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做事做老板做管理
10748100000016

第16章 言谈修养(4)

西班牙人有一句俗语:说一个假的意向,以便了解一个真情。也许这些目的有的可能不能算作太恶。但作为口是心非者,其说谎或作伪的害处却是很大的。首先,说谎者永远是虚弱的,因为他不得不随时提防被揭露,就像一只伪装成人的猴子一样,他要时刻防备被人抓住尾巴;其次,口是心非者最容易失去合作者,因为他对别人不信任、不真诚,别人也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次,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口是心非者终将失去人格——毁掉他人对他的信任。我想。世界上恐怕没有比失去人格更可悲、可痛的事了。

因此说,做人就要做个真诚的人,要言行一致。“口言之,身必行之。”墨子这句话是很对的。林肯讲过:“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是的,在工于心计、算计别人中度过一生,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也是很累、很痛苦的事。坦诚的做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别人,千万不要做一个口是心非的小人。

说话有七种忌讳

说话能得到好处,真不容易,若是要想招致灾祸,倒是唾手可得,所以,明智的人,对人总是唯唯诺诺,可以不开口,便三缄其口。比方你对他谈起了有隐私的事情,而他的秘密又惟恐人知,你的说话,偏在无意中,说着他的隐私,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会认为你是有意揭破他的隐私,便会恨你入骨,这是说话的第一忌。

朋友做的事,别有用心。他的用心,极力掩蔽,不使人知,如被人知道,对他必有不利。如果你与他一向熟悉,对他的用心知之甚深,他虽不能断定你一定明白,终是对你十分疑惑,十分妒忌,你处此困难境地,既无法对他表明不知道,也无法表明决不泄漏,那你将何以自处呢?我想你惟一的办法,只有假作痴聋,绝口不提,这是说话的第二忌。

别人有图谋企图,你参与其事,代为决策,从乐观方面说,你是他的心腹,从悲观方面说,你是他的心腹之患,你虽谨守秘密,从不提及此事,不料别人猜得其情,而泄之于外,那么你是无法辩白泄露的嫌疑,没办法的办法,你只有多亲近他,表示绝无二心,同时设法查出泄露的人,这是说话的第三忌。

别人对你还没有深切的认识,没有十分信任,你偏力求讨好,对他说极深切的话,使他采用你的话,但实行结果,并不理想,他一定疑心你是有意捉弄他,使他上当,即使实行结果很好,对你也未必会增加好感,以为你是偶然看到,实行又不是你的力量,怎好算你的功劳,所以你还是不说话的好,这是说话的第四忌。

别人有罪过,被你知道,认为大大的不对,不惜直言相劝。他本觉内疚,惟恐人知,而你却揭破,自然令他十分羞惭。则往往由惭愧而生愤恨,由愤恨而与你发生冲突。所以,你还是不说的好,即使劝告,也以婉转为宜,这是说话的第五忌。

如果你上司的成功是计出于你,你的上司会深恐好名誉被你抢去,心内自会惴惴不安。你明白这种心理,就应该到处宣扬,极力表示这是上司的领导、是上司的远见,一点也不要透露你有什么能力。切不可宣扬自己,这是说话的第六忌。

别人能力做不到的事,你认为应该做,而强迫他必须去做;对于某件事,他正是箭在弦上,骑虎难下,而你认为不应该做,令其必须中止。如果你这样做,都是强人所难,与人情相反。你认为朋友那一件事该做或不该做,在道义上,应该进言相劝,使他自己觉悟,自己行动,自己中止,这才是上策,万一他不愿接受你的劝告,你也只好相机而作,适可而止。遇事强求,徒伤感情,这是说话的第七忌。

听人讲话有技巧

倾听之所以倍受人们重视,不仅是因为倾听有助于对事物的了解,以及对说话内容的把握,同时,也是在与对方个性契合,心灵沟通。倾听别人说话表示敞开自己的心扉,坦诚地接受对方,宽容对方,因而导致彼此心灵融通。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呢?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积极

即对对方的感觉和意见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且积极努力去听,去了解对方。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就及时地问清楚。

2.要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要打断对方

有时,谈话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抓住实质的,应该让对方有时间不慌不忙地把话说完,即使对方为了理清思路,作短暂的停顿,也不要打断他的话,影响他的思路。

