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10627600000018

第18章 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2)

年羹尧拜师后,整日在花园玩耍,根本不好好读书,但是,老先生没有惩罚他,而是从旁认真观察,并对年羹尧的性格、禀赋、特长进行了三次试探性的调查。第一次,他关起门来"取胡琴弹之",年羹尧闻琴声,突然破门而入,要求学弹胡琴,可不久就不学了;第二次,他又关起门来吹胡笳,年羹尧又破门而入,要求学习,结果又是中途辍止;第三次,老先生"戏习拳棒",年发现后,破门"跃入",坚决要求学习拳棒。老先生看出了他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摸清他的武艺,便让他与仆人比试,结果年羹尧将十名健壮的仆人打翻。接着老先生又亲自与其比试。当确信年羹尧的特点后,却故意不答应教他练武,年羹尧急得跪下求师。此时,老先生才提出要学武艺必得读书的要求。年羹尧学武心切,一口答应。此后,老先生便成功地教他边读书,边习武,终于使他成为文武全才的西征大将。

这件事告诉我们,教育年羹尧这样的儿童,关键是要研究他们的全部个性特征。在教育教学中了解他们的个性,才能找到正确对待他们的方法,并在向他们施以影响时,不至于压制他们的个性,而是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最大限度教育好儿童,就应当最大限度地了解儿童。

说到这个问题,这里不妨再说说"孙庞斗智"的故事。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攻打韩国,韩国求救于齐,齐国大将田忌接受军事家孙膑的建议,利用魏兵轻视齐兵的弱点,"因其势而利导之",用"减灶之计",致使庞涓兵败身亡。历史上还有个虞诩与羌兵周旋的故事,东汉大将虞诩在武都途中,采用"加灶之计",胜利摆脱了羌兵的追击。同是"因势利导",为什么一个用"减灶"一个用"加灶"呢?有人曾这样问虞诩,虞诩回答是:"孙膑见弱,吾今见强,势有不同,故也。"妙就妙在"势有不同"这一点上,"因其势而利导之"这个见解之所以卓越,就在于它承认"势有不同",否则,"因"就无所依据,"导"就无从说起了。

用兵如此,教育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都重视学生之间"势"的"不同",孔子根据弟子之间资质的差别,曾提出"对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的因材施教原则,而且一直被历代教育家和教师所接受和运用。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把学生分为:"有的聪明,有的迟钝,有的机灵听话,有的顽强而固执,有的为了掌握知识而努力追求,有的只满足于机械地学习。"不管这种分类是否科学,却说明学生中的差别总是存在的。因此,根据学生之间"势"的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既考虑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更高需求,又要便于基础较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才能有助于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那种把自己在教育措施上的失败归咎于学生"天生愚笨"的教师,显然是不对的,而抹杀学生之间"势"的"不同",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详细了解,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施教中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教师知识贫乏,兴趣狭窄,也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年羹尧的老师只是一介腐儒,当然是不可能教育好年羹尧的。恰恰因为这位老先生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弹胡琴"、"吹胡笳"、"习拳棒"样样精通,才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与年羹尧接近,他们之间才产生共鸣和积极的情感交流,老先生才有条件从更多的方面影响和教育年羹尧。教师兴趣广泛,能够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师生之间就能架起感情的桥梁,建立起自然的富有感情的关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个纨袴子弟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把自己的教育措施上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学生"生性恶劣"、"不可救药",显然是不公平的。教育的"失败"恰恰是导源于不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或自身缺乏某种教育机智。坚持"孺子可教",教师还要努力使自己"会教"。

把"混混生"变成"三好生"

不可否认,每个学校都可能存在一些"混混生",他们学习成绩差、思想意识差,不思进取混天度日而又屡教不改。如果不解决好这些学生的问题,就会给教师工作特别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留下很多隐患。所以,如何帮助"混混生"走出"混"的泥沼,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优先考虑的事情。

