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读点南怀瑾全集
10700000000019

第19章 包容的智慧:包者为大,容者为仁(1)

只有学问,没有门派

南怀瑾语录:耶稣的道,佛的道,穆罕默德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个才是道?哪个道大一点,哪个道小一点呀?学佛的人不应该问这个问题,因为没有定法可说,所以真正的佛法能包含一切,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认为这一点才是对的,其他是错的,其实是他错了。

南怀瑾大师贯通佛、道、儒三学,又有所偏重、有所取舍。从思想基础来看,南大师似乎偏于儒学,倾向于以积极的态度融入世界、融入社会生活,并有所贡献,有所影响。虽以80高龄,仍四处奔波,启导后学。这可能跟他早年熟读儒家经典而形成的价值观有关。从学术基础来看,南大师似乎偏于佛学,他对其他学说的体悟和解说多以佛家思想为载体。这可能跟他多年对佛学的侵淫有关。从为人处世的态度来看,他又偏重于道学,随和,恬淡,顺其自然。这可能跟他的先天秉赋及成长经历有关。

对一般人来说,学问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有用则贵,无用则弃。对南怀瑾大师来说,学问是一种素养,得之于心、用之于身、随之于意,到了这种境界,称得上真学问了!

南大师最令人敬佩的是治学精神。他对佛、道、儒三家学说,以及其他各种学说,既不偏爱也不轻视,能够自由出入诸家学说之门,在取舍之间又能保持理性。他说:“我国自唐、宋以后,以儒、释(佛)、道三家的哲学,作为文化的主流。在这三家中,佛家是偏重于出世的,虽然佛家的大乘道,也主张入世,普救众生,但出家学道、修道的人,本身还是偏重于出世。而且佛家的学问,从心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儒家的学问,又以孔孟之学为其归趋,则是偏重于入世的,像《大学》、《中庸》。亦有一部分儒家思想,从伦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但是到底是偏重入世;道家的学问,老庄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像一个人,跨了门槛站在那里,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让人去猜他将入或将出,而别人也永远没有办法去猜,所以道家的学问,是出世的,亦是入世的,可出可入,能出能入。在个人的养生之道上,亦有如此之妙。”

南大师对佛、道、儒三学的概述应该不是定评,但可以看出,他能够非常客观地看待这三家学说,并且保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事实上,一个人能持有这种态度,就已经很不简单了。这种无偏无执的治学精神正是我们很多年轻学者所欠缺的。

南怀瑾先生说,耶稣的道,佛的道,穆罕默德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个才是道?哪个道大一点,哪个道小一点呀?真理只有一个,不过呢,佛经有个比方,如众盲摸象,各执一端。瞎子来摸象,摸到了那个象耳朵,认为象就是圆圆的;摸到尾巴的时候,象就是长长的。所以一般讲众盲摸象,各执一端,都是个人主观的认识,以为这个是道,那个不是道。

那么什么才是道?你心中秉持的是哪条道?

有一位僧人向从谂禅师询问真道是什么。

从谂禅师答道:“院墙外面的道路就是。”

僧人说:“我不是问这个。”

禅师反问:“你问的是哪个?”

僧人说:“大道。”

从谂禅师回答说:“大道通长安。”

西谚有云:条条大路通罗马。真理就是这座神圣之城罗马,道路有四面八方,各不相同,但最终还是共同通向一个中心。这就叫真理合一,殊途同归。

所以,南怀瑾先生告诫门外汉们说,学佛的人不应该犯这个错误,因为没有定法可说,所以真正的佛法能包含一切,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真理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不过他认识真理的一点,认为这一点才是对的,其他是错的,其实是他错了。

盲人摸象时,心中都在暗想一个问题:大象是什么象?只是,每人各执一点,都以为自己摸到了“大象”。真正到达了佛境界是包容万象,也否定了万象,也建立了万象,这是佛境界。

释迦牟尼佛到了晚年的时候,达到了极高的修为境界,其面容娴雅而平静,好像是皇家的象牙雕像。他的眼睛深邃、湛蓝,显露出他言行举止所恪守的信条。他的智慧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他是一个王子,却没有任何一个王子能和他相比。因为在他左边行走的是般若,右边是爱,周围是一片阳光。他的言辞睿智、犀利,即使那些原来抱有讥讽之意的人见面后也会为之倾倒。没有一个见到佛陀的人不是这样,而且,在他的面前人人都会沉溺于爱的大海里。

有一次佛陀托着大钵,来到一块正犁着的田边,远远地站着等候施舍。犁地的是个富人,一见到佛陀乞食的样子,就说“我又耕地,又播种,然后才得食。你也应该耕地播种,闲者不应得食”。

