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
10713200000018

第18章 密钥Ⅳ.揭开一些社会现象的本来面目 (1)

34.从众的魔力

现在,请回忆一下你小时候第一次上课的情景。当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立刻站起来,手放在背后,向老师鞠躬并大声喊:老师好。你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场景,也不知道这种行为代表着什么,但是你还是学着他们的样子,和其他同学一样站起来。这就是从众心理的表现。电视剧里经常会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明人们的行为并不一定完全是自己意愿的表现,或多或少都会受他人的影响。那么从众的魔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现象,是指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放弃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行为,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的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比如我们都听过的一个小故事:在大街上,突然有一个行人抬起头来望着天空,随后他身边卖东西的小贩也都跟着抬起了头,又一个经过他们身边的人也仰起头张望。接下来,凡是经过他们附近的人都纷纷抬起了头,到处望来望去,彼此之间还窃窃私语讨论着。一个路过的人问那个第一个抬起头的行人,说你们在看什么?行人回答说,我不知道他们在看什么,不过我抬头是为了止住鼻血。

这个小故事讲的就是从众现象。从众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群体压力,而影响群体压力发挥作用的因素也有很多种。比如人们在面对模棱两可的问题或者自己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的时候,更容易感觉到群体的压力。比如一个电脑初学者面对电脑高手的时候,自然会因为感觉到压力而服从他人的意见。为什么群体之中的从众压力会这么大呢?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会去寻求社会赞同,并且服从群体所持有的适合群体行为的社会规范和预期。当有些人不遵从群体规范的时候,群体或者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会以忽略、嘲弄等方式来对其进行报复。因此,人们偏向于选择服从以迎合群体。

美国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关于从众心理的经典实验,称为“阿希实验”。心理学家阿希找到一些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告诉他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关于知觉判断的实验。然后阿希将实验对象分为7人一组,实际上每组的7个人中只有1个人是真正的实验对象,而其他6个人都是实验助手。实验开始后,研究人员向实验对象每次展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另外一张画有3条线,由实验对象判断这3条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等长。起初,所有实验对象都做出真实的判断,包括假冒实验对象的助手们。从第三次展示开始,实验助手们按照实验要求故意说错,而真正的实验对象开始困惑,究竟是坚持自己的判断,还是选择跟随大多数人?

阿希经过多次的实验,揭开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结果显示,实验对象自己独立判断时,正确率达到99%,而和他人一起进行判断时,仅仅有1/4到1/3的人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没有发生从众行为。其中,15%的实验对象在进行判断时,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际判断次数的75%。实验结束后,阿希对实验对象进行了调查,从而发现从众的情况有三种:第一种是实验对象的确观察错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但是这种情况非常少;第二种是实验对象对自己的答案不确定,感觉多数人总会比自己正确,因此在别人的参照下选择了从众;而第三种是明知其他人选择的是错误的,却跟着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种情况占了很大比例。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之前所讲的群体压力带来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并不是意见本身。因为人多本身就是一种说服力,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观点。当观点一致的人数达到3~4人时,将引发对方的求同行为,这就是著名的“3对1”定律。当两个人统一口径来诱使别人做出判断时,几乎没有人会选择错误的观点,但是如果人数增加至3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在纸牌游戏中常见一种情况:当4人共同游戏的时候,有人会建议选择新规则或者提高赌金,这时候如果有两人同意——也就是三个人共同达成统一战线,剩下那个人会因为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当人数低于某个值的时候,个体求同的愿望不会上升;当人数达到某个值的时候,个体心理承受力下降而求同愿望增强,最终产生从众行为。

投资大师巴菲特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石油大亨死后走向天堂,但圣·彼得告诉他说天堂里为石油大亨们准备的房间已经满了,没有办法让他也住进去。这位大亨想了一会儿,冲着石油大亨们居住的地方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只见那些石油大亨们马上从住的地方蜂拥而出,向地狱奔去。圣·彼得十分惊叹这位石油大亨的智慧,于是请他住进天堂。石油大亨沉思了一会儿,说:“不,我应该跟着那些人,谣言中应该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说完,他也向地狱飞奔而去。

这种盲从的行为自然令人哑然失笑,有时候从众行为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003年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起飞时,从机体上脱落的一些泡沫状物体击中了机体。美国宇航局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时认为,这些泡沫不会带来什么危害。尽管有些工程师对此持有怀疑的态度,最终还是屈从于集体的意见。结果证明,美国宇航局的大部分专家是错误的:航天飞机在试图着陆时发生爆炸,机上航天员全部遇难。

并不是所有的从众行为都会带来负面的后果,但是历史研究表明许多灾难性的决策都出自群体思维。如果群体中的领导自称对某一特定的解决方案很了解,那么群体就会局限于有限的选择之中,而忽略或者用很少的时间去考虑其他的方案。因此,不要墨守成规、固执己见,而是要保持警惕、不盲从。

现象揭秘在任何形式的群体压力之下,个体都有可能会放弃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行为,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观点、态度和行为,这就是从众行为。这一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群体压力,而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并不是意见本身。因为人多本身就是一种说服力,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观点。并不是所有的从众行为都会带来负面的后果,但是历史研究表明许多灾难性的决策都出自群体思维。

