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季老那样不顾自己84岁高龄的事实,非要强迫自己跳下来,这就不是明智之举,所以后来他的左脚跟也破裂了。如果当初他能忍耐一下,或者寻找别的出路,这样的风险他就不必去承担了。可见,这样盲目地逞能最后伤害的永远是自己,我们何不学着量力而行?
在《老子》第三十三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说,善于识别人的人,可谓智慧;善于认识自己的人,可谓明通。老子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做人的道理:第一,人必须正确真正了解自己。有时人会对自己不甚了解,甚至产生错觉,此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二,人必须正确估价自己。“自卑”固然不足取,但“自负”同样不足取。只有恰如其份地估价自己,在此基础上给自己在社会中“定位”,才是可取的,也是明智的。如果说一个普通的人,正确给自己“定位”会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欲成大事者,是否既能“知人”,更能“自知”,能否正确给自己“定位”,则会事关人生兴衰。
唐朝的李世民,是一位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不高高在上的“明君”。
一次,李世民问大臣魏征:“君主怎样才算明智?”
魏征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说,正面的话反面的话都要听,才能成为明君,只听信一面之词,就会成为昏君。魏征还讲了尧、舜怎样了解下情而不被蒙蔽,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怎样因偏信佞臣的话而遭祸灭亡,然后又说:“人君兼听广纳,贵臣就不能蒙蔽他,下情就能上达。”
李世民十分赞赏魏征的话,连连说:“好!好!”
李世民亲眼看见隋场帝是怎样亡国的,时常引以为戒。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有意给自己设立对立面,鼓励群臣“犯颜直谏”,当面给他提意见。大臣们对一件事有不同的意见,他都能够听取,并参照比较,择善而从,或互相补充。这样,就减少了片面性,也就减少了差错。
魏征不愧为一代名臣。他敢直言相谏,确实起到了“高参”的作用。但最难能可贵的,还是君主,能够听取不同意见。要知道,承认自己的不足甚至错误,是需要勇气的!有很多人也知道自己的不足甚至错误,可碍于“面子”,终不肯放下“架子”,最后听到的是一片赞美声和附和声,也正是在一片赞美声或附和声中,自己击垮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无论你的成就有多高,一定要清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还把它奉为 “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许多哲人都这样告诫人们,可见,自知之明,对人生,乃至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有的人可以了解他人,了解环境,了解社会,甚至了解世界,但是,就是不会太了解自己,要做到有自知之明,是很难很难的。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极少,而不能认识自己的人却很多很多。要不,何以古今中外,都有“人贵有自知之明”之类的劝戒呢!
一日一心得:
自古以来,人们最大的“盲区”之一,就是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于是,眼高手低者有之,好高骛远者有之,刚愎自用者有之,自暴自弃者有之。故老子认为,认识别人的可以说得上机智,而认识自己的才算得上是高明。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语录: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季先生一生,徜徉于书海不断,笔耕不辍。季先生的学识,囊括了理论知识、外语、汉语以及知识面四大方面的学习,由此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人,也是做学问的必经之道。
生活不可一日无书,人生善读书,享世间清福。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是人类心灵空间的展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古人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读书大多为了做官,而现代人除了从书中获取知识外,还把读书当作'一种消遣和休闲方式。因为书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让人忘掉一切烦恼与不快。古人说“古今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又说“为善最乐,读书最佳”,可见读书,是人生乐趣的最高境界。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的航标灯在我们困惑糊涂时,它能帮助我们指点迷津;在我们迷茫危急时,它能帮助我们解除烦恼;在我们空虚无聊时,它能帮助我们充实大脑。阅读是心灵的对话,思想的放牧,也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更是我们获取心灵满足与快乐的源泉。在阅读中,天上人间,尽收眼底;五湖四海,就在脚下;古今中外,醒然可观。阅读,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阅读,让我们丰富了自己,升华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孟德斯鸠说:“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
笛卡尔曾经说过:“读好书就像是和过去最优秀的人交谈一样。”工作中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妨找本自己喜欢的书,专心去读,去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向他们诉说你的苦楚与无奈;生活中当我们寂寞难耐时,不妨伴着雨声,打开一本书,任明洁的文字洗却我们的烦恼。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底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
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
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定的气质。
书能教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一个人要想把自己打扮的漂亮,打扮得可爱,就去读书吧,这是世界上一流的美容。即使长得很丑的人,只要常读书读的书,就可补天然之不足,丑也能变美。长得丑不要紧,如果有了美的心灵,必然会产生美的气质,有了美的气质,就能一俊遮百丑。托尔斯泰说:“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人类智慧的来源;读书不仅使人睿智,而且可以塑造优雅的人生。天下第一好事,读书!
季先生读书的做法是从基础做起的。通常情况下,他在精读文章使,通常是用大张的纸,把书中的材料记在上面,然后进行梳理总结反思。有时候随便看书,忽然发现有用的材料,往往顺手拿一些手边能拿到的东西,比如信封、小纸片之类,把材料写上,再分类保存。”扎扎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认真积累资料,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问题,再科学运用材料。写出的文章才有见地,有说服力,有价值。要想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必须沉下心来,老老实实思考些问题,认认真真搜集资料,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除此以外,别无捷径可走。没有耕耘怎有收获?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现在很多同学学习外语感到头疼,大家仅仅是学习一门外语啊,而季羡林,掌握十几种语言,他又是如何学习的呢?
