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育,诗意地哲思
10768000000083

第83章 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了解、掌握超限效应,可以使教师艺术性地教育学生,从而不至于发生教师苦口婆心而学生毫不领情的状况。例如当学生犯错时,如果教师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多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就会使学生从内疚不安到反感讨厌。教师屡次三番地“教诲”,不但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苦口婆心,反而觉得教师“穷追不舍”,甚至因此走上与教师对抗的道路。

为什么教师善意的批评反而不被学生领情呢?原来,学生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过渡,最后慢慢达到心理平衡。倘若受到重复批评,他会觉得教师是故意针对他的,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艺术。

故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坚持“一一对应”原则,即学生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真的觉得需再次批评,那也不能简单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教育是一种艺术,是艺术就要遵循艺术的特质。教育要犹如春风化雨,而不是疾风骤雨。“风”要吹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吹得其心服口服,而不是看起来狂风暴雨,却怎么也刮不进学生的心灵。无疑,后者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

所以,有些教师觉得自己非常委屈,拼了命为学生打拼,学生不但不领情,反而觉得自己非常坏,真是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是教师不懂或不善于运用超限效应。教师自以为是的好心不但没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反而成为学生厌倦教师的主因,这点,恐怕这些教师不怎么明白吧。

超限效应顾名思义,已经超出了“限度”,超出了学生能够容忍的范围。一旦学生不能容忍来自于教师的善意,那么教师所有的善意在学生的眼里都是“恶意”,就会抵触、抵抗、抵挡来自于教师的“千言万语”。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把握好这个度呢,其实,这又牵涉到教育艺术问题,想要像称秤一样地将限度几斤几两地称出来,显然是不现实的。

根据超限效应,教师在教育中要做好四“就”原则。首先,要就“事”论事。教师教育学生时,要根据学生犯的错,实施春风化雨般教育,而不是翻旧账一样将学生的芝麻绿豆般的往事都抖出来,这样的教育有时就会超出学生的限度。其次,就“人”论事。教师教育学生时,一般不宜将学生进行对比。为了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而一味地比拼,将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认为他人的事情与己无关,因此后续的教育也就没有了着力点。再次,要就“时”论事。教师教育学生时,一般要选择一个较佳的切入点,宜在学生思想斗争激烈时教育学生,谈话偏早了,学生情绪偏激;谈话偏迟了,学生情绪麻木。在学生接受教育的限度内教育,效果最好。最后,就“地”论事。教育学生一般选择合适的地点,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选择办公室而不是教室,在合适的地点教育学生,能使学生较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而不是产生抗拒心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过分的爱、严、温和及急躁,势必给教育带来不利,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超限效应告诉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注意教育的“度”,要学会换位思考。有时教师教育时要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也许答案就豁然开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