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读点南怀瑾全集
10700000000011

第11章 养生的智慧:与天地自然相融相生(1)

云水随缘,生死由他

南怀瑾语录:科学文明越发达,一般人的心理疾病越严重。庄子的“无怛化”这三个字就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怛”就是忧虑的意思。把生命看空一点,不需要那么害怕自己的生死。

南老师认为,长生不死并不是不可能的。南老师追求的长生不死有两层意思。第一,南老师说:“所谓长生,就是祛病延年的引申,一个人了解了许多养生必要的学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快快活活地活着;万一到了死的时候,既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痛痛快快地死去,这便是人生最难求得的幸福。”这些话,南老师是经常讲的,也可以说是南老师生死观吧。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死的时候,不拖累别人。

现在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叫做“安乐死”,在一个人在得了不治之症后,为了使患者减少痛苦,用人为的力量让他早点死去。要不要实行“安乐死”,在全世界范围里,争论了几十年,也还没有结论。南老师的长生之道,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追求这个目标,但是不用外力,而是通过自身的修持,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痛痛快快,寿终正寝。这在禅宗里,有许多记载传说,许多禅宗大师的死,就是“圆寂”,真正做到了说走就走,自己毫无痛苦,也不连累别人。第二,南老师追求的“不死”,“不是指肉体生命的常在,它是指精神生命的永恒。”

一个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会真正懂得死亡。在庄子眼里生死是一样的,生不足以喜,死不足以怕。对于生死的难题,大部分的人都是茫然的,甚至避讳不谈,就连至圣先师孔子都说:“未知生,焉知死。”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的法则。关于生与死的命题,古今中外无数先哲圣贤都作过见仁见智的探讨,在中国,儒、释、道三家也早就对生死问题作过探讨和研究了。

面对生死,释迦牟尼佛给出了一个回答:

人从入母胎、出生、长大、成家、立业、衰老、生病至死亡,这就是生命从生至死的现象。可以说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走向死亡之路了。乐观的人,将死视为一种自然的结果,把它看得很淡。有人以为自杀的人是不怕死,其实那是被逼到绝路,以为只要死才能解决生的痛苦而做出的愚蠢行为。这种人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又怎能说他对死不害怕呢?

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生死观中所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不朽。只要人在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社会服务,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可以安详自在、无愧无悔。道家的生死观讲究的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将生和死都视为一种自然现象。老子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无论是儒家的重生轻死思想,还是道家的轻生轻死主张,都教导人们要不畏死亡、藐视死亡。尤其是儒家的生死观直接孕育了国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其进步意义不可低估。

佛教讲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认为人世是充满各种苦难的苦海,人因为“无明”的缘故在苦海之中备受折磨。其实,佛性是人人皆有的,这种佛性便是每个人的本心。如果一个人能够洞彻自己的本心,就可以显露出佛性,进而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如此看来,佛教生死观的着眼点不止在于生前,也不止在于死后,而是在于生命个体的永恒归宿;它不是一味地重生轻死,也不是简单地轻生轻死,而是教导人们如何最终超越生死。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来吊丧,庄子正叉开两腿坐在地上,敲着瓦盆唱歌。惠施说:“你和人家生活在一起,人家为你生儿养女,人老身死,不哭也就罢了,还要敲着瓦盆唱歌,这不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要这么说。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会没有感慨呢?但是推究起来,她原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混杂在恍恍惚惚之中,变化有了气,气变化有了形体,形体变化有了生命,现在又变化死去了。这是与春夏秋冬四季成为一体运行的。她要舒舒服服地睡在天地的大屋子里,而我却在这里嚎啕大哭,自认为这太不通达天命了,所以不哭了。”

可见庄子并非不爱他的妻子,他的先哭而后不哭,是他对死的悟解;而他之所以唱歌,乃是为了抒发对妻子的深情。

庄子把人的生死还原成一种自然的过程,强调关于生死的一种自然对待,把死看作自然的回归,进而强调关于生死的一种超越对待,把死看作生的“悬解”。他立足于生来领悟死的意义,凭借着死来体察生的价值。庄子主张超越生死,其意义不在于生死本身,而在于返回到现实的人生,视天下万物为一,不被物所役,没为物所累,以无比开阔的视野来审视人生的利害、得失、祸福,积极面对人生。

一日一心得

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生命是一个过程,生死交替,构成了生命运动的基本方式。既然我们无法逃避死亡,那么就坦然面对它吧!

