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王××,男,59岁,农民。1955年1月13日初诊。患者于4天前后颈部生一疙瘩,周身发烧,疼痛,倦怠无力,