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总有一个忠告受益终身
10727500000027

第27章 不要轻言放弃,成功需要耐心等待

罗曼·罗兰说:“急于出头的,除了自寻烦恼以外,不会得到什么。像一粒种子,你要它长大就必须先经过在泥土里挣扎的过程。不肯忍受被埋没的苦闷的话,暴露在空气中一个短短时期后,就永远地完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坎坷和波折,所以不要指望事情会一蹴而就,要有耐心等待成功。

前苏联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工程师爱上了一个女大学生,向她求爱。女大学生回避他,因为她已经有了男朋友。但工程师还是送鲜花,向她表白。女大学生的男朋友担心结局不妙,竟主动中断了与女大学生的关系。不久女大学生又结识了另一个男朋友。工程师得知后写信给她这个男朋友说:“我是世界上惟一能以全身心爱她的人,而这一点你做不到。”这个男朋友也退出了竞争。女大学生向法院起诉,告工程师跟踪、恐吓、侵犯人权等罪,法院当庭判处工程师45天拘役。当原告、被告一起走出法院大门时,工程师对女大学生笑了笑说:“亲爱的,45天后我再来找你。”女大学生终于被工程师颠扑不灭的情焰和坚强的自信所打动,要求撤诉,两人终成伉俪。

在对成功的追求过程中,永不放弃的决心是保证成功的基础条件。追求的过程,充满着各种令人沮丧和危险的磨砺。但也正是磨砺的克服过程,锻炼了人的才干和意志。

丘吉尔一生最精彩的演讲,也是他最后的一次演讲。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整个会堂有上万个学生,他们正在等候丘吉尔的出现。正在这时,丘吉尔在他的随从陪同下走进了会场并慢慢地走向讲台,他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然后又摘下了帽子,默默地注视所有的听众。过了一分钟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丘吉尔说完后穿上大衣,带上帽子离开了会场。这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

帝尧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舜巡视天下,发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一点成绩也没有,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接着,他就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

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他亲自翻山越岭,?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大禹治水,不仅时间漫长,而且十分艰苦,然而他以无私忘我的精神,奋斗不息。在他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与涂山氏的女儿结婚,他决然地离开妻子,踏上了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着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在外面辛辛苦苦地干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几年下来,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脱光了,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躯体干枯,脸庞黝黑。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

在人生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具有坚韧的个性,绝不放弃,经得起考验,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只以成败论英雄,一旦遭到失败和挫折马上就放弃了。然而他们忘记了有许多事情很难做到一夜成功,只有具备了跌倒后随时可以爬起来的毅力和勇气,他才有希望走向最后的成功。

一只蜜蜂,不小心撞进了蜘蛛网。它立即猛烈地挣扎,可是柔韧的丝网紧紧地粘住了它,它只好慢慢地停止了挣扎。就在这时,远处的蜘蛛发现了即将到口的美餐,开始缓缓地向蜜蜂靠近。

10厘米,5厘米,马上就要……突然,蜜蜂再度开始奋力鼓动双翼,扭动身体,整张蜘蛛网在它顽强的挣扎中战栗起来。蜘蛛只好减速。

时间慢慢地流逝,蜜蜂的挣扎渐渐地微弱了。蜘蛛已逼近了蜜蜂,蜜蜂的抗争似乎变成了徒劳。但是,它仍然奋力地扭动身体,鼓动双翼,几乎是用尽全身每一分力量,做着最后的抗争。

只要生命还有一丝希望,奇迹就能够出现。果然,在蜜蜂马上就要被蜘蛛吞食时,在蜜蜂挣扎到生命的尽头时——刮起了一阵狂风,蜘蛛网被吹得支离破碎。

蜜蜂得救了。

蜜蜂用生命的奇迹验证了一个真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该绝望,都不应该放弃对厄运的抗争。只要耐心干下去,你终会成功。

永远不放弃,就永远拥有希望。树立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与决心,在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终会取得骄人的成绩。千万不要让自己因为一时的无法忍耐而失去成功的机会,如果这次你无法坚持下去,那么以后的奋斗你也同样无法坚持下去,你将与成功永远隔离,失败将会是你一辈子都要忍耐的结果。

某著名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的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

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地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地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咚”地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用小锤不停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有人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一块又一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像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成功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成功的背后就是千百万的重复和枯燥,当这些重复工作一旦到了极限,量变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

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失败之后,再向前一步,也许就会与成功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