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香港人中成功的典范,李嘉诚如是述说他的成功之道:“今天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你付出多一点,便可赢得多一点。好像奥运会一样,如果跑短途赛,虽然是跑第一的那个赢了,但比第二、第三的只胜出少许;只要快一点,便是赢。”在这个被李嘉诚比喻为赛跑的商业竞争过程中。时间永远是最可宝贵的,用李嘉诚的话说,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
像钟表一样准时
成功的人士都是掌握并运用时间的高手,他们深深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在他们的眼中,时间是所有物品中最有价值、最值得去收买的物品,而且,也正因为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更显得它可贵,科学家们永远不会找到一种时间的替代品。当我们的时间用完时,我们也就不存在了。时间时时刻刻都很重要。它往往是各种问题、各种场合的致命核心,是关键,在社会交际中尤其如此。谈判时,你是否能按时坐在谈判桌前;上班时,你能否准时坐在你的办公桌前让你的老板看到;约会时,你是否能按时到达与异性约会的地点……假如你在这些时候、这些场合错过了时间老人的提示,那么你很有可能失败。可见,如果你想有一次成功的交际,“准时”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像大多数商品一样,时间的价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大小。如果石油能供应无缺,它就不会这样昂贵。就像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水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但对沙漠中的人来说,水可是一项宝贵的财富,时间是所有商品中最有价值的商品,它对于有些人来说如白驹过隙,对有些人来说又度日如年,这是因为时间是由过去的成就来衡量的,有些人回首往事,自己一事无成,没有什么成就,而且自感一生之中所做之事缺乏意义,缺少兴趣,这类人感到日子消逝得太快,自己被自己骗了。而有些人则不同,在他们的记忆中,充满了令人满足的活动,有成就的人会觉得他们度过了一段很长而且丰富的时光。时间不能以分钟、小时或时日来看待,而是换化为各个事件和不同的经历时才会真实地具体地存在。
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幸福,时间是生命。
有的人因工作忙,接待客人的时间都受到限制,最多谈话不超过三分钟,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时间是生命。你如果在应约的时间没到,你就失去了这次交往的机会,并且可能永远失去了和这个人交往的机会,你没到,别人却在等你,这种等待是不公平的,是浪费别人的生命。假如你因急事或意外事故不能按预约的时间到达目的地,你应该打电话告诉别人,或在呼机上留言。为了不影响别人的工作或其他安排,在约定时间时也可采用弹性时间,比如说下午3点半到4点之间,这样被约者也可安排一些放松性的活动。总之在交往中守时是一个人品格和作风的一种体现。一个不守时的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不可靠,仅此一点,你也就失去了与人建立深入交往的基础。一个人守时首先是言而有信、尊重他人的表现。
现在就业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每年有成百万的人求职,在求职过程中都要有面试、笔试这样的程序。如果你未准时赴试,那么,你和其他的竞争者相比,你已处于劣势了。这种情况,最好是提前到场,然后按用人单位的安排完成自己该做的事。千万不可因两分钟之差,而丢掉就业的机会,这是很不划算的。
在交际中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约时间,迟到而来、申明原由,是办事拖沓、不干练的表现,无故不去是拒绝的表示,在交谈中语无伦次、拖延时间。是一种胸中无数的表现,所以要不迟到、不拖延,定时、定点地按预期计划进行。
抗拒消极态度
我们周围有许多人物,常常散发消极悲观的想法,如果我们在心理上丝毫不设防,那么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境便难如登天了。
因此,你要不时地检查自己的言行和他人的建议,分辨出其中消极与积极的内容,对许多广为流行的消极话语,也要保持高度警觉,总之,你要戒绝下列言词或心态。
1.“小心一点。”
在此我们指出一个道理:凡事但求“小心一点”的人,绝对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小心谨慎并非处理问题的正面方式,反之,我们要敢做敢为,积极地驾驭问题。
2.“别紧张嘛!”
当然,我们遇到困难时该沉着应战,而不应紧张兮兮或歇斯底里。但一般人常挂嘴边的“别紧张”,往往都是要我们故作轻松,这会松懈我们的斗志,使我们出现守株待兔的心态。切勿期待别人能完全替你解决问题,好像解决之道是从天而降似的。“别紧张嘛”的这种心态,不能帮你处理困难以获得真正的轻松,反而抑制了你的才智,扼杀了你主动创造的能力。
3.“绝不可能的!”
