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膑兵书
10671600000028

第28章 善者(1)

【原文】

善者,敌人军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而不如知也。故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车坚兵利不得以为威,士有勇力而不得以为强。故善者制险量阻,敦三军,利屈伸,敌人众能使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劳,得天下能使离,三军和能使柴。

故兵有四路、五动: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进,动也;退,动也;左,动也;右,动也;默然而处,亦动也。善者四路必彻,五动必工。故进不可迎于前,退不可绝于后,左右不可陷于阻,默然而处,于敌之人。故使敌四路必穷,五动必忧。进则傅于前,退则绝于后,左右则陷于阻,默然而处,军不免于患。

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饥渴而不得食。以此薄敌,战必不胜矣。我饱食而待其饥也,安处以待其劳也,正静以待其动也。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还踵。

【注释】

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善者,指善战者。

受敌:受攻击。

不相知:互不知情。

简文“沟深”二字只残存“水”旁,据文义释。

意谓善战者能审察地形,利用险阻。

柴:陋俗为訾,怨恨。

彻:通达。

工:巧,善。

意谓进军时敌人不能阻挡前进。

意谓退军时敌人不能切断退路。

傅:借为保薄,迫。

卷甲:卷起铠甲。趋远:向远方急进。

一天走两天的路。

“战必不胜”是指敌方说的。

不还踵:犹言不旋踵。意谓冒锋刃而不后退。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在敌人兵强人多的情况下,能使得敌军兵力分散而不能相互支援,遭到攻击时不能互通情报。所以说,壕沟很深、壁垒很高的阵地算不得坚固,战车坚固、兵器锐利算不上锐不可挡,士兵勇猛善战也算不上强大。因此,善于用兵的将领善于审视地形险阻而加以利用,能够指挥全军将士进退自如,敌军兵多时能使其变少,敌军军粮充足时能让其挨饿受饥,敌军稳守不动时能使敌军疲劳,能让得全国民心的敌军离心离德,能使全军团结的敌军互相怨恨。

军事上有四路五动,前进是一条路,后退是一条路,向左是一条路,向右也是一条路;前进是动,后退是动,向左是动,向右是动,按兵不动同样也是动。善于用乓的将领做到四路通达,五动巧妙。因此,当自己的军队前进时会让敌军不能牵制,后退时不会让敌军切断后路,向左向右不会受敌军阻拦,按兵不动时,反过来要使敌军四路全都受困。五动必定有忧虑,前进时必有我军阻挡于前,后退时必定被切断后路,向左向右一定受到阻挡,即使按兵不动,也难免覆灭。

善于用兵的将领,能让敌军偃旗息鼓绕远路,也能使敌军抄近路急行军,能使敌军疲病而得不到休息,又饥又渴而不能吃饭喝水。敌方用这样的军队交战。那肯定是不能取牲了。而我军则是吃饱了等待饥饿的敌军,以逸而等待疲惫的敌军。按兵不动而等敌军动。这样交战,我士卒们定会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心得】

这也是一篇讲述临敌作战的方法与战术的文章,讲得是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克敌制胜的将领,才是会用兵的将领。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面对强敌时,会用兵的将领能巧妙地寻找有利于己方的机会和地形,让敌军由全局的优势变为局部的劣势,让其处于被动,并战而胜之。

文章不但指出了善于用兵的将领应该具备的水平,而且又指出了应该达到的境界:善于观察和利用地形,机动指挥全军,能使敌军兵力由多变少,由粮足变为粮少,由逸变疲,由团结变为不和等等。这些述说对用兵作战的将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文章进而把用兵的临敌指挥概括为“四路五动”,特别是把“按兵不动”也列为一“动”,很有辩证思想,也是很有见地的说法。“四路五动”,很准确地概括了作战当中的各种运动方式,孙膑就是从这“四路五动”的指挥上来判断将领善于用兵的程度。孙膑把用兵能做到“四路通达,五动巧妙”的将领认定为是真正会作战的将领,并进而将“四路、五动”阐释为让自己的军队进、退、守皆运动自如,并让敌军“四路受困,五动忧虑”。所以说将领在一军中是很重要的,而一个具有高极智慧的人更重要。

公元215年,曹操消灭了西北马超、韩遂势力后,便亲率大军进攻汉中的张鲁,以占据汉中。张鲁是东汉时期“五斗米道”的道教传教人,被东汉统治者封为镇民中郎将后,成为汉宁太守,转变为封建统治者。张鲁得知曹操进攻汉中,自思以汉中一隅之地,不足与曹操对抗,想投降曹操,但他的弟弟张卫不同意。张卫在曹军到达平阳关(今陕西勉县西北)时,率领1万多人据关坚守,平阳关最终还是被曹操攻破,张鲁及巴中地区的宗人首领均投降了曹操。因此,曹操基本上控制了汉中及巴中地区。