打理心灵后花园

南怀瑾语录:佛学里有净土、有秽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算秽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他又解释常寂光土说,这个土已经不是土地,不是物质,而是说,在那个境界里,永远都是快乐的、清净的、寂灭的。

这是心灵境界上的土,是人人都渴望居住其中的桃花源。而现实人世间有烦恼、有快乐、有悲痛、有洒脱,百味丛生。

南怀瑾老师讲学时,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阳春三月,弟子们坐在禅师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禅师一直默默无语,闭着眼睛。突然他向弟子问道:“怎么才能除掉旷野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笑地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

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杂草!”禅师脸上还是那样的微微笑。

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不能除根的,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草根挖出来。”

弟子们讲完后,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好,从明天起,你们把这块草地分成几块,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到这个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弟子们早早就来到了这里。原来杂草丛生的地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庄稼。弟子们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能除去杂草,只有在杂草地里种庄稼这种方法获得了成功。他们围着庄稼地坐下,庄稼已经成熟了,可是禅师却已经仙逝了,那是禅师为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弟子无不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要想心灵不荒芜,唯一的方法就是修养自己的心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岁月的车轮如翅膀一样掠过你的身后,你将收割一茬茬金黄稻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良善的种子,即使遭受误解、屈辱,也终将大白于天下,从来没有纸包得住火的。时时给我们的心灵后花园浇水施肥,让人生在任何风暴挫折之下,都能展示美丽的图景。白隐禅者就是心灵花园的一位辛勤守护人。

白隐禅师一向受到邻居的称颂,说他是位生活纯洁的圣者。

有一对夫妇,在他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个漂亮的女儿。不经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了起来。

这事使她的父母颇为震怒,免不得要追问来由。她起初不肯招认那人是谁,但经一再苦逼之后,她终于说出了“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禅师理论,但这位大师只有一句话:“就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了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介意,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舍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一切用品。

事隔一年之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再也忍不下去了,她向父母吐露了真情:孩子的亲生父亲是一名在鱼市工作的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依旧无话,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7”

白隐禅师的修为令人赞叹、景仰,环视芸芸众生,能做到遭误解、诽谤时,不仅不辩解、报复,反而默默承受,还甘心为此付出、受苦受难者有几?

白隐禅师时刻不忘打理他的心灵后花园,所以他的人生才如此美丽。心灵这个品类繁多的花园,需要我们时时垦殖翻耕。这个花园中有秽土,也有净土,所以不可能永远都是快乐清净的。

一日一心得

只要是花园,就会衍生杂草,四处蔓延。不能放任,而要及时除去这些占用花木营养的野草,让我们预备肥沃的心田。不过,与其等待野草来疯长,不如积极播下真理和爱的种子。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南怀瑾语录: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超出了万物的范围以外,所以庄子告诉我们“物化”的自在。那么,庄子同时在这个观念里头也告诉我们,人也是万物之一,人可以“自化”。如果明白了“具见”,见到了“道”的道理,我们人可以“自化”,我们这个有限的生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生命,有限的功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功能。

南怀瑾认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要做一个伟岸不群的世外高人,而是保持精神独立,顺应天地之道,在有为无为之间,顺其自然,平和地看待万事万物,清不喜、浊不嫌,不去责备世间的是是非非,不怨天、不尤人,宠辱不惊,不受世俗左右,也不排斥世俗,以便能与大众融洽地相处,身在红尘之中,心游天地之外。一个人达到了这种境界,他的心灵就获得了大自由、大自在。

宋神宗熙宁七年秋天,苏东坡调任密州知州。当时密州因连年收成不好,到处都是盗贼,吃的东西十分缺乏,苏东坡身为知州,还时常挖野菜作口粮。人们都认为东坡先生过得肯定很苦,不快乐。

