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始不想上体操课,因为有好些小脚的学生都不上。她自己知道脚还不行,怕别人笑,可是夏真仁却诚恳的鼓励她道:
“曼贞姐!不要怕,尽她们笑吧,她们最多笑你三天。你要不肯上体操,你的脚更难得大了,脚小终是不成的。你一定要跟着我们一块儿来。”
她真的听她的话,自然有人心里笑她,悄悄说:
“看于曼贞,那么小一双脚也要操什么……”
尤其是当练习跑步的时候,她总赶不上,一个人掉到后边,王先生便说道:“于曼贞,你可以在旁边站一会儿。”一些不上课坐在两旁凳子上看着玩的也喊她:
“曼贞姐,来坐坐吧。”
有人劝她,算了。可是她以为夏真仁是对的,她不肯停止,并且每天都要把脚放在冷水里浸,虽说不知吃了许多苦,鞋子却一双又一双大,甚至半个月就要换一双鞋。她已经完全解去裹脚布,只象男人一样用一块四方的布包着。而同学们也说起来了:
“她的脚真放得快,不象断了口的。到底她狠,看她那样子,雄多了。”
她不只在放脚上显示了她的决心,尤其是在她功课上。她在这一班中,并不算是最好的。象于敏芝、夏真仁都比她好,她又不比她们没有牵挂,有许多琐碎的事缠着她。但她总是拚命保持着她的进步。譬如,一完了课,她就要到幼稚园去,看看散学后的孩子们。这些顽皮的家伙,总是弄得一身是墨,是泥,她要替她们洗,虽说有迎春跟着,可是迎春也是一个孩子,管不了她们。有时她们又打了架,正在哭,她便要抚慰她们,她们也就听了她跟着回去。常常轿子还没来,她就牵着一群走回去,因为近,路熟。有时珠儿她们已经被接回去了,只留下小菡一人坐在那沙地上,或是树底下。一个石榴花布的小书包伴着她。她便不觉的对她这女儿起着大的同情,遏制不住的走去抱她,小菡也一定扑过来喊道:
“姆妈!姆妈!这里有虫虫!”
她一边替她拍身上的灰,一边问她:“你一个人吗?”
小菡想了一想答应道:“有姆妈!”
“是的,小菡有姆妈!小菡不怕。”于是她去拿她的书包,“走,我们回去,弟弟在等我们!”
也有好几次她来迟了,幼稚园冷清清的,一个人也没有,她找不到小菡,她以为她跟着珠儿她们回去了,可是家里又没有,于是她又发急的再跑到学堂,才找到小菡,或是从金先生房里,她在那大床上睡得正好,或是在师范生的寄宿舍,正有许多人在把糕给她吃,她在那里唱“小雄鸡”。
一回到家,奶妈便赶急把婴儿抱过来,现在婴儿有名字了,叫“大”。
大近来又病过几次,母亲总盼望他脸上会有点红,可是他总只孱弱的坐在母亲身上,用小指头摸母亲的脸,他笑得很少,但是他的确是一个乖的孩子。曼贞常常问他:“大,你在想些什么呢?”他不答应她,却注视着她,于是她断定他一定会想什么了,她在心里说“他是一个奇怪的孩子”,因此她特别的爱他,比爱小菡更爱,不管客人们,无论什么人都只夸她的女儿。
可是她不敢耽搁一会儿,她又去理她的书籍,而秋蝉走来了,秋蝉先摆出一副苦脸,咭咭哝哝的说:
“以后奶奶叮嘱奶妈不要到后边去好了,城里人都欺生,仗主子凶……”或是这样的说:“腊梅今天才挨打得厉害,头都出血了,射言射语骂了大半天,深怕我不懂。哼,幸喜奶奶没有听到,真气死人……”
曼贞一见她那样子,便知道她要说些什么话,就止住她说道:“我晓得,不准你多嘴,我不在家,你最好不要出房门,你总是不安份!”
