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精神养生指的是什么?
精神养生,主要是指对人的情志、性格和意识等方面的调养与保护,也可以说是对人的精神、心理的修养和锻炼,以保持人体的心理平衡,维护机体的健康。对于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福利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因此,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康者,不仅要躯体无病,而且还要精神愉快、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现代化的高速度推进,人类亦进入了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精神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显得日趋复杂,故调摄精神已成为养生的首要条件。1.静心养神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是生命存亡的根本,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但神气主宰一切生命活动是易动而难静,故养神的关键在于静心。《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说明了静心养神可以使正气充聚而不散乱,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即使有很强的致病因素,也不易罹患疾病。
静心养神贵在安心处世,光明磊落,从容温和,排除杂念,驱逐烦扰,专心致志,精神静谧,做到安静和调,神清气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和工作,而且能使整体协调,生活规律,有利于健康长寿。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能恬淡虚无、静养心神,而是终日为名利而斤斤计较、忙忙碌碌、躁动追逐与养生之道背道而驰,则很难享其天年。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倡导的静养思想并非是虚无缥渺的绝对的静,其与那种什么事都不想干,整日冥思苦想,一心梦想“得道成仙”的做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清代曹慈山在《老老恒言》中指出:“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又指出头脑“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老。唯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他主张心神宜相对静,心神不用不动固属于静,但动而不妄动,用之不过,专而不乱,同样具有静的含义。我们所提倡的静心养神主要是指思想专一,勿见异思迁,想入非非,要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近年来,静心养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受到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实验已证明,这种自我调节使神经系统免受外界精神因素的干扰,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极佳状态,使发病率显著下降。2.志存高远人生于世,需有远大抱负,决不能庸庸碌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日饱食而无所事事。故养生,首先要立志。所谓立志,就是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理想及道德情操,就是要有志于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树立起信念,对生活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充满乐趣,这是每个人的生活基石和精神支柱。所以,要想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必须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精神境界。
远大抱负、积极进取具有健身防病的养生作用,这有其科学道理。人的进取心理是在制定自己所要实现的目标时,其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虔诚的信念,通过神经活动,会刺激体内激素分泌,使人情绪高涨、心胸坦荡、免疫功能旺盛、抵抗力增强,这自然有利于健康。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大多都是长寿者。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以对社会有所贡献为荣,志有所专、勤奋用脑、心胸豁达宁静,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不但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而且寿命也会比一般人长。
因此,坚定信念、充满信心、量力而行,在精神和心理上保持良好的状态,是科学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一环。美国医学家对加利福尼亚州的7000名成年人调查发现,凡是没有健康的情绪、没有坚定信念的人,其死亡率比情绪正常的人高出一倍。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学者、著名教育家颜之推所说的“行道以利世”、“修身以求进”,正说明了这个道理。3.情感节制人是一种有情感的动物。情感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在情绪方面的反应,通常称为情志活动。情志活动的表现形式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在中医学中称此为“七情”。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有利于身体健康。但喜也有其限度,如果超过极限,其对人体健康同样也是不利的,也不合乎养生修身的要求。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最著名的实例见于《儒林外吏》中的“范进中举”故事,范进数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举,高兴得举止发狂,疯癫而目不识人。另外,过度喜悦能使心率加快,某些冠心病患者亦可因此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极度狂喜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老年人中风。因此,即使是喜乐这种良性刺激,也应当适度。
“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现的气愤不平、怒气勃发的现象。中医认为,暴怒可以伤肝,导致肝气横逆而上升,出现面红耳赤、青筋暴涨,此时人会感到头痛昏晕、胸胁胀痛,严重者会出现晕扑。如果血随逆气而行,则可出现呕血、咯血。历史上这种事例并不罕见。《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孔明设计多次激怒周瑜,气得周瑜最后竟口吐鲜血、金创破裂而死。因此,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最好的办法是尽量戒怒。
“忧”,指忧愁而沉郁,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整日长吁短叹、垂头丧气,甚至不思饮食,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由于长期郁郁寡欢,时常以愁泪洗脸,最终忧愁而死,就是一例。
“思”,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思虑完全是依靠人的主观意志来加以支配的。如果思虑过度,也可致病,出现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腹胀痞满、不思饮食。此外,还可伴有头痛、头晕、失眠、消瘦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导致精神错乱。
“悲”,是由于哀伤、痛苦而产生的一种情态。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意志消沉,偶有所触及,即泪涌欲哭或悲痛欲绝。悲伤的情绪能使内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健康。早在19世纪,国外有学者发现,当人处于悲伤时,其胃黏膜变得苍白,胃的运动减弱,胃液分泌减少,如果通过安慰而改善他的情绪,则胃内的状况也随之好转。18世纪英国外科医师理查德·乔治曾指出,许多乳房癌和宫颈癌患者具有“经历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而立刻发病的病史”。因此,在生活中一旦发生不幸的事情,一定要节哀,以保重身体为要。