刘备对于曹操势力进入汉中,而且深入巴中地区十分担心。他派部将黄忠出兵击败了曹军在巴中地区的势力,控制了这一地区。这时曹操的军队驻扎在汉中。他的丞相司马懿曾向他建议,要他抓住时机进攻益州。曹操鉴于西蜀守备不易攻破,且自己后方还不稳定,因而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不久,他把原驻守在长安的大将夏侯渊调来驻守汉中,自己领兵回到了中原。

汉中的地理位置对于刘备、曹操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四川东北的门户,曹操占据汉中,可以使益州北方无险可守,这对占据四川不久的刘备无疑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而汉中如果被刘备占据,那么刘备则可以攻关中,退可以守益州。因此,刘备决心将汉中夺回自己的手中。公元月217年,刘备亲率主力进攻汉中,留诸葛亮守成都,负责军需供应。刘备大军屯驻阳平关,想攻下这一战略要点。刘备选精兵万余轮番攻阳平关,始终没能得手。双方在阳平关相峙一年有余。公元219年正月,刘备经充分地准备与策划,决定采取行动以改变这种长期相持的局面。刘备率军避开地势险要、防守严密的阳平关,南渡汉水,沿南岸山地东进,一举抢占了军事要地定军山。定军山是汉中西面的门户,地势险要,刘备占领了定军山,就打开了通向汉中的道路,并且威胁着阳平关曹军侧翼的安全。夏侯洲被迫将防守阳平关的兵力东移,与刘备争夺定军山,以防止刘备进军和北上,曹军在汉水南岸和定军山东侧建营垒,修围寨,设鹿角(一种栅栏式的防御工事)。刘备军夜攻曹营,火烧南围鹿角。夏侯渊命张台守东南,自率轻骑往救南围。刘备军又急攻东围,并派黄忠率精兵埋伏在东、南围之间的险要地段。张合不支,夏侯渊又急忙率军回援东围。黄忠居高临下,以逸待劳,突然攻击行进中的夏侯渊。夏侯渊毫无防备,战败溃逃,夏侯渊本人也被黄忠斩杀,张合率军退守阳平关。

夏侯渊死后,曹军由张郃统领。曹操得知汉中战场失利。亲率主力从长安出斜谷,迅速赶赴阳平前线救援汉中。这时,蜀军士气旺盛,刘备通过定军山争夺战改变了以前的被动局面,也信心十足。他对随从的部将说:“曹操虽然再来,也将是无能为力了,汉中必然归我所有。”待曹军到达汉中后,刘备利用有利地形,拒守险要之处而不与曹操决战。同时,刘备遣游兵扰袭曹军后方,劫其粮草,断其交通。曹军攻险不胜,求战不得,粮食缺乏,军心恐慌,后无斗志,士卒逃亡者不少。一个多月后,曹操不得不放弃汉中,全军撤回了关中。刘备如愿占据了汉中,不久,他派刘封、孟达等攻取了汉中郡东部了房陵(今湖北房县)、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等地,势力得到了扩大与巩固。汉中争夺战以刘备的胜利而告结束。

孙武在《孙子兵书·军争将》中提出,用兵作战最困难之处在于争夺制胜条件。从刘备、曹操争夺汉中之战中,也确实证实了孙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交战之初,曹操据汉中,扼守阳平关这一军事要地,打退刘备军队的多次进攻,使得刘备处于长期屯兵坚城要塞之下而毫无进展的被动状态之中;而后来,当刘备抢占了另一更为有利的军事要地定军山后,形势便完全发生了逆转。刘备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受制于人变为制于人——能够以逸待劳,调动曹军,使曹军疲于奔命,来回奔走,以至于最后陷入了求战不得,进退两难的境地。争夺制胜权的重要,从曹、刘两军争夺汉中的战例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刘备之所以能变被动为主动,最主要的一点是他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刘备停止了以硬碰硬的作战方法,通过长途迂回,占领了另一军事要地定军山,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此后,刘备便反客为主,调动曹军并在运动中伏歼灭了曹军,刘军面对曹操的援军,采取以主力守险不战,以游兵扰其后方的战略,逼迫使曹军撤出了汉中。

东晋时期,刘裕北伐灭南燕、后秦之后,于公元420年6月迫晋恭帝让位,自立为帝,国号为宋,史称刘宋。刘来政权占领了中国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而北方则被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所占领,形成南北对立的两个政权。而后,刘宋经历了齐、梁、陈等朝代的更迭;北魏则分裂为东、西魏,后变为北齐、北周。沙苑、渭曲之战即发生在北魏分裂后的东、西魏之间。

公元534年,统一了我国北方的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西魏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政权为丞相宇文泰所把持。东魏定都邺(今河北漳南),政权为丞相高欢所把持。双方为吞并对方,进行过多次的战争。发生于公元537年的沙苑、渭曲之战只是其中的一次。在这次战争中,东魏出动20万大军进攻西魏,西魏军则以7000精骑迎战。由于西魏军统帅字文泰在处军相敌方面高出东魏高欢一筹,因而西魏军能够以弱胜强,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