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10675400000015

第15章 管理学第二公理:意志行为公理(3)

我行我所是并没有完成其行为选择的反思。我所是的并不是主体我睡梦中偶得的奇想或异念,而是对其所寻求的价值需求的内容和数量的评估界定。这也就是说被主体我所肯定的行为活动,一定是能为主体我带来价值需求满足的行为活动,并且所带来的价值需求满足还必须是在同一付出下,获得价值需求满足最大最多的行为活动,即满足在自我意识范围内的最合目的性要求。主体我之所以寻求某一特定价值需求满足,是因为主体我缺少或没有这种价值,是主体我因缺失而形成的一种获得的心理渴望。上章讨论过,人所寻求满足的价值需求就是有、能、善三类。在此也就是对我所是的有、能、善三类价值需求满足的内容和数量做出评估界定。但作为通过行动活动努力以满足的价值需求,却必须分为当下必须满足的价值需求和真实的价值需求,才能确定行为活动的意义和满足的优先顺序。

所谓当下必须满足的价值需求,是须即刻付诸努力以满足的价值需求,在时间上是急切的。其内容有三个:它虽然是肌肤痛痒之利,也不关乎其生命价值的得失,但不立刻满足主体我则会感到难受,有如度时如年的煎熬;它虽然是仅遭人闲言碎语,也不关乎其自我社会价值的重大得失,但不立刻满足主体我则会感到难看,让人蒙羞;它虽然是一个观点的被回绝,也不关乎其意识价值的得失,但不立刻满足主体我则会感到心理无法平静和愤慨。所谓真实需求,则是关乎主体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是直接与主体我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价值需求。其内容有三个:虽现时连肌肤痛痒的损害也没有,但关乎其生命价值的得失,若不满足则是健康有虞,寿命有损;虽现时不会有人能小觑我,但关乎其社会价值的得失,若不满足则其个性将不在,甚至被混同于人而成为一个抽象的数字构成;虽现时不会有人抵制我,但关乎其意识价值的得失,若不满足则会让人误解,使其内心终身难安。

我是我所需也就是对这两类需求进行反思以确认其协调性,进而决定现有行为活动的继续或中止。所以,不仅主体我的价值需求是我所是的核心内容,而且还要在时序上做出安排。当下需求如果仅仅是时间上的紧急就不一定在满足上具有优先性,真实需求如果仅仅是意义上的重要也不一定在满足行为上具有优先性。从现有行为活动的延续与否上判断,继续的前提是在意义上重要的同时,在时间上也紧急,即这一行为活动所以达成的价值需求满足既重要又紧急,才具有充分的优先性。意义上重要的需求满足行为或许在八年十年之后开始都不会耽误,把紧急的需求满足放到前面满足也完全应该。时间上紧急的价值需求满足行为或许仅仅是一个蚊子叮咬的不适,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把意义重要的需求满足放到前面也完全应该。所以,意义重要,且时间急切的需求给予优先满足就是理所当然的。但问题是二者难以处处统一,保证每一个行为选择都满足意义重要,且时间急切的条件。所以,要保证主体我的主体性,也就必须对自己的价值需求事先进行清理,并对其满足也自主地进行规划,这才能体现其主体性。

由上述分析也就可得到意志行为的我是我所需定律:主体我的价值需求越系统、越稳定、越明确,其反思否认的就越少,就越是有助于充分实现其主体性。所谓价值需求系统,也就是对主体我有、能、善三类价值需求内容的细项都有所关注,没有漏失。所谓稳定,也就是不作随大流丧失自我的从众跟风奴隶,有自己独特的意志。所谓明确,也就是其细项定义清楚,有明确的满足与否的界限。因为只有通过事先清理,使其价值需求系统、稳定而明确,主体我在满足上事先进行规划才有可能。没有主体我的事先规划,主体我也就成了被决定的客体,主体我也就无主体性可言。并且也只有主体我的价值需求系统、稳定、明确,我是我所需的反思才会简单而避免反复导致的精力投入浪费。但人们往往受制于思维惯性,忽视价值需求的事先清理,其结果往往难免是其所不需,导致错误的行为选择。而行为选择之后反思发现失误而追悔,结果或者是将错就错,放弃主体我应该有的有、能、善价值需求满足的最大化,或者是更改原有的失误而蒙受精力投入的浪费损失。这二者都是其主体性实现和发展的受损。