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混混生"之所以成为为"混混",其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家庭不和带来了负面影响,有的是交友不慎而"近墨者黑",还有的是家长溺爱导致恶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针对这些"混"的不同类型,只有首先弄清楚了真正原因,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否则,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泛化的、抽象的,就很难落实到学生的心里,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刘老师班上有个学生,父亲长年在外,脾气急躁的母亲一人在家,不会教育孩子,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只要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就是一顿打骂。甚至在他7岁生日的那天,他的母亲还为一件小事把他拖出学校痛打一顿,让他一直记恨在心。在家里他感觉不到温暖,感觉不到亲情。后来就和社会上的几个小痞子玩在了一起,抽烟、喝酒、打架、谈恋爱,样样都会,学习却是一塌糊涂,让人头痛。了解情况后,刘老师就首先和家长讲述教育孩子的问题:多关心孩子,要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关爱;单纯的打骂教育不了孩子,要多讲道理。同时,和家长配合,切断他和原来那些"兄弟"的联系。后来,家长改变了教育的方法,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这个学生才慢慢地有了好转,后来还成了学校的"三好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对一般的学生而言,"混混生"更具有"抗教育力",一般的说教,对于他们很难起到作用。所以,在做这些学生的工作时一定要有诚心,要本着真心帮助学生的目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走近学生,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同时,就学生而言,只有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才可能从心里接纳老师,师生之间才可能产生沟通和碰撞,才可能形成共鸣。像上面的那个学生,为了做通他的工作,刘老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坚持家访。他的母亲就说:"自从这孩子上学以来,从没有老师来过家里,从没有人说他有什么优点。开家长会也总是挨批。"同时,刘老师发现这个学生比较讲义气,就主动和他交朋友。又给他买了一本笔记本、一本影集(因看到他房间里有一些散落的照片),在送给他这些东西的时候,刘老师说:"我是你的老师,也是你的朋友,希望我们之间能够以诚相待,希望你能够努力向上。"后来,这个学生主动给刘老师讲他个人的很多感受和想法,还把"女朋友"的照片拿给刘老师看,师生之间的心距缩短了,教育效果也好多了。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要有方法,要讲究策略。一般而言,"混混生"往往都把自己封闭得很严,对老师、家长有戒心,甚至有逆反心理。如果工作中没有一定的方法,不讲究一下策略,也很难达到教育的效果。有时候,我们可以从长辈或是朋友的角度和学生交流,这样有利于克服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容易接近学生;谈话时间,可以安排在晚上八九点钟,从心理上讲,这个时间段的人比较容易接近,比较容易接受别人的劝告;在和学生谈话交流中,不要伤及学生的自尊和人格;涉及学生个人情感或隐私的问题,要注意为学生保密等。

总之,"混混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他们身上往往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对于"混混生"的教育,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两次的工作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有"反复抓"、"抓反复"的思想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这些也是优秀教师必须要具备的基本功。

响鼓亦须重锤

"优生"当然应该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现在不少教师、家长的眼中,所谓"优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也被称为"尖子生")。因此,这里有必要对"优生"作个大致的定义--这里所说的"优生",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

培养"优生"的意义显然是不言而喻的。"素质教育"并非是"一刀切"的教育,而是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教育。尽可能挖掘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理想的发展,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优生",最终成为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应该说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优生"的感情几乎是不需要培养的,因为教师对"优生"的爱几乎是天生的--比如,在学校进行组建新班时,几乎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班上的"优生"多一些。但我们对"优生"的认识却未必正确而且全面。

当我们第一次从新生报名册上认识"优生"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并不是自己教育的成果,而是学生家长和小学老师共同教育的成果。说明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对他们同样需要从零开始的教育。而且,这种"从零开始的教育"的主要依据是这些"优生"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以及各种能力对一般学生相对(注意:只是相对)要好一些;另一方面,他们除了仍然存在着一般学生在这个年龄容易出现的毛病外,也存在着他们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

具体说来,"优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较文明。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强,一般没有重大的违纪现象。

(2)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方法较科学因而成绩较好。

(3)长期担任学生干部,因此演说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他工作能力都较强,在班上同学中容易形成威信。

(4)课外涉猎比较广泛,爱好全面,因而知识面较广。

(5)由于智力状况比较好,课内学习较为轻松,因而容易自满,不求上进。

(6)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比较自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

(7)在畸形的"升学率"压力下,有的"优生"之间容易产生互相嫉妒、钩心斗角的狭隘情绪和学习上的不正当竞争。

(8)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因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一般普通学生。

以上几点,只是就一般"优生"的共性而言,当然不一定每一个"优生"都是如此,但根据教育实践,至少多数"优生"基本如此,只是,也许有的学生侧重于其中的某些部分,而有些学生又偏重于另外的特点而已。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教育者不但只注重"优生"的学习分数,而且"一好遮百丑",把他们其他方面的优点也有意无意地夸大了;相反,他们所独有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却被教育者忽视了。

几年前,某直辖市有关部门对该市16名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进行了一次特殊考试--"特殊"之处在于这次考试有些设计是隐性的。在考场门口放有一把倒地的扫帚,结果,进教室的16名学生无一人弯腰把扫帚扶起来;考试前,需要削铅笔,结果,削完铅笔后主动把铅笔屑打扫干净的仅有三人!考试完毕后,主持人对所有学生说:"今天的考试结束了,但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你们都未通过今天的考试,因为你们在考试过程中的言行已经给自己的文明习惯打了个不及格的分数!"

