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起床后,他们发现自己已被变成两个又丑又小的矮人。
心灵感悟
人想拥有的念头不为错,但这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总希望让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殊不知在你贪婪地占有中,你的心灵也被腐蚀掉了。其实,我们拥有生命和快乐已是最大的拥有,又何必贪求太多呢?贪婪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有。
不要做欲望的奴隶
人都有欲望,贫穷的人想变得富有,低贱的人想变得富贵,默默无闻的人想变得举世闻名,没有受过赞誉的人想得到荣誉,这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在于欲望和能力之间是必须成正比例的。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寻求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和谐。在欲望和能力之间发生严重不协调时,或者抑制欲望的膨胀,或者增加自己的能力。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过来,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了累赘。
而真正可悲的是:人是绝对不愁找不到借口的。有一位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于是,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一个人到山中隐居去了。
后来,想到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忍不住就下山向村民们讨了一块布。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由于一时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他就来到山下向村民要了一只猫。
得到了猫之后,他又想到:"让它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吧?给它喝牛奶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头奶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来维持生存了。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照顾那头奶牛。于是,他又下山找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帮他照顾奶牛。
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向修道者抱怨:"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苦行僧的生活。
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难以满足。其实,每个人都应学会让自己轻松地生活,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欲望。
心灵感悟
一个人可以成为自己欲望的主人,也很容易沦为它的奴隶,这取决于人们对待欲望的态度。当你视欲望为至高无上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成了它的奴仆。当你将它置于一个平衡的位置时,你就能驾驭它,成为它的主人。
别让贪婪心态毁了你
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床也没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穷人经常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这天,穷人身边出现了一个神仙。神仙对他说道:"好吧,你就要发财了,我这就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神仙又说:"这钱袋里永远有一枚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在你觉得够了的时候,就必须把钱袋扔掉,才可以开始使用那些金币。"说完,神仙就不见了。在他的身边,真的出现了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一枚金币。穷人把那枚金币拿出来,里面又有了一枚。于是,穷人不断地往外拿金币,他一直拿了整整一个晚上,金币已有一大堆了。他想:这些钱已经够我用一辈子了。到了第二天,他很饿,很想去买面包吃。但是,在他花钱以前,必须扔掉那个钱袋。他舍不得扔掉那件宝贝,他又继续从钱袋里往外拿钱。每次当他想把钱袋扔掉的时候,他就总觉得钱还不够多。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旁边的金币也越积越多,以至于完全可以去买吃的、买房子、买最豪华的车子。可是,他总是对自己说:"还是等钱再多一些才好。"
他不吃不喝拼命地拿钱,金币已经快堆满一屋子了,但他却变得又瘦又弱,脸色蜡黄。他虚弱地说:"我不能把钱袋扔掉,金币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啊!
很快地,他成了一个看起来非常衰老的人,但他还是在用颤抖的手往外掏金币。最后,由于又累又饿,他死在了自己的长凳上,旁边堆放着满屋子的金币。
生活中很多人一心希望拥有越多越好,爬得越高越好,结果当然是疲惫不堪。正如故事中的这个穷人,因为太过贪婪,反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真是可怜可悲又可恨的一个人物。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子……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你自己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于你,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而已。到了最后,物归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这些财富统统视为身外之物。
心灵感悟
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我们即使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即使是一个挖水沟的工人也可如此享受,而且他们可能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稳。
两个年轻人和一枚硬币
美国西部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地方,许多人都跑到那里打工,梦想到那里捞一把,挣更多的钱。
其中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约翰,一个是斯蒂芬,他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了,说起去打工的事情,两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来到美国西部,就开始不断地寻找机会。
有一天,两人同行时,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约翰看也不看就抬着头过去了,而斯蒂芬却毫不犹豫地把那枚硬币捡了起来。约翰看着斯蒂芬不由得露出了鄙夷的神情,他想:真没出息,一枚硬币也要捡,哪像干大事业的人!而斯蒂芬却想:看着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怎么能成就事业呢?