谁知苏东坡在这里过了一年后,脸上长胖了,过去的白头发有的也变黑了。这是为什么呢?苏东坡说,我很喜欢这里淳厚的风俗,而这里的官员和百姓也都乐于接受我的管理。于是我有闲自己整理花园,清扫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园子的北面,有一个旧亭台,稍加修补后,我时常登高望远,放任自己的思绪,作无穷遐想。我还可以自己摘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鱼儿,酿高梁酒,煮糙米饭吃,真是乐在其中。我之所以能每时每刻都很快乐,关键在于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游于物外。过着老子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

人,一旦像苏东坡说的“游于物外”,官大官小不系于心,钱多钱少毫不在意,有名无名也不在乎,穷富得失淡然处之,怎么会不快乐呢?

与自然对话,我们的目光像孩子一般纯洁好奇,仿佛对世界一无所知,仿佛世界的一切都是全新的,它们的结构、大小、尺寸、形状、色彩、运动形式,都是全新的。

只有在此时此刻,我们才不会被过去的经验所左右,被过去的欲念所渗透。

我们此时免受一切因素干扰,像小孩一样,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既不受道德的约束,也不受文化习俗的约束。

我就是我。我就是自然的我。我就是那个保持婴幼需求状态的我。我的目光是那样的好奇,讶然四顾,我的小手乱拍,什么都想要,我的小嘴不停地咧嚅,什么都想吃。此时,我是全然开放的,是完全敞开的,没有任何顾忌的。我的每一寸肌肉,每一个细胞都是敞开的,都是裸露的,都是开放的。天空任我自飞翔。想像我是在平静地坐着。我坐在一间绝对安全、安静的、洁净的空房子里。我坐在一间比天空还大的房子里。天空中有美丽的高山,有秀丽的江水,有长满奇花异草的花园。

我看见在万花丛中飞动的蝴蝶。我就是那只花蝴蝶。我自由地在阳光下扇动着翅膀。我开始飞向前面的鲜绿色的高山,飞过静静流淌的河流,飞向更遥远的天际。

我与天地共呼吸。此时,天地间就只听到呼吸声,大地在呼吸,江河在呼吸,山川在呼吸,一切生命都流畅不止。我们此时是放松的,全面的放松。我们此时不只坐着休息,也可以走动起来,跳动起来,呼唤起来,疯狂起来,无论什么形式的运动都可以,我们只是不思维。我们平常思维得太多,此时,暂时停止思考。我们在此只强化我们整个生命的呼吸。随着某种被采取的运动形式,我们在呼吸中会觉得我们与自然万物皆接通了电流,仿佛开通了连接渠道。

每深呼吸一次,就感觉从自然中流来了许多能量、许多信息、许多物质,这一切流动都朝着我的身体内部流来。我正在与万物进行能量交流,与大地共呼吸,与一切存在进行能量交流。随着呼吸的延长,体内力量逐渐变得充盈起来,精力变得充沛起来,血液流淌得更快起来。

此时,我们会变得活生生,变得充满朝气、生机和活力。在深呼吸中,我们能与外界交流得愈充分,我们付出得愈多,自然我们得到的也会愈多。

一日一心得

我们只需在大自然的呼吸中感知生命的高峰体验。因为每当一个物质的生命中最真实的部分被我们感知时,我们就产生瞬间休克的震动和颤抖。不要抗拒,这才是我们在呼吸和静观中得到的真实报酬。生命因此而生动,人生因此而富饶。此时,我们是全然开放的,每个毛孔都是敞开的。

心定,则万物莫不自得

南怀瑾语录: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宁静,所谓止住。佛法修持的方法虽多,总括起来只有一个法门,就是止与观,使一个人思想专一,止住在一点上。

南怀瑾大师认为,只有达到了止的境界、定的境界,才能够停止一切的动相。所以,心念不能像止水一样澄清,就永远没有智慧,就永远不能悟道,而生命之流就永远不能属于你自己,你就永远无法自主,无法解脱生死。

什么是定力?《顿悟入道要门论》上说:“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荣辱得失不放在心上,喜怒哀乐也不在脸上表露出来,能做到这点,凡人也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