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喝对茶酒治百病
10655900000021

第21章 常见病症茶酒(12)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止泻。适用于因脾虚导致的腹泻、四肢无力、食欲不佳、气喘、面色萎黄、头晕心慌等症。

【服用】口服。不拘时随量饮用,以不醉为度。

如佐三餐饮用,则效果更佳。

【注意】患有感冒者及正在发烧者忌饮此酒。

薏苡仁酒

【配方】薏苡仁6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薏苡仁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和白酒一起放入一只干净的敞口瓷坛或玻璃瓶中,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每天摇匀1次,7天后开封,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剩下的薏苡仁药袋,可再添酒,如前法浸泡1~2次。

【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适用于因下焦湿热导致的热泄和肾结石,常见症状包括便下如水、恶臭不可闻,腰腹绞痛,尿频,尿痛,尿中带血等。

【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早、晚加热饮用。

苓术酒

【配方】党参、山药各45克,白术、茯苓、薏苡仁各30克,炙甘草、砂仁各24克,加饭酒2000毫升。

【制作】所有药材全部洗净、晾干、碾为粗粉,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然后和加饭酒一起放入一只干净的敞口瓷坛或玻璃瓶中,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第一周每天摇匀1次,第二周开始每周摇匀1次,4周后开封,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剩下的药袋,可再添酒,如前法泡制1次。

【功效】益气健脾,和胃养胃。适用于因脾胃气虚、食不消化导致的大便不成形、溏稀,食量减少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早、晚各饮1次。

莲子酒

【配方】莲子100克,白酒1000克。

【制作】莲子洗净、去心,和白酒一起放入干净的敞口瓷坛或玻璃瓶中,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每天摇匀1次,15天后开封,过滤、去渣,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健脾止泻,益肾固精。适用于因脾肾亏虚导致的脾虚泄泻、心悸、失眠、腰痛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伴餐饮用。

薏苡仁芡实酒

【配方】薏苡仁、芡实各25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薏苡仁、芡实洗净、晾干后一起捣成粗粉,装入细纱布袋扎紧口备用;准备一只干净的敞口瓷坛或玻璃瓶,把准备好的药袋和白酒倒入其中,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每天摇匀1次,20~30天后开封,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健牌利湿,除痹缓急。适用于因水湿困脾导致的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及女性白带量多异味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早、晚温服。

【注意】肺痛、肠病属热毒者忌服。

姜附酒

【配方】干姜60克,制附子40克,加饭酒1000毫升。

【制作】干姜、制附子洗净、晾干后加工成粗颗粒,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备用;把加饭酒和做好的药袋一起放进一只干净的敞口瓷坛或玻璃瓶,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每天摇匀1次,10天后开封,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适用于脘腹冷痛,呃逆呕吐,泄泻,完谷不化,寒饮喘咳,肢冷汗出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3次,每次15~30毫升,早、午、晚饭前空腹温服。

地瓜藤酒

【配方】地瓜藤25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地瓜藤洗净后用清水浸泡至软,然后切成碎末,和白酒一起放进一只干净的敞口瓷坛或玻璃瓶,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每天摇匀1次,7天后开封,过滤、去渣,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清热除湿,行气活血。适用于因水湿内停、气滞血瘀引发的腹泻、消化不良、痔疮和女性白带过多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3次,每次30毫升,餐前饮用。

参术酒

【配方】茯苓、白术各40克,炙甘草、红枣各30克,人参、生姜各20克,优质黄酒1000毫升。

【制作】所有药材全部洗净、晾干后碾为粗粉,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然后和黄酒一起放入一只干净的敞口瓷坛或玻璃瓶中,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每天摇匀1次,7天后开封,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剩下的药袋,可再添酒,如前法泡制1~2次。

【功效】补气健脾。适用于因脾胃气虚引发的大便稀溏、次数频多,气短无力,面黄形瘦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20毫升,空腹温饮。

丁香山楂酒

【配方】干山楂6克,丁香3克,优质黄酒50毫升。

【制作】干山楂、丁香洗净、晾干后研成粗粉,和黄酒一起倒入带盖瓷酒杯,酒杯加盖,放入蒸锅冷水置火上,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再蒸10分钟,离火取出,过滤、去渣,澄出的干净酒液备用即可。

【功效】温中止痛。适用于因寒邪侵袭脾胃引发的腹痛、腹胀、吐泻等症。

【服用】口服。将制好的酒液分成3份,三餐后温热饮用。

当归补血茶

【配方】黄芪20克,当归、红茶各6克。

【制作】黄芪、当归洗净、晾干后,碾成大小与茶叶粒相仿的碎粒,准备好的药材和红茶一起用小纱布袋或茶包专用小纸袋装好,放入茶杯,用500毫升沸水冲泡,加盖闷20分钟后,即可揭盖饮用。

