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医女太绝情:稳婆
1059400000236

第236章

卫慧点点头,没有多做解释,而郑凌寰此时也顾不上深究,只是下意识地颌首,随即再不犹豫,迅速地点将调兵之后,领先一步,率被点中的将领,大步走下城楼。

那些文武大臣,见主上心意已决,本想劝说郑凌寰顾全大局的,但今日王上与来历颇为神秘的女子之间的交流,他们都看在眼里,他们也都感到失望,心里暗暗叹息,自家主公从来都很注重大局,怎么今天意外地听从了一个女人的指挥?

官员中指望着跟随陈留王创下不世基业,从而封侯拜相的某些投机分子,此时也纷纷叹息,自家主子如此宠信一名女子,如此事关生死成败的战事,也听信一名女人的话,这哪里还有一丝明主的样子?

牡鸡司晨,这可不是福兆啊!

唉,只怕自己封侯拜相的愿望就要成为泡影了!

卫慧的目光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关下的战场。不过这么一会儿功夫,战场的形势更加严峻。外出救援的五百将士,眼看就要被追上来的楚军完全包围。那些人面临数倍与自己的敌人,却没有因为恐惧乱了阵脚,更没有一个人放弃抵抗。他们纷纷驱逐胯下的战马,奋力挥动手中的兵刃,将企图拦住他们脚步的敌人,一一斩杀在马下。

血流成河!原本以为自己经历的劫杀就是最残酷的杀戮,及至见到这沙场的厮杀,卫慧才知道,那一场场噩梦般的劫杀,与这漫天血雨的沙场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如果,自己不制止,可以想见,这样的杀戮将会进一步扩大。那时,就不是几百几千人的厮杀,而是上万,乃是数十万人的惨烈杀戮。

卫慧的眼前,似乎已经看到,那漫天的血雨,那横飞的残肢断臂,还有那瞪着眼睛死不瞑目的头颅……

脚下的城门再一次吱呀呀开启。

战鼓滚滚,号角阵阵,卫慧看着陈留王亲自压阵,数千陈兵潮水般涌出零陵关。

大战即将爆发!

她再也无法眼睁睁看着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生命,落一个填埋沟壑的下场。她无法想象,无数家庭的破碎,无数老夫妇痛失自己的孩子,无数女人孩子,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

白色的衣裙,墨缎般的发丝,无风自动。

卫慧没有回首,但她知道,在她的身边,那个灰衣男子,一直无声地守护。有了他,她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心动,形动。

卫慧的手掌轻挥,天空中的一羽火红,如流火一般划破天空。

随着那火红的流星飞过战场上空,一道火光从天而落。赤红色的火焰,如一条燃烧着的火龙,落入厮杀正酣的战场。

“天火!天火!”

恐怖的喊声乱纷纷响起。正在厮杀的双方将士暂时都忘记了自己的处境,纷纷停下手中的厮杀,还不等他们带转马头,将士们又惊恐地发现,自己胯下的坐骑就像自己有了思想一般,整齐划一地向着自己的营地方向调转,然后扬蹄疾驰。

刚才还是势如水火的陈楚双方将士,此时却都陷入了同样的怪异境地。他们只感到浑身汗毛倒竖,头皮乍起,仿佛自己突然陷入了异常诡异的梦境之中。

战马狂奔,直到将将要冲回到自己的主营,方才放缓了脚步。此时,才稍稍稳住心神的将士们懵懂地四下望望,却见浑身溅满鲜血的战友茫然的目光也正望过来。

从战场上下来的将士们没有看清,陈楚双方压阵和营救的军队却看得清楚。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火红的流星划过,然后是火龙飞舞,再然后就是场中厮杀的双方,突然同时回撤,再再然后,他们同时看清楚,天空中那颗飞火流星原来不是什么星星,而是一只火红的鸟儿,他们还眼睁睁地看着,交战双方撤离战场之后,从天而降的天火,瞬间熄灭,那鸟儿却转瞬又如流星般,飞落在零陵关的城头。

而站立在城头上观战的陈国文武将士,更是看到了火鸟儿的最后降落点--居然是站在他们身边的那抹清丽的身影。

但是,无论是城头还是城下的陈兵将臣,都没有顾得上多想。或者说,在他们心中,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主上为什么对这个女子如此特别,当然,他们也更加明智地在这个女子身上烙下主上的印记,从而在主上表态之前,他们自以为聪明地选择了暂时的沉默。