“恐”,是惧怕的意思,因精神极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惊”,是突然遇到非常事变,导致精神上的猝然紧张。诸如骤遇险恶、突临危难、目击异物、耳闻巨响等,都可发生惊吓。惊与恐不同,惊是自己不知道而惊吓;恐是自己知道而恐惧。无故恐惧害怕的人,大多肾气亏虚、气血不足;突然惊吓而当场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的人,大多因心气逆乱、心血受损,导致心无所倚、神不所归。因此,治恐当补肾,治惊应安神。
我们生活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上,“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但重要的是,对外界的刺激和蛊惑,要善于通过调节自己的情感,如和喜怒、去忧悲、节思虑、防惊恐等方法,排除各种杂念,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对心理和生理产生的影响,使人的情志活动保持相对平静。
此外,平时要重视个人的思想修养及精神调摄,客观对待周围事情的变化,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经常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至于调畅情志的具体方法,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及兴趣爱好,自行选择。为了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花木鸟鱼、古物收藏、艺术欣赏等,将思想多倾注于爱好,使精神有所寄托,自以为乐,陶冶性情,消除忧虑和烦恼,对于养生延年十分有益。4.开朗乐观开朗和乐观是健身的要素,长寿的法宝,也是人体生理的需要。要想成为一个精神愉快、健康长寿者,首先要培养开朗的性格、宽广的胸怀,才能保持精神乐观,从而增进健康。
性格开朗是胸怀宽广、气量豁达及精神心理活动所反映出来的一种良好状态。开朗的性格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国内外科学家都很重视性格和健康关系的研究。据调查,在国内外的长寿者中,绝大多数人的性格是开朗的、温和的。经反复研究证明,性格孤僻、性情抑郁、情绪紧张、喜怒无常的人比性格开朗豁达的人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同时还发现,相当多的癌症患者年轻时性格欠佳;在发病前,大多有焦虑、失望、忧郁、压抑及愤怒等不良情绪。而性格开朗、情绪稳定、精神健康的人,则癌症发病率低。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开朗的性格有益于健康,不良的性格有损于健康。
“乐观者长寿”,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养生格言。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胜利者的伤口总比失败者的伤口愈合得快;心情舒畅的人要比心情忧郁的人患病少;没有精神负担的患者要比有精神压力的患者痊愈得快。据调查,8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96%是乐观的、富有人生乐趣的。现代科学研究也认为,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对人体是十分有益的。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都易于感受,无论是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乐观者常笑。笑是养生长寿的妙方,是治病的良剂;笑又是一种独特的运动,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体操。为了健康长寿,我们应该养成欢天喜地、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常怀童心,常怀乐意,永葆青春。5.善良仁爱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说“仁者寿”,意思就是说若存仁爱之心,与人为善,可以长寿。善良仁爱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可以驱逐人的烦恼,使人心情愉快;而消除一切敌意,又使人心身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善良仁爱之心还能兴奋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机体分泌一些有益的酶、激素和某些神经递质,使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有效地抵御各种不良刺激和致病因素,进而防治疾病,促进健康,延缓衰老。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让学生们看一部反映妇女在印度帮助病人和穷人的电影,然后立即收集学生们的唾液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抗呼吸道传染病的抗体——A种免疫球蛋白有所增加。这说明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心理能提高人的抵抗能力。
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中有部分细胞在受到“爱心”滋润时,能产生一种类似吗啡的物质——内啡肽。这种内啡肽通过脑细胞膜上的吗啡样受体,使人产生愉悦,进而令人健康。6.知足常乐“知足者常乐”一语,出自《论语》。意思是说,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有一客观的认识,从各方面感到满足而又无过多的、不切实际的奢望,并能始终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安定。
但是,人生在世,不可能对工作和生活没有一点追求和期望,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因此,“知足”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一个人在对待客观物质和精神追求上的认识水平。
“知足”,实际上讲的是心理健康。其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其一,要有自我控制能力。无论周围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诱惑亦不为昕动,以保持精神上的节制和坦荡。其二,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对各种外界影响,不想入非非,不过度思虑,以保持人体的形与神统一。其三,常使内心处于平衡的满足状态。即对自己的经济、名誉、地位等都能随遇而安、内心平衡。讲得再具体些,就是要知足于当前的生活条件。生活上的追求与享受是永无止境的。所谓“人心不足”、“贪得无厌”,就是指那些盲目攀比、对生活条件永无满足的人。要知足于当前的工作岗位,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机遇以及文化水准不同,就决定了他们之间工作性质的不同,但无论从事哪一行,都是为社会服务。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至于见异思迁。要知足于家庭生活的和睦,在现实生活中,再好的家庭也会有不协调的时候,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要主动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无论谁的过错,也要最大限度地做到宽容和理解。感情的交流从来都是心心相通的,在相互谦让、理解、大度等姿态的促进、影响下,定会使家庭关系和谐、融洽,更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望,从而保证每个人以愉快轻松的心绪来从事各项工作。
不过,“知足”不等于满足现状,停滞不前。人总是要有进取心的,对待事业永无“知足”可言,对待物质追求,则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只有这样,才能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情绪上的稳定。7.善与人处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与其周围的人结成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如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住处的邻里关系,学校里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单位里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变化。人际关系和谐,就会感到安全、愉悦,心情亦恬静舒畅,有益于学习、工作和事业。反之,人际关系紧张,可干扰人的情绪,产生焦虑、不安和抑郁,甚至还会使人惊恐、痛苦、憎恨或愤怒,这种恶劣的消极情绪将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不仅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也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