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10705800000018

第18章 常带孩子出家门,呆在家里害处多(2)

轮滑可以提高孩子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培养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完成一组动作,都会使孩子产生满足感,从而增强信心,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很有好处。爷爷奶奶都知道学习轮滑的好处,因为觉得危险才不鼓励孩子学。其实,3岁孩子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大脑的控制能力也在增强,这样的年龄正是学习轮滑的最佳时机。爷爷奶奶要注意应该给孩子买一双比平时穿鞋尺码稍大的轮滑鞋并告诉孩子靠右侧滑行。不要让孩子在不太熟练的情况下,急于体验“飞行的快乐”,也不要让他过早玩花样,以免发生危险。

●跳绳

跳绳能培养孩子的平衡感和节奏感,爷爷奶奶可以让孩子在跳绳时自跳自数,把抽象的数字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初步理解数字的实际含义与概念。这个过程还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有助于孩子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另外跳绳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易学易懂,还能加快胃肠蠕动和骨骼生长,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跆拳道

跆拳道倡导“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让孩子练习跆拳道,可内修性情,外修技术,还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是适合孩子参加的一项不错的运动。

●网球

网球运动需要快速奔跑,并在奔跑中做出击球动作,判断球的飞行路线、角度、速度,这就需要孩子在不同情况下,独立地、自主地、快速地做出反应。因此,打网球不仅有利于促进体格发育,也有利于发展孩子的独立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攀登

攀登是一项需要上下肢协调配合,力量与灵活性兼备的运动,也很适合孩子。小年龄孩子攀爬的器械应该是低矮的并且上下间距比较小的,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试试有挑战性的儿童攀岩器械。爷爷奶奶要做好安全防范,带孩子去安全、正规的儿童游乐园,选择适龄的器械,并仔细讲解注意事项;孩子攀爬时,大人要态度平和地提醒他注意安全,不要过度用身体去保护,稍有危险就惊恐尖叫。

●跳皮筋、跳房子

跳皮筋、跳房子这两个游戏比较传统,简单而充满童趣,既让孩子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另外跳皮筋、跳格子也是一种说唱艺术,可以让孩子一面开心地跳,一面有节奏地进行童谣接龙或成语接龙,对提高其语言的技巧和能力很有益处。而踢毽子需要不断快速地变换动作和身体重心,因此能促进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协调配合。同时,眼睛要随着毽子走,这也有利于消除视力疲劳、预防近视。

街坊邻居多交往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身边人的行为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家长自己的交往就很少,出来散步也不理其他人。这对小孩的性格发展很不好。

5岁的林林随父母参加一个宴会,当一碟龙虾端上来时,林林兴奋地举筷就夹,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林林的爸爸看到孩子这么没礼貌,马上阻止林林,说:“等大家一起吃。”林林很不高兴,撅着嘴在一边生气。宴会开始滞后,客人首先夹了一只大个的龙虾给林林,林林赌气地大吃起来,爸爸在一边低声提醒道:“快谢谢叔叔呀。”林林却理也不理,只顾埋头剥虾。林林的爸爸拿下林林正在吃的龙虾,一定要林林道谢才能吃,林林干脆“哇”一声大哭起来,林林的爸爸一时之间很尴尬。

现在的城市家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人住在一个单元楼中都互不来往、互不相识,如果家里亲戚不多,孩子相当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样孩子很容易患上孤僻、不合群、怕见人等“交往困难综合征”,从而阻碍了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影响,爷爷奶奶不妨带孩子去邻居家串门,不仅增进邻里感情,更关键的是让孩子有与人接触的机会,在和街坊邻居的交往中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专家支招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身边人的行为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家长自己的交往就很少,出来散步也不理其他人。这对小孩的性格发展很不好。如果家长慷慨大方,孩子则乐于与人分享,家长经常和街坊邻居一起聊天,孩子也会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所以,想让孩子性格开朗,爷爷奶奶和别人的交往也要频繁些,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多和人交际。

