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10701500000018

第18章 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2)

第二节 应急演练的实施过程

由于应急演练是由许多应急管理机构和组织共同参与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因此,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应急演练过程可以划分为应急演练准备、应急演练实施和应急演练总结三个阶段。

一、应急演练准备

应急演练的准备阶段是应急演练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的基础。在应急演练准备阶段主要需要完成九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成立策划小组

在应急演练的准备初期,应急演练的组织方就需要为此次应急演练成立专门的策划小组,负责整个演练过程的指挥和协调。策划小组负责演练的准备、演练的实施和演练的总结。策划小组要为整个演练活动负责。

2.编写演练计划

演练计划应以演练情景设计为基础。演练情景是指对假想事故按其发生过程进行叙述性的说明,情景设计就是针对假想事故的发展过程,设计出一系列的情景事件,包括重大事件和次级事件,目的是通过引入这些需要应急组织作出响应行动的事件,全面地检验演练效果。

3.确定演练日期

演练日期的确定需要考虑天气如何、是否周末、准备工作是否完成等因素对演练活动的影响。如果是火灾的应急演练活动,那么就一定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而不能是大雨倾盆的日子。如果应急演练的日期是在周末,那么就要考虑周末人流量的问题。周末商场里的人流量会比非周末时期高出好几倍,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演练方案中。演练日期的确定要保证能够顺利地实施演练,而不能在匆忙的准备工作之后就进行应急演练,以免仓促的前期工作影响整个应急演练的效果。

4.确定演练目标和演练范围

明确演练的目标,确定演练所要达到的目的,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始终围绕演练的目标进行。界定清楚演练的范围,包括演练的地域范围和演练的涉及范围。在演练的过程中,将演练范围限定在计划的区域之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编写演练方案

在实施演练活动之前要编写详细、通俗易懂的演练方法,并确保相关人员能够人手一份。演练方案的编写要经过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使演练方案能够切实可行并且没有遗漏重要的细节信息。

6.讲解演练方案和演练活动

在完成演练方案的编写之后,就要对演练方案进行讲解。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相关人员对演练方案的理解都是一致的。对演练方案和演练活动进行讲解能够确保相关人员对演练活动理解的一致性,确保演练活动的成功实施,达到应急演练的目的。

7.确定演练现场规则

制定详细的演练现场规则并确保相关人员能够贯彻实施。演练现场规则是演练有序进行的保障。演练现场规则使得相关人员的行动能够有明确的标准,确保演练活动的成功实施。

8.指定并培训评价人员

在演练实施之后要对整个演练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因此在演练的准备阶段就需要指定评价人员,准备和分发评价人员工作文件,并对评价人员进行培训。

9.安排后勤工作

在演练活动结束之后,需要对现场进行整理和恢复工作。这部分工作需要在演练准备阶段就布置好,并指定后勤人员,明确后勤人员的工作,以确保演练结束后能迅速恢复现场的正常运行。

二、应急演练实施

应急演练阶段是指从选定初始事件起到演练结束的整个过程。演练实施阶段,参演的应急组织和应急人员应尽可能按照实际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响应要求进行演练,由参演应急组织和应急人员根据策划小组对最佳解决方案的一致性理解作出响应行动。

以下应急演练的实施过程以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现场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为例来阐述整个实施过程。

1.事故发生情景描述

2008年某日13:00,某市新区某化工厂槽罐车进厂后,因意外事故导致法兰破裂,槽罐内冲出大量黄绿色烟雾,具体物质不明,泄漏物质约1吨。当时刮西南风,泄漏的液体迅速汽化,随风向东北方向扩散。下风侧800米处有居民小区,约有1000户共3500名居民,居民小区后面周围2千米是田野空旷区域(工业企业预留空地)。本次事件导致污染区内部分树木落叶,厂前区树叶变焦黄,且有15名工作人员出现头晕、头痛、咽痛、呛咳、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人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两名工作人员尤为严重,陷入昏迷状态。

2.企业启动应急预案

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接到报警,立即启动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了人员疏散及事故抢险、抢修等相关企业自救工作;并立即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120急救中心、卫生行政部门、消防支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安监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报告;同时该市12320总值班室也接到了企业内部员工和周围居民对本事件的举报。

3.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市卫生局、疾控中心、120急救中心、市某医院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中毒人员的应急救援、事故现场的测定、流行病学调查、邻近居民区的疏散以及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工作。市卫生局将相关信息及时向省卫生厅和市人民政府上报,并由市政府组织成立了现场指挥部,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做好中毒事件处理过程中和事后的评估,组织信息发布与对公众的宣传工作。

4.关键部门的应急处置

疾控中心到达现场后,首先向企业负责人了解、核实相关情况(事件发生时间、具体地点、毒物种类、泄漏罐车储量、泄漏部位、泄漏方式、毒物扩散情况、中毒人数、中毒症状、救治情况、人员疏散情况、周边单位和居民分布、事件地点地形情况、有无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消防措施、堵漏工艺措施等)。根据情况将应急队员分为3个应急处置小组,并进行分工。

(1)检测1组:组员配备A级个体防护设施,携带快速采样检测设备,进入泄漏中心区域进行现场勘察,包括确定泄漏化学物质、泄漏槽罐车储量、泄漏部位、泄漏点大小、泄漏现场情况等,并进一步搜寻有无其他人员中毒。通过测定,确认泄漏的化学物质为氯气后,按照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质量浓度(IDLH)88毫克/升划分热区,设置红色警戒线。

(2)检测2组:组员配备B级个体防护设施,携带快速采样检测设备、风向风速测定仪、温湿度测定仪、气压计、风向标等相关设备,进入企业初步划定的安全区域,树立风向标,以观察风向的变化情况;开展风向、风速、温湿度、气压等内容的测定,以确定毒物的扩散情况;核实检伤急救、指挥区设置位置是否合理安全;分别按照未检出和1毫克/升检测值指导设置冷区、温区隔离警戒线。

(3)流调组:组员配备C级个体防护设施,对现场和医院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生物样品采集等工作,对突发事件现场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并对中毒人员的急救处理、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提出建议,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2】

5.演练现场的恢复

在整个应急演练过程结束后,应急管理小组要按计划对演练现场进行恢复。后勤人员一方面要恢复企业内的作业秩序,另一方面要恢复小区内的正常生活秩序。

三、应急演练总结

策划小组负责人的作用主要是宣布演练开始、结束和解决演练过程中的矛盾。

控制人员的主要作用是向演练人员传递控制消息,提醒演练人员终止对情景演练具有负面影响或超出演练范围的行动,提醒演练人员采取必要行动以正确展示所有演练行动,终止演练人员的危险行为,延迟或终止情景事件的演练。

演练过程中参演的应急组织和应急人员应遵守当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演练的现场规则,确保演练安全进行。如果演练偏离正确方向,控制人员可以采取非常手段纠正错误。非常手段包括终止演练过程。

在演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可设立专门的小组来负责训练和演练的设计、监督及评价。

(2)负责人应拥有完整的训练和演练记录,作为评价和制订下一步计划的参考资料。

(3)可邀请非受训部门应急人员参加,为训练、演练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提供参考意见。

(4)应尽量避免训练和演练给社会生活造成干扰。

同时还应注意境内或过境危险特点、现有响应能力、演练费用、关键人员的支持力度、可获取的各种资源(省、市、地方和个人)、演练对正常工作的影响程度及政府对演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