这句话真不知道扼杀了多少积极观念!不要把它挂在嘴边,也不要让别人对你灌输这种消极的态度。实际上,只要我们愿意付出时间、精神与耐力,则任何事情都“可能”有解决之道。
4.“马马虎虎。”
你一定有这种经验:你好意问你的朋友最近过得怎样,但他们大都是说:“马马虎虎啦!”这是一句消极的话,虽然无伤大雅,却能在情绪上引起自觉平庸之感,久而久之,更减损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工作的干劲。
你要切记:虽然你不能控制环境,使它事事尽如你意,但你却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你要跟自己说,我过得很好。这不是要你像阿Q般自欺欺人,而是要你调适心态,以便创出一番局面。要知道,整个抱着“还可以”心态的人,是很难有什么“很好”的成就的。
5.“这就是终局。”
没有事情算是绝对的终点,任何事情都是过渡性的。这意思是说,每个结束都是新的开始。不要为过程所困扰,因为过程不是终点。正如古人所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而言之,你要把心灵的频率调好。以聆听辨别出积极和消极话语间的差异,进而把后者逐出心灵之外。也许任何难题之解答,总是生于积极进取的心态中的。
积极一点吧!你面对的难题是可以解决的。就算不能彻底解决,起码你也能加以处理,使之不致恶化。你可以有效地处理(即使不是解决)问题,甚至是从其中汲取人生智慧。不过,你必先能积极地掌握你的生命与思想。换言之,你必先能自我主宰,不受制于诸多外在的力量。
培养积极思维能力
以下五条原则,可以帮助你培养和加强积极思维的能力。
1.从言行举止开始
许多人总是等到自己有了一种积极的感受再去付诸行动,这些人在本末倒置。积极的行动会导致积极的思维,而积极思维会导致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态度是紧跟行动的。如果一个人从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开始,而非付诸行动,总是等待着感觉把自己带向行动,那他永远也成不了他想做的积极思维者。
2.用美好的感觉和信心去影响别人
随着你的行动和思维日渐积极,你会慢慢获得一种美满人生的感觉,信心倍增,人生中的目标感也越来越强烈。紧接着,别人会被你吸引,因为人们总是喜欢跟积极乐观者在一起。运用别人的这种积极响应来发展积极的关系,同时也帮助别人获得这种积极态度。
3.重视与你交往的每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大多数人来去匆匆,一心想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往往疏于腾出时间与他们所交往的人谈心。
如果你能这样做,并关心重视他们,就会对他们产生很好的后果,你会使他们的人生更有价值,他们也会给你更丰厚的报答。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欲望,即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是普通人自我意识的核心,如果你能满足别人心中的这一要求,他们就会对自己,也对你抱积极的态度,使别人感到重要的同时,别人也会反过来使你感到重要,因为大多情况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4.寻找每个人身上最好的东西
寻找每个人的优点和使别人感到受赞赏可以起到相似的作用。最差劲的人身上也有优点,最完美的人身上也有缺点,你眼睛盯住什么,你肯定就能看到什么。如果你总是寻找别人身上最好的东西,就会让你对他人留有美好的印象,也会使他们对自己有良好的感觉,能促使他们成长,努力做到最好,并且创造出一个积极的、卓越的工作环境。
5.寻找最佳的新观念
积极思维者时刻在寻找最佳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能增加积极思维者的成功潜力。有些人认为,只有世界上的天才人物才会想出好主意。事实上,要找到好主意,靠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一个思想开放、有创造性的人,会哪里有好主意、就往哪里去。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从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他知道新观念对他来说就意味着价值和财富。
达到目标的十个步骤
以下是达到目标的十个步骤。
(1)先制订通往长期目标的一些短期目标。制订一个月、六个月或一年的目标,要比制订长期目标更有效果。有一定的期限,比较容易控制。
(2)订下你目前无法达到的目标,但不要超出你的能力太远。以自然增加的方式来获得逐步的成就,这是极重要的。
(3)在你身边团结一些对同一目标有兴趣的人士,使你可以获得团体的帮助。还有,和专家探讨你的目标,向那些已获得重大成就的人请教。
(4)事先想好一个奖品或纪念仪式,那么,你在完成你的一项成就之后,就有可以庆祝的东西了。这种奖品可能是一次旅行,一次家庭聚餐,一项特别有趣的娱乐活动或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
(5)试着以不同的方式来纪念新年。把你今年的目标放人一个信封内,鼓励你的家人也采取相同的做法。在除夕夜或新年当天,把这些信封全部打开,看看你们是否实现了一年前所订下的目标。这是结束一年岁月的一种极妙的做法。然后,再订下你新年度的目标。
(6)在你书桌上或公事包内的月历上,写下你下个月的目标。你打算干什么,你将到哪儿去,你将和什么人联络?使你能够逐步接近你每个月或一年的目标。
(7)利用放在口袋中或书桌上的周历,计划好你下周的活动日程。
(8)利用一张纸,写下最重要的目标和每天必须优先处理的工作。每天上床睡觉之前,写下你明天必须完成的工作,每天展开工作之前。先看一下这张纸条,然后再去从事你一天内的第一项工作。把已经完成的每项工作,一一划掉,尚未完成的则移到第二天的日程表内。
(9)不要与消极和疑心重的人共同分享你的目标。应和真正关心你以及希望帮助你的人共享。一定要接受胜利者的忠告。记住,悲哀总喜欢找人作伴。有些人就是喜欢你和他们一起呆在失败的深渊。
(10)每个月存一点钱到你的银行户头中,就像是付房子的分期付款一样,以便将来需要时使用。这样,你自己就有了最佳的金钱保障。
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强项上
如果一个人能把所有精力都投人到自己的强项上,结果会怎样?必然会有所建树!
渥沦·哈特葛伦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人,他以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师,后来退休了。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
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五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五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你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
年轻人当时未置可否,但他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士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真的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每天投资五分钟的时间(与五个钟头的时间相比实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伍迪·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了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
成大事者与不成大事者之间的距离,并不如大多数人想像的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大事者与不成大事者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作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
在实践理想时,你必须与自己作比较,看看明天有没有比今天更进步——即使只有一点点。
只要再多一点能力;只要再多敏捷一点;只要再多准备一点;只要再多注意一点;只要再多培养一点精力;只要再多一点创造力。
通常只有遇到实际的状况后,才能分辨你的能力足不足以胜任那份工作。如果你是一个外科医生,动手术时却手脚笨拙,就说明你医术不佳;如果你是一个厨师,人们无法知道你厨艺好不好,除非你准备了一顿让人食不下咽的餐点,人们才会晓得。
评断你能力的最佳裁判不是你的老师、消费者或你的朋友——而是你自己!
在行动之前你自己就知道你是否足以胜任这一个任务。你可以想尽办法掩饰你的无能,并祈祷没有人会发现你知道得很少、动作多么地不熟练。但终究你还是得面对自己的无能,也必须自己想办法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