季先生对外语学习很感兴趣,特别对英语、德语等。学习外语,不可以浅尝辄止,应该精通。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是不可能的,学外语没有捷径,但有方法。但什么方法也离不开个人的勤奋和努力,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一学外语就精通,那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学外语有如学游泳,带到游泳池旁,推下水去;只要淹不死,游泳就学会了,季先生学习俄语时,教师只教了他字母,教了点名词和动词的变化,立即让他和他的同学读果戈里的《鼻子》。天天抱着俄语字典查,起初感到苦不堪言,但后来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结果证实,他们的方法是很有成效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学习外语要有字典,要随身携带,老师讲到哪里学到哪里是远远不够的,要主动向更难的阶段挑战,这段挑战的经历会为你的外语学习带来突飞猛进的进步,除了毅力,还有恒心。
看了季羡林的读书方法,给大粗提出以下建议:
1.博览群书,除了读文学名著,那些报纸、杂志、甚至包括一些杂书,细细品味,也能收获很多。拿到一本书,喜欢读的,要精读,不感兴趣的,也要泛泛而读,只有读了,你才能判断这本书对你到底有没有用,只要读你就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季羡林读书无数,但是他精读的书籍却只有十几本。所以,读书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选择。千万不要每本书都泛泛而读,留不下一点收获。
2.对于我们来说,可以给自己每天制定20分钟阅读时间,可以是晚饭后,也可以是课间,总之你要坚持,无论有多少事情要做,每天至少有一个20分钟的专门阅读时间。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更重要的要坚持。
3.好的读书方法会使你受益终生,你可以借鉴季羡林、胡适、鲁迅等人的读书方法,千万不要照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你的读书方法。一句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4.读书一定要做到心静,静下心来才能跟随作者走进书籍,从书中汲取营养。阅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床头枕边,闲置两册,翻几页,心性融融;茶余饭后,读几段,神清气爽。书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你真诚地走进书里,书同样以它的真诚来回报你。
祝愿大家走进书籍,让书时刻伴随我们,使自己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我想送给同学们这样几句话:热爱书吧!它是成长的阶梯、精神的营养品。天天阅读,如同天天登山,一旦阅读成为习惯,你的富有,亿万富翁也无法相比!
希望大家把书当成自己的好朋友!热爱书吧,因为它才是你巨大的财富。
一日一心得:
世间最为渊博的书籍莫过于人生,读书的最高境界便是能参悟出人生的真谛。读有字书可以让人增长学问,而读懂人生这本无字书,则可以增长智慧,可以让人快乐富有过一生。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而人最高雅的风韵,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气质。
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季羡林语录: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O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谓予不信,请尝试之。
常听到有人叹息:“一天又过去了,就这么瞎混吧。过一天算一天。”
像这种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毫无概念,不论物质生活多么富裕,都是无法体会人生真正快乐的人,都是空虚的和孤独的。
《季羡林谈人生》里有这样一段话:在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季老总结的太精炼了,仔细想想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真不少,真是可悲!
现代生活中,每个人看起来好像都在马不停蹄地奔来奔去,出入各种场所子。人们不断地追求着自己的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愿望,可结果呢,很多人都搞得身心疲惫,精神上也并不快乐,依然没有满足感。我想,那是因为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心究竟需要什么,不明白自己活着究意是为了什么。在人生的旅途中,每走完一段,不妨回头看看身后,看看在太阳落山之前,是否还能走回去;或干脆停下来,深思片刻,问一问: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去干什么?这样或许可以活得简洁些,不至于走得太远,失掉自我。
所有追求上进的朋友,别盲目的相信“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惟一出路了”,有时候需要抽出时间进行正确的思考,思考生命的真正目的!
季老在1998年的《牛棚杂忆》中写了一段朴素的话:
“在学术工作方面,有人说,我对自己太残酷。已经到了望九之年,虽然大体上说来,我的身体还算是硬朗的,但是眼睛和耳朵都已不太灵光,走路有点‘飘’,可我仍然不明即起,亮起了朗润园的第一盏灯,伏案读写,孜孜不倦。难道我不知道,到圆明园或颐和园去遛弯,再远一点,到香山去爬山,不比现在这样更轻松愉快吗?难道我在名利方面还有什么野心吗?都不是的。我知道遛弯舒服,但我认为人活着不是为了多遛几年弯,那不是追求的目的。至于名利,我现在不虞之誉纷至沓来。可以说,在名利两个方面我都够用了,再多了,反而会成为累赘。那么,我这样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我不愿说谎话,讲些为国、为民的大道理。我只能说,这样做能使自己心里平静。如果有一天我没能写文章,清夜自思,便感内疚,认为是白白浪费一天。”就像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这两者之间对于生命的体悟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