多与街坊邻居交往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交往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主动与邻居家的大人和孩子打招呼,鼓励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共同分享玩耍的快乐。爷爷奶奶要告诉孩子,只要你主动、友好地与别人相处,别人就会喜欢和你做朋友。

对于呆在家里整天上网的孩子,爷爷奶奶要用巧妙的办法诱导他离开电脑,融入人群。爷爷奶奶不妨利用网络这个媒介,让孩子把网上结识的同龄小伙伴请到家里来玩,腾出空间让他们沟通和交流。到节假日期间,爷爷奶奶可以带孩子出去串门,在他和同龄人的交往中得到愉悦。不过,爷爷奶奶要在串门前适给孩子做一些功课,比如告诉孩子对方家里的成员有哪些、怎么称呼等等。

爷爷奶奶应鼓励孩子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同龄人聊天、出游,绝不能借口成绩重要,而剥夺了孩子的权利。爷爷奶奶要多带孩子串门,支持孩子带朋友到家里来玩,不要对孩子们的行为举止作过多的限制,更不能以家庭的整洁卫生为由将孩子的朋友拒之门外。

同时爷爷奶奶要认识到带婴儿去串门是不太适宜的,不仅自己麻烦,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孩子3岁以后可以适当地带他外出到亲友家串串门,孩子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社交礼仪及待人接物的方法,可以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学到一些新的游戏形式、学习怎样与陌生人很快相识相处,有很多好处。

爷爷奶奶带孩子串门,对方最好是有宝宝的家庭,如果年龄相仿就更好了。带孩子串门之前首先要告诉孩子要到哪里去,会见到什么人,并教他一些礼貌用语。比如见到主人要问好;要礼貌地回答对方的问题;别人给自己东西吃时要道谢;不经主人允许不随便动人家的东西等等。爷爷奶奶要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才能更快乐。

在邻居家,爷爷奶奶一定要多注意对方孩子的优点,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向人家学习。比如对于外向的孩子,家长可以提议组织两个孩子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一下自己的“拿手好戏”,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一下自己,对两个孩子的表现都要予以鼓励。而对于内向的孩子,爷爷奶奶最好让他自己去和新朋友交流,自己去观察对方、与对方接触。

孩子所见的东西有限,又总是要靠自己的行动去探索和认识世界,因此孩子到了新鲜地方之后显得好奇,东摸摸、西碰碰是很自然的。从孩子能听懂大人讲的简单的话语时,爷爷奶奶应该开始教给他一些必要的行为规则。不仅要让他知道“可以”,“应该”干什么、动什么;也要训练他“不可以”、“不应该”干什么、动什么。遵守这些规则的孩子能明是非、懂礼貌,又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一定会是一个有礼貌、不胡闹的小客人。

让孩子有更多的小伙伴

没有朋友的孩子是不快乐的孩子,不能享受集体生活的孩子将失去很多乐趣,还可能酿成一生的悲剧。

小薇的父母每天要早出晚归地上班,她是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的。布娃娃是小薇的小伙伴,电视机里的儿歌、音乐是她的老师,而跟着爷爷奶奶上街则是她认识社会的基本活动。爷爷奶奶年纪比较大了,不怎么爱出门,所以小薇学龄前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家里自己玩。小薇上了幼儿园之后,文静、不善言谈、不喜欢运动、缺少一般孩子的天真活泼。每天小薇都是下了课就回家,很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这种孤僻的性格使得他几乎没有熟识的小伙伴。

没有朋友的孩子是不快乐的孩子,不能享受集体生活的孩子将失去很多乐趣,还可能酿成一生的悲剧。

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一切图案的涂抹,都是家长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很多孩子从小生活环境比较闭塞,可以交往的小伙伴非常少,因而性格也会变得孤僻和不善言辞。案例中的小薇就是在闭塞的环境中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埋下了隐患。

☆专家支招

要想让孩子结识更多的朋友,爷爷奶奶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来帮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交际圈。

