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膑兵书
10671600000031

第31章 五名五恭(2)

就这样双方又相持了一段时间。忽然西南角上有一名身着黑袍的敌将,越众而出,箭无虚发,将铁木真的兵士接连射倒了10余名。铁木真部下两员将官持予冲上前去,忽听“飕、飕”两声响,两名将官接连撞下马来。铁木真刚说出“好箭法”三个字,那员黑袍将军已冲近土山,弓弦响处,一箭射中铁木真手臂,第二箭又朝肚腹上射来。铁木真忙提马缰,那匹坐骑立了起来。铁木真躲过了第二箭,而那匹战马却被射穿胸部,扑倒地上。铁木真的兵将见主帅落马,不禁大惊失色。敌军兵将欢呼呐喊,潮水般冲杀上来。三儿子窝阔台替父亲拔下箭,正要裹伤,铁木真喊道:“别管我,守住山口!”窝阔台应命转身,射倒两名敌兵。铁木真的义弟忽都虎退了回来。者勒米以为他临阵退缩,愤怒斥责他。忽都虎说是没箭了,铁木真坐在地上,从自己箭袋中抽出一把箭扔过去。忽都虎接过箭来,弓弦连响,一名敌军将军应声落马。忽都虎猛冲下山,抢过那名将军的骏马,回到山上。铁木真连连称赞:“好兄弟,真有你的!”忽都虎满身是血,低声问道:“可以举旗吹号了么?”铁木真伸手按住伤口,鲜血从手掌里流出来,但他说,“敌军还没有衰疲,再坚持一会儿!”说着,拉过一匹马来,奋力骑上马背,大声叫道:“大家要牢牢守住!”随即挥动长刀,劈死了三名冲上土山的敌兵。敌军忽然看见铁木真重新上马,神威依然,不觉气馁,纷纷退下山去,攻势顿缓。铁木真见时机到了,便吩咐:“举旗,吹号!”只见一名蒙古勇士,在众军呼喊声中,站上马背,将白毛大旗高高举起,铁木真的号角,随之呜呜吹响。只听四下里杀声震天,远处,铁木真的四路骑兵排山倒海般冲杀过来。敌军被铁木真军兵的气势压倒,顿时乱作一团,你推我挤,争相逃命。不到半个时辰,敌军已土崩瓦解,死伤无数,仅有小股逃散,这一仗,铁木真打得十分出色,先磨掉敌军的锐气,继而震慑敌胆,最后四路合围,内外夹击,把实力超过自己的敌军一举消灭,从此声威大振。

上面例子中,铁木真对敌的态度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可有些将领则骄狂自大,刚愎自用,楚汉战争中,韩信在攻克齐国临淄后,又率兵乘胜追击齐王。楚王项羽见此情形,便派大将龙且带着人马去救援齐王。

有位谋士对龙且说:“汉兵远道而来,而且勇敢善战,势不可挡。齐、楚两国的军队都是在本乡本土打仗,将士们士气不高昂。如果我们坚守城池,不同汉兵交战,同时派人到被汉军占领的地方去鼓动齐人,告诉他们齐国没有灭亡,让他们起来反抗汉军的占领,这样,汉军的粮草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告急,那么他们就不战自垮了。”

谁知龙且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他认为韩信不足惧,并不是不可战胜,所以他不听从这位谋士的建议,执意要同韩信交战,期望能打败韩信,好向楚王邀功领赏。

楚汉两军在潍河两岸扎营,隔河对峙起来。韩信命令士兵们赶制了1万多个沙袋,并派人在夜里偷偷将沙袋搬到潍水上游阻塞河水,然后率军渡水,敲响战鼓,向楚军发动进攻。

当楚军开始回击后,韩信的部下马上假装败北,逃回岸上。龙且见此情形,以为汉军不堪一击,便下令渡河追击。当大批楚军士兵渡河时,韩信命令士兵搬去上游的沙袋,水流突如其来,汹涌而至,楚军慌作一团。韩信又下令立刻反击,汉军便掉头攻击慌乱中的楚军,龙且在乱军中被杀死,楚军大败。

龙且的失败,证明一个将领若是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不听别人的忠告,则在战争中往往会遭受失败。下面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

宋仁宗时,都监李士彬下辖10万大军。赵元昊起兵反叛后,曾给他写了书信,并且赠给他许多锦袍、银带。宋军诸将知道后,都心生疑惑,但副都部署夏元亨却说:“这是赵元昊的离间之计。李士彬同羌人世代有仇,如果李士彬同他们私通,有人赠送他礼物,怎么会让大家知道呢?”因此,夏元亨对李士彬深信不疑,还摆了宴席请他喝酒,同时重重赏赐。李士彬对此十分感动。

