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营复醒汤治病毒性脑炎
【组成】水牛角30克,羚羊角粉0.6克(冲服),鲜生地30克,粉丹皮9克,鲜石菖蒲30克,陈胆星9克,天竺黄9克,郁金9克,淡竹叶9克,木通3克,琥珀屑1.5克(冲服),麝香0.9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营泄热,涤痰开窍。
【主治】邪热入营,痰热蒙心。
【病例】任××,女,30岁。患者昏迷不醒已26天,二便失禁,四肢拘挛且瘫,自汗甚多,喉中痰鸣,脉细而数,舌质红苔腻。西医经检查后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经治疗效不著。此症系邪热入营,痰热蒙心。治当清营泄热,涤痰开窍。即投“清营复醒汤”1剂。药后神志逐渐清醒,四肢情况转佳。又当投以益气养阴调理之方10余剂,诸症悉除,病获痊愈。所投益气养阴调理之方为:大生地18克,麦门冬9克,鲜石斛9克,炙黄芪12克,制黄精9克,肥玉竹9克,知母9克,地龙12克,煅牡蛎15克,生甘草4.5克,太子参9克,党参9克,北沙参9克。
按:“清营复醒汤”方乃以犀角地黄汤合涤痰汤方加减而成。
(上海徐纪昌)
云贯清温汤治流行性
乙型脑炎【组成】云母(金精石或银精石)15克,连翘30克,贯众30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方中云母用食盐泡水,洗净泥后沙入药。如角弓反张,抽搐者加当归、钩藤各12克;前额痛甚加石膏30克;腹痛加白芍、陈皮各12克;呕吐甚者加法半夏10克;便秘加大黄5克(兼症消失后,则分别停用加味药)。
【功效】清热解毒,镇逆熄风。
【主治】温热疫毒,内扰心包。
【病例】王××,女,18岁,初诊为1967年8月11日。患者就诊前3日感觉心中不适,欲吐,纳差,神疲乏力。当地医院疑为“感冒”,给服西药无效。晨起畏寒发热,头痛剧烈,神昏嗜睡,伴有抽搐。经详细检查后临床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行静脉补液及冬眠治疗1日,诸症仍无明显改善。体温波动在39.5~40℃之间,辗卧不安,双手抱头,呻吟不已,皮肤弹性减低,眼眶凹陷,瞳孔双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四肢间见抽动,未大便。脉弦数,舌质红苔黄少津。
后停用西药,即拟“云贯清温汤”加大黄、当归、钩藤各12克,法半夏10克。浓煎1剂分2次服。12日上午时体温降至37.5℃,神智转清,脉缓,舌苔同前。呕吐、抽搐皆止,大便已下,思饮食即给稀粥一小碗(约200毫升)。此时仅微感头昏,周身乏力,继服原方去大黄1剂,停药观察3天,诸症悉除。
按:本方使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曾观察27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型患者,大部分病例均经脊髓穿刺,脑脊液混浊、压力高,白细胞一般在1万或2万以上,血液检查白细胞在1~3万以上。其结果:27例均完全治愈,无后遗症。同时,本方还具有无副作用,药源广泛,制剂简单,价格低廉,容易掌握等特点。
(湖南王定寰何子胥)
加味三仁葱豉汤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组成】鲜藿香6克,杏仁6克,薏苡仁12克,白蔻仁3克,厚朴6克,法半夏6克,白蒺藜9克,菊花6克,僵蚕6克,豆豉9克,葱白9厘米(后下),六一散15克(布包煎),竹叶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祛风利湿,调和三焦。
【主治】风、暑、湿邪,合袭为患。
【病例】陈××,女,4岁。于1964年8月15日诊治。患儿发热已8天,住院已5天,经检查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头痛剧烈,烦躁,昏睡,汗出时体温即降,小便少,大便干。舌淡苔为黄腻,脉浮滑数。此乃风、暑、温邪合病,治当祛风利湿,调和三焦,以加味三仁葱豉汤。服至8月17日复诊,见周身有微汗,体温已正常,头痛已除,大便尚偏干。于方中去葱白、豆豉,加神曲4.5克、槟榔4.5克,调治获愈。