两个人又同时走进一家小公司。工作很累,工资也低,约翰不屑一顾地走了,而斯蒂芬却高兴地留了下来,努力地工作着。约翰走了一家又一家的公司,他在不断努力地寻找着机会。两年后的一天,两人在街上相遇了,斯蒂芬由于努力地工作,已经干出了一番事业,自己成了老板,而约翰却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
约翰感到非常不理解:斯蒂芬是一个连硬币都捡的人,这么没出息,怎么可能做出一番事业呢?
心灵感悟
不肯从小事做起的人注定不能成功。因为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只是一味地盯着大钱,而大钱总是在明天啊!小钱都抓不住,怎么能抓住大钱呢?
托尔斯泰和一枚硬币
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作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
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做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这位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
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苍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心灵感悟
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能够做到遭人误解不但不恼,反而注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的人,品德是高尚的。
一块砖头,两种命运
有一个年轻人叫罗尼,他在一次意外中因误伤他人被判入狱5年,他的女友因此要跟他分手,罗尼很爱那个女孩,想再见她一面。可是自己身在监狱中,于是他开始暗暗地琢磨逃跑计划。他把监狱审视了很久,决定在墙上动手脚,于是,他偷偷地用勺子挖墙上的一块砖,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终于把砖块掏空了一半。
一天,狱警卡托例行检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当时他没有揭穿此事,而是小声地对罗尼说:"你知道墙那边是什么吗?"
罗尼战战兢兢地回答:"外……外面是自由……"
卡托微微一笑:"傻瓜,外边是死刑室。"
很快,卡托给罗尼换了一间囚室,从此罗尼再没有动过逃跑的念头。5年后,罗尼出狱了,他开了一家小咖啡馆,日子过得挺富足。
这天,罗尼在咖啡馆里忙活,一个穿着体面但神情沮丧的男子走了进来,要了一杯威士忌。当罗尼把威士忌端给他的时候,突然惊呼起来:"卡托警官,是你吗?"
那名男子愣了一下,显然已经认不出罗尼了。"我是罗尼啊!"罗尼兴奋地说。卡托喝了一口酒,慢慢地记起来了。"谢谢你当年没有揭穿我挖砖的事,要不然我现在可能还在监狱里蹲着呢!"罗尼感激地说道。
"祝贺你获得了新生!可是,因为那块砖,我却要进监狱了。"卡托沮丧地说。
罗尼大吃一惊,赶紧问:"怎么回事?"
卡托面无表情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当年卡托给罗尼换了牢房,并没有将砖头补上。后来他因为经济上的麻烦,每次等新搬进去的犯人一动那块砖,他就暗示他们贿赂自己,不然就背上越狱的罪名。一次、两次、三次……
卡托说:"知道我今天为什么穿得这么体面吗?因为下午我就要上法庭了。"
他一口喝尽杯中剩下的酒,叹息道:"一块砖头,两种命运。这可真有意思,不是吗?"
心灵感悟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很可能一边是幸福的天堂,而另一边却是罪恶的地狱。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端正态度,学会克制自己,保持健康的心态,否则原本的好事很可能就会变成坏事。
一个被"看破"的人
有一位老和尚,凡是徒弟第一天进门,必要安排徒弟做一例行功课--扫地。过了些时辰,徒弟来禀报,地扫好了。
师父问:"扫干净了?"
徒弟回答:"扫干净了。"
师父不放心,再问:"真的扫干净了?"
徒弟想想,肯定地回答:"真的扫干净了。"
这时,师父会沉下脸,说:"好了,你可以回家了。"
徒弟很奇怪:"怎么刚来就让回家?不收我了?"