【功效】补气养血。适用于因气血亏虚引发的贫血,主要症状包括面色、爪甲苍白,气短乏力、神疲、毛发干枯不荣等。

【服用】口服。每日1剂,代茶频饮,7~10天为一疗程。

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因体内血液中红细胞大量减少,已低于正常含有量范围下限的一种临床症状,属中医“阴血亏损”的范畴。贫血者常见的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无华、皮肤干燥萎缩、头晕、耳鸣、眼花、气促等。造成贫血的原因很多,如因外伤引起骤然大量失血或人体造血机能障碍导致新血无法生成等原因都可导致失血。

中医学则认为劳作过度、思虑过甚等因素都会导致饮血耗伤,引发贫血。治疗上多以滋阴、益气、补血为治疗原则。

黄芪丹参茶

【配方】干山楂片15克,红茶10克,黄芪、丹参各5克。

【制作】黄芪、丹参洗净后和300毫升清水一起倒入砂锅,置火上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再煎煮5分钟离火,趁热澄出药汁,倒进预先放进洗净干山楂片和红茶的带盖茶杯,加盖闷10分钟后即可以用。

【功效】养血活血,补虚通经。适用于因气虚血瘀引发的唇色偏暗、身体酸痛、面色苍白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2剂,代茶饮用。

【注意】痰湿过多、阴虚火旺者及儿童、男性需慎饮此茶。

神仙酒方

【配方】生地黄、菊花、当归各30克,牛膝15克,红砂糖300克,白酒1500毫升,米酒1000毫升,米醋200毫升。

【制作】生地黄、菊花、当归、牛膝四味药拣去杂质后洗净、晾干,碾成粗颗粒,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备用;米醋用300毫升冷开水稀释后倒入红砂糖,待红砂糖完全溶解后,过滤、去渣,只留澄净的糖醋水备用;准备一只足够大的干净敞口瓷坛或玻璃瓶,把准备好的药袋、糖醋水、白酒、米酒全部倒入,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每天摇匀3~5次,5~7天后开封,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抗衰老。适用于因肝肾亏虚、阴虚不足引发的贫血,过早衰老,头晕,腰膝酸软无力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饮服10~20毫升,早、晚温服。

鹿血酒

【配方】新鲜鹿血100毫升,白酒500毫升。

【制作】准备一个干净酒瓶,把鹿血和白酒全部倒入,充分搅匀后封口置于冰箱中,冷藏24小时后取出,澄出酒瓶中上层清液,另装如一只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补肾填精。适用于因肾阳虚、精血亏虚引发的贫血,腰膝酸软,畏寒腹痛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餐间饮用。

【注意】鹿血性热,阴虚火旺者或实火者忌饮此酒;高血压、肝炎、肾炎等患者也不宜饮用此酒。

补血顺气酒

【配方】天门冬、麦门冬各12克,生地、熟地各25克,人参、茯苓、枸杞各6克,砂仁、木香各2克,沉香1克,白酒1500毫升。

【制作】把所有药材洗净、晾干后碾成粗末,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后,和白酒一起装入一只干净敞口瓷坛,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浸泡3天后冷水上屉,隔水蒸30分钟,以酒色转为黑色为佳,取下后重新密封放回原处,继续浸泡3~5天,开封后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适用于因贫血引发的短气乏力、面色少华、须发早白、脾胃失和、脘满食少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3次,于餐间随量饮用,以不醉为度。

八仙酒

【配方】当归、生地、杜仲、牛膝、枸杞子各50克,五加皮100克,土茯苓200克,白酒3000毫升。

【制作】把所有药材洗净、晾干后捣成碎块,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后,和白酒一起装入一只干净敞口瓷坛,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第一周每天摇匀1次,第二周开始每周摇匀1次,4周后开封,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补脾肾,壮筋骨。适用于因脾肾气虚、运化无权引发的贫血、四肢酸软、神疲无力、面色苍白、毛发干枯不荣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餐后温服。

五五酒

【配方】糯米、玉米、胡麻、大麦米、黑豆、龙眼肉、干红枣肉、白果肉、胡桃肉、莲子肉、松子仁、柏子仁、杏仁、芡实仁、薏苡仁、枸杞子、冬青子、菟丝子、覆盆子、蒺藜子、巴戟、甘菊花、何首乌、五加皮、桑葚各180克,白酒12升。

【制作】将糯米、玉米、胡麻、大麦米、黑豆分别洗净、蒸熟,摊开晾凉备用;龙眼肉、干红枣肉、白果肉、胡桃肉、莲子肉、松子仁、柏子仁、杏仁、芡实仁、薏苡仁洗净、晾干、捣成粗末备用;枸杞子、冬青子、菟丝子、覆盆子、蒺藜子、巴戟、甘菊花、何首乌、五加皮、桑葚装入瓷坛,封好口后隔水煮2小时,后取出晾凉,开封加入制作好的其他材料,倒入白酒,重新密封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第一周每天摇匀1次,第二周开始每周摇匀1次,8周后开封,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壮骨充髓。适用于因身体虚劳引发的贫血、面色苍白、肌肤枯槁、毛发无华干枯、四肢萎软、神疲乏力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3次,不限量,以不醉为度,伴餐或餐后饮用。