●让孩子讲话

要想孩子有更多的小伙伴,建立起广泛的交际圈,爷爷奶奶首先要从基础做起,教孩子说“你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爷爷奶奶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社交方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家长在家里接待来访者的习惯和方式。有时候孩子听大人讲话时会不耐烦,喜欢打断大人的谈话,这是很正常的。和孩子谈话时,爷爷奶奶应该采用轮流讲话的方式,要多听孩子讲话,而不是向孩子训话,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权利和机会。

●克服害羞

孩子害羞是他们交朋友的最大障碍。严肃的家长常使害羞的孩子更加胆怯,说话结巴。这时家长如果强行纠正,孩子的结巴会愈演愈烈,甚至产生自闭的现象。家长不断唠叨或用高压手段纠正孩子,只会使孩子更加惶恐不安。其实,任何责骂、讽刺、挖苦或唠叨等威胁行为都不仅不会对孩子有丝毫帮助,还会使孩子更加退缩不前。对害羞的孩子,爷爷奶奶千万不要代替他讲话,因为这是越俎代庖的行为。要克服孩子的害羞心理,爷爷奶奶可以循序渐进地带孩子去社交场所。例如可以把孩子带到某个集会,或带到公园,把他介绍给别的孩子,并建议孩子把自己的东西拿给对方看。孩子在同伴中放松了自己,性情也会有所转变。

●礼仪很重要

爷爷奶奶要经常教给孩子一些日常能用到的礼仪,以便孩子能结交更多的好朋友。爷爷奶奶带孩子去小朋友家的时候最好带点零食或玩具和小朋友分享,要让孩子有礼貌地和小朋友的家长打招呼,未经主人同意不能乱翻人家的东西,到规定的时间就要回家,不能胡闹等等。也可以让孩子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来玩,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看电视等等,孩子懂得了分享就会比较大度,也懂得礼让。孩子有礼貌爱交往,就会有很多小朋友乐意和他一起玩了,孩子的交际圈自然会扩大很多。

●网络媒体帮孩子交友

爷爷奶奶搜索一下网络杂志,或游走于各大育儿论坛,可以看到有许多和自己的孩子一样有着孤独感的孩子。爷爷奶奶们可以组织一些孩子们关注和感兴趣的活动,约定好地点,带上自己的孙子孙女,大家共度快乐时光。在网络的牵线搭桥下,孩子无形中扩大了交际圈,有了更多的小伙伴,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很多开心的时光。

●偶遇交友

偶遇其实也是一种缘分。爷爷奶奶带孩子坐车时、出去遛弯时或者外出途中,总会碰到一些可爱的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这时,家长就要鼓励孩子主动去和那些小朋友打招呼,让孩子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和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意识。或许开始时孩子会有些胆怯和害羞,但几次过后孩子就能很大方地主动去接触小朋友了,甚至会和小朋友打得火热呢。让孩子抓住这次机会速配一位小伙伴,从而锻炼一下交际能力,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不苛责孩子

有些比较内向的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时很可能不爱说话。如果是这样的话,家长也不必当场苛责,更不要动不动就训斥孩子不主动和小朋友交流,要知道孩子结交小伙伴也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孩子之间熟悉一些后,再引导孩子主动上前和别人打招呼。如果一见面就把孩子弄得心情很不好,否则这一次的交友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指导孩子正确交友

在父母过度关爱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只想索取不知付出,这恰恰是孩子难以与别人融洽相处的根源所在。如果孩子在交友上出现什么问题,爷爷奶奶应该观察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的表现,找出原因,还要了解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同伴和他之间出现了分歧,引导孩子主动解决问题。爷爷奶奶要教孩子真诚、自省、求同存异、谅解和宽容地对待小伙伴,告诉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应先尊重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多顾及别人的感受是赢得别人对自己好感的前提。

●治疗孩子的交际伤痛

失去好友是件很伤心的事,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这种伤心的事情。当孩子失去好朋友的时候,爷爷奶奶要尽可能地帮助孩子解决被好友疏远的痛苦,让孩子坦然接受和面对。爷爷奶奶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地调整好心态,尽快走出阴影,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不再沉浸在失去朋友的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