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10675400000017

第17章 管理学第二公理:意志行为公理(5)

冷静让人思考,激情才会迫使人立刻行动。当让主体我感到危机即将发生时,心里焦急烦躁,使主体我无法再冷静,就只能立即行动以应对。当主体我心里形成焦急烦躁之感时,也就无法再冷静了,而不得不有所行动。从生理角度分析,焦急烦躁伴随着血压上升,呼吸加快,心率加速,血糖增高,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让人怦然心动,无法自主,只图行动。

推动主体我付出努力,开始行动的急因主要有七个:

(1)生命健康其将消失。这就是主体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如果不行动,这威胁就会马上成为现实,让生命和健康不再。所以,主体我必须立即行动,以确保生命健康的延续。

(2)发展机会其将消失。这就是主体我按照原有预期应该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获得的价值需求满足将不再可能。只有立即行动,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原有的价值需求满足不丧失和少丧失。

(3)发展依靠其将消失。这就是主体我价值需求满足的外部支持力量载体发生危机,或将消失。如果不行动,这外部支持力量载体的削弱和消失,则直接是主体我的价值需求满足的减少和丧失。所以,主体我必须立即行动,以维护外部支持力量载体的持续存在和发展。

(4)情感依托其将消失。这就是作为主体我的精神支柱的事业和人因某种变故而变得亟亟可危。如果不行动,这威胁就会马上成为现实,毁我之所爱,成我之所恨。所以,主体我必须立即行动,以确保作为主体我的精神支柱的事业和人的安全和发展。

(5)既得美誉其将消失。这就是主体我已经获得的自我价值中的美誉部分将受到损害,甚至消失。所以,主体我必须立即行动,以保证主体我的这一价值需求满足不遭毁损。

(6)追随人众其将消失。这就是主体我已实现的意识价值——获得的众人认同和追随——面临危机,因为误解或者观念的偏颇让人不再认同和追随。所以,主体我必须立即行动,消除误解,纠正偏颇,以保证主体我的这一价值需求满足不被贬损。

(7)人有我无自卑压力。这就是主体我发现与周围人相比存在有我不如人的短处而自卑形成的急于改变的焦急烦躁心理。但只要认定有可能缩减人有我无的差距,他就会立即行动,或者变人有我无为人有我有,或者创造人无我有以弥补人有我无,以恢复主体我的心理平静。

由上述分析可得意志行为的我急我努力定律:越是能让他人形成焦急烦躁之感,就越是有助于使之立即付诸行动。但在面对众多的急的情况下,他人会赋予何种急的缓解以优先性?这得由当下的情境决定,哪个急更切,他则会优先缓解它。之于已开始的行为是否继续的问题,则由我行我所是的反思结果决定。新一轮的意志行为就由此重新开始了,

十三、人性第五弱点:意志多变

因为我急我努力,所以也就有了人性的第五个弱点,意志多变。所谓意志多变,也就是主体我的行为选择在多个方向之间摇摆,不仅其价值需求满足的总量难以实现最大化,而且还会因为多变导致的某些意志目标的永久放弃而蒙受原有努力的资源和精力投入损失。意志多变,作为人性的弱点,也具有普遍性。

其作用从正向的方面分析,它可让人避免一条道走到黑的固执造成的碰壁损害。所以,如果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使自己四处碰壁,不仅是个人的挫折和损失,也消耗浪费了社会资源,因为个人的碰壁造成的资源浪费也直接是社会总财富的扣除。可以说这就是一种愚蠢。一方面对价值需求满足的可能性进行权衡,并在权衡后再进行意志设定,这于主体我个人,于社会也都是利好。知时务者为俊杰,其道理就在此。另一方面对价值需求满足的数量进行核算,以求最大化,并在核算后重新进行意志设定。这对于主体我个人的存在和发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尽管它相对于社会并不意味着有总福利的增加,但却不会有损失的发生。

其作用从负向的方面分析,它则是人的意志薄弱的体现,不能守住一个目标不断努力以保证最后达成,而是稍遇挫折就偃旗息鼓,改变意志努力方向。这往往于社会无益,改变意志之前的努力所投入消耗的资源成了完全的浪费,是对社会总财富的扣除。相对于个人也是一种人生精力和拥有资源的浪费。人生精力和拥有资源都是一个常量,任何无效的消耗都是损失,因而直接是减少和降低个人一生的价值需求满足。

尽管如此,它却有其难以回避的心理原因。一个人在同一时刻往往可能要面临多个必须应对的急,生命健康其将消失、发展机会其将消失、发展依靠其将消失、情感依托其将消失、既得美誉其将消失、追随人众其将消失……每一个急都得顾,往往可能是每一个急,都难顾。主体我往往是选择先且顾一个急,把其它急放一放再说的策略。这一个急放一放,先顾一顾另一个;这一个急又放一放,先顾一顾另一个……往往可能因为这一放而废,把为达成一定价值需求满足的努力都中止在没有达成之前,造成人生精力和拥有资源投入的浪费。寓言小猫钓鱼的故事,就是这种意志多变典型的描绘。但在执着和权变之间往往很难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所以有的人总是在二者之间摇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不想成为庸人的人也成了庸人,甘作庸人的人反而应时而动超越于庸人之上成了英雄和伟人。庸人可能是失诸于执着,也可能是失诸于权变。而英雄和伟人既可能因执着而成,也可能因权变而成。但要提升超越庸人的可能性,那就是执着而不失权变,权变而不失执着。关键是在于这一个急又放一放,先顾一顾另一个急的行为选择,不能由现实的冲动主导,而是要由理性把握,尤其是被放一放的急,不能因为暂缓而忘记被永远放弃。

