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战争的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而任何一方退让(对方不退)则都是不光彩的事情。结果是前苏联将导弹从古巴撤了下来,做了丢面子的“撤退的鸡”。美国坚持了自己的策略,做了“不退的公鸡”。当然,为了给前苏联一点面子,同时也担心前苏联坚持不退而发生美苏战争--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美国象征性地从土耳其撤离了一些导弹。古巴导弹危机得以化解。
这就是两者博弈的结果。对前苏联来说,退让的结果是丢面子,但是总比战争要好;对美国而言,古巴导弹危机的解除,既保全了面子,又没有发生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被称为“谁是懦夫”零和博弈的经典安例。由于当时美国拥有核优势处于攻势,肯尼迪总统采取强硬立场,命令对古巴实行封锁,对苏联进行核讹诈,迫使赫鲁晓夫作出让步从古巴撤回前苏联的导弹,危机才随之化解。
博弈课堂:
在两个强者发生冲突的时候,行动策略能使损失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围绕着这个根本性的原则,或者和对方达成谅解互不损伤,或者是两败俱伤,或者是一方失败一方胜利,关键就在于策略的运用和运用策略为自己带来的利益程度。
帕累托优势
何谓帕累托优势,打个简单的比方:假设有A、B两个人,两个人分别做同一样工作时每人收益都为4,若两人合作,每人收益都为10(假设平均分配)。很显然,这两人合作所得利益要大于两人单独行动所得,我们就称两人合作所得(10,10)相对两人单独行动所得(4,4)具有帕累托优势。
帕累托优势是博弈论中一个非常有名的定理,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其内容为:社会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改变人们的境况,只有资源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也就是在不使其中一个变得更坏的情况下,另一个也不能变得更好。
帕累托优势有一个准则,即帕累托效率准则:经济的效率体现于配置社会资源以改善人们的境况,主要看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如果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要想再改善我就必须损害你或是别的什么人,要想再改善你就必须损害另外某个人。一句话,要想再改善任何人都必须损害别人了,这时候就说一个经济已经实现了帕累托效率。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在古代的一个村庄有两个猎人,他们每天出入林子打猎,但在他们附近的林子里,只有两种猎物:鹿和兔子。在古代,人类的狩猎手段比较落后,弓箭的威力也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假设,两个猎人一起去猎鹿,才能猎获1只鹿。如果一个猎人单兵作战,他只能打到4只兔子。从填饱肚子的角度来说,4只兔子可以吃上4天,1只鹿却差不多能够解决20天的问题。这样,两个人的行为决策就可以写成以下的博弈形式:要么分别打兔子,每人得4;要么合作,每人得10(平分鹿之后的所得)。
两个纳什均衡,就是两个可能的结局。那么,究竟哪一个会发生呢?是一起去猎鹿还是各自去打兔子呢?这就和情侣博弈一样,不能完全由纳什均衡本身来确定。
比较(10,10)和(4,4)两个纳什均衡,明显的事实是,两人一起去猎鹿的赢利比各自去打兔子的赢利要大得多。按照长期合作研究的两位博弈论大师--美国的哈萨尼教授和德国的泽尔腾教授的说法,甲乙一起去猎鹿得(10,10)的纳什均衡,比两人各自去打兔子得(4,4)的纳什均衡,具有帕累托优势。猎人博弈的结局,最大可能是具有帕累托优势的那个纳什均衡:甲乙一起去猎鹿得(10,10)。
比起(4,4)来,(10,10)不仅是总额的改善,而且每个人都得到很大改善。这就是(10,10)对于(4,4)具有帕累托优势的意思。关键是每个人都得到改善。
以上的情况是基于平均分配猎物的假设,也就是说,两个猎人的能力和贡献差不多,但事实上并不是一定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猎人能力强、贡献大,他就会要求得到较大的一份,这样分配的结果就可能是(14,6)或(15,5),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能力较差的猎人的所得,至少要多于他独自打猎的收益,否则他就没有合作的动机了。如果合作的结果是(17,3),相对于分别猎兔(4,4)就没有帕累托优势,这是因为3比4小,乙受到损害。这样,我们就不能说境况得到了帕累托改善。虽然17比4多,改善了很多,17+3也比4+4大很多,改善了很多,但是3比4小,乙没有改善反而恶化。所以站在乙的立场,(17,3)没有原来的(4,4)那么好(第一个数代表甲的满意程度或者得益,第二个数代表乙的满意程度或者得益),很显然,乙肯定不愿合作。可见,帕累托改善是一种各方都认同的改善,而不是要求任何一方作出牺牲的改善。
