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成语故事
10668600000008

第8章

接着田开疆也拿过一个桃子,说:“我手拿兵器,接连两次击退敌军。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独自吃一个桃子了。”这时,古冶子说;“我曾助国君横渡黄河,杀死挡驾的大鳖。像我这样的功劳,也能独自吃一个桃子!你们两个快把桃子拿出来吧!”

说罢,便抽出宝剑,欲作拼杀。公孙接、田开疆叹了一口气,说:“我们勇敢不如您,功劳也不及您,拿桃子也不谦让,这就是贪婪啊。如此活着,还有什么勇敢可言!”于是,他们二人都交出了桃子,刎颈自杀了。

古冶子看到这一情形,说:“你们两个都死了,惟独我自己活着,这是不仁;羞辱别人,吹捧自己,这是不义;悔恨自己的言行,却又不敢去死,这是不勇。不仁不义不勇我一人都占全了,还活在世上怎能说得过去呢?”古冶子感到异常羞愧,放下桃子,也刎颈自杀了。事后,齐景公厚葬了他们三人。

释义

二桃杀三士原意指用两个桃子就杀死了三个猛士。后来用以比喻施展阴谋手腕借刀杀人。

反客为主

【出处】

《三国演义》七一回。

三国时期,为了收复汉中失地,刘备、诸葛亮派老将黄忠带三千人去攻打定军山,由于定军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诸葛亮又让谋士法正出谋划策,并让赵云随时准备增援。

魏国守将夏侯渊最初采取的是拒守不战的方法,使蜀军没有作战机会。后来,夏侯渊听说曹操率四十万大军前来增援,马上改变了略,命夏侯尚领一小部分兵力去挑战,自己领大队人马埋伏在山路侧。

由于布置严密,这一次夏侯渊大获全胜,消灭了一千蜀兵,而且擒了蜀将陈式。

面对这样的局面,谋士法正说:“夏侯渊为人比较轻率并且脾气躁,勇猛而缺少智谋。

我们要鼓舞士气逐渐缩小包围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只有这样才能迫使夏侯渊出战,再找机会擒拿他,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做法。”

黄忠按照法正的策略,先是犒赏三军,然后步步为营,逐渐接近魏军地盘,并夜袭定军山对面的一座高山,以便观察定军山的军情,激怒夏侯渊。

夏侯渊闻讯果然大怒,不顾谋士的劝告而贸然出击,结果被老将黄忠砍为两段,主将一死,魏军失去了抵御能力,黄忠乘胜追击,拿下了定军山。

反客为主是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战术,变为成语后,意思略有变化。

释义

反客为主原意是使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常比喻形式或身份地位的变化,即变被动为主动。

放虎归山

【出处】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

秦穆公33年,秦国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出师讨伐郑国。在回师时,在崤山却被晋军大将先轸带兵打败而被俘。

晋襄公打算将孟明视等三人献于太庙,然后施刑,以表战功。

晋襄公的后母文赢听说娘家秦国的大将被俘,便对襄公说:“秦晋两国结为婚姻,相交很厚,何不放他们回去,让秦国去处置他们。”襄公不听,文赢继续劝说道:“当年楚国的成得臣打了败仗,回去后被楚王杀了。秦国难道没有军法吗?再说我们的先君惠公也曾被秦国逮住过,秦国国君以礼相待,把他放回来了。别人对我们这么有礼,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杀掉这三个人呢?这岂不是显得我们太无情了吗?”

晋襄公是个孝子,不敢违抗母命,就把三员大将放了。当时,先轸正在家里吃饭,听到此事,怒不可遏地把刚吃进嘴里的饭吐了出来,立即去见晋襄公。他怒冲冲地问襄公:“秦国的囚犯在哪里?”

襄公回答说:“母后请求放他们回国,让秦国去处置他们。我已遵照母命把他们放了。”

先轸听了,非常气愤,“呸”地一声,吐了襄公一脸口水,大声说:“你这小子,竟糊涂到这种地步。我们辛辛苦苦才把他们捉住。你竟听从妇人的只言片语而把他们放了,这叫‘放虎归山’。将来,你后悔就晚了。”听了先轸一番话,晋襄公醒悟过来,马上派人去追赶孟明视等三人,可哪里还能追得上呢!

