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消费真相
10705500000012

第12章 广而告之的炒作计(7)

中国市场生态远比西方复杂,除了市场经济本身的不成熟,还有:长期以来政府职能不明确,这一点当然尤其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有了本质的改善;人际关系在商业行为中发挥极大作用,出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市场和渠道行为方式,许多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大型商业企业都会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地方之间的交流很不发达,行业之间也是如此,所谓隔行如隔山竟然成为天经地义的道理;高额回扣成为正常现象,以至于商业贿赂受到认同,如此等等,而对于概念营销来说,我们在这里先涉及一点,那就是长期以来国人“无商不奸”的轻商仇商心理。

由于两千年来偏重功利的儒家文化和封建农业经济的影响,使得传统的中国人认为商业并不创造价值,那么商人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消费者那里“赚”来的。举一个我们很多人都会感到亲切的例子,就是我们的父、祖辈大多反对购买熟食,认为很划不来,不如买只鸡鸭自己回家做,这样不会让做买卖的从中间赚“冤枉钱”。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这种心理已经得到削弱,但它对市场生态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

这样,我们在进行概念营销操作时,就必须注意概念的真实性和实在性:所谓真实性,是这个概念必须有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基础,是可以没有丝毫折扣兑现给消费者的东西,而不是空洞的承诺或说得天花乱坠的宣传;所谓实在性,是必须遵循国人的消费心理规律,令消费者乐于接受而不是抵制。

消费指南

新产品是概念营销的物质基础,应能反映科技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在较大程度上凝结消费者潜在需求和市场竞争的优势特征。在此保证下的概念营销,才能言之有据,说者有理,提出恰当的承诺。同时才便于有目的收集消费者意见,准确反馈改进产品与调整营销策略的市场信息。

诡计18:傍大牌攀亲戚

市民消费讲求牌子,对于家电更是非“名牌”不买。但是,在梅州家电市场,傍知名品牌的产品随处可见,梅州的家电市场上不单有“松下洗衣机”也有“木公下洗衣机”。记者在多家电器店看到,千奇百怪、各显神通的家电牌子让人啼笑皆非。

据从事家电业的黄先生介绍,家电行业这种傍大牌的情况非常普遍,市民在买电器的时候追名牌,不知名的产品无人问津。傍牌也是厂家的无奈之举,不傍牌根本不走货。究竟傍什么牌子,怎么个傍法都需要技艺了得才能“一举成名”,销量猛增。业内人都将这种行为称作打“擦边球”。

情景再现1:

“从2008年开始,华伦天奴(valentino)的专卖店已经陆续从北京、深圳两地撤走了。”浙江巴贝集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透露。事实上,这两家店也是意大利知名服装类品牌华伦天奴在中国仅有的两家店面。

至此,这个在世界服装界享有盛誉的品牌暂时在中国谢幕。而截至记者发稿前,作为华伦天奴服饰唯一的中国总代理浙江巴贝集团,对此并没有给出官方说法。但之前有评论表示:“虽然品牌自身建设存在问题,但与众多不同层次的中外服装透支‘华伦天奴’品牌密不可分。”

市场上华伦天奴·古柏、华伦天奴·盖茨、华伦天奴·路易、华伦天奴·比奴、联邦·华伦天奴、新派·华伦天奴等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有将近200个“傍”华伦天奴的服装品牌。然而,“傍华伦天奴”只是众多“傍品牌”事件的冰山一角,几乎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背后总有众多“追随者”,他们也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傍”名牌。

诡计揭秘1:

作为华伦天奴服饰唯一的中国总代理,浙江巴贝集团一直不愿意承认“华伦天奴”这个音译称呼,而是坚持叫“valentino”,他们希望在称呼上将其与其他“华伦天奴”区分开来。

据了解,正宗的华伦天奴家族,其实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华伦天奴家族第三代继承人维琴佐·华伦天奴在皮鞋以及皮具类产品上拥有华伦天奴商标专用权。二是维琴佐·华伦天奴之弟卓凡尼·华伦天奴以自己姓名命名的“GiovaniValentino”品牌,既可以生产鞋类皮革制品,也可以生产服装,但是必须用商标全称。三是设计师华伦天奴·格拉瓦尼在服装类产品上拥有华伦天奴商标专用权。

而早在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7年之久的卓凡尼·华伦天奴就退出中国市场,后来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后也是以男装为主,在北京仅在少数大型购物中心设立了专柜。而在2008年初退出中国市场的则是设计师华伦天奴·格拉瓦尼在服装类产品上拥有的华伦天奴。

对于这些事实,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了解,在北京西单的华伦天奴·比奴专卖店,推销口号是“意大利品牌的华伦天奴,各类男装、商务休闲装是你不可抵御的诱惑”。而慕名而来的消费者也认为,所购买的就是正品。