35.可怕的权威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之后,对中国平民以及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屠杀,被枪杀和活埋者达到30余万人。当我们看到这段历史时,除恐惧与愤怒外,还可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那么多日本官兵会如此丧心病狂地将魔爪伸向无辜的民众,进行如此惨无人道的大规模杀戮?难道这么多人都已经到了泯灭良知的程度吗?20世纪50年代,一项研究报告将偏执的种族仇恨归结于“强权人格”。但是我们仍旧相信,这个解释还不够完整。

如果我告诉你,我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记忆方法——“电击记忆法”,你会相信吗?你可以去试一下,教给别人一些单词,每当他们回答不出来的时候,你都可以使用一种“电击发生器”对他们进行惩罚。这种“电击发生器”产生的电压范围在30~450伏之间,其电源开关上有“弱电击”到带有红色危险标记的“强电击”标志。不过你不用担心,虽然这会带来痛苦,但没有永久性的伤害。

听到我这么说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我一定是疯了?可能你会想,你怎么可能会服从于一个陌生人的这么不合常理的请求?的确,当陌生人请你做一些超乎常理或者超乎你个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时,你可以很快地拒绝。但是如果提出请求的是你的长辈、长官或者老板呢?当请求者拥有足够的权力之时,这些不合情理的请求似乎也就变得合乎情理了。

正是因为如此,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所做的一个实验才如此地惊心动魄。这个实验的内容就是我刚才提到的“电击记忆”。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给那些很难记住单词的人施以惩罚,惩罚的方式就是电击。这个实验测试的就是参与者服从命令的程度。原先的估测是,任何参与者都不会给出最高电压的电击,甚至不会下手对他人进行电击。即使是精神病学家都认为,完全服从并实施最强电击的人不会超过2%。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研究人员的督促下,大约有65%的参与者使用了450伏的最强电压来电击学习人员。甚至在有人提到自己心脏有问题不能接受电击时,大部分参与者仍旧进行了电击。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会毫不犹豫地服从研究人员的命令呢?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对实验参与者进行了访问调查。参与者表示,他们之所以服从研究人员的命令,是因为他们认为研究人员会对任何潜在的可能危险负责,而自己只是命令的执行者,不必负什么责任。这就是所谓的“责任转移”,因此参与者才会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尽管有些人在服从命令的同时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紧张和不安。后来这个实验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批评,因为它设置了一个极端的情景,并引发了严重的道德问题。然而,这个实验还是保留了最有利的关于服从的实验数据。

在这个实验中,米尔格拉姆还变换了许多实验方式来证明他的推测。当实验参与者表现出犹豫的时候,研究人员会严厉地督促他们实施惩罚。但是有一个变化是这样的:研究人员会借口接电话而离开,一个其他人员接替他的位置,并且不断地怂恿实验参与者增加电压。但是此时参与者服从意见的比例只有20%。可见这个替代者不是真正的权威,因此他的意见也打了折扣。

然后,米尔格拉姆对参与实验的人员进行了调整。起初学习人员是一些和善并且矮胖的中年人,而研究人员是穿戴整齐,神情严肃的人。当两种角色的人员对换时,坚持施加惩罚的实验参与者有所减少,但是比例仍然达到了50%。可见,实验中角色的力量要大于性格的影响。并且,实验地点从耶鲁大学转移到一幢破败的商业楼上时,完全服从比例降为48%;当研究人员不在参与者身边,而是使用电话发出命令的时候,完全服从的比例降至25%以下;当参与者与两个违抗研究人员命令的人一起参加实验的时候,完全服从的比例降至10%。

现实生活中,很多令人生畏的现象都可以作为服从权威的实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纳粹军官对他们在战争中犯下的暴行做了如下辩护:“我们只是服从命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某些社会角色拥有更大的权力,而我们也有服从他们的义务。比如病人服从医生,学生服从教师,平民服从警察等。

就服从的本质而言,服从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任何群体或者团队都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纪律,每个成员都有义务去遵守。在一个社会团队中,成员对领导的服从也可以帮助团队在统一的指挥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齐心协力来达到团队的共同目标。如果此时成员抗拒领导的命令,不服从领导的安排,就会使团队成为一盘散沙。但是盲目的服从造成的恶果又让我们心悸不已。

米尔格拉姆曾经说过:“有不少人会去做被告知要做的事,不管那是什么事,而且他们的良知也不会设限,只要他们觉得这个命令是来自合法的权威者……平凡的人,只是遵照权威的指示做他们的工作,虽然没有任何的恶意,却可以成为可怕毁灭过程中的执行者。”后来,美国社会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布莱斯总结道:面临社会压力时,个人的道德良知观念是多么容易被塑造和改变。或许我们会认为,面临有关道德两难抉择的困境时,我们会依从自己的良心行事;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却戏剧性地告诉我们,当身处充满社会压力的情境之中时,我们的道德感随时会被践踏在脚下。

现象揭秘许多服从他人指示的人都觉得发出指令的人才是要对结果负责任的人,而自己只是命令的执行者,不必负什么责任。这就是所谓的“责任转移”,因此参与者才会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此时他们的良知也不会设限。可见面临社会压力时,个人的道德良知观念是多么容易被塑造和改变。平凡的人,只是遵照权威的指示做他们的工作,虽然没有任何的恶意,却可以成为可怕毁灭过程中的执行者。

36.道德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