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盗的,于是观察他走路的样子和脸上的表情,感到他的言行举止就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找到了丢失的斧头,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言行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
这个故事所反映的就是心理定势。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也叫思维定势。
其实,心理定势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不少教师因为不了解这点而吃了大亏。在教育中,教师切莫用一种固定化了的方式去认识人、事、物,否则,会产生与故事中农夫同样的定势效应。
学生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发展趋势易变的生命体,其发展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可预期性、可变性。用一种一成不变的定势思维去看他们,会犯形而上学之类的错误。因此,教师要学会以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既看到学生积极变化的一面,也要看到学生消极变化的一面,不能以简单的红白脸为标签去评价一个学生。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思想的偶尔摇摆、甚至行为的反复无常,都是在正常范围内的合情合理体现,教师不能以学生特定时间的表现去给学生下结论,这样的话对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更不可理喻的是以一种定势思维去评价正在发展变化中的学生。
显然,在教育中,教师要学会用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尽量将定势效应的负面作用掌控在可控范围内。那么,教师在教育中如何避免定势效应呢?首先,观念要与时俱进。学生是一群活生生的生命集合体,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故事,教师要善于用一颗发展、变化的心去看待学生,相信学生是会发展的、会进步的,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学生一定会发展得很好。其次,观察要细致入微。看一个学生,要细致入微,仔细观察学生的方方面面,而不是被他的外表、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牢牢把握学生发展的主轴,而不是被枝枝叶叶所掣肘。再次,评价要一分为二。对于正处于成长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学生,既要看到学生求发展、求进步的一面,也要看到学生不成熟、不完善的一面;既要指出学生欠缺的地方,也要肯定学生进步的方面。
教育哲学告诉我们,学生是发展的、变化的;用一种静止孤立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用一种一成不变的语言去评价学生,都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对教育的不严肃。教育最大的魅力在于其适应性,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推陈出新;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包容性,能够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与时俱进。所以,作为教育的重要范畴,教育评价也应与时俱进,不应以一种呆滞、静止、单一、孤立的观点去评价学生。
故事中的农夫是非常可笑的,其判断、评价完全基于自己的好恶,而不是根据事实做出科学、有效的判断。作为教师,不能像故事中的农夫一样愚昧可笑,评价学生不能用一种固定化的模式去评价学生。
定势效应告诉我们,仅仅就克服定势效应本身而言,也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何况是评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