由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得出:合作的前提,是合作之后的境况比合作之前单干的境况要好,这样的合作才能维持下去。也就是说,合作必须实现1+1大于2的效果,才能继续下去。
更进一步讲,仅仅通过合作实现境况的些许改善,意味着资源还没有得到最佳的配置。因此,帕累托认为,如果改变资源的配置已经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前提下,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比以前更好,这意味着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最优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人们可以通过更高程度上的合作,来实现或者达到“帕累托最优”。
在犹太人中广为流传着一个经典故事: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为了公平达成了分配方案,由一个孩子负责切,而另一个孩子优先挑选,最后这两个孩子很平均地各自得到半个橙子。第一个孩子吃掉了半个橙子的肉,把皮扔掉了,另一个孩子却把那半个橙子的果肉扔进垃圾桶,把橙子皮磨碎,放进面粉里做蛋糕吃。
看似公平的分配却没有实现物尽其用,牺牲了经济上的效率。如果两个孩子事先进行沟通,就能达成很好的合作,一个孩子得到全部的果肉,另一个孩子可以得到全部的果皮,这样就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所谓“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特定的一群人来分配一定的资源,变换一种分配方式,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又称“帕累托改进”,要实现“帕累托最优”,事先必须进行合作,各方进行沟通,如果分配前进行沟通,两个孩子没有改变一人一半这样的公平分配原则,却使两个人分配所得都大大提高。
博弈课堂:
1.帕累托改善是一种各方都认同的改善,不是要求任何一方作出牺牲的改善。
2.帕累托优势不在于总量增加的多少,关键在于每个人都从中得到改善。
3.如果改变资源的配置已经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前提下,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比以前更好,这意味着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最优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桃杀三士”中的博弈“勇士”
在懦夫博弈中,有两个纳什均衡点:一方前进,另一方后退;或一方后退,另一方前进。但是,如果事先明确知道前进和后退的各是哪一方,那么这个博弈就只剩下了一个纳什均衡点。比如历史典故“二桃杀三士”中,“前进”的一方是相国晏子,“后退”的一方是“三勇士”。最后取得的纳什均衡是相国晏子施计除掉了居功自傲的三勇士。
懦夫博弈理论告诉我们:当狭路相逢时,勇敢向前的人就是“勇士”,而转向躲避的人则成了懦夫。但是,懦夫博弈的一个不同特征是:如果一方坚持要进行博弈,那么另一方难以退出博弈(退出博弈也会被视为“懦夫”)。而在充当好汉的过程中,往往是鲁莽、不计后果的一方成为“勇士”,而理智者变成了“懦夫”。但是,成为“勇士”者未必就是胜利者,变成了“懦夫”也不等于就失败了。
在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位天下无敌的勇士,他们叫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这三个人为齐国立下了很多大的功劳,因此也得到齐景公的很高礼遇。他们三个人也非常要好,结为兄弟,自称是“齐国三杰”。但是,他们三人居功自傲,不懂得君臣大义和朝廷礼仪,变得目中无人,除了齐景公甚至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因此,大家都很不满。
齐国的相国晏子有一次从他们三人身边经过,三个人都没有正眼看他一下,更别说和他打招呼了,这让晏子很是生气。
一天,晏子和齐景公说起了这件事,想试探一下齐景公的口气。他对齐景公说:“我听说明君手下的勇士,应该是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幼之礼,内能除暴安良,外可抗敌御侮。现在您手下的三位勇士却不是这样,他们上无君臣之礼,下无长幼之礼,内不能除暴安良,外不能抗敌御侮。这可是国家祸乱的根源啊!我以为应该把这三个人除掉。”
齐景公也正因为三个人的横行霸道有些不高兴,于是回答说:“我也这样认为,可是他们三人武功盖世,力大无穷,没有人能够制服他们,也没有人能够杀得了他们呀!”
晏子听齐景公这么说,就知道齐景公的意思了,于是他就准备等待时机除掉这三个人。
一天,邻国的鲁昭公带着司礼的臣子孙叔来访,谒见齐景公。齐景公设下隆重的酒宴款待他们,并且邀请相国晏子亲自担任宴席的司礼。齐国的文武百官都出席作陪,三位勇士自然也在列。他们还是那副不可一世的傲慢样子。
大家欢聚一堂,好不热闹。酒席过半,晏子就对齐景公说:“当下时节,园子里的桃子熟了,难得今天这样的盛会,何不摘几个鲜桃来宴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