"是的,是真不收了。"师父摆摆手,徒弟只好走人,不明白这师父怎么也不去查验查验就不要自己了。
原来,这位师父事先在屋子的旮旯处悄悄丢下了几枚铜板,看徒弟能不能在扫地时发现。大凡那些心浮气躁,或偷奸耍滑的后生,都只会做表面文章,才不会认认真真地去扫那些旮旯处的。因此,也不会捡到铜板交给师父的。师父正是这样"看破"了徒弟,或者说,看出了徒弟的"破绽"--如果他藏匿了铜板不交师父,那破绽就更大了。不过,师父说,他还没遇到过这样的徒弟。贪婪的人是不会认真地去做别人交付的事情的。
师父看出的"破绽",是徒弟品德修养上的弊病。
心灵感悟
衣服上的破绽,需要缝补。而一个人品德上的"破绽",需要通过加强修养来克服。只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完善,才能成为一个容易被别人接受的人。
一个卓越的天才人物和窃贼
故事发生在1887年的一个很小的蔬菜店里。一位60岁左右、相貌不凡的绅士买了一些香菜后,递给店员20美元并等着找回零头。店员接过钱放入钱匣,接着开始找零钱。突然,她发现拿过菜而弄湿了的手上粘有钞票的墨水痕迹。她惊讶地停了下来,想想该怎么办。经过几秒钟的激烈思考,她认为,作为她的老朋友、老邻居、老顾客--伊曼纽尔·尼戈先生一定不会给她一张假钞。于是她如数找回零钱,伊曼纽尔·尼戈先生便离开了蔬菜店。
后来,店员还是有些怀疑,便把那张钞票送到了警察局。毕竟,在1887年,20美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一名警察确认钞票是真的,另一名则对擦掉了的墨迹大为怀疑。怀着好奇心与责任心,他们持搜查证去了尼戈先生的家里。在他的阁楼上,他们最后找到了一架伪造20美元钞票的机器。实际上,他们是发现了一张正在伪造的20美元钞票。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尼戈先生绘制的3幅肖像画。尼戈先生是一名很杰出的艺术家。他熟练地运用名家的手笔,细致地一笔一笔描绘了那些20美元假钞。他骗过了几乎每一个人,但最后命运安排他不幸地暴露在一双湿手上。
尼戈被捕后,他的肖像画被拍卖了16000多美元,每幅画均超过5000美元。
这个故事的讽刺之处在于,尼戈几乎用了同样的时间来画一张20美元假钞和一幅价值超过5000美元的肖像画。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个卓越的天才人物都是一个窃贼。不过,可悲的是他从自己身上偷走的东西最多。如果他合法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他不仅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而且能在此过程中为他的朋友带来无数的快乐和利益。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空有一身才华,也不能成功,甚至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心灵感悟
比缺乏学识更危险的是,拥有丰富学识,却缺少强有力、有原则的人格。人们不应只注重知识上的发展,必须注重在人格上的修炼和进步。
英国人是不是"很傻"
周先生来到英国,第一个感觉,便是觉得英国人很傻。
一次,他走在街上,不小心撞上了英国人,对方却很抱歉地说一声:"Sorry"。好像是他碰了周先生一样,让人不可理解。
久居英国的朋友告诉周先生:如果你买了东西,拿回家后,忽然又不想要了,无论你买了多长时间,只要没有污损,都可以拿回去退货。没有任何理由,只要你说不喜欢就行了。
一次,周先生从英国向国内寄回一块手表。可当家人收到时,只是一只空盒子。里面的手表不翼而飞,不知是落在邮路的哪一地界了。当他向英国邮局提出此事时,邮局却未让他出示任何证明且很快地向他赔偿了损失,也不怕其中有诈。
买了车,要去上保险。按规定,学生和老师是有一定优惠的。于是,周先生填写了这两项,办事人员没有要求他们出示任何证件和证明,很顺利地办好一切。
一位曾在英国某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先生对周先生讲:在实验室里,有许多贵重金属,如黄金、白金等,没有人专门管理,也没人监视。如需要,自己去拿就行了,用多少都不要紧的,但不能作为私用。如果你一念之差,顺便捎带了些回家,那么,这意味着你的信誉彻底完蛋,以后也不会有任何单位聘用你了。
这就是说,英国社会非常看重人的德行。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行,那么便没什么尊严和信誉,而一个没有尊严和信誉的人,社会是不会接纳的,这也是英国社会在用人时,那么看重你有无犯罪记录的原因。
也许有人认为英国人很傻,实际上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诚实。
在英国,上火车是没人检票的,你只要去窗口买好票就行了,站台绝对开放,但没人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