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贸易补贴的取消将改善了我国棉花的国际收支状况。我国是棉花净进口国家,在取消出口补贴以后,由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上升,进口量大幅度缩减,出口状况没有明显变化,从而改善了棉花的国际收支状况。将会增加我国棉花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难度。其次,取消贸易补贴,我国的棉花价格就会上升,这有助于我国棉花的出口贸易,但是发达国家将会以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使用特别保障条款等想方设法阻止我国的棉花进入他国市场。同时,损害了我国棉花消费者的利益。价格的普遍上升,从使我国棉花消费者剩余减少,利益受到损失。
世界加工厂的转型:中国制造
2005年,欧盟国家在研究发明方面的支出占GDP的比例为1.84%,而同年中国的这一比例为1.34%,但中国在这方面的支出在迅速增长。因为只相差了0.5%,以中国的这种增长速度,肯定不出两年的时间,中国在这方面的支出便可赶上欧盟国家的水平。正是这种在研究发明方面支出的增加,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更多的被研发出来,并且随着更多高科技产品的被研发,中国高科技商品的出口总额由1995年仅占制造业出口总额的16%变为2005年的35%,进步速度非常惊人。因此,国际市场上80%的影印机、60%-70%的手机、60%的数码相机以及50%的电脑都是中国生产的。而这些成绩仅仅是“中国制造”的开始。美国一家咨询公司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出中所占份额将达到22.4%,到时会超过美国的22.2%,位列世界第一。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自豪的时代。我们没有走出国门还不知道,但是只要我们一走去,那么就会发现,在国际市场上,“MADE IN CHINA”的标志越来越多。所以,中国才会有世界加工厂之称,今天,中国制造的口号开始响遍整个世界。
2005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发表了萨拉·班吉奥尔尼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一个叫萨拉·班吉奥尔尼的美国家庭在过完圣诞节之后,她看到满屋子都是满地狼藉的垃圾,但是这些用过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的。因为中国的商品太物美价廉了,所以中国制造的产品充斥他们的生活中,玩具、小玩意和10美元一双的童鞋。在她的家里,桌子上的电视机、门边的一堆网球鞋、圣诞树上的彩灯、地板上的布娃娃,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的产品。那时候,她的心头慢慢爬上了一种不安。那个时候,她开始意识到一个不能反驳的事实---中国正在“占领”她的家庭。最后,她快速地在家里进行了一次检查,把所有的礼物分成两大类---中国制造的和非中国制造的。最后的统计结果是:中国制造的产品25件,非中国制造的产品14件。于是她意识到他们家的圣诞节已经成了中国人制造的节日。因此想把“中国”关在门外。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她决定不再购买中国制造的东西,以此来看看自己的家庭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会怎么样。
因此,她和她丈夫决定,他们家要实行为期一年的抵制中国产品的活动。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衡量一下中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进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想知道放弃使用中国产品到底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以及会给自己带来多少不便。
他们的决定做出后,一连串的问题就来了,由于不能买中国制造的产品,他们不得不花60美元给他们的儿子买了一双从意大利进口的运动鞋,几周后,又花60美元给他们蹒跚学步的小女儿买了一双得克萨斯州制造的鞋子。但对于小孩的鞋子来说,60美元太多了一点。还有一次,萨拉·班吉奥尔尼为了给她的丈夫过生日时的生日蛋糕买蜡烛,由于不能买中国制造的产品,她开车去了6家杂货店都没有买到。最后,离开了中国制造的日子,他们连修抽屉用的工具、搅拌器、电视机、扑鼠器等等小物件都买不到。
最后作者发出感慨:没有中国尽管他们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以后10年他们可能都没勇气再尝试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了。
在我们的观念里,美国是一个物资非常丰富的国家,不管什么,好像都无求于人,什么商品他们都能生产。但事实却正好相反,尽管美国的市场经济非常发达,但是他们也需要进口别的国家生产的东西。就像萨拉·班吉奥尔尼这一普通的美国人家一样,“桌子上的电视机、门边的一堆网球鞋、圣诞树上的彩灯、地板上的洋娃娃,屋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就是因为这样,所以,这一个美国家庭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里,处处碰到的是麻烦,因为中国制造已经充斥美国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并且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
中美贸易数字显示,美国人2007年消费的9.2万亿元商品中,2900亿是从中国进口的。尽管当时有人倡导要罢买中国货,但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除非和沃尔玛这样的营销业巨头配合,否则绝不可能成功。
因为,根据美国民间智库经济政策研究(EPI)的统计,沃尔玛百货公司仅2006年就从中国进口了267亿美元的产品。而2001~2006年这六年间,沃尔玛一家进口的来自中国的产品累计可为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的10%。
如果班吉奥尔尼一家继续坚持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尽管没有到离开“中国制造”就无法生存的地步,但他们家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麻烦,因为他们要想不买中国产品,除了必须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努力寻找之外,生活成本还大幅度提高了。所以,从某种意义或程度上看,我们应该感谢作者,它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制造”对美国乃至全世界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时,这篇文章还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样一个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在世界各地包括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制造”已深入千家万户,并牢牢占据了各个生活场所;“中国制造”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地说明,更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深深影响着一大批外国人的生活。
因此,“中国制造”正在成为全球化的主角,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要想使中国制造真正受到人们的欢迎,那么“未来的‘中国制造’,一定是依托全球的技术标准、遵循全人类的价值理念,走‘中国创造’之路。”而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全球消费者不仅离不开“中国制造”,更不想离开“中国制造”。
新世纪第一场全球经济大动荡:金融危机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生非常迅猛,而发展过程又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宣布本国货币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国的这一决定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国的货币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就下降了17%,因为泰铢汇率的下降,泰国外汇及股票等其他金融市场出现了一片混乱的景象。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卢比【通称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尽管各国政府都采取措施来保护各国货币,但是在这种危机的冲击下,各种保护措施都显得无济于事。8月,马来西亚于是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到了10月下旬,那些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大赚了一笔的国际金融炒家来到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想要在香港也大大地赚上一笔。他们于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香港市场,而台湾当局此时也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导致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从而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五天后,下跌指数下降到1621.8点,跌破9000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了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给了韩国,这使得韩国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1。因为日本金融业在韩国有大量的投资,而韩元的这种危机也冲击到了这些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从泰国开始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金融风暴在印度尼西亚再一次爆发,面对印尼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度尼西亚开出了药方,但是一段时间过后,这种药方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药方没有取得效果的情况下,印度尼西亚政府自身采取措施,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但是此举却损害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因而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因为印尼此举将会加重经济危机,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度尼西亚的援助。于是,印度尼西亚在经济大危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政治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大关。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一次出现剧烈动荡,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度尼西亚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了协议,才使得东南亚汇市暂告平静。由于上一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1997年6月底,日元汇率降到了115日元兑1美元,到1998年4月初,日元汇率更是跌至133日元兑1美元。此后的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