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总有一个忠告受益终身
10727500000029

第29章 不要吝啬赞美,因为它能增加人的好心情

对你每天所到的地方、所见的人,不妨多说几句赞美的话,那样会留下一些友善的小火花,能让你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一个不会夸赞和感谢对方的人,会失去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

马尔康姆·达柯夫,48岁,过去24年一直靠写作为生,主要是撰写广告。

达柯夫小时候生性怯懦害羞,缺乏自信,没有什么朋友。1965年10月的一天,他的中学老师布罗赫太太吩咐学生写一篇作文,达柯夫写好后就交了卷。如今他已不记得当年他写的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只记得——他会一辈子都记得——布罗赫太太批在作业上的评语:“写得很好。”

这一句话就改变了他一生。

“看到那四个字以前,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他说,“看了她写的评语,我回家就写了个短篇故事。其实我很久以前就想写作,只是我从不相信自己能做得好。”

那一学年余下的时间里,他写了许多短篇故事,总是一写好就带回学校去请布罗赫太太评阅。她鼓励他,鞭策他,坦率地指出他的错误。“她正是我所需要的导师。”达柯夫说。

然后他当选为中学校报的编辑。他的信心逐渐加强,胸襟也一天天开阔,就此开始了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达柯达深信,要不是布罗赫太太批了那四个字,以后的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有些人生来就很自卑,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即使他实际上已经很优秀了,但他自己却看不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别人对他予以肯定,一句赞美就能增加他的自信心。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有着一些天分,但由于受到过批评或指责,那些话很可能会常留在他的心中,隐隐作痛,他会因此而放弃在这方面的努力,他的前途就因之而毁。其实有时候,只需要一点鼓励和赞扬,有时仅仅是一句激励的话也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并振作起来。多给别人一些赞美,那可能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英国石油公司的总裁布朗勋爵当时被层层提拔,很快就进了CEO的候选班子,然后又荣升公司的总裁职务。后来,英国石油公司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独占鳌头,布朗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很多场合下,布朗将其成绩归功于前任总裁,是他选拔了他,并让他独当一面。于是有人问前任总裁,当时他是怎样看准了布朗的。

前任总裁回答说:“布朗总能在许多出色的人中间脱颖而出,而且,他总能吸引很多出色的人到他身边,他从来不怕扎在聪明人堆里。显然,他总有信心、有能力成为其中最出色的,而且,他更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赞美来网罗优秀的人才。”

赞美要让他人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赞美别人会使得对方各方面的情绪得到调动,从而向你展示最好的一面,发挥出他最大的优势,从而取得令你惊喜的结果。

所以在别人可以得到赞美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其赞美。当你真心赞美别人的时候,也会得到别人的友好对待,甚至赞美也不难。对于你而言,这不会损失到你的任何东西,还能得到别人的感激和友好,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可怕的暴风雨和雷电交加的晚上,蒸汽渡轮“埃尔金淑女号”撞上一艘满载木材的货轮。

船在渐渐沉没,船上393名乘客全部掉入密歇根湖水之中。他们拼命地挣扎着等待救援。

一位名叫史宾塞的年轻人奋勇跳入冰冷的湖水中,一次又一次救出溺水者。当他从寒彻入骨的湖水中救出第17个人之后,终因筋疲力尽而虚脱,再也无法站起来。

从此之后,他在轮椅上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多年后,一家报纸采访他,问那晚之后他最难忘的是什么,史宾塞的回答是:“17个人当中,竟没有一个人向我说声谢谢。”

那位因奋力救人而把自己余生放进轮椅的青年,他所要的不仅是一声谢谢,而是对他人格和行为的赞美,然而他失望了。而那些被他所救之人,他们所缺少的不仅是一句赞美,更显示了他们人格上的巨大缺陷。不懂得赞美别人的人,他又怎么配得到别人的赞美呢?

吝啬赞美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孤芳自赏的人,另一种是不明白赞美的好处的人。前者不屑于赞美他人,后者却因为忘了赞美而失去很多。

赞美也属于一种投资,它能加强人们之间的友好关系,能令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更顺遂。但赞美决不是拍马屁,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赞美的尺度。

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伊斯曼,准备捐赠巨款在罗切斯特建造一座音乐堂、一座纪念馆和一座戏院。为了承接这批建筑物内的座椅制造,许多制造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找伊斯曼洽谈的商人们无不乘兴而来,败兴而去,一无所获。

此时,“优美座位公司”的经理亚当森前来会见伊斯曼,希望能够得到这笔价值9万美元的生意。

亚当森被引进伊斯曼的办公室后,看见伊斯曼正埋头于桌子上的一堆文件,于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仔细地打量起这间办公室来了。

过了一会儿,伊斯曼抬起头来,发现了亚当森,便问道:“请问你来这里有何贵干?”

这时,亚当森没有和其他人一样谈生意,而是说:“伊斯曼先生,在我等您的时候,我仔细地观察了您的这间办公室。我本人长期从事室内的木工装修,但从来没见过装修得这么精致的办公室。”

伊斯曼回答说:“哎呀!您提醒了我差不多忘记了的事情。真的吗?这间办公室是我亲自设计的,当初刚建好的时候,我喜欢极了。但是后来一忙,一连几个星期都没有机会仔细欣赏一下这个房间。现在看起来,它也确实棒极了。”

亚当森走到墙边,用手在木板上一擦,说:“我想这是英国橡木,是不是?意大利橡木的质地不是这样的。”

“是的。”伊斯曼高兴得站起身来回答说:“那是从英国进口的橡木,是我的一位研究室内装饰的朋友专程去英国为我订的货。”

伊斯曼心情极好,便带着亚当森仔细地参观起办公室来了,把办公室的所有的装饰一件一件地向亚当森作介绍,从木质谈到比例,从手艺谈到价格,从室内装饰谈到购买趣事,然后又详细介绍了他的设计经过。这个时候,亚当森微笑着聆听,饶有兴趣。

直到亚当森告别的时候,俩人都未谈及生意。你想,这笔生意会落到谁的手里,是亚当森还是亚当森的竞争者?

亚当森不但得到了大批的订单,而且还和伊斯曼结下了终生的友谊。为什么伊斯曼把这笔大生意给了亚当森?这与亚当森的口才十分有关。如果他一进办公室就谈生意,十有八九会被赶出来的。

亚当森成功的诀窍就在于他懂得赞美的艺术。他从伊斯曼的办公室入手,赞扬他的品味和能力,赞美他所喜欢的事物,使伊斯曼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把他视为知己,而不是那些只想得到利益的经商者,由此他们之间的交往也就顺利起来,生意自然也就落到了亚当森手里。

亚当森的赞美决没有虚伪的成分,正是他的真诚感动了伊斯曼。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把这一点做得很好,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关系也会融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