“婆罗门,我也耕地,也播种。”佛陀这样答道。

“但我们怎么看不见尊敬的乔答摩的犁呀!”那个人轻蔑地说道。

世尊回答说:“我播下的种子是信仰,犁是理解,鞭子是温柔,果实则是不生不死。这样,种地的人绝不再受痛苦的折磨。”

那个人倒了一碗奶糊(米粉和牛奶的混合物),递给佛陀,说:“请怫陀吃了这碗奶糊,因为您是一位伟大的播种者。”不管是耶稣的道、佛陀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它们揭示的都是宇宙间的大智慧,他们都是伟大的播种者,像蒲公英一样,秋风一起,就四处飘落。

一日一心得

无论哪派学者,都可能犯这种毛病:注重形式而远离精神。真正善于学习的人,必有包容之心,而不会囿于门户之见。所有的学问,在他们眼里都只是学问,是为得心应手的应用服务的。没有什么区别。

心佛众生无差别

南怀瑾语录:释迦成道后,极力宣扬一切众生性相平等的观念,不但认为人类是平等的人类,而且认为凡有血肉与具有灵知之性的生物,乃至天人之际,一律称为众生,大家在本性的道体上,本来都应该是平等的。

南怀瑾眼里众生平等,所有人去拜访他一律以礼相待,谈笑风生。面对政坛人物,他也是老脾气,从不特殊对待。1990年9月8日,南怀瑾应邀去台北,面见台湾的前“总统”李登辉。他说古道今,纵论天下,滔滔不绝地讲了2个多小时,对李登辉晓以“和平统一”的民族大义。会谈结束后,李登辉亲自送南先生出门。到了门口,客气地问南先生“还有什么吩咐”,南先生说:“我希望你不要做历史的罪人!”李登辉尴尬不已。尽管南先生的苦口良言对李登辉这种坚持“台独”立场的人未必有用,但他这种视众生平等,敢说真话的精神,还是令人钦佩的。

佛祖的眼里,每个人的算式最后一定得出一个数字:0。就像那句佛家谒语所云:“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者有离,生者皆死。”无论贫者富者、高者低者、合者离者、生者死者,不都等于零吗?

0跟0,越看越像“众生平等”。

人生的算式虽然答案相同,但有长有短,数字的变化无穷,没有谁是一样的。有的人一如既往地1+1+1……这是平稳的人生,有的人却是(100-99)*1000……这是大起大落的人生。

我们不要看见这个0就心灰意冷,认为什么都是白忙。虽然结果都是0,人生的滋味还是各不相同的。另外,0难道不是一个很美的数字吗?它是一切数的原点。就像各种颜色合而为白色一样,0也是一切数合成,它圆满无缺,包罗万象,是永恒,是永生。

另外,佛祖眼里的算式,也不是看此一生。他是从“轮回”的角度来看待因果报应的。这个道理就玄了,一般人难以理解,就想出下辈子的变化来解释。乡下有一种说法:一世为官,九世为牛。当官的人贪污受贿,干尽坏事,享尽富贵,所以要变九世牛来还债。这样的理解层次甚浅,但也未尝不可这样理解。

说人与人平等,有些人还能接受,说人跟鬼、跟畜生平等,可能就有人反对了。鬼大概是没有的,不必比较,无论如何,人都不喜欢跟猪狗同列。如果说“你是一头猪”,这是骂人的话,要打架的。

人与动物的“平等”,其实也是从算式上得出来的。人的算式结果为0,畜生的的算式结果也为0,还不是一样吗?

其次,人跟畜生一样,也是由一些化学元素组成。有的化学元素好,有的化学元素坏,只是人的观点。人跟动物的基因也会不同,这种基因好,那种基因不好,也只是人的观点。这个道理,好比某些人自视甚高,硬是觉得自己了不起,瞧不起别人。实际上,他未必有什么了不起,别人也不见得比他差,他要这样想,也没有办法。

再次,人跟畜生的快乐指数在本质上也没有什么不同。人的核心追求是快乐,动物也是如此。而且两者构成快乐的基础也差不多:物质享受和情感体验。按人的观点,假设物质享乐丰富是正数,挨饿受冻是负数,而心灵愉悦是正数,心情痛苦是负数,那么,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的算式也是由一连串正数和负数组成的。

在人的眼里,动物的物质享受好像都是负数,因为它们吃得太差;而它们的情感体验都是0,因为它们没有思想。这恐怕只是人的偏见。好比猪吃草,如果它觉得好吃,就是享受。好比狗吃屎,它觉得好吃就是美食。狗到处找屎吃,不跟小孩到处找零食一样吗?这个道理,如同上海人说川菜难吃,四川人说沪菜难吃。其实好不好吃,别人说了不算,关键看自己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猪吃草、狗吃屎,跟上海人吃沪菜,四川人吃川菜有什么差别?

