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总有一个忠告受益终身
10727500000012

第12章 不要太过执著,要懂得适时放下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是不属于我们的,生活本身会给我们以馈赠,但又会从我们手里夺走这些礼物。如果我们过于执著,只会让自己不开心而已。人就是这样,就因为有太多的放不下,明明与快乐近在咫尺,一伸手的时候却远隔千里。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适时放下。

有一位金代禅师,他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

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所有的兰花盆都摔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都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障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不容易放弃,以致我们生活得并不快乐。气本无形,庸人自扰之。心中有气,也只是自己惩罚自己而已,受苦的只是自己,于外人无丝毫影响。当你无视它时,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消逝了。

人生匆匆,在你还来不及品味的时候,一生就过去了。倘若净为一些无谓的小事而生气,自然就没时间欣赏人生的美好,到老时恐怕只会空余悔恨。既然已经过去了,再气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倒不如学着忘记,也许还会得到意外的收获。人生的多彩会越来越开阔你的心灵。

有一位作家回忆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件事:

那时我们住在粤北一个矿山,那山很高,海拔大约有1000多米,因为这矿山开得久的缘故,平时很少见到野生动物。记得那已是秋天了,一天早晨,房外边一阵异常的喧哗声把我吵醒了,我跑到外边才知道:原来有一头麂子误入了矿区。

这是一头漂亮的小麂子,它有一身淡黄色的小绒毛,上面散落着一些黑色和白色的斑点;它四肢修长,体格并不健壮,却也不失矫捷。我父亲和邻居们已把它团团围住了,他们手中都拿着一根木棍。我也随手捡了一块石头,加入了围捕的行列。

呐喊声越来越大,包围圈越缩越小,小麂子正在艰难地左冲右突,它显然已是走投无路了。在绝望中它急速地转了一个圈,环视着四周,此时我忽然与它的双眼对视了。我发现那是一双充满悲哀与凄凉的眼睛,闪动着泪光,生动而真实。我的心灵被震撼了,那双眼睛里有着与人类相通的地方。我觉得它不应该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而应该在大森林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麂子大概看出了我的犹豫,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它朝着我这边奋力一跳,姿势是那样优美,距离短到以至于伸手就可以把它抓住。在人们的呼声中,小麂子跳出了包围圈。到手的猎物跑了,我成了邻居们埋怨的对象。

其实生命中有许多东西并不是占有了就会快乐,它也许会造成我们心中的负担,让人无法安宁。该放弃的东西就要放弃。放弃,有时只是为了求得一份心灵的安宁,有时则是为了获得一个更广阔的天空。放弃是一种境界,亦是一种高度。

不要感叹自己缺少什么,能够放下自己手里拥有的东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有一本书名为《与神为友》,书中写道:“我不会‘抓紧’任何我拥有的东西!我学到的是,当我抓紧什么东西时,我就会失去它。如果我‘抓紧’爱,我也许就完全没有爱;如果我‘抓紧’金钱,它便毫无价值;想要体验‘拥有’任何东西的惟一方法,就是将它‘放掉’!”

其实,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周遭的很多悲剧,就是因为大家不懂得放弃,太过于执著。只要大家能够领悟“放下”的道理,便将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当下。只有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放下,你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去放置真正需要的东西。

佛家常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做人的真谛。

张瑜是一位著名的电影演员,在她最辉煌的时刻,毅然放弃事业,选择了出国,令许多圈内人士大为惊讶。有一次,一位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回国不久的张瑜,请她谈谈当初这种选择背后的真实想法。

记者:当年为什么不去好莱坞发展?

张瑜:当时在美国的时候我很希望能把书念好,这是我很大的一个愿望。因为拍戏,我从初中就离开了学校。

记者:所以当初就选择了出国?很多人说到您当年出国的事情都觉得特别奇怪,因为那是您最风光的时候,却放弃了事业。

张瑜: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可能这与我生来就比较能拿得起放得下有关吧。我看到过一篇文章上说:手里拿着一个硬币,把手掌朝下松开,硬币掉了,这是一种放下的方法;另外一种方法是手里同样拿着一个硬币,手掌向上放开,硬币还在手掌里,但是人也轻松了,意思就是很多时候其实拿起和放下是同样的事情。这就是说在一个很宽松的心态中去生活,这应该是一种比较正确的人生态度。

记者:现在回头看看当初的选择,您认为有没有后悔的地方?

张瑜:要说后悔呢,可能就是把自己最好的表演时段给放弃了。不过人是不能患得患失的。人的一生永远是在一种不自觉的选择中的,选择了这个,自然就得放弃那个。从这个角度说就没什么好后悔的,也不可能让自己的人生重来一次。

前人曾说: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放弃看似不易,其实放下后再看也没那么难。对于善于享受简单和快乐的人而言,人生的心态,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

佛家对放下解释得最简单,也最洒脱。梵志到佛前献合欢梧桐花,佛陀对他说:“放下吧!”梵志放下左手的一株花,佛陀又说:“你放下吧!”梵志又放下右手的一株花,佛陀再说:“你放下吧!”

梵志说:“我现在两手都空了,还要放下什么呢?”

佛陀说:“我不是叫你放下花,而是教你放舍从外境来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从内心来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尘与六根相应所生的见识,把它们全部舍却,直到没有可舍的地方,才是你安身的地方。”

梵志当下彻悟。

放下,是一种束缚的解脱。只有体悟到永恒的真我,才能突破俗世的缠缚。正如六祖惠能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外在的束缚没有任何意义,惟有拨去一切外在的形式,才能体现物的本来,这才是真正的佛性。懂得放下,便能超越束缚,最终达到一种自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