是的,上面这个例子涉及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因为是小事,才说明其普遍性;更何况,这些应试的当事人都是中小学生中的佼佼者啊!

至于近几年来,不少因承受不了各种"打击"而自杀的中学生,其中绝大多数是我们教育者眼中的"优生",应该说,这也早就不是"新闻"了。

--问题的严重性正在于此!

因此,如果我们第一次走进教室,面对"优生"时,在深感"幸运"的同时,切不可认为"优生"教育只是"维持"教育,而应该意识到:"优生"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决不亚于对其他学生的教育,对他们必须进行更为严格的教育。

下面这个故事中,李老师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李老师是全国优秀班主任之一。她的不同一般的"绝招"是对优秀生特别严格。不管你是什么学习尖子、三好学生,只要发现你的缺点,就要批评,而且批评得比一般同学还要严厉。这还得了!这些来自重点校的"宠儿",家长、老师从来不轻易批评一次,只要稍稍伤害一点自尊心,他们便要耍性子,生闷气。可如今……

刚入学那天,轮到小城闻名的少先队标兵、优秀三好学生李丽领取新书时,偏偏是封皮破的那本,她立刻不高兴了,沉着脸要老师换本好的。"书是大家的,你换了好的,别人就得了坏的,不要为小事斤斤计较!"这哪能受得了!李丽的脸"刷"地撂了下来,心想:"在小学读书时,什么事不依着我!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我吱声,老师就事先处理得好好的。今天可倒好,干吗和我过不去?大伙都认识我,他们怎么看我呢?"李丽一句话没说,闷闷不乐地回到座位上生起气来。课堂上,老师提问她,她也不像以前那样对答如流了。她以为事后老师会通过别的办法挽回她的面子,可万万没想到老师找她,又严厉地批评她一顿:"你学习成绩好、工作好,怎么就不愿接受批评呢?老师说你几句就受不了了,这怎么能行!别以为不愿接受批评是好事,每天只想听表扬,那将害了你。上中学就该改改自己的性格。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定要增强对待批评的承受力。别总以自己事事都居于别人之上。越像你这样的同学,今后我越要多批评,不然就害了你……"

李丽听了李老师的话,虽然当时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可心理还是疙疙瘩瘩的,总觉得老师故意找她的别扭,叫她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小孩子的心有时是狭窄的。

李老师可不是那种没有远见的人,不管李丽怎么不高兴,见了她有缺点还是要批评,有意识地锻炼她对待批评的承受能力。久而久之,李丽也真的没有那种心理压力了。因为李老师不管是哪个优秀生,无论是升学考试总分第一的张雷,还是校长的女儿朱莹,只要是有缺点,一定会当面批评。你越是"翻白眼",她越是批评,而且把问题分析个响透。尽管你当时脸上发热,面子挂不住,事后想想,真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慢慢地,这些怕批评的"宠儿"都变了,变得心胸开阔了,不再计较小事了,说深说浅都能正确对待了。李丽也开始正确认识自己了,时时注意改变自己所谓的个性。这时,李老师才绽开欣慰的笑脸,开始表扬她了:"李丽同学能正确对待批评,并改正了自己从前意识不到的缺点,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啊!"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在别人看来也许没有什么,然而,对李丽却是个莫大的鼓励。她再也不洋洋自得,变得能听进老师和同学的批评了,成了一个思想、学习各方面都很有威信的同学。

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不仅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变中容易得到体现,在优生的教育中同样可以体现。在优生的教育上有一种误解,即优生教育比较容易,教师不劳心费神他们也会进步,也即常言所说的"响鼓不用重锤"。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优生也有不足,只有帮助他们不断克服不足,他们才会不断进步。所以优秀的教师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帮助他们不断克服不足,取得不断进步。为此,就要帮助优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找出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要求他们努力克服,争取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