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10552600000022

第22章 植物之谜(4)

植物定时开花之谜

导言:植物开花应和动物春季发情道理相同。植物开花是为了“传宗接代”,什么季节开花?这和植物的不同生活习性有关,而生活习性又与所处环境有关,这都是常识性的东西。如果进一步探求,为什么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习性?这就像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植物一样,真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我们知道各种花卉一年当中只在一定的季节开放,例如,冬末春初有梅花,春季有连翘,夏季有荷花,秋季有菊花,冬季有一品红等等。如果我们再细心地观察会发现,许多花卉在一天之内开放的时间也是一定的,例如,牵牛花在清晨5点左右开放,午前闭合,所以又叫“朝颜”;芍药、睡莲在早晨8点左右开放,傍晚闭合;半枝莲在正午12点强烈地光照下开放,夜间或阴雨天闭合,故又称“太阳花”;紫茉莉花傍晚17点左右开放,清晨闭合,又称“夜娇娇”;而月见草、待霄草等完全在夜间开放,白天闭合。

早在18世纪,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就发现了这些花卉开放的规律性,并按照它们一天开闭时间的不同将它们种植在一个大花坛上,造成一座有趣的“花钟”。为什么这些花卉一天之内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开放呢?这是由于它们花朵开闭与光照强度有关,有些需要强光照,有些需要弱光照,有些则不需光照或极微弱的光线即可,而且所需的光照不必一定是阳光,在相同强度的灯光下也能正常开花。但是,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牵牛、芍药、睡莲、紫茉莉开花需弱光照,半枝莲开花就需强光照,而月见草、待霄草则在黑暗或月光下就能开放呢?这些问题至今还是个谜。

植物“睡眠”之谜

导言:所有的生物都应该有作息规律,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容易被人查觉。在常人看来植物永远是不变的,但植物学家却发现了植物的作息现象,只是不同的植物作息的表现方式不同,作息的时间也不尽一致而已。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可寻呢?科学家发现了部分植物作息的诀窍,但也有一些植物作息的信息还没被人们认识。人和动物要睡觉,植物也要睡觉。高大的合欢树上有许多羽状的叶子,它们一见到金灿灿的阳光,就舒展开来了;待到夜幕降临时,又成对地折合,闷头睡起了大觉。有时候,人们在野外可以看到一种开紫色小花的红三叶草,白天有阳光时,它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儿都舒展在空中,一到傍晚,那三片小叶就闭合起来,垂下头准备美美的睡一觉。许多植物如酢浆草、花生、烟草和豆类植物的叶子,都会昼开夜合,这就是植物的睡眠运动。

不仅植物的叶子要睡觉,那娇美的花儿也要睡觉。我国宋代诗人苏轼观察了各种名花后,写下了优美的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你知道“睡莲”这个名字的来历吗?原来,每当旭日东升的时候,睡莲那美丽的花瓣会慢慢舒展开来,用笑脸迎接新的一天;而当夕阳西下时,它便收拢花瓣,进入甜蜜的梦乡,因而人们称它为“睡莲”。

花儿的睡觉时间有早有晚,长短不一。晴天,蒲公英上午7点钟开花,下午5点钟才闭合。山地生长的柳叶蒲公英是蒲公英的小兄弟,不过它比较贪睡:上午8点钟开花,下午3点钟就闭合睡觉了。半支莲更是个贪睡的家伙,上午10点钟刚刚醒来,绽开五颜六色的花,一过中午就闭合起来睡大觉了。

落花生的花可有点与众不同,它的睡眠时间有长有短,是随着昼夜长短不同而变化的。7月,它早晨6点钟就醒来开花了,要到下午6点钟才闭合睡觉;到了9月,上午10点钟它才开花,一到下午4点钟就闭合睡觉了。

早春时节开花的番红花,就更有趣了。一天之中,它时而张开,时而闭合,时而又张开,真是醒了睡,睡了醒,醒醒睡睡,要反复好多次。也有的花是在白天睡觉,夜晚开放的。例如,紫茉莉下午5点钟左右开花,到第二天拂晓时闭合睡觉。月光花在夜晚8点钟左右开花,到次日清晨才闭合睡觉,不愧为月光下“含笑”开放的花。

为什么植物要睡觉呢?这是由周围环境引起的植物保护自己的一种运动。三叶草等植物的叶子在夜间闭合,就可以减少热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因而具有保温和保湿的作用。夜间的气温,比白天低得多,睡莲的花在晚上闭合,可以防止娇嫩的花蕊不被冻坏。有些花昼闭夜开,那是因为夜行性的小蛾子能在夜间帮助它们传送花粉。

至于番红花时开时闭,那是由于它对气温的变化十分敏感的缘故。气温上升时,花瓣内层的生长比外层快,花便绽开了;一旦气温下降,外层的生长就会比内层快,于是花便闭合起来。

