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育,诗意地哲思
10768000000031

第31章 三个和尚的故事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

按道理来讲,三个和尚应有更多的水吃,为什么三个和尚会没水吃?其实,对于寺庙而言,每天需要的水是固定量。对于一个和尚来说,没有可以推卸之处,于是“一个和尚挑水吃”。当有两个和尚的时候,事情就微妙了,一个和尚去挑水显得吃亏了,于是“两个和尚抬水吃”。当出现三个和尚的时候,事情就复杂了,谁与谁去抬水成了学问,到最后矛盾激发,以至于“三个和尚没水吃”。所以,就工作效率而言,随着和尚的增加,工作效率是成倍地下降。

其实,在教育管理中,也存在着类似的合作规律。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不是人力简单相加,而要复杂和微妙得多。教师要把握好尺寸,不要让三个和尚的事件重演。

其实,三个和尚之所以会闹没水吃的笑话,其实质在于挑水事情没有专人负责,而是三人负责。由于三人职责不清楚,三人共同负责变成三人都不负责,自然水是吃不成了。理论上三驾马车效率更高,但是相互推诿,其效率可能比一匹马还要低。

其实,对于寺庙而言,和尚越多越有活力,但是如果没有一套相应的合作机制,三个和尚也会没水吃的,同样,在这样的前提下,哪怕是三十个和尚也会没水吃。因此,有效、合理的合作机制,对于维护寺庙的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寺庙而言,要想寺庙烟火不断,自身组织建设非常重要,众多和尚要合作共赢,该挑水的去挑水,该砍柴的去砍柴,该生火的去生火,等等,这样寺院才不会乱套,寺院才会有发展前景。

借鉴三个和尚的故事,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避免内耗,维持班级的正常运转。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讲究专人负责制,使得人人都有明确的任务,而不是多人共同负责。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布置事情的时候,总是采取专人负责的方式负责到底,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学生相互推诿的情况。

所以,完成一项事情,关键不在于“和尚”的多寡,关键在于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运行、协调、完善。“和尚”再多,也需要“方丈”的安排和分工,这时“方丈”起的就是协调、指挥的角色。那么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如何切实履行“方丈”角色呢?首先,明确“和尚”的职责。“和尚”的职责无非是念经、打更、挑水等,用寺规来约束“和尚”每天挑一定的水,就会杜绝“三个和尚没水喝”。其次,分摊“和尚”的任务。每个“和尚”挑多少水必须予以明确规定,这样就不会有“和尚”不清楚自己该挑多少水,不管是一个还是三个,都知道自己的任务。再次,约束“和尚”的工作。不管是一个“和尚”挑水,还是两个“和尚”抬水,寺院对他们予以一定的管理措施,使得“和尚”不敢懈怠,这样就从根源上杜绝了偷懒的现象。对于不胜任挑水工作的“和尚”,不妨让他们去干别的工作。

德国歌德曾说:“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合作,才能共赢。我们希望三个和尚的故事给我们深深的启发,不要让私心杂念影响一个团队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