(北京蒲辅周)乙脑汤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组成】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生石膏30克,山栀子15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0克,地龙15克,钩藤15克,磁石3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川贝母7克,远志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凉营泻热,化痰止痉,清心开窍。
【主治】暑热邪毒,耗损气津,伐伤营血,邪陷心包。
【病例】刘××,男,6岁,患儿嗜睡已5天,且伴发热、头痛,曾抽搐3次。送门诊求治前5小时神志不清。经化验及腰穿等检查后,诊断乙型脑炎而收住医院治疗。查体温40℃,脉搏130次/分,呼吸48次/分,神志不清,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肌张力增强,脉弦数,舌红苔黄。投以“乙脑汤”,服药后当日虽曾出现一次震颤样表现,但未发生抽搐,次日体温即下降至38.6℃,意识障碍转轻,第3日神志渐清,随后眼球转动灵活。继续以中药调理,病儿痊愈出院。
蔟蓼鳝血治面神经麻痹
【组成】蔟蓼草(又名丛枝蓼、火红辣蓼、辣蓼)、鳝鱼血各适量。
【用法】将蔟蓼草捣烂,取一半炒热备用。然后将鳝鱼血涂布于患侧面部(如左侧口眼斜涂右侧面部,右侧症则涂左侧),待鳝鱼血干后,即将炒过与未炒过的蔟蓼草混合拌匀敷在涂有鳝鱼血的部位,每天换1次,直至痊愈。一般在敷药10~20分钟后,患侧面部即有牵拉感,用药一天症状即有所减轻。治疗短的3天,长的7~8天,一般为5天。
【临床】治疗25例,除1例因用药第2天自动放弃治疗外,其余24例全部治愈(福建省浦霞县沙江隆生院苏骏声等)。
【病例】林×,女,56岁。口眼斜已7天,经中药大秦艽汤、牵正散及西药治疗无效。诊见:口眼右斜,左眼不能闭合,眼润外溢。口涎淋漓不断,语言失利,前额皱纹消失。用上方治疗,首次敷药20分钟,患侧面部即出现强烈牵拉感,连用5天,病愈。随访6年,无复发。
【来源】《广西中医药》1984年第2期。
龙蝎饼治三叉神经痛
【组成】地龙5条,全蝎20个,路路通10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50克,细辛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药末量的一半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太阳穴,纱布包固定,每天1次。
【临床】此方治疗三叉神经痛45例,痊愈42例,好转3例。
【病例】邵×,女,55岁。三叉神经痛间隙性发作19年,曾用中西药疗效数年未愈。近来发作频繁,发作时右侧三叉神经烧灼样剧痛,并有头晕及面部麻木感,有时伴面肌抽搐,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来源】李志文,《陕西中医》。
乌头地龙酒剂治坐骨神经痛
【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红花各15克地龙、寻骨风、伸筋草各30克,生黄芪、全当归各60克。
【用法】将上药浸入1000毫升白酒中,封闭1周后即成。每天早晚饭后各服1次,每次5毫升,服完为1个疗程。一般可连服1~2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避风防寒。
【临床】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炎42例,治愈35例,好转7例。
【病例】李×,男,46岁。3天前睡觉醒来觉左臀及下肢呈放射性牵引疼痛,3天后不能行走,疼痛剧烈,诊为坐骨神经炎,予消炎镇痛和维生素治疗,疼痛减轻不明显,改服乌头地龙酒剂,1个疗程后疼痛明好转,已能下床行走。服完第2疗程疼痛完全消失,活动自如。随访6个月未复发。
【来源】左家明,《四川中医》。
三乌一草酒治坐骨神经痛
【组成】制川乌、乌梢蛇、乌梅、紫草各12克。
【用法】上药用白酒750毫升泡7天后,早、晚各服15毫升。
【临床】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500余例,均收到满意疗效,一般服3~6天痊愈。
【来源】陈鹤美,《山东中医杂志》。
丹参钩藤汤治坐骨神经痛
【组成】丹参30克,钩藤、豨莶草各25克,赤芍、牛膝各12克,木瓜10克,柴胡6克,甘草3克,蜈蚣2条。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临床】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46例,显效40例,有效4例,无效2例。