事实上,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冒出了大量的“华伦天奴”专卖店,他们都在华伦天奴名称前加上前缀或后缀,由此,华伦天奴·韦尼、华伦天奴·盖茨、华伦天奴·路易、华伦天奴·比奴、联邦·华伦天奴、新派·华伦天奴便诞生了。

情景再现2:

“我想在‘诚信家装品牌’中选择一家来做设计装修,可我发现这个联盟里还包含了个别不太具备相应实力的品牌,至少在我看来有很多优秀的公司都比这些‘小公司’强。”近来记者接到不少读者的电话,对一些高调结盟的现象表示疑惑,询问这样品牌联盟的依据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品牌才能进入这样的联盟?”市民黄小姐发出这样的疑问。

“品牌结盟”、“诚信联盟”、“大品牌”,当家装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团体”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样所谓的联盟究竟能为消费者做些什么?在品牌质量参差不齐的联盟中,这样的结盟到底便宜了谁?撇开这些家装品牌在联盟后是否有所作为不谈,所谓联盟真正是优势互补,还只是借势炒作?

诡计揭秘2:

对于结盟带来的优势,联盟中另一家名气较大的品牌公司负责人表示,联盟确实对公司有一定的好处,但最大的缺点仍然不可避免:“我们一直在被弱势品牌利用。”

对此该负责人解释道:“一些没有知名度和口碑的品牌,在与我们结盟后,自然被贴上了同等标签,你大公司是实力品牌,我小公司也是实力品牌。这样借用了我们在行业中的地位,利用我们的信誉、口碑为他们做了宣传。”记者又向其它相关公司了解情况,得到的答案都是:联盟应该找同等资质的装饰公司,“否则弱势品牌很容易借此‘上位’,对他们来说这样的联盟确实为其带来了品牌的‘优势互补’。”其中一位家装负责人称。

对市装饰行业协会领导所说的联盟内容,其中两家联盟成员也向记者坦言,“各干各的”现象一直存在,“不要说报价方式统一,有时我们联盟自己的活动,一些小公司都会以恶意低价来促销,而我们同样都是某联盟这面大旗下的成员,消费者自然就被蒙骗了过去。”

情景再现3

在被广东省工商局抽检不合格曝光后,宣称成立于“18世纪初”有300岁历史的周六福珠宝又被媒体踢爆真实成立年份应是2004年。同时,周六福珠宝只是在香港注册,而在香港一家门店都没有。被质疑是“傍大牌”的“山寨品牌”。

记者发现,内地珠宝行业“傍大牌”的现象相当普遍。仅与周生生、周大福、六福相似的品牌就有4-5家之多,在许多商业旺地都可找到他们的身影。这很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其与珠宝名牌是同一系列的“兄弟品牌”。

诡计揭秘3

中国内地需求旺盛,这些“山寨品牌”有市场生存空间。同时,他们并未侵权,被“傍”的大牌很难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但另一方面,“山寨品牌”的出现加剧了“大牌”们的竞争压力,这也对“大牌”的经营模式提出了考验。

据悉,香港“大牌”在内地拓展分为两种,一种以周生生为代表,自营拓展,虽开店速度缓慢但门店质量可控性较强。而另一种则是直营店与加盟店一起发展,扩张速度快,短期内可达到几百家或上千家,但加盟门店不时被有关部门检测出不合格产品。内地市场前景可期,不过香港“大牌”们如果仅为占领市场而忽略了核心质量,那么与“山寨品牌”并无太大区别。

诡计分析:

傍大款现象在中国确实比较普遍,国内不少的知名品牌会把跟微软、IBM等国际知名品牌之间非常普通的交流当成新闻来炒作,虽然,他们只是在较低层次上、缺少实质性内容的非开放式合作。所以,在他们的品牌传播中这种准国际化内容更象是对微软或IBM的免费宣传。

当然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而是通过这种合作,本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有多少提高?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非常可惜的是,中国的本土品牌除了在极少数领域里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技术,在跟老外的合作和交往中,绝大多数领域里面均为面临外国品牌的封锁而无技可施,最终一筹莫展!这是值得深思的。

有必要提及的是韩国三星与其他国际知名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做法,比如跟索尼共同投资建成世界最领先的液晶平板制造工厂,与微软结成产品推广的联盟等等,这一方面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品牌传播的成本!可谓是一箭双雕!值得本土品牌学习。

现在在产品的促销活动中,异业联盟或者品牌联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比如联想电脑与可口可乐的品牌合作,本土企业已经开始热衷类似的活动,但是在活动的策划上,严重的存在重销售,轻品牌的倾向,我们关注的仅仅停留在产品的销售上,而对方却在销售和品牌上都能够获得空前的成功,这就是品牌运作能力的差距了。

消费指南:

毋庸讳言,傍大牌是一种炒作伎俩,与傍大款相似,通过与大企业捆绑在一起,达到自己也是大企业的虚假效果。对此,消费者要擦亮眼睛,明确品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企业和产品的本职,不被营销伎俩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