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和谐自我跨越行难
10704000000016

第16章 和谐自我——走向健康之路(5)

第五节 和谐自我——走向健康之路

一、“和谐自我”的概念和基本标准

何谓“和谐”?“和谐”意指妥善协商、平衡协调、配合适当、均衡发展。何谓“和谐自我”?“和谐自我”意指通过发挥自我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我的生理和心理矛盾、合理平衡自我的物质与精神利益、妥善协调自我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使自我内在矛盾与外部环境矛盾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和谐自我”功能着重体现在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两个方面。衡量“和谐自我”的标准是什么呢?衡量“和谐自我”的标准是“自治自律、尊重人权、诚信友爱、勤劳尽责、安定有序、淡泊睿智、健康向上、沟通协调和社会适应度强”的个人与环境友善相处的自我。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和谐自我”既是人的一种理念和信念,也是一种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方法。可以这么说,人的本质发展和人性的进化必须进行修行,在这痛苦而又漫长的修行过程中,“和谐”是修行的手段,“跨越”是修行的过程,“健康”是衡量修行正果的标准,“幸福”是修行追求的目标。

二、“和谐”是修行的手段

“和谐自我”既是一种自我修行的手段,也是一种自我修炼的方法。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通过发挥自我主观能动的作用,在合理平衡自我的物质与精神利益的前提下,及时进行自我处理和调节。在“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调整后,使自我内在矛盾与外部环境矛盾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和谐自我”是“跨越自我”的基点,只有在“和谐”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和发展,才能体现一个人生命存在的最佳意义。因为生命需要延续,所以你必须在“和谐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跨越,也必定在跨越的基础上更上一层。如果你不去跨越,将永远处在一个不和谐的状态下挣扎,其结果心理和道德毛病就会越积越多,身心健康程度也就会越来越差,最终因无幸福感而导致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

三、“跨越”是修行的过程

“和谐自我”理念的确立和传播,只是明确事理的第一步,而要做到切实应用,势必面临“跨越”这条修行之路如何走的问题。对于“跨越”这一话题,我的“博客”好友“东东”曾说过“最难的或最先必须跨越的是自我,只有超越了自我的人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行为”。摆在我们面前是一个“战胜自我、跨越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严酷现实问题。我们所说的“跨越”包括自我行动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广义的“分析、选择和决定”过程,又包括狭义的“实施行动”过程。“分析”受制于你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能力;“选择”受制于你人生理念决定你想走什么路;“行动”过程也就是“做”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和艰难曲折的过程,不仅取决于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取决于你以什么界线为他人付出。

四、“健康”是修行的标准

“健康”是评价一个人自我和谐或者不和谐的基本标准。从心理和道德层面上讲,一个和谐的自我,表现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而一个不和谐的自我表现在心理不健康、道德不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健康”是一个人对于自我人生的认识和选择问题。从“健康”的角度看,运用“和谐自我”理念展开“个人品质”修炼,也是一种对自我人生观的选择问题,即你对自己这一生所要走的路,选择一个健康的人生还是选择一个不健康的人生问题。由于对自己人生观没有明确的认识,人们经常遭遇到的问题是,自身的健康被不和谐的自我所困扰。这种自我不和谐不仅滋生了自我不健康细菌的土壤,催生不健康细胞的形成和成长,而且又为其拓展和扩散提供了一定的负面条件。一个“心理和道德”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无论社会环境优劣,既能把持做人的基本良知,也能坚持自己做事的原则,还能明智地平衡物质和精神价值,更能善于提炼生活给予他的每一个过程中的幸福之感觉。

五、“幸福”是追求的目标

健康是幸福的基石,幸福是我们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谐自我”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感受幸福。从本质而言,幸福是一种观念、理念和信念,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你坚持幸福的理念和观念,你就会从生活中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感受到幸福。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自我不和谐,有的人被自己过高的欲望所迷惑,看不到眼前已经拥有的东西,心理负担过重,经常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总是抱怨自己不幸,感叹自己是个不幸之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仍感到不幸福,而有的人并不富有,甚至说还很清贫,却仍然感受到幸福。这是因为在那些富有但不幸福的人的心灵,其空间挤满了物欲或各种各样的欲望,无法对自己的拥有感到幸福。事实上,幸福女神从未抛弃所有的人,也经常在每个人的身边出现。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人们经常说要追求爱情带来的幸福,可是一旦恋爱中的幸福成为事实婚姻时,不少人就失去了那种爱得你死我活的幸福感觉,以至出现各种婚变行为。

六、提炼自我人生的幸福感受

《科学大观园》曾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内容大约是:有一个青年人总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生活不幸福,终日愁眉不展。这天,一个须发苍白的老人向他走来,老人见他这样忧愁,就问“年轻人,干吗不高兴?”年轻人回答说“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反问道:“假如今天我折断了你的一根手指头,给你1000元,你干不干?”“不干!”年轻人回答。“假如斩断你的一只手,给你1万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你干不干?”“也不干!”“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你干不干?”“更不干!”“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了1000万了!”说完,老人笑吟吟地走了。这一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所谓的“幸福”就是对“现在”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在“现在时态”下的现实感觉,是由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汇聚而成的。每一个人这辈子的幸福,都是由许许多多对现在生活中各式各样微小的幸福感受累加而成。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幸福都不能把握、不能提炼、不能感悟的话,也就谈不上追求明天的幸福,因为明天对于一个连今天都没有感觉的人来讲,也只是“空中楼阁”。曾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们可以帮助你摆脱贫困,可以帮助你富裕,但无法帮助你幸福”。因为,幸福需要你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去品味和体验的。感受幸福,就要学会欣赏,学会欣赏自己和欣赏他人。当你欣赏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份拥有,你就会发现自己竟会有许多令别人羡慕的地方,还有这么多令自己感到幸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