十四、意志强度定理

要达成管理目的,通过他人做好工作,其关键是承担工作的他人能相对较长时间地把意志努力的方向稳定在所需要的努力上,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这也就是如何让工作主体做好工作的意志强度足够大的问题。所谓意志强度,它是对一个人在特定行为方向上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持续努力的耐心、决心、信心的概括。如果一个人在特定行为方向上坚持不懈,不畏艰难险阻,有一种不达目标誓死不休的气概,这就是意志强度高,反之相反。意志强度定理也就是对人的这种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持续努力的耐心、决心、信心的形成和持续的规律的概括,其内容可表述为:人在某一行为活动上的持续努力程度,与其预期这一行为活动所能带来的价值需求满足的多少成正比,与他对这一价值需求满足评价的高低成正比。这里的行为活动也就是意志行为,是人为达成某种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它既包括脑力、体力的投入,也包括与脑力、体力的运用相配套的外部资源的投入。这里的预期是他对某一行为活动结果的确定性判断,并且是与其行为关联的带有他主观期盼的判断。它不是希望,希望仅仅是一种主观愿望,并不代表他会为之付出努力。所谓持续努力也就是脑力、体力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外部资源的不断反复投入。根据意志行为公理,在意志行为形成的我行我所是、我是我所需、我需我所知、我知我所急、我急我努力五个环节构成的完整循环过程中,任何形式的逆向反复,都是反思发现纠正错误的过程。因而逆向反复的过程越少,也就是其意志行为越稳定,这也就意味其行为效率越高,其主体性就展现得越充分。而要保证意志行为形成的五个环节都顺序持续稳定进行,没有逆向反复,这也就是他在这一行为活动上的预期所能带来的价值需求满足稳定,一直处在最大状态,并且他对这一行为活动所带来的价值需求满足的评价也稳定地保持在最高点上。否则,当他发现有更大的其心理评价也更高的价值需求满足等待他努力去实现而改变其行为方向和方式时,这也就意味着原有行为方向和方式所实现的价值需求满足不是最大,或者是对这一价值需求满足的心理评价不是最高。无论这种反复是因为反思发现结果预期有偏差,还是对其行为所能达成的价值需求满足内容的评价有了更新调整,其所给行为主体带来的损失都是一样的。

这一定理的要点有三个:

(1)人在某一行为活动上的持续努力程度,与其预期这一行为活动可能带来的价值需求满足的多少成正比。所谓在某一行为活动上的持续努力,也就是其原有行为方向和方式所实现的价值需求满足已是最大,或其心理评价已是最高,并且保持稳定状态。这就是说如果主体我预期这特定行为活动的结果给他带来的价值需求满足越大、越多,他在这一行为活动上的脑力、体力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外部资源投入不仅会越大,而且越是会持续反复投入。根据自我意识的充分理性定律的分析,尽管价值观念和情感情绪造成的超自我设限,会使人的行为偏离完全理性的最合目的性,但不会脱离自我意识范围内的最合目的性。所以,一个人预期在某一行为活动上的努力可能带来的价值需求满足越多,就越是会在这一行为活动上持续努力。所以,一个人在某一行为活动上的持续努力程度高,也就是他预期这一行为活动所能带来的价值需求满足多。根据意志行为的我行我所是定律的分析,在其行为已经发生之后,主体我总会反思其合理性,并通过反思再决定是否延续。当且仅当反思确认了其合理性的行为才会延续。预期这一行为活动可能带来的价值需求满足越多,也就是其合理性越充分。所以,这一要点成立。

(2)人在某一行为活动上的持续努力程度,与他对这一价值需求满足评价的高低成正比。这就是说他越是看重这一行为活动带来的特定价值需求满足,他在这一行为活动上的脑力、体力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外部资源投入不仅会大,而且会持续反复投入。根据意志行为的我急我努力定律分析,当包括生命健康、发展机会、发展依靠、情感依托、既得美誉、追随人众等等让主体我感到可能失去,或者我人比较存在有可改变和弥补的人有我无时,都会在心里形成焦急烦躁之感,由急而形成的心理紧张,以迫使主体我立即行动以应对。而所有这些急越烈,就越会使人对其做出高评价。根据意志行为的我是我所需定律,主体我的价值需求越系统、越稳定、越明确,其反思否认的反复就越少,就越是有助于充分实现其主体性。只有当其价值需求系统、稳定、全面、明确,对一定价值需求满足的评价才能稳定而不摇摆,这才能形成评价高低比较的基础。而在某一行为活动上越是持续努力,也就是其反思否认发生反复的情况越少,这也就是对其所能达成的价值需求满足的评价越稳定、越高。所以,这一要点成立。

(3)人在某一行为活动上的持续努力程度,与其预期这一行为活动可能带来的价值需求满足的多少及与他对这一价值需求满足评价的高低的乘积大小成正比。这就是说前两个内涵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当一者不为零,而另一者又充分大时,才会让主体我投入充分多的脑力、体力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外部资源,并持续反复投入。根据意志行为的我是我所需定律分析,能被确认和肯定其必要性和优先性的,就一定是当时被认定为最有助于主体我有、能、善三大价值需求满足的行为。而持续努力也就是持续稳定地被认定为最有助于主体我有、能、善三大价值需求满足的行为。这也就是其预期可能带来的价值需求满足的多少,与他对这一价值需求满足评价的高低之积最大的行为,并且是多次反思确认为其积最大的行为。所以,这一要点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