孟明视等三人回国以后,秦穆公不但没有责备他们,反而继续让他们掌握兵权。过了三年,孟明视等终于打败了晋国。秦国成了西方的霸主。此时,晋襄公才真正后悔莫及。

释义

放走敌人,后患无穷,就像把老虎放回山林一样危险。

飞扬跋扈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记》。

侯景原来是北魏时定州刺史,后高欢纂权后,他又依附高欢做了大丞相府长史兼定州刺史,侯景为人极其残暴,又依仗手下有十万精兵,在河南十三州霸道了十四年。

高欢去世后,高澄执政,要剥夺侯景的兵权,侯景便率兵归降南朝梁武帝萧衍。萧衍任命他为豫州刺史,坐镇寿阳。但不久侯景发动叛乱,攻陷了梁都建康,改国号为汉。每逢出兵作战,侯景总嘱咐领兵的将领攻破城池后,把城里的无辜百姓杀光,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厉害。他又禁止两人以上交谈,如有人违犯,株连九族。他建立了一个大舂碓,把对他不满的人都投入碓内捣死。但是梁朝的老百姓支持萧衍的第七个儿子,湘东王萧绎,不久湘东王击败了侯景。侯景在逃跑途中被杀,结束了他飞扬跋扈的一生。

释义

原指意态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后形容骄傲放肆,不受法度制约。飞扬:放纵,高傲。跋扈:蛮横,肆意妄为。

废寝忘食

【出处】

《曲水诗序》。

孔子为了宣传他的儒家学说和治国方略,在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四处游说。一年,孔子来到了楚国的叶县。

叶邑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在此之前,沈诸梁只是仰慕孔子的大名,并不十分了解孔子的为人处事。于是他便向孔子的学生子路了解孔子的情况。

子路师从于孔子很多年,是孔子的学生中有名的一个。但是当沈诸梁问及孔子时,他竟不知从何说起,便沉默不语。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应该这样告诉他:‘孔老夫子嘛,努力学习,专心一意而不厌倦,甚至连吃饭睡觉都忘了;传道授业津津乐道,从不为受贫受苦而担忧;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纪。’”

孔子这些话,不仅概括了他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面貌,还让我们深刻体会了他孜孜不倦,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令后人景仰。

释义

废寝忘食原意指不去睡觉,忘记了吃饭。后世多用以比喻对某一件事情专心致志,以至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形容工作和学习专心、努力、投入。

分道扬镳

【出处】

《魏书》。

元志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大臣,他聪明过人,才华横溢但清高孤傲。

元志恃才自傲,瞧不起某些才疏学浅的达官贵人,经常对其出言不逊,但又合情合理。一次,元志外出游玩,正巧御史中尉李彪的马车从对面飞快地驶来。元志的官职比李彪的小,按理应给李彪让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给他让路。李彪见他这样轻狂骄逸,目中无人,便怒火中烧,当众责问元志:“我乃堂堂的御史中尉,官职比你大多了,你为什么不给我让路?”

元志可不认李彪的理,反而振振有词:“我是这里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过是洛阳的一个住户而已,哪有地方官给住户让路的道理!”

两个互不相让,争吵不巳,最后闹到孝文帝那里。

孝文帝听了他们各自的陈词,觉得两人的话都有点道理,也不好作评判,便笑着说:“洛阳是我的京城,你们说的也都有道理。我看不如这样吧,你们俩分开走,各走各的,在自己的道上扬鞭催马不就行了吗?”

释义

分道扬镳原意指把道路接直行线一分为二,各走属于自己统辖的路,分路前进,后来用以比喻各人向各自不同的目标前进。互不相干。

风吹草动

【出处】

唐《伍子胥变文》记:“偷踪窃道,饮气吐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春秋时,楚平王杀害了伍奢和其长子伍尚后,又下令追捕他的二儿子伍员(即伍子胥)。伍员知到此事后,乔装改扮,准备逃到吴国去。他在好友东皋公的帮助下混出昭关,在昭关,他曾一夜间急白了头发和胡须。出了昭关来到一条大河边,为了防备追兵,白天不敢行走,也不敢进村庄找吃的,他在芦苇丛中藏了起来。但是,心中却十分紧张,一看到被风吹动的芦苇,就担心是追兵来了。伍员看见一只渔船从远处划了过来,连忙请渔翁渡自己过河;渔翁了解了伍员的身世之后十分同情,不仅帮他过河,还拿来饭菜让他充饥。后人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形容伍员逃亡的情形是“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释义