秋蝉见她不要听她说,便又支使奶妈,奶妈也碰了钉子。两人心里便怨她无用。
她不理她们,还是自己温书,她怕赶不上同学,所以她只好每夜都学到夜深。她的进步居然能同着那些聪明的女孩子们相比了,她觉得非常高兴。然而的确有许多问题横在这儿。四爷爷来过信,催她快点回去,堂伯父也来过信,也是要她快点回去办理卖田的事。尤其是幺妈,托人带过许多信来,问她的好,意思也是要她回去的。于是她不得不又同云卿商量,决定在十月半赶回去,开学前赶来补考,而且她把小菡留下来,只带大一人回去。秋蝉只好委屈的留在武陵替小菡做伴。
长庚已经把谷子囤在仓里了,可是幺妈大半年来辛勤的成绩却不很好。夏天,猪得了瘟病,死了好几只,剩下的也象有病的样子,她赶忙贱价卖了出去,后来听说那些卖出去的猪在别人栏里又养得胖起来。鸡呢,时常有黄鼠狼、野猫来偷,顺儿又不好好的看管。园子里倒真的得了一些东西,她一包一包,一篮一篮的扎好,要长庚挑着,跟着曼贞的轿子一房一房的送去。
田算是大半都卖出去了。只留了一栋住屋和屋前的四五石田,柴山只留了沿屋的几片。坟园边的两石田,是不能卖的。但是曼贞眼看着那好多田从她手上卖出,只剩了两百多串不够给她做零用,她心里说不出有许多伤心,幺妈又唠叨着,埋怨她:
“什么事都得自己上前啊!你以为爷爷们就靠得住吗?这个屋里的人,我是清楚的,你看祠堂里一年一千石租,用到什么地方去了?从前我们管祠堂,一年三节连远房那些穷的都送谷子,送钱去,仓里还一年一年加多,而今,我真不晓得一年四季祖宗们能够看到几次三牲,你以为保大伯不懂得四爷爷的把戏。四爷爷也晓得保大伯的鬼,他们大家心里都明白,就看着孤儿寡母好欺。有一天菩萨有报应的。我催奶奶回来奶奶又不回,早点回来,总也少丢得几个。现在家里统只这一点,还要大方,送了他们,他们也不会对你道谢,唉,我就看着这些着急。”
而且幺妈比家里的伯伯叔叔们还更反对她读书,她以为这太稀奇了,她甚至对这女主人有些不信任起来,她说道:
“你会上当的,难道舅老爷们也打合声么?奶奶,我只听见过有皇后娘娘,却从没有听到会有女官。说教学生,教到有钱人家子弟也不容易;教学堂呢,好容易望到三节,这个学生家里封一百文,那个封两百文,平日还淘气死了,究竟也不见请女先生。我看还是一心放在两个小的身上;当日爷爷也还不是一岁就死了爹,全靠老太一人抚养的么?你莫看四爷爷不说话,他心里笑你呢,他听说你还要卖房子,他不知多少高兴,他赚了钱不算,将来你们这房人到了武陵,他就好什么也不管,他巴不得都跑干净,祠堂就是他一个人的了。”
曼贞便同她解释,说如今的世界不同了,女人也可以找出路的。从前老太的时候也不同,那时什么都便宜,家里也不同,亲叔叔几个,爷爷虽是抱过来做长房的儿子,可是亲老子还是亲老子,二太爷最爱他一个。曼贞又说了好些希望给她听,幺妈身体强健,可以替她照顾一下子家。她有了幺妈替她管家,她就好一心一意读书,前程是有的,只要她们去奔。她又说明家里这点东西靠不住,她离得远,又不能每年回来收租。但幺妈还是反对,幺妈说:
“奶奶你当然比我们见得远,不过也应该留个后路,万一外边不好,回家来总有个住处,难不成真的去住祠堂,受气。”
曼贞也认为这话是对的,她从前也这样想过,不过这点田只能够吃,要是住在乡下,穷点过日子是勉强够的,如要读书,那就差得很远了,她假如卖了,把钱交把云卿,由云卿替她设法,云卿曾经讲过,要是存在那家铺子里,按月一分三拿利息。她住在云卿家里,就算自己起火,也可以够了。她觉得还是这样的好,这里太没有亲人,没有可以给她一点帮助的人,所以她还是决定再请四爷爷和保大伯替她卖房子。
