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体验营销
10667100000030

第30章 文化体验策略(1)

文化体验涵盖了我们前面所介绍的娱乐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传递消费者认同的文化来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带给个体在情感、身份、思想等诸方面难忘的体验经历。但是它又超越了个人体验范畴,让个体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体验

说起文化体验产品,最典型的莫过于可口可乐了,可口可乐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同时代表了一种文化——美国文化,就如同万宝路香烟和牛仔一样,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人们在消费者这些产品的同时,更多的是在体验一种美国文化。

文化作为一个社会意识、形态、价值信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的总和,在塑造消费者良好体验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首先通过使人们回归一些最安全、最持久的信仰来满足人们最原始质朴的情感需求。其次,文化作为一种习得行为,给予生产者通过文化生产系统创造新概念并把品牌与其象征意义相联系的空间,从而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价值意义和体验。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家庭的文化观念都存在差异。以颜色为例,红、黄、绿、蓝、紫、白、黑等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一般来说,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热情喜庆,黑色代表哀伤或庄重肃穆,绿色象征生命、青春与和平。但在不同的国家,相同的颜色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蓝色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最有男子汉形象的颜色;而在英国和法国,红色才具有相似的意义。在日本,灰色是同廉价商品联系在一起的;对于美国人来说,灰色却代表着昂贵、高质量,并且值得信赖。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关于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正确的、以及人们应追求一个什么最终状态的共同信念。它是人们用于指导其行为、态度和判断的标准,而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态度一般也是反映和支持他的价值观的。

微型案例:社会文化对速溶咖啡的影响

当速溶咖啡首次引入美国市场时,美国的家庭主妇大多抱怨其味道不像真正的咖啡。但当这些家庭主妇被蒙住眼睛试饮时,她们中大多数人都辨别不出哪一种是速溶咖啡,哪一种是传统咖啡。这说明她们对速溶咖啡的抵制只是由于心理的原因。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主妇们拒绝速溶咖啡的真正原因是她们认为购买速溶咖啡的人都是一些懒惰、浪费、不称职的妻子,并且是安排不好家庭计划的人。这与当时的美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相关,当时的美国处于男尊女卑的年代,妇女缺乏自信,她们把照顾丈夫和孩子作为生活中的要务。今天,喝速溶咖啡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家庭、办公室,甚至旅途中都能看到速溶咖啡的身影。因为现在是一个倡导妇女解放的时代,更多的妇女投入到了社会活动中,这种方便快捷的咖啡当然就被人们接受并推崇。

可见,消费者的文化价值值观决定了他对不同活动和产品的重视程度,也影响着产品或服务的成败。在市场上,能及时满足文化需求的体验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也就是说,与消费者的文化相符的产品和服务更有可能被消费者接受。

(第二节)时尚文化体验

时尚,一个现在非常流行而热门的词语,引起了众人的追求与喜爱,追求时尚似已蔚然成风。那么,究竟什么是时尚呢?时尚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而后来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说,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在这个极简化的意义上,时尚就是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甚至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

名人是时尚的引领者。时尚总是由少数人开始,然后其他人模仿,成为整个社会的时尚。也就是在时尚形成的过程中,某些人起着示范效应。在时空限制越来越小的今天,时尚潮流能够跨越国家、跨越洲界。在时尚元素的流行过程中,媒体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政界领导人、影星、歌星等都能领导时尚潮流,这些人往往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包括其时尚服装、时尚发型、时尚彩妆等等。例如:

改革开放之初,当国家领导人穿西装接见外宾时,穿西装就成为一种时尚。

2001年在上海开亚太国家领导人会议的各国元首穿上唐装时,唐装也成为一种时尚。

时尚女王麦当娜使内衣外穿成为一种可接受的着装风格。

汤姆·克鲁斯在电影《捍卫战士》中戴了一幅“雷朋”太阳眼镜,带来了“雷朋”眼镜的热销。

韩剧的热播,形成了一股哈韩热潮,凡是跟韩国有关的商品都受到哈韩一族的追捧。

时尚是不断变化的。时尚决非是现存恒定的,而是总在生成变化。不同的时代,时尚的内容是不同的。时尚是特定时段的生活态度、观念的外在反映。比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穿草绿色的军装是一种时尚,改革开放后,服装经历了喇叭裤、牛仔裤,以至现在服装的款式多种多样。20世纪90年代初,拥有一部大哥大是非常时髦的,现在大哥大已经被历史淘汰;手机刚刚出现时,也是少数人追求的时尚之物,今天,拥有一部手机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时尚就是这样,不断地推陈出新。

