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白话黄帝内经
10678300000024

第24章 宣明五气

心气失调则嗳气;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调则多言;脾气失调则吞酸;肾气失调则为呵欠、喷嚏;胃气失调则为气逆为哕,或有恐惧感;胆气失调则易发怒。

本篇要点

本篇以五脏为中心,运用五行学说,对人的日常生活、发病因素、脏腑功能、病情变化、脉搏形象、药物性味、饮食宜忌等进行分类归纳。

五脏之气失调后所发生的病变:心气失调则嗳气;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调则多言;脾气失调则吞酸;肾气失调则为呵欠、喷嚏;胃气失调则为气逆为哕,或有恐惧感;大肠、小肠病则不能泌别清浊,传送糟粕,而为泄泻;下焦不能通调水道,则水液泛溢于皮肤而为水肿;膀胱之气化不利,则为癃闭,不能约制,则为遗尿;胆气失调则易发怒。这是五脏之气失调而发生的病变。

五脏之精气相并所发生的疾病:精气并于心则喜,精气并于肺则悲,精气并于肝则忧,精气并于脾则畏,精气并于肾则恐。

这就是所说的五并,都是由于五脏乘虚相并所致。

五脏化生的液体:心之液化为汗,肺之液化为涕,肝之液化为泪,脾之液化为涎,肾之液化为唾。这是五脏化生的五液。

五味所禁:辛味走气,气病不可多食辛味;咸味走血,血病不可多食咸味;苦味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味;甜味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甜味;酸味走筋,筋病不可多食酸味。这就是五味的禁忌,不可使之多食。

五种病的发生:阴病发生于骨,阳病发生于血,阴病发生于肉,阳病发生于冬,阴病发生于夏。这是五病所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分,则阳偏胜,而发为狂病;邪入于阴分,则阴偏胜,而发为痹病;邪搏于阳则阳气受伤,而发为巅疾;邪搏于阴则阴气受伤,而发为音哑之疾;邪由阳而入于阴,则从阴而为静;邪由阴而出于阳,则从阳而为怒。这就是所谓五乱。

五脏克贼之邪所表现的脉象:春天见到秋天的毛脉,是金克木;夏天见到冬天的石脉,是水克火;长夏见到春天的弦脉,是木克土;秋天见到夏天的洪脉,是火克金;冬天见到长夏的濡缓脉,是土克水。这就是所谓的五邪脉。其预后相同,都属于不治的死证。

五种过度的疲劳可以伤耗五脏的精气:如久视则劳于精气而伤血,久卧则阳气不伸而伤气,久坐则血脉灌输不畅而伤肉,久立则劳于肾及腰、膝、胫等而伤骨,久行则劳于筋脉而伤筋。

这就是五劳所伤。

五脏应四时的脉象:肝脉应春,端直而长,其脉像弦;心脉应夏,来盛去衰,其脉像钩;脾旺于长夏,其脉软弱,随长夏而更代;肺脉应秋,轻虚而浮,其脉像毛;肾脉应冬,其脉沉坚像石。这就是所谓的应于四时的五脏平脉。

专家点评五气,即五脏之气。本篇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宣扬阐明五脏的生理、病理等活动及其规律,故名篇。

中医学认为,人身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这个整体是以五脏为中心,联系诸腑、经络、精气神及形体诸窍,并与自然界密切相通而形成。在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系统中,各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而相互间又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深入了解五脏系统,不仅使我们能执简驭繁、提纲挈领地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而且对理解五脏的病理变化、判断疾病的传变和预后,以及诊断、治疗、预防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