七、人性第二弱点:惯性思维

人在对其行为活动进行反思时,往往会中止在我行我所是的环节上,用是我曾经所是和非我曾经所非代替我是我所需的反思。这就是人性的第二个弱点:惯性思维。之所以如此,是人性本质中自我异化的懒惰节耗的特性在起作用。为了节省精力投入,主体我往往不作我是我所需的反思,停留在我一直是如此思考的和我一直是如此行动的习惯上,任由原有的行为活动惯性主导其行为活动。其表现有两个:一是因惰性作用而无视与原有思维判断相对立的信息,非我曾经所非,对事实上包含的有助于主体我有、能、善价值需求满足的重大机会信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直接导致主体我价值需求满足重大机会的流失和错过。二是因愚蠢而忽略与原有思维判断相对立信息,是我曾经所是,对事实上包含的有损于主体我有、能、善价值需求满足的重大风险信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直接导致主体我价值需求满足的重大损失。

人性的这一弱点的通常表现就是经验主义,用经验取代我是我所需的反思,放弃我是我所需的反思。忽略了原有经验所依存的实际,犯了刻舟求剑的愚蠢错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怎么可能会有完全相同的行为活动选择的条件约束和环境实际呢。

人性的这一弱点也不是人的品质修养低的问题,而是每一个人都普遍存在的一个弱点,其形成具有其生理基础。当人的行为持续一段时间,或者是在其经历中曾经有类似的行为活动,其大脑就难免发生抑制,降低多巴胺和内啡肽等神经介质物的分泌,致使其减少后,无法实现大脑神经系统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在此种情况下人的主体性隐去,陷于昏沉麻木状态,对于周围环境变化的实际感知迟钝了,所见所闻都仅仅是不自主地经过大脑过滤过的信息。甚至伟人也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原因就在此。伟人也是人,是人就难免受其生理基础所限。

八、意志行为的我需我所知定律

在主体我的意志行为形成过程中,我是我所需的需是从哪里来的?思考回答这一问题也就是我需我所知这一定律的内容。人之所求,不能超越其所知。主体我的所有价值需求,无论是当下的,还是真实的,都是主体大脑里所存储信息的一个部分,没有人能超越这一点。并且成为其价值需求的内容,还只能是已整合为具体明确且形象完整的内容。所知不具体不明确,仅仅是混沌一片,也就无法构成其价值需求。

相对个人,其知都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知,是主体我没有感知到的大千世界。它比主体我感知到的对象化存在不知要大多少倍,但它们在被主体我感知之前,是独立于我的意识之外。它们在被主体我感知到之前,是与主体我没有任何关系的存在,在主体我的意识中也就是不存在,主体我也不会视之为存在,也无法把握其存在。如果把握了其存在,它们也就进入了主体我的意识之中,即上升为第二个层次的存在了。但主体我往往会对这个没有感知到的世界进行想象,这种想象也就构成了对这一层次的存在的知识。

第二个层次的知,是主体我大脑里存储信息所对应的世界,这就是主体我所知的世界。其范围包括主体我的知识、经验、感觉所及的范围,也就是被主体我对象化的客体存在。知也就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的有关主体我以及与主体我相关联的世界存在的知识。但它并不是包括主体我在内的所有世界存在的信息,而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有进入主体我大脑的存在信息,才能构成主体我的意识的内容。所以,主体我的意识属于大千世界,是大千世界被主体我感知后,进入我大脑成为其所存储信息的一个部分,是被主体我对象化的存在在主体我大脑里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的世界。

第三个层次的知,是主体我的价值需求,是主体我通过思维判断进行整理加工,形成的关于主体我与独立于主体我之外的对象化存在,以及相互依存关系信息。它们在主体我大脑里清晰而具体,不是满足其好奇心所了知到的支离破碎的信息,而是能对主体我有、能、善三类价值需求的满足产生实实在在在影响,并被主体我选择确定要通过努力以达成满足的具体需求内容。