植物的自卫之谜

导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植物处在动物生物链的最低端,它是任人宰割的,那些甘愿宰割的,早已在贪餍无度的动物口中灭绝了吧!只有那些有自卫能力的植物可以存活到现在。植物自卫的招数千奇百怪,而且植物在“自卫”时表现出的各现象也让人迷惑不解。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枸橘,它浑身上下长满了粗刺,你要是不小心,被它刺一下,肯定皮破血流。因此,它在原野里,什么凶猛的动物都不敢碰它,它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过着太平无事的生活。

在公园里,经常可看到一种常绿小乔木,叶子生得奇特,革质化,长椭圆状的四方形,每片叶子上有三四个硬刺齿,戳一下很痛,鸟儿也不敢在树上过夜,因此,它的绰号就叫“鸟不宿”。它结的鲜红或黄色果实,鸟儿只好望望,流流口涎,也不敢前来问津。

欧洲阿尔卑斯山上的落叶松,幼时的嫩芽被羊吃去后,就在原地方长出一簇刺针,新芽在刺针的严密保护下生长起来,一直长到羊吃不着时,才抽出平常的枝条。

在非洲还有杀鹿的植物和杀狮子的植物。杀鹿的是马尔台尼亚草的果实,果实的两端像山羊角般的尖锐,生满针刺,形状可怕,有人称它为“恶魔角”。这种果实成熟后落在草中,当鹿来吃草时,果实就插入鹿的鼻孔,于是鹿疼痛难受,有的竟发狂而死。

杀狮子的植物也是利用果实,果实上长有许多像铁锚一样的刺,长三四厘米,非常坚硬。当狮子到这里来捕食时,被它刺痛时,就非常恼火地张开血盆大口来咬它,这种果实上的“铁锚”就钩住了狮子的上下腭和舌头,威风凛凛的狮子,这时什么东西也不能吃了,只等着活活的饿死了。

此外,许多植物在受到昆虫的袭击时会生成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合成萜烯、单宁酸等,其中单宁酸可以有效地抑制昆虫的侵袭。

植物学家们发现白桦树在被昆虫咬伤后树叶中酚的化学成分增加了,降低了对毛虫的营养价值。实验还表明,植物能抵抗疾病,当遭受病虫害时,它能通过迅速、直接的反应合成植物抗毒素来抵抗疾病和微生物的侵袭。

在抵御病虫害过程中,植物还能报警。植物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毛虫在食用柳树叶子时不仅引起了受害树的抵抗,而且也使得3米以外的邻树产生了防御能力。

植物通过化学变化制造的“化学武器”可以间接地招来援兵——鸟。由于昆虫在吃树叶的同时,叶子上生出可溶的单宁酸,使昆虫感到树叶的味道欠佳,于是不断地转移,因此树叶上呈现出一片片有规则的小孔。目光锐利的食虫鸟就利用这些小孔觅食昆虫。

植物陷阱之谜

导言:所有生物在它的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宗接代,为了种群的延续,有的植物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它们不像平常植物那样靠风、蜂等传授花粉,而是精心设置陷阱,强迫俘虏充当媒人。像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真可谓:为了生存,煞费苦心。植物也会设置陷阱吗?是的。有些植物是用陷阱逮住昆虫的,不过它们捕虫而不吃虫,只是将昆虫囚禁起来,然后又打开“牢门”,把“俘虏”放走了。它们囚住昆虫,是让这些虫子为自己传授花粉。

生长在欧洲的海芋百合,花瓣就像一只杯子,这种花儿奇臭难闻,令人作呕。正是这种像腐烂尸体发出的恶臭,把一种嗜臭食腐的小甲虫吸引过来了。小甲虫爬上海芋百合的花瓣,想爬进花中。不料,花瓣内侧的一种油滑液体,使它像坐滑梯似的,一下子滑到了“杯子”的底部。这时,小甲虫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逃不出这个“牢笼”,因为四周花瓣的内壁上都长满了倒刺。这就是海芋百合设下的陷阱。

开始的时候,小甲虫并不急于逃出陷阱。因为在陷阱底部,海芋百合的雌蕊上,会分泌出一种甜甜的蜜汁。小甲虫贪婪地吮吸起来,它的身体不时碰撞雌蕊四周的雄蕊。这些雄蕊个个都像武侠小说中的暗器机关,小甲虫一碰上,里面立刻射出一串串花粉,这些花粉就沾在小甲虫的身上。在海芋百合的花朵里,小甲虫被“囚禁”了整整一天。一天以后,花瓣内壁的倒刺萎软了,油滑的液体也已干枯,这时“禁令”自动解除了。现在小甲虫可以爬上花瓣,逃脱陷阱了。它浑身沾满了花粉,爬了出来,不久又被别的海芋百合的臭味吸引住了,再一次跌入新的陷阱。就这样,它把花粉传授了过去。