陈留王带兵退回关内。此次突如其来的战事,就以一个莫名其妙的同时撤兵作为了结局。

在众位大臣的一致沉默下,郑凌寰也没有立刻注意到决定了战局的关键人物--卫慧。

待他安排下兵士,在关内的临时王府中聚集文武进行战后的赏罚之时,才从诸位将臣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让文武众臣诧异地是,郑凌寰并没有立即对此事表态。

待得郑凌寰思虑之后,寻找卫慧之时,负责跟随卫慧的亲卫却上前回报。战后,卫慧就去了兵营,为那些受伤的兵士疗伤去了。

接下来,零陵关内外的战局,再次陷入了僵局。

但在楚军的兵士中,却暗暗流传着一个说法:战事有违天和,导致火凤临世。

零陵关内的陈兵也在暗暗欣喜,神女降临,庇佑陈国,此战陈国必胜!

僵持的局面一直持续下来,六月廿三日,局势再次剧变。契单狼骑数十万大军突然兵临陈国西边。

陈留王郑凌寰急招文武商讨应对之策。应对契单狼骑的对策尚未做出定论,北邙山再次传来消息。

十九日夜,随州兵马夜袭林村,同夜林村内的随州内应策反副将刘曜,打开城门。林村失陷。驻守陈国北边的主帅赵轩辰只带着不足五百名亲卫,逃出林城,退守另一座城市,盂县。

零陵关文武将帅俱是一片惶急。陈国虽然这些年来休养生息,但毕竟所辖地域太小,先前同时对敌随、济两州兵马已显劣势,如今又加上契单人的几十万狼骑,只怕陈国获胜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有人终于记起了卫慧那日在城楼之上的作为。沮丧的心情瞬间雨过天晴,赶紧向自家主子进言。

“主上,卫先生乃神女临世,身边有火凤拱卫,必定可以扭转战局。还望主上尽早请卫先生出山,救陈国百姓黎民于水火之前。”

郑凌寰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紧皱眉头,思虑良久,方才挥手道:“诸位先下去吧,玄城的谏言孤会斟酌。”

众文武不知自家主公为何迟疑,但也很识相地没有多问。纷纷执礼告辞而去。

良久,郑凌寰才轻轻地叹了口气。

那日城下大战,他看的清楚,卫慧虽然算是救回了五百轻骑,但她却也没有让楚军将士吃什么亏。故而,卫慧的态度很微妙,并不像陈国兵士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卫慧来此就是为了协助陈国,反而是她两不得罪的做法,让郑凌寰的眼前仿佛隔着一层浓浓的白雾,看不清卫慧的心中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郑凌寰整整思虑了一夜,第二日,他终于下定决心,请卫慧出手相助。而且,据郑凌寰在契单的观察,卫慧绝对不是不顾民众生死的人,反而,她在关下大战之时,及时地伸出援手,只可能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卫慧顾惜的并不是什么王爷郡守,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贱民。

第二天清晨,郑凌寰终于下定决心,前往卫慧的住所,期望可以凭借陈州数百黎民的性命,和陈国目前三面挨打的弱小形象,打动卫慧,争取她的全力帮助。

郑凌寰与卫慧的会晤,两名会面人闭口不谈,他们身边跟随的那些亲卫也一致保持了沉默。

会晤后,陈留王又即刻起驾,前往北边战场督战。与他同行的除了他的文武大臣们和零陵关三分之二的精兵之外,还有卫慧身边那名总是沉默着的灰衣男人。

会见结果,外界无从知晓。零陵关内外却难得保持着平静。

楚军似乎由那一战,就彻底地沉静下来。两军对垒的零陵关前,平静的根本不像是杀机四伏的战场。

零陵关的将士们,仍旧每日看到那抹浅色的清丽身影,出入伤兵营,登城楼,带着那个咿呀的孩子和她的白色猫咪在零陵关中散步,甚至,还一马单骑地,在几十万楚军的环视下,从从容容地出关。而因为陈留王给予了这个女子行动上的最大自由,零陵关内没有针对这个女子的禁地。所以,连关门也可以随时为她打开。

从卫慧一骑出关回来时,墨云背上挂的猎物可以判断,她孤身一个女子带着孩子出关只是狩猎。但在两军对垒,大战随时可以爆发的阵前,卫慧仍旧这般悠闲的神态,却让零陵关的守将感到迷惑,更觉得有些不可理解。

这个女子身上的悠闲、从容、淡定,究竟从何而来?这个女子是看不到陈国面临的危境,还是她根本不在乎陈国的胜败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