【病例】杨××,男,55岁。1周来从左臀部起,沿左腿后侧下至左小腿外侧、右足底疼痛,夜不能寐,行走则疼痛加剧而呈跛态,站立则左足跟不任地,仰卧时直腿抬高受限,舌苔薄白,脉弦。诊为左侧坐骨神经痛。处以丹参钩藤汤3剂。复诊时症状基本消除,仅行走后尚有微痛。再进3剂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来源】吴桂泉,《湖南中医杂志》。
乌蛇灵仙酒治坐骨神经痛
【组成】乌梢蛇、川芎各10克,威灵仙、千年健、鸡血藤、当归、黄芪、独活、红花各15克,土鳖虫、细辛各5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瓶内,加黄酒至瓶满,封闭瓶口,3日后开始服用(随服用随加酒),每日服2次,每次10毫升,1000毫升酒为1个疗程。孕妇忌服。
【临床】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痊愈24例,显效7例,无效1例。
【病例】王×,男,53岁。3年前因宿外受凉,左腿从髋至窝部疼痛难忍,拉赛格氏症阳性,曾服中西药及针灸理疗,均不显效。诊为坐骨神经痛。服乌蛇灵酒1个疗程后,诸症十去八九,继服1个疗程痊愈。1年后随访未复发。
【来源】王兴锋,《辽宁中医杂志》。
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病验方
每日用干银耳5克,水发后,微火煮烂如胶样,少加白糖(有糖尿病的不用糖),1次服完,或用鸡汤、鸭汤、肉汤煮银耳,少加盐(要去掉汤面上浮油)。常吃补肺益气。
治支气管炎方
【组成】麻黄12克,杏仁12克,石膏20克,法半夏10克,陈皮12克,茯苓12克,桔梗12克,冬花10克,甘草6克,马兜铃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病例】陈××,男,68岁,喘咳已3年余,入冬加剧,气短、气紧,动则喘息更甚,畏寒,神疲身倦,腰酸,尿频,痰白清稀不畅,食少,胸闷,舌淡,脉弱。诊断为肺肾亏虚,痰浊中阻。连服3剂上方后,有所好转。但觉背凉。四肢不温。前方加肉桂12克、炮附子10克、再进3剂而大大好转,将前方药量加倍,研末为散,每次3克,日服2次,连服1月余而愈。1982年初冬,又将前方取散剂1剂,连服20余天,整个冬季未复发。
穴位贴敷防治慢性气管炎方
【组成】百部75克,白芥子25克,氨茶碱10克,醋酸强的松0.5克,扑尔敏0.4克,生姜适量。
【用法】共研成极细粉末,贮瓶备用。如在夏秋季节发作或偏于热性咳喘者加石膏约0.2克左右。具体用法如下:
1.取穴:选用肺俞(双侧)、膏肓俞(双侧)、风门。
2.操作方法:将鲜姜切成碎末,加药粉0.5克,拌匀后摊在胶布(约6厘米×6厘米)正中约3厘米×3厘米的范围。咳重者贴敷肺俞穴,喘重者贴敷膏肓俞,咳喘均重者可同时贴敷以上四穴,待症状好转后再改用两穴。如有外感,加贴风门穴。药物贴敷20小时后撕下,休息1日,再照原法贴敷,每周2~3次。症状消失后,改为每周1次,连贴2个月。
小青龙加石膏汤治急性支气管炎
【组成】麻黄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细辛20克,五味子20克,大枣20克,甘草20克,半夏30克,生石膏1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温化水饮,开郁清降。
【主治】寒饮郁肺,失其肃降。
【病例】观察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全部治愈。疗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6日,平均疗程为3.2日。治疗刺激性干咳病例平均疗程为2.1日。
张××,女,37岁。于1979年12月27日开始诊治。患者于诊前因淋雨受凉而发病,初恶寒发热、咽痒、咳嗽,西医诊为急性支气管炎。用过青链霉素、庆大霉素、棕色合剂、非那西丁、可待因等药物,用药后仍然咳嗽频剧,咳时弯腰曲背,小便自遗。常夜不能寝,心烦,其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投以“小青龙加石膏汤”,服完2剂,病告痊愈。
按:方中细辛等药用量较大,遇体弱等情况可酌减。
(四川熊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