抛荒,贵州烟叶种植处于低谷,烟农种烟积极性低。同时,为了保持种烟的稳定性,当地政府和烟草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促进土地流转。在这种情形下,王正权意识到,通过规模化种烟是一种既能规避市场风险,又能赚钱的好办法。于是,他从绥阳回到家中开始了自己的规模种烟之路。杭州的郑杭干在几年前看到四川人来他们村租了地种植反季节蔬菜,让他了解到了蔬菜市场的商机;同时,他在镇上咨询了相关政策,了解到国家对农业创业的支持力度很大,不仅全免税收,还会提供技术、资金等多方面资助,大大降低了创业的风险。所以,郑杭干创建了合作社,开始了蔬菜的规模种植事业。为此,要注重进行农民培训,培养他们的市场意识,提高广大农民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促进农业创业的发展。

(二)依托资源优势是农业创业的基础

识别创业机会的基础上,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在农业领域的创业活动与农业本身的联系较大,因此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是农业创业过程中的重要基础。综观本次所调研的农业创业案例,有很多都是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或者名、特、优产品发展起来的。比如,从事陕北大红枣加工贸易的白世安就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的创业致富典型。清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干旱气候,土壤和气候形成了红枣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红枣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甘甜爽口,在1996年就被中国农协会命名为唯一的“中国红枣之乡”。白世安从事红枣加工业正是利用了当地的优势,给自己带来了致富的机会。经营淳安县千岛湖中华鳖基地的郑团建,在2002年的时候,依托千岛湖的自然资源优势,建起了11亩的露天养殖池塘。他的养殖场就在千岛湖上游,水好、环境好,这给他的甲鱼养殖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浙江富阳的潘妙红所在的万市镇没有成片广袤的农田,有的尽是连绵不绝的群山丘陵和漫山遍野的竹林。潘妙红说竹林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东西,竹子可以加工成家具、工艺品等,竹条可以做成扫帚,竹笋可以加工成罐头、笋干,于是她承包下了竹林,然后依托这天然的资源优势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因此,各地政府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导当地农民立足资源优势,进行创业。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创业的重要模式

从各地农业创业的情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创业的重要模式。首先,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很好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农民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弱势地位;其次,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了新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再次,合作社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最后,合作社经营模式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本次调研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农业创业者都利用了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来进行创业,不仅让自己走上了致富道路,也带领了周边很多农民富裕了起来。比如浙江富阳的何建强创办了富阳市新登矮子鲜桃专业合作社,浙江龙游县的傅献军创办了龙游县献军种粮专业合作社,河南信阳的李正玉创办了四季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此,政府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对农民合作社的税收、金融、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农业创业载体的健康发展。

(四)科技是农业创业的关键

农业创业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是要保证产品质量,而产品质量的保证又往往和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无论从事的是种植业创业、养殖业创业,还是食品加工业或农业服务业,对于技术的重视以及对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农业创业活动赖以生存的关键。综观调研的农业创业致富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一个农业创业者都非常重视技术和产品质量,尤其是种植业和养殖业领域,一旦技术不达标,导致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问题,甚至是颗粒无收。比如浙江海盐的厦寿明在从事葡萄种植的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葡萄种植技术的学习,并积极开发新品种,提高葡萄品质和产量。他于1998年引种欧亚种葡萄,进行栽培技术研究,获得县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他研究小弓棚加避雨栽培的新技术,使当年葡萄提早上市,并以优良的品质和较高的产量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黑龙江汤原县的林承为了解决奶牛养殖的问题,不仅向当地有经验的奶牛养殖户请教,同时天天在牛棚里待上十几个小时自己不断摸索,经过努力,他已成功解决北方奶牛养殖所面临的牛舍保温、牛奶保鲜以及常见疫情的处理方法等问题,实行统一配种、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榨奶、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政策,确保标准化作业,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养牛经》。因此,各地政府要加强对农业创业者技术方面的帮助,通过和农科院、农业院校的交流,提升农业创业者的种植、养殖技术,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五)创业环境是农业创业的保障

从本次的调查情况看,目前农业领域的创业发展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良好的创业环境,而且当地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农业创业本身有较大的自然风险,而且农业创业过程中涉及的土地、资金、技术问题都非常复杂,完全依靠创业者自身来解决,有时候困难很大。因此,当地政府对农业创业的支持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比如,江苏淮阴的汪海萍种植香瓜获得成功就与当地政府的创业支持是分不开的。近几年来,凌桥乡政府积极鼓励农民发展高效农业,把种植香瓜作为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并施行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不仅为瓜农修了路、通了电,还帮助缺少资金的农户贷款、聘请蔬果专家指导、传授栽培技术;成立香瓜协会,引进新品种,并分别为双闸村和泗河村的香瓜申报“凌双”、“凌桥”牌商标,为凌桥香瓜进入大市场奠定了基础。

(六)创业者个人素质是农业创业的根本

个人创业素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创业精神,主要是指欲望、执著、忍耐、胆量;另一方面是创业能力,主要是指眼界、敏感、智慧等。从本次调查来看,很多农业创业者身上都具备这样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顽强的创业精神对于创业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具备这些个人创业素质,一般来说,也不会出现创业活动,即使创业了,也往往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因为创业的道路总是充满困难和荆棘的。比如,从叶贤华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成功创业者强烈的进取心和执著。童年的苦难激发了叶贤华的创业激情,他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也能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出色”。正是这种执著,让他在西瓜种植的路上坚持了下来,也获得了成功。到广东打工学种西瓜,一年后回台州开始创业种西瓜。由于收益低,叶贤华又去海南种植西瓜,可是海南的强降水让他血本无归,可是,他不甘心,到绍兴又东山再起。现在收益已经比较稳定,但他还是抱着满腔热情准备尝试去四川种植西瓜。虽然创业者素质中的很多品质,比如执著、毅力、忍耐、坚持等都早已在创业者的成长历程中形成了,但是在许多潜在的农业创业者中,往往因为眼界或者信息等问题而被拒之门外。所以,通过适当的创业培训,提升广大农民的创业素质,对于促进农业创业的广泛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