四爷爷是一个最不能干的人,他们七弟兄就他一个人连芝麻大的功名也没有挣得。自从三爷爷去年一死,这家便算他最大,他在弟兄里怄的气,常常便要找小辈发泄,爷爷辈里又只剩他和七爷爷,七爷爷是上海姨太太生的,这个大家族自然更看他不起,分过家后,他除了喜庆大事平日从不来往走动。四爷爷的大儿子这时也有十八九岁了,从小就不爱读书,专喜欢偷鸡摸狗,和下流人做朋友,家事倒也不管,逼着娘要钱,娘不给,便偷,一有了钱,家里就十天八天不见人影子,不知道他混在什么地方赌钱去了。但是四爷爷还是不管他,自己讨了一个姨太太。姨太太常常使着丫头同另外一些奶奶小姐们的丫头吵架,都恨死了她,但又不能奈何她,因为四爷爷这唯一的长辈护着她。从先曼贞刚嫁过来时也住过老屋,因为老屋太大了,都喜欢多住几家人,曼贞也吃她的亏,有一次甚至连四婆婆也走在头里把曼贞骂了一顿,说是对丫头没有管教,对尊长没有规矩,姨太太究竟是四爷爷的人。结果,曼贞穿了裙子,捧了茶盘,走过七个天井,四个堂屋,去陪罪。妯娌们个个不平,商量去请二婆婆和三婆婆来讲道理,可是曼贞不愿意,她后来就搬出来了。四爷爷又恨小菡的父亲,小菡的父亲是个骄傲的家伙,同叔叔们总是弄不来。现在到了求他的时候,他还要装出那么一副爱管不管的样子,有时特意还要跑到祠堂去,让来找他的曼贞在他的家里很无聊的焦急的等一整天。
房子虽说决定要卖,也还是不能马上卖出去,不过四爷爷答应她也许过了年之后有人要。于是曼贞又要趁在赶回武陵之前替小菡的父亲除灵。
有些伯伯叔叔来了,亲的侄儿们也来了,大姑太太是在早几天就回来了的,大侄少奶奶也来住几天。有好几房妯娌,尤其是同住在老房里做了一阵好朋友的赵四姐。被迫常常伏在蒲团上,她怕生人,几乎成天都在哭。家里请了一些帮手来,厨房里冷清清的大灶热闹起来了。昏昏沉沉的忙了几天,后来只剩两三个女客还住在家陪她,她们都爱听学堂的事,絮絮聒聒的问她,还不敢相信真有那么回事。
“三婶!我也想去呢,几时我跟你大侄儿讲,你在我们妈面前撮合一下好不好?”大侄少奶奶这时还陪着她住在这里。
“五妹总算找着一条路了,我说也好,不要管那些闲言闲语。我呢,年纪到底不行,不然我也去;过两年我一定要让我们湘云跟五妹去读书的。”这位头发已经在脱的大声音的中年女人,是小菡的二伯娘,二伯父是出了家的,四五年没听到讯息了。
“五姐姐你就打头阵,现在老爷们口里不说,心下是不赞成的。你明儿出了师,做了先生给他们看看。那时我们都来,我们就笨得很,侄女儿可多的是,就都好上学了。小菡现在就上学,怕明儿不强似这些关在家里的哥哥们么?”赵四姐是一个很爽直的女人。她也有一个女儿和小菡差不多大。
“五妹什么咧,她是中了一些小说书的毒,她羡慕那些外国女人,所以她就读书。不过中国终究是中国,只闹着好玩呢。”大姑太太自然是不满意曼贞的行为的,尤其是要变卖仅有的一点家产。
“不过,世界确是不同了,说是自从‘长毛’以后,外国人就都到中国来,中国人也到外国去读书,从前废科举,后来办学堂,现在连我们家里也有女学生,前向还有人到县里讲,说四处有人想造反,要赶跑满人,恢复明朝。那么,天下又得乱。所以我说将来的事断不定,怕还是五姐读了书好呢。”
于是曼贞又很厉害的想起武陵了,武陵那里的确有一点什么东西使她感觉到不同。于云卿他们新组成了一个朗江学社,他们还说要出报纸,他们经常都在骂官厅,他们又都不蓄头发,成天的忙,忙些什么呢?而且夏真仁她们写信来了,催她回去。夏真仁的信上也写些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武陵的确有新的东西在等她。她既然已经把一些事都忙好,便不必再呆在乡下过年了。所以她等客一走,家事稍微理了一下,清理了一些要用的东西,便再到武陵城去。幺妈鼓着嘴,不大同她讲话,她要幺妈跟她一块去,幺妈只说:“等到这房子卖了我再走吧,还有这么多东西,我就守着吧。”幺妈便留着,和着老头、长庚还有顺儿。老头和长庚也不高兴,他们在这里做惯了,不愿找新东家,虽说曼贞同他们很好的讲过,无论如何来年总留住他们,不怕房子田卖了,还是送一年的工资给他们。而他们也站在幺妈的一条线上,心里不以曼贞为然。他们自己以为只不过看在死去的主人的面上来替她看家的,直等到最后的那天,那新的屋主来逐他们的那天。