说到动物没有思想,这只是一个假设。几千年前人类很无知的时候,就假设动物没有思想,后来的观念也延续了这个假设。现代科学反倒越来越证明动物也可能有思想。既然有思想,就有快乐和痛苦。那么动物的快乐和痛苦到底是什么呢?这就不是人能体会的了。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说:“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本来快乐只是自己的体验,不是别人能了解的。人不能知他人之乐,自然也不能体会动物的快乐。

总的来讲,佛说“众生平等”,还是很合乎逻辑的。既然平等,无论人还是人类,都用不着有惟我独尊的想法。大家共存共荣,达成自然和谐,不是更快乐吗?

一日一心得

在这个世界上,佛与众生没有任何差别,每个人都是佛。只是很多人沉沦于俗世,不能自拔,所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误认为佛和人不同。每个佛也都是最平凡的人,一个人只要体悟到般若的智慧,就和佛了无差别了。

规过劝善不强求

南怀瑾语录:从表面上看起来,孔子教学生的交朋友之道,好像蛮滑头的样子,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实际上,加上我们自己的经验,就知道孔子的话并不滑头。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更要注意。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知道实不可为,只好拂袖而去,走了以后,还保持朋友的感情。

有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的确不假。但是,谁爱吃苦药呢?小孩常把吃苦药当成虐待,大人常把逆耳忠言视为人身攻击。所以,进“忠言”的结果有时是“好心没好报”,对方非但不感激,反而心生怨意。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南怀瑾大师讲了一个故事:湖南才子王湘绮是曾国藩的幕友,当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前方和洪秀全作战,开始露败象的时候,王湘绮想请假回家。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因事去找他。看见他正坐在房里专心看书,就站在后面不打扰他。差不多半个时辰,王湘绮还不知道,曾国藩又悄悄地退回去了。第二天早上,曾国藩就送了很多钱,诚恳地安慰一番,让王湘绮立刻回家。有人问曾国藩,为什么突然决定让王湘绮回去?曾国藩说,王先生去志已坚,无法挽留了,何必勉强呢?再问曾国藩何以知道王湘绮去志已坚?曾国藩说,那天晚上去王湘绮那里,他正在看书,可是半个时辰没有翻过书。可见他不在看书,在想心思,也就是想回去,所以还是让他回去的好。

南怀瑾大师还说:“对上位者如有不对的地方,做干部的,为了尽忠心,有劝告的责任。但劝告多次以后,他都不听,再勉强去说,自己就招来侮辱了。对朋友也是这样,过分的要求或劝告,次数多了,交情就疏远了。这里,孔子告诉子贡,交朋友之道,在‘忠告而善道之’。尽我们的忠心,劝勉他,好好诱导他,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不可则止’,就不再勉强。假如过分了,那就不行;‘毋自辱焉’,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变成冤家了。”

假如对方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人,我们必须让他接受正确意见,又该怎么办呢?对此,我们首先要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多说顺耳忠言,不要贬低对方。

进“忠言”之前,先以甘言肯定对方的优点,冲淡对方的敌对情绪,然后再说规劝的话,人家就容易接受了。

《菜根谭》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顾及对方的自尊心,不能因为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就理直气壮地坦率陈言。比如父母对孩子说:“你看隔壁的小明,又勤快成绩又好,你咋不学学人家呢?”又比如妻子对丈夫说:“你瞧人家大刘,有房子、有车子、有票子,你有什么?”像这样的所谓忠言,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听不进去的,说了不如不说。

第二个原则是:让对方明白你的好意。

你说忠言,到底是为了贬低他抬高自己,还是为他好,他也许并不明白。所以,你要设法让他感到你的好意。在此之前,忠言不必出口。此外,讲话时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否则对方就会以为你在教训他;也不必过于委婉,否则他会认为你惺惺作态。

第三个原则是:选择适当的场合。

原则上讲,最好避开第三者,以一对一方式进行,以免让对方产生当众出丑的感觉。

一日一心得

当你好心提供意见,而对方露出厌烦或不屑的神态,最好赶紧闭上嘴巴,而不是强求对方的忍耐力。包容是洗去怨恨的圣水,是吹去痛苦的春风,是通向快乐的路标,是沁人心扉的温度,它能使我更好的去爱自己,爱别人,给予别人理解,也让自己幸福,理性生活,享受生命。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

南怀瑾语录: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就吃不消了。但做一件事,一做上就要准备挨骂,“劳而不怨”,我觉得难在任怨。

南怀瑾老师认为,许许多多的人只能“任劳”,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任怨”。因为“任怨”更需要长远的目光和大局观念,更需要极强的责任心和坚韧的承受力,更需要博大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思维:付出了,就应该有回报;任劳者,就应该获得鲜花和掌声。如此想,是应该的,也是正常的。但是,社会是很复杂的,任劳者不被理解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毛主席说过,“凡工作者,就一定有缺点和错误,不工作的,肯定就没有缺点和错误,但是,不工作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