3.要去体察对方的感觉

一个人感觉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导他的行为,愈不注意人感觉的真实面,就愈不会彼此沟通。体察感觉,意思是指将对方的话背后的情意复述出来,表示接受及了解他的感觉,有时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4.不要匆忙做结论

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应该努力弄懂对方的谈话内容,完全把握对方的意思,然后再做结论。

5.要关怀、了解和接受对方

要鼓励他或帮助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态度若是真诚的,不带虚假的,定能奏效。

6.要全神贯注地聆听。不要做无关的动作

对方谈话时,如果你东张西望,或低头只顾做自己的事情,或面露不耐烦的表情,这些都是不礼貌的,都会使对方对你产生反感。

7.不必介意对方谈话时的语言和动作特点

有些人谈话时常常带口头语或做一些习惯动作。对此,你不必介意,更不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应将注意力放在对方谈话的内容上。

8.要注意反馈

聆听对方的谈话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验证自己是否已经了解对方的意思。你可以简要地复述一下对方的谈话内容,并请他纠正。这样将有助于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准确理解。

9.交谈时。反应要冷静

一个善于聆听的人,总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激动,无论对讲或听的人来说,都会影响表达或听取的效果。

10.要注意语言以外的表达手段

一个人的表达内容,并不一定都在他的话语中,因此在聆听对方谈话时,还要注意对方的声调、情调、态度以及手势、动作等,以便充分了解对方的本意。

11.要抓住主要意思.不被个别枝节所吸引

善于聆听的人,总是注意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造成误解。

12.要使思考的速度与谈话相适应

思考的速度通常要比讲话的速度快若干倍,因此在聆听对方谈话时,大脑要抓紧工作,勤于思考分析。如果对方在谈话时,你心不在焉,不动脑筋,对方谈话的内容又记不住,不得不让对方重复谈话内容.这样就很耽误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13.不要总想占主导地位

不要表现自己,好像无所不知,只有自己才能给对方以启发。自以为是的人。往往最不会聆听对方的谈话。

14.转移话题

不要因为你不喜欢某人的说话方式就认为他令人讨厌,不是看他们怎样说,而是要听讲话者在说什么,如果谈话者的话题使你厌烦,你可以问一个相关的问题,把话题转移到你感兴趣的话题上来。

15.耐心地倾听

在听对方谈话时,不要因为对方的叙述平淡而漫不经心,也不要在别人结结巴巴讲不清时,流露烦躁和责怪的神情,更不应在别人讲不同意见时。听不下去而反驳或争吵。

16.避免出现沉默

在谈话中,听者要有响应地昕,不要出现沉默现象,可以采用提问、赞同、简短评论、复述对方的话、表示同意等方法。比如,“你的看法呢?”、“再详细谈谈好吗?”、“我很理解”、“想象得出”、“好像你不满意他的做法”等。

听别人说话,并不是默默地听,而应积极地“点头”,以专心的态度、眼神、表情、体态等作出积极的反应。表示全神贯注的聆听。尤其重要的是要能适当地与说话者相呼应,使双方的交谈奏出和谐的乐曲。

17.恭听的神态

神态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外在显露。我们在听对方谈话的时候,不仅要有良好的听辨能力,而且,还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神态。表示尊重对方。从而增强说话者的信心,达到有利于交谈的目的,提高交谈效果。

18.表示赞赏

做一个友善、同情而有耐心的倾听者,对于别人的谈话,真诚地表示赞赏,提出别人感兴趣的问题,鼓励他们谈论自己及其所获得的成就。

通过以上的介绍,便可说明,善于听人说话是一种艺术,如果听者态度诚恳,则说话的人思维与心情都将随之高涨、顺畅,因而谈笑风生、妙语连珠,提出许多新颖的构思、发表许多独特的见解,使谈话的气氛融洽而愉快。相反,如果听者表现出不耐烦,甚至中途打断对方的谈话,并加以反驳,那么交谈就无法进行下去,我们应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专心地倾听是我们能向别人表达的敬意之一,当你周围的人意识到你能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时,他们自然会向你亲近,对你表示好感,这样,你就可以与许多人进行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