曼贞赶回来的那天,已是腊月中旬了。她穿一件旧的羊皮袄,而大呢,使用袄子包了又包,她和奶妈的轿子里都放得有火笼,因为日子短,不等天亮动身,她虽说难免有点难过,却比上一次好得多。她看了在原野里初升的太阳,觉得是美丽的景致。大也象高兴似的,常常要从被包中伸出头来看。喊着妈妈,说一句两句短话。
过年的时候,她很闲,常常到学校去玩,没有事便拿起那些烙铁来烙剪小的灯草花辦,她居然造成了几枝盛开的梅花和迎春,她都把来送给于三太太了。她现在比较少了一些牵累,她又卖了一点首饰,她得了云卿的同意,住在后花园那书楼下面的三间小屋,请了一个烧饭的,她以为这样好些,安静些。现在她只预备功课,等着第二学期的开学了。
4
学校里又添了一些学生,同时也少了一些学生,好些小姐们觉得太苦,或者赶不上功课,不声不响的不来了。象曼贞的那位远房妯娌杜淑贞在第二学期来了半个月之后便也退了学。可是她还要请好些人到她家里去玩。曼贞也是被请的一个,她不想去,她躲避同她接近。这天放学的时候,曼贞正预备回家去,她却走来握着她的手道:
“五姐!不要嫌弃,我们总是一家,我家里人口少,我本想读书,家事又丢不开。我很想有几个朋友,你们又总看我不起,我现在请你们,没有别的意思,只想以后你们把我当个朋友,常来我家玩玩。”
“多谢你,我怕来不成,两个小孩,总有一些事。”曼贞虚伪的谦逊着。
“唉呀!怕什么,你横竖每天都不在家,奶妈管着小的,大的跟去好了。”这时于敏芝正走过来插嘴说。
“对了还是敏芝姐直爽,好,我拜托你了,明儿五姐不来我就问你。”杜淑贞便又走开去找别人了。于敏芝便问曼贞道:
“她人很和气,你为什么老不喜欢她?”
“没有什么,你不晓得她是江泰昌的老板娘吗?在武陵算得数一数二的人家了。她铺子大还不算什么,田地可真不少,少算点一年也该有七八千租,在江家,比她屋里好的自然也有,可是差的也就多得很,象我们,当然不去同她比,我们原隔得远。只是我们这几房都不大同她们来往,我们虽说也靠田上吃饭。可总是读书人,百事都还讲点恕道,也讲点礼貌。她们那些,真是不堪闻问。只不晓得搬来武陵了怎么样。现在我们那边县里的几家堂户,戏文真多,作孽得很。明日几时空了再学把你听吧。”曼贞想到了那些她曾听过而放在心上难过的一些非刑的凄惨故事,幺妈的老二就在那边的一家做过,为了一点小事,腿被打得睡在床上一个多月;大姑奶奶家老罗妈的女儿,就是为了被逼不过才上吊的。
“有些事,你不要太认真了,有些乡下人偏只服凶,你不晓得,譬如我爹……”
曼贞猛然想到于敏芝的父亲在乡下也是一个有名的人物,于是她赶忙抢着说道:
“不要说下去了,同我到幼稚园去吧。”
这时夏真仁跑来了,她来问曼贞第二天应不应该到杜淑贞家里去。因为她平日对杜淑贞的一些阔太太架子看不惯,不大喜欢这人。
“没有事去玩也不要紧,来武陵一趟,去看看武陵财主家,听说她很能干呢,当家已有两年了,我去年回家才打听明白,有名得很,不要看她不起。”
“哦,原来,我说她为什么总是来两天请一次假,其实又何必读书?”夏真仁跟着一块儿到幼稚园去。
“只是,既然不读书了,又何必还请我们呢?”于敏芝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