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人的95种性格及其命运
10726600000082

第82章 吝啬型性格

吝啬的人非常计较个人得失,碰到事情总怕自己吃亏,对个人利益丝毫不能让步。总是高估别人,低估自己,永不知足,而且他们通常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表现得冷漠无情。因此他们很少有知心朋友,遇到困难也难以得到别人的帮助。

性格特征

吝啬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表现。其实任何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不为自己打算的人很少,但通常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公私兼顾并不困难。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人敬你一分,你回敬三分,这当然好,回敬一分,也不为过。如果尽想让人敬你,而你不回敬,这就会遭到"吝啬"的评价。吝啬之人的价值观是很明确的,尤其是对金钱、财富的一毛不拔。而且他们还毫无怜悯之意,甚至落井下石。另外,他们还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不愿意帮助别人,因而也具有贪婪小气之心。

典型人物

齐国有一名叫夷射的大臣,经常为齐王出谋划策"整治"别人,齐王视为近臣。一次齐王宴请他,由于不胜酒力,有些过量,他便到宫门后吹风。守门人曾受过刖刑,是个无聊之人,欲向夷射讨杯酒吃,夷射对他很是鄙弃,便大声斥责道:"什么?滚到一边去!像你这样的囚犯,竟然向我讨酒喝!"

守门人想分辩时,夷射已悻悻离去。守门人非常愤恨。这时因下雨,宫门前刚好积一摊水,状如有人便溺之物,守门人便萌生报复心理。正巧,次日清晨,齐王出门,见门前一摊其状不雅的水迹,心中不悦,急唤守门人道:"是谁如此放肆,在此便溺?"守门人见机会来了,故作惶恐吱唔道:"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昨晚看到大臣夷射站在这里。"齐王果然以欺君之罪,赐夷射死。

为一杯酒而丧命的确可悲,但如果没有他平日为齐王出谋划策"整治"别人所种下的"祸根",也不会招此劫难。一杯酒本不足以挂齿,但正是由于夷射的无比吝啬,使守门人受人格之辱,他岂能不报?夷射遭此毒计,也是咎由自取。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官吏们很多都贪污纳贿,腐化堕落。但也有少数清官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有时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吝啬。

清咸丰八年(1857年),陕西省朝邑人阎敬铭任山西巡抚。他上任前,吩咐随行的仆人多带些褡裢布。这是一种土布,又粗又厚。阎敬铭到任后,就让夫人用褡裢布为他缝制官袍。他属下官员如果穿着绸缎缝制的官袍晋见,必遭他的训斥:"如今军情紧急,你们还如此奢侈阔气,肯定很有钱,可以捐出一些做军饷。"因此,下属都很怕他,就模仿他也穿起用褡裢布缝制的官袍。于是,这种土布价格暴涨。

有一名姓白的书生刚考中了进士,被分配到山西任知县。白知县听说此事后,便借了一套华丽的官袍,再佩上名贵的扇子、荷包等饰物,然后去见巡抚大人。阎敬铭见状,照例把白知县教训了一顿。谁知白知县昂首道:"卑职来到这里,所得俸禄够买点普通衣服,哪里有钱去购买褡裢布?只好穿上以前的旧衣服,大人若要处分,卑职也无可奈何。"一席话,说得阎敬铭无言以对。从此,下属才敢穿着绸缎官袍求见巡抚大人而不用挨训斥了。

阎敬铭精通会计,他后来任户部尚书,提取陈年账簿,每天晚上拨弄算盘至深夜,硬找出400余万两银子。结果后来这笔钱被慈禧用来修建了颐和园。

性格与命运

吝啬,俗称"小气",也可以说是"一毛不拔",是一种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出行动的不正常的心态。有的吝啬者往往很会算计,自己尽可能少付出,多获得;有些吝啬者,知道这样不好,有损于人际关系,因此采取"不付出也不接受别人的恩赐,只让别人求我我不求人"的策略。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孤立自己,是一种不利于社会生存的习性。

人活在世上需要金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割断亲情和友情,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其实,过去曾经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不必萦绕心头,要理智地看待。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拉别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处,也会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