百果酒

【配方】黑糖1500克,干红枣肉1000克,核桃肉、龙眼肉、莲子肉、橘饼各250克,柏子仁200克,香橼、佛手各150克(约2个鲜果),松子150克,白酒10升。

【制作】香橼、佛手洗净后用淡盐水浸泡半小时,彻底去除农药残留和细菌,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连皮切成薄片备用;干红枣肉、核桃肉、龙眼肉、莲子肉、橘饼、柏子仁、松子全部洗净、晾干后捣成碎末,用细纱布袋装好备用;准备一只足够大的敞口瓷坛,把准备好的药袋、香橼片、佛手片和白酒一起倒入,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第一周每天摇匀1次,第二周开始每周摇匀1次,4周后开封,澄出的干净酒液加入黑糖,待糖完全溶解后过滤、去渣,将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的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补虚益骨。适用于因气虚双亏所致的贫血、四肢酸软、神疲无力、面色苍白、毛发干枯不荣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次,每次30毫升,晚间睡前温饮。

桂圆枣地酒

【配方】桂圆肉250克,大枣、熟地、生地各50克,黄酒1000毫升。

【制作】将桂圆肉、大枣、熟地、生地洗净后放入砂锅,添加清水至浸过药面约10厘米处,置火上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继续煎煮3~5分钟后离火,待完全冷却后过滤、去渣,澄出药汁倒入酒坛,再兑入黄酒搅匀,密封置于阴凉避光处,30日后即可开封饮用。

【功效】滋阴养血。适用于贫血、低血压、血虚、头晕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早、晚温饮。

八珍酒

【配方】干红枣肉、胡桃肉各35克,当归、五加皮、白术各25克,云茯苓、炙甘草各20克,炒白芍18克,生地黄、人参各15克,川芎10克,白酒1500毫升。

【制作】将所有药材用水洗净、晾干后研成粗末,装进用三层细纱布缝制的袋中,扎紧口,放入干净的敞口瓷坛中封好口,放入锅中隔水煮1小时取出晾凉;待瓷坛完全凉透后,找一处土质洁净的地方,将瓷坛埋入土下50~70厘米处,5日后取出,放置在阴凉避光处,每天摇匀1次,7天后开封,过滤、去渣,将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的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滋补气血,调理脾胃,悦颜色。适用于因气血亏损而引起的面黄肌瘦、心悸怔忡、精神萎靡、脾虚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劳累倦怠、头晕目眩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3次,每次10~30毫升,三餐前温饮。

大补药酒

【配方】当归、熟地黄各120克,党参、白芍、黄芪、炒白术、白茯苓各80克,炙甘草、川芍各40克,肉桂20克,白砂糖200克,白酒3500毫升。

【制作】将当归、熟地黄、党参、白芍、黄芪、炒白术、白茯苓、炙甘草、川芍、肉桂一起洗净、晾干后碾成粉末,和白酒一起放入一只干净瓷坛,加盖浸泡48小时后倒入渗漉筒中过滤出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的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如无渗漉筒,也可用3~5层干净细纱布兜住浸泡好的药、酒混合物,下端盛以瓷盆,接取过滤出的干净酒液。

【功效】温补气血。适用于因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目眩、体倦乏力、四肢不温和女性月经量多、色淡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15~30毫升,早、晚温服。

【注意】凡外感风寒、风热、阴虚阳亢者不宜服用此酒。

百益长春酒

【配方】木樨花500克,桂圆肉240克,党参、生地黄、茯苓各90克,白术、白芍、当归、红曲各60克,川芎30克,高粱酒1500毫升,冰糖适量。

【制作】把冰糖外所有固体药材洗净、晾干后碾成粗末,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后,和冰糖、白酒一起装入一只干净敞口瓷坛,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每天摇匀3~5次,15天后开封,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通经活络。适用于因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引发的气少乏力、食少脘满、睡眠欠安、面色无华等症。气虚血弱、筋脉失于濡养、肢体运动不遂者也可饮用作为辅助治疗。

【服用】口服。每日2~3次,每次25~50毫升,餐间饮用。或视个人酒量大小,适时、适量饮用。

延寿九仙酒

【配方】枸杞子250克,人参、炒白术、茯苓、炒甘草、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生姜各60克,干红枣肉50克,白酒2000毫升。

【制作】把枸杞子、人参、炒白术、茯苓、炒甘草、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生姜、干红枣肉洗净、晾干后捣成碎块,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后,和白酒一起装入一只干净敞口瓷坛,密封静置于阴凉避光处,每天摇匀1次,7天后开封,澄出的干净酒液装入干净窄口玻璃瓶,封口备用即可。

【功效】补气血,益肝肾,疗虚损。适用于因身体各种虚损所致的贫血、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目眩、体倦乏力、四肢不温等症。

【服用】口服。不拘时、不拘量,随时饮用,以不醉为度。

性欲减退

性欲减退,是指人的性冲动发生次数和性生活中的兴奋、敏感程度都较自身正常水平有明显降低、减退的一种身体状态。现代医学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人的年龄、体质、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生活习惯和周围环境等都有关系。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