时尚总是下向上学。所谓下向上学即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学习,下层人士向上层人士学习。对此,我们可以用一个实验来说明。当由人教会小猴子洗水果再吃时,其他猴子不仅不会学,还会打它。但当人教会猴王洗水果再吃时,其他猴子都会模仿,在猴群中形成洗水果的时尚。究其原因,小猴子是猴群中的下层,而猴王是猴群中的上层。猴子这种下层学上层而不会相反的现象与发达国家和上层人士的消费习惯能成为榜样,产生示范效应是一样的。人有动物性的一面,也具有这种下层学上层的本能。同时,人又有社会性的一面,上层人士是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为其他人所仰慕,于是他们的消费行为就会成为整个社会的消费时尚,消费时尚是一种客观存在。

时尚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的触角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一直对它争论不休。不过一般来说,时尚带给人的是一种愉悦的心情和优雅、纯粹与不凡的感受,赋予人们不同的气质和神韵,能体现不凡的生活品味:精致、展露个性。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人类对时尚的追求,促进了人类生活更加美好,无论是精神的或是物质的。

时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企业必须了解并适应某种消费时尚。如果一个企业能及时抓住刚刚出现的某种消费时尚,比别的企业领先一步,甚至半步,生产出这种时尚的产品,就一定能成功。企业产品必须随消费时尚变动而变动,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

(第三节)身份文化体验

人们的消费水平往往是与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相关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消费水平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一般来说,社会阶层具有以下特点:

同一社会阶层内的人,其行为要比来自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行为更加相似。

人们以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来判断各自在社会中占有的高低地位。

某人所处的社会阶层并非由一个变量决定,而是受到职业、所得、财富、教育和价值观等多种变量的制约。

个人能够在一生中改变自己所处的阶层,既可以向高阶层迈进,也可以跌至低阶层。但是,这种变化的变动程度因某一社会的层次森严程度不同而不同。

商品也是衡量人们身份与地位的标准,一个人的衣着品牌、消费水平、喜欢的娱乐、常去的餐厅,都将他归类、打上记号,划入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人们的消费有时是与其身份地位相关的,或者说消费有时是身份的体现。对消费者而言,高档商品代表着身份与荣耀、悠闲与自豪。代表着一种时尚!

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总是作出一些暗示来巩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比如,一个公司经理,他的举手投足都努力与他的身份相符:他所穿的服装,他手提的公文包,他的言谈举止等都试图告诉人们他的身份。

这种心理表现在消费方面,就是看你是否重视商品的品质,对商品的价格是否看重等方面。消费水平比较低或者说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可能对商品的质量、品牌、款式要求不高,只求价格便宜。相反,消费水平较高的人,可能比较看重商品品质、品牌,不在乎价格的高低。

品牌与身份。与名不见经传的商品相比,消费水平较高的消费者更喜欢知名品牌,在他们看来品牌显示了一个人的地位与品位。古琦现在是意大利最大的时装集团。古琦品牌时装一向以高档、豪华、性感而闻名于世,以“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品牌形象成为富有的上流社会的消费宠儿,一向被商界人士垂青,时尚之余不失高雅。除时装外也经营皮包、皮鞋、手表、家饰品、宠物用品、丝巾、领带、香水等,但都定位于高档商品。

价格与身份。价格也能显示一个人的身份。特别是一些身份比较高的人在买东西的时候,消费水平总要与其身份地位相适应,即总是买价格昂贵的商品,对便宜、廉价的商品,他们会不屑一顾的。因为那样做会降低身份,被人看不起。因此,这些人也是高档商品的主要消费者,如首饰、项链、工艺品、化妆品、古玩、名牌产品等。

微型案例:价格与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