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育,诗意地哲思
10768000000011

第11章 从茧的故事说开去

有一个人得到一个蝴蝶的茧。据说这只茧不久之后就会变成一只紫色的美丽蝴蝶。一天,茧的皮被咬破了一个小口。这个人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力地挣扎,好像母亲分娩一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又过了一会儿,它好像筋疲力尽,停了下来。这个人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茧皮的口弄大了一点,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然而它战战兢兢地拉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身体还像一只臃肿的小虫,它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一直在桌子上,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地蠕动着,直到死亡的来临。

大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蝴蝶痛苦的挣扎中,它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它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翅膀。人为地让蝴蝶轻松地出来,看似为蝴蝶着想,似乎减少了蝴蝶的痛苦,殊不知违背了生命优胜劣汰的规律,其实,正是那人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的生命。

仔细反思,教师有时有意无意地扮演着“好心人”的角色,生怕学生弄不懂,直接给学生“咀嚼”过的知识。知识,犹如花朵绽放,其有一个发芽、生长、成熟的过程,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一段美丽的历程。让学生在知识花园里摸、爬、滚、打不是对学生的放纵,而是对学生的放心。知识的来源一定要尊重学生原创性、独特性的想法,尊重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知识的习得犹如破茧而出,教师一旦人为地干预,将咀嚼过的知识直接给学生,就如“好心人”助茧的故事一样,最终让学生丧失咀嚼的兴趣,失去学习知识的能力。

知识的习得犹如破茧而出,教师一旦人为地干预,就如“好心人”助茧的故事一样,好心办坏事。然而,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把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向学生详细讲解,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会更好。这些教师认为消化知识需要“过程化”,给予学生咀嚼过的知识,能“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并且他们还认为知识习得需要“重复化”,教师“咀嚼”多次,学生反复记忆、重复操练,自然而然就掌握了。

直接给学生“嚼烂”了的知识并不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接触、学习、吸收、创新的过程,需要教师适时、适地、适人地给学生必要的辅助。因此,让学生充分地“咀嚼”,是对学生的信任、对教育的顿悟、对知识的尊重。

破茧,是蝴蝶在生命中必须经历的一个痛苦而又美丽的过程,而人为地将茧破掉,看似是为蝴蝶着想,实质上是害蝴蝶。咀嚼,就是学生求知的破茧过程,经过咀嚼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李政道指出:“我国历来研究做‘学问’,可是现在学生只是做‘学答’。”教师把知识加工后变成了条理化的一项一项,学生像机器一样一问一答,教给学生的往往是“破茧而出”的知识!”

其实,让学生经历“破茧”过程而得的知识,比“咀嚼”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应投身到对教学情境的营造、对教学节奏的把握、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面来,让学生自己去经历知识的“破茧”过程,让他们走自己的路!

有时,教师不让学生经历破茧的过程,是对学生放心不放心的表现,是对教育尊重不尊重的问题。知识,只有经过身体力行,才是记忆最深、最真的本体性知识!

教师要相信,我们的学生有足够的能力独自破茧,有足够的智慧冲天一飞。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