马兜铃也会巧设陷阱。它的花儿像个小口瓶,瓶口长满细毛。雌蕊和雄蕊都长在瓶底,只不过雌蕊要比雄蕊早熟几天。雌蕊成熟的时候,瓶底会分泌出一种又香又甜的花蜜,把小虫子吸引过来。小虫子饱餐一顿后想要返回时,早已身不由己,陷进“牢笼”了。因为瓶口细毛的尖端是向下的,进去容易出来难。小家伙心慌意乱,东闯西撞,四处碰壁,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带来的花粉都粘到了雌蕊上。几小时后,雌蕊萎谢了,小虫子依然是“花之囚”。直到两三天后,雄蕊成熟了,小虫子身上沾满了花粉,它才能重见天日。那时,马兜铃自动打开瓶口,瓶口的细毛也枯萎脱落了,这个贪吃的“使者”终于逃出“牢笼”。不过,刚恢复自由的小虫子又会飞向另一朵马兜铃花,心甘情愿地继续充当“媒人”。

除了海芋百合和马兜铃,还有一些会设陷阱的植物。有一种萝摩类的花,虫儿飞来时细脚会陷入花的缝隙中。虫儿拼命挣扎,结果脚上沾满了花粉。小家伙从缝中拔出脚来,便一溜烟似的跑了。

拖鞋兰的花儿是别具一格的:兜状的花中,没有明显的入口处,也看不到雄蕊和雌蕊,只是中间有一道垂直的裂缝。蜜蜂从这儿钻进去,就来到了一个半透明的小天地里,脚下到处是花蜜。蜜蜂尝了几口,刚准备离去,谁知后面已封闭起来,没有退路了。只有上面开着一个小孔,蜜蜂只好沿着雌蕊柱头下的小道勉强穿过,这时身上的花粉被刮去了。它再钻过布满花粉的过道,身上又沾满了花粉,这是拖鞋兰花请蜜蜂带到另一朵花中去的。

另外一些植物虽然不设陷阱,但也会欺骗动物前来为自己传授花粉。在北美和地中海一带有一种兰科植物,是靠细腰蜂来传授花粉的。它一无花蜜,二无香味,靠的就是对雄细腰蜂的欺骗。这种植物花朵的形状很像雌细腰蜂,花瓣闪耀着金属光泽,就像阳光下雌蜂的翅膀。有趣的是,它的花朵还能发出雌细腰蜂的气味呢。难怪雄细腰蜂见了会兴高采烈地飞来,等它发觉受骗上当时,已在为植物传粉了。

留唇兰的骗术更加高明。它的花朵的形态和颜色,活像一只只蜜蜂。一片留唇兰在风中摇曳,简直就像一群好斗的蜜蜂在飞舞示威。蜜蜂有很强的“领土观念”,它们发现假蜂在那儿摇头晃脑,便群起而攻之。结果,正中留唇兰的下怀,蜜蜂的攻击对花朵毫无损伤,却帮助它传授了花粉。

植物中的动物现象之谜

导言:如果非要找出动物和植物有共通的现象,那植物和动物之间共通的地方,还真挺多。就拿血型和脉搏说吧!科学家真就发现,植物的“血型”竟和人类血型惊人地相似,是不是人吃哪类植物多就产生哪类植物的“血型”呢?没有谁能证明。众所周知,植物和动物是完全不同的两大类生物,它们之间存在太大的差别。但令人惊讶的是,科学家在许多研究中发现,植物体内常常会表现出各种类似动物的现象。

植物的血型

人类有不同的血型,如A型、B型、O型、AB型等,科学家们发现,许多植物体内也有类似的血型。

植物血型的发现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叫山本茂的日本法医在一起谋杀案中顺便化验了一下死者枕头内的荞麦皮,结果他惊奇地发现,荞麦也有与人类相似的血型——AB型,这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新鲜事啊!实验证明,植物也像动物一样有脉搏于是,他很快就迷上了植物血型的研究。他到野外进行了广泛地调查,采集并化验了600多种植物的“血型”,然后将它们按照不同的血型分别归类。例如,葡萄、山茶、山械、芜营等植物属O型植物;桃叶、珊瑚则归属于A型植物;而扶芳藤、大黄杨等被划为B型植物;此外,荞麦、李树、珊瑚树、地锦械成为AB型植物的代表。

当然,这儿所说的植物“血”,实际上是植物体内的汁液,与人体中的血液有所不同。但是,植物汁液中的各种糖蛋白成分,与人体内的血型物质很相似。可是,植物的血型物质,在植物的生理生长方面,有些什么实际的影响?这些问题是最使植物学家感兴趣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