赵元昊见离间计失败,便派人游说李士彬,李士彬毫不犹豫地将来人杀掉了。赵元昊又心生一计,派了一些人诈降李士彬。李士彬没有认真辩别真伪,便相信了。后来他又将此事报告给延州知州范雍,建议把来降之人统统迁到南方去。范雍不以为然地说:“与其征剿而擒获敌人,哪比得上招降他们?”不但不听从李士彬的建议,反而下令重赏归降的人,并将他们交由李士彬管辖。

后来,每天都有许多前来投降的人,李士彬只好将他们安置在各个营寨中,两军每次在边境上相遇,赵元昊便命令部将不战而逃,并且让他们对李士彬说:“我们只要一听到将军的名。连胆都给吓破了。”李士彬听了这些恭维的话,变得越来越骄傲了。而且他对部下十分严厉,有时候甚至近乎残酷,许多人对他心怀不满。赵元昊抓住这一良机,又暗地里给李士彬的部将送去许多礼物,开以高官厚禄来引诱他们,这些人也都偷偷接受了,而李士彬对这一切竟一无所知。

公元1040年,西夏大军浩浩荡荡地入侵中原,李士彬奉命抵抗。范雍命令李士彬分守36个营寨,以阻击敌人的深入。李士彬之子李怀宝说:“如果分兵抵敌,必然势力单薄,容易被各个击破,应当合兵抗击。”李怀宝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李上彬却认为,分兵御敌是上司的命令,不得违抗,拒绝了李怀宝的意见。更遭糕的是,先前来诈降的人及被赵元昊收买的部将都成了西夏军内应。李士彬准备亲自上阵杀敌,结果他的部下却把一匹瘦弱的马牵来给他骑。李士彬跃马挥刀冲入敌阵时,被西夏军生擒。

上面的例子可以说明,孙膑把军队分为5种类型,是很准确的,针对5种情况提出的对付策略也是切实可行的。孙膑的论述,既可供带兵将领作为临敌时分析敌情、确定对敌策略战术之用,又可作为带兵将领作为自律的标准,防止犯这几种错误,防止敌军用以对付本文论述的“五恭五暴”,是论述己方军队进入敌对国家时应持的态度。

这是带兵将领很难处理好的一个问题。任何一支军队进入敌对国家时,都会遇到对方民众自然的猜疑、不信任,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敌对情绪。倘若处理得好,可以逐步取得信任,从而站住脚跟;若处理不好,则会加剧敌对情绪,使自己寸步难行,处处挨打。孙膑在这里提的五恭和五暴,实际是两种极端的态度,单纯采取哪一种都是不行的:一味谦恭,会被对方民众视作自觉理亏,软弱可欺,自然对你毫无畏惧,更谈不上尊重;一味凶暴则只会加深仇恨,激发反抗,其结果也同样不妙。孙膑认为,二者应交替使用。我们则可以理解为不卑不亢,不软不暴,掌握适度。既要理直气壮,显示出正义之师的威严,又要对敌国民众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和爱护,让他们对进入该国的军队既敬畏又信任。

但是真正做到这些的人又有几个呢?例如董卓以征讨专权的宦官进京护驾的例子。董卓大军进入京城和中原地区,虽然不是敌对国家,但总是进入了原非他所管辖的地区,虽没有天然的敌对情绪,也总有不了解的一面。董卓本是打着勤王的旗号进兵的,本可得到民众的拥护,但他进入京城,占据中原之后,比原来把持朝政的宦官更凶残,不但威逼皇帝、擅定兴废、淫乱宫廷,更是四处抢掠百姓,滥杀无辜,残暴凶恶,令人发指。所以,董卓很快就激起了各阶层来反抗、讨伐,他的专权没多久就以失败告终。这充分说明,单纯依靠凶暴是不行的。

诸葛亮平南蛮,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范例。

他带领的蜀兵蜀将,自是比孟获的蛮兵厉害多了,所以屡次战胜蛮兵。但他从不施暴,对俘虏一律释放,并给以种种优待,对普通百姓那就更不用说了。他在宽大的同时,还不忘显示实力,他曾带领孟获观看蜀军兵营、武器、粮草,目的是让孟获知道蜀军的强大,启发他不要作无谓的反抗。诸葛亮的刚柔相济,不但从武力上征服了南蛮,而且从内心收服了蛮邦上下。

上面两个实例,让人们认识到,在“敌对国度”中,该如何行事。就像董卓那样凶残贪婪,虽然是在并非真正的敌国,仍是站不住脚,而像诸葛亮那样,在真正的异国他乡,照样能得到拥护。总之,如何具体掌握“谦”与“暴”,对我们做人处事尤为重要,刚柔并济,谦、暴交替,其中大有学问,值得我们认真揣摩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