知的对象在主体我的感知范围之外,相对于主体我就是无,就是不存在;在主体我的意识之中,但没有整理整合形成完整形象的内容,就是想不清楚,看不明白的混沌存在和关系,也就是大脑里的一些不系统、不连续的信息片段和信息碎片。尽管整合成完整形象的知识也是由一系列信息片段和信息碎片构成的,但它们已由与主体我的特定关联关系而串连成了一个整体。表现为当下需求和真实需求的时间紧急与意义重要的矛盾的协调也只有在这时才可能实现。而主体我大脑中整合成完整形象的信息与没有整理整合的混沌信息之间也存在关联关系。没有整理整合的混沌信息,是整合成完整形象的信息的材料和环境,也可以说是整合成完整形象的信息的基础和营养液。整合成完整形象的信息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或者说没有整理整合的混沌信息越丰富,整合成完整形象的信息就可能越多。而整合成完整形象的信息越多,其所寻求的价值需求也就越丰富。品尝过兔肉的鲜嫩和香味的人,一定会有吃兔肉的需求,但仅仅见过兔跑的人就不一定想吃兔肉。而价值需求越丰富,就越是不会满足于现状,就越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达成其更多的价值需求满足。主体我努力的动力能长久维持,就是因为待满足的需求广泛存在。如果所有需求都满足了,其努力的动力也就会因为不再有亟待满足的需求而消退和消失。这就是老子所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道德经》第三章)的原因所在。

主体我作为一个动物性存在,见到可欲,形成可通过努力达成满足的预期,这预期又直接使其大脑兴奋起来,增加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在大脑神经系统的各细胞体之间建立联系,提升需求满足努力的强度。这是价值需求作用于人的行为选择的生理过程。但是,主体我往往受制于从众无居的弱点制约,总是跟着社会他人已经获得满足的价值需求走,放弃对自己的真实价值需求满足的寻求努力,所以无以把自我的价值活出来,而是活出他人已活过的价值。因而在主体我与他人的比较中而失掉了自我,不仅使自己活得太累,而且还往往在不如人的自卑中遭受压抑带来的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而从众无居却又是人所共有的一种具有普遍性弱点。

由上述分析可得到意志行为的我需我所知定律:主体我所知范围越广,其所寻求的价值需求也就越多,其所知内容越系统,为达成由以形成的价值需求满足的努力动力也就越大。反之相反,主体我的大脑里所存储的知识信息越少,其所寻求的价值需求内容也就越单调、越贫乏,其努力满足的动力也就越小。

九、人性第三弱点:从众无居

世界上庸人多,圣贤少。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所共有的弱点——从众无居——使然。所谓从众无居也就是主体我跟着感觉走,把周围他人所已获得的价值需求满足确立为自己努力寻求的目标,忘记或者没有守住自己应该寻求也可通过努力能达成的价值需求满足。一个人如果意志指向摇摆不定,人云亦云,人行亦行,把自己活成与社会他人一样的主体我,也就失去了自身应该和可能的主体我,把自己变成了仅仅在数字上的一个符号性存在。这就是普普通通的没有个性特征的芸芸众生——庸人。这种从众无居弱点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其普遍性表现有两个:一是任何一个个人都存在有这一人性弱点。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总会把周围社会他人的现实状况当作背景参考对比,不是着力于创造人无我有以展现自身的主体我,而是努力于人有我无的改变,以达成人有我有的平衡为满足。二是在模糊不连贯的信息收集获取上从众无居,毫无目的的围观他人的争吵,甚至顺从他人的目光指向毫无意义的探索。整理整合以形成完整形象的信息,确立努力满足的价值需求项,更会被从众心理拖着走。在分析判断一个事件或问题时,往往总会观望他人的态度和观点。因而其结果就是主体我的真实需求总有一块没有达成满足,并且没有满足的价值需求,不是不能满足,而是追随众人已经满足的价值需求而因为没有在这一价值需求的满足上付出努力。

这种从众无居本身就是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失落。但人作为社会性存在,又不免时时刻刻关注他人的行为。他人是构成主体我的存在世界的一个部分,不能忽视,也无法忽视。正是这种不能忽视和无法忽视,使主体我不可避免地会把社会他人已经实现的有、能、善价值满足状况与自己的对应满足状况进行比较,从而使主体我背离自己应该而又可能实现的有、能、善价值需求满足而努力满足社会他人已经实现的有、能、善价值需求满足。在此,主体我在主体性沉睡过程中,作了从众心理的奴隶。

其典型表现有六种:

(1)拾别人的牙秽。社会他人已经拥有,相对于他可能没有多少价值,这就像生气的女人借购物发泄而购买永远也派上用场的商品一样。而即使相对于他人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相对于特定的主体我却不一定也有使用价值。所以,一味地寻求人有我有的努力,也就成了拾取别人牙秽的行为。

(2)做别人的粉丝。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粉丝地位,这直接是放弃自己的主体性。把他人当作偶像追捧,他人的行为习惯信息就会被有意无意地强化和放大,这类信息所对应的行为习惯就成了人们不加选择地接受的行为习惯。当这种行为习惯信息接受多了以后,人们就会不自主地拜倒在其脚下,崇拜他,追随他、模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