成语“风吹草动”比喻一点点轻微的动静或变故。

负荆请罪

【出处】

《史记》。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文一武两个得力的大臣。武的叫廉颇,他多次领兵战胜齐、魏等国,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文的叫蔺相如,他曾两次出使强大的秦国,面对骄横的秦王,他临危不惧,有勇有谋,顺利地完成了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因此,赵王封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见蔺相如本来就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家臣,一下官位比自己还高,很不服气。他到处对人说:“我攻城占地,立了不少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是动动口舌,地位就在我之上。何况他本是个下等人,官职在他的下面我感到羞耻。如果我遇到他,一定要当面羞辱他。”

有人把廉颇的话告诉了蔺相如,劝他去报告赵王。蔺相如不仅不去报告,以后出门还格外小心,听说廉颇来了,就远远地避开。国王朝见大臣时,他也经常托病不去,避免与廉颇见面。他的手下人见了,很不痛快,对他说:“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跟着你,是仰慕你的勇气。现在你的职位比廉颇高,可廉颇羞辱你,你却躲着他,如此胆小怕事。老百姓尚且有羞耻之心,何况你是一位大臣呢!我们咽不下这口气,请让我们离开你吧!”

蔺相如坚决不让他们离去,说:“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他的部下说:“当然是秦王了。”蔺相如笑道:“秦王是一个强国的国君,我都敢当面叱责他,难道会怕廉将军吗?我只是觉得,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如果我和他两虎相斗,必然是要伤害其中一个。这样,对国家不利。我之所以让他,是为国家着想。个人恩怨是小事,不该计较。”

此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他感到很羞愧,便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共同为赵国出力。

注释

负:背着。荆:荆条。

释义

原意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现比喻完全承认错误,诚心请求对方惩罚。

赴汤蹈火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刘表传》。

东汉末年时期,皇室衰微,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担任荆州刺史的皇族刘表,对当时的军阀混战采取观望的态度。

公元199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东北)争战。袁绍派人要刘表支援。刘表口头答应,实际上按兵不动;对曹操也采取同样的态度。

从事中郎韩嵩认为刘表用这种态度不妥,对他说:“曹、袁两公相持不下,将军的行动举足轻重,应慎重选择一方。若是继续犹豫暧昧,后果肯定得罪两方。”

韩嵩向刘表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认为胜利必在曹操一方,建议刘表归附曹操,才是万全之策,其他将领也赞同韩嵩的建议。刘表还是犹豫不决,他考虑再三对韩嵩说:“目前,曹公已经迎天子到了许都,请先生到那里为我去观察一下实情如何?”

韩嵩严肃地说:“我是您的部属,自然应该听从将军的命令,就是要我赴汤蹈火,也会奋不顾身,死也不推辞。不过要请将军再三考虑,如果此番能作出上顺天子、下归曹公的决策,那么我去京都是正确的;如果将军主意还未拿定,就派我进京,若天子封我为官,我就成了天子之臣,不能再为将军效力了。望将军到时不要让我为难。”

刘表对此没有明确表态,就让韩嵩去京都了。果然不出韩嵩所料,他到京都见到受曹操控制的汉献帝后,马上被任命为零陵太守。韩嵩赴任前,去向刘表辞别。

刘表知道韩嵩已接受汉献帝的任命一事后,勃然大怒,认为他是对自己的背叛,当场要将韩嵩处死。文武官员都非常震惊,纷纷为韩嵩求情。但是,韩嵩却神色自若地对刘表说,他进许都前有言在先,因此刘表现在这样处置他,是负了他,而不是他负了刘表。接着,他当众把先前对刘表说的话重说了一遍。刘表只好不杀韩嵩,而将他囚禁起来。

释义

敢于面对沸水和大火。指为了忠于他人,甘愿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着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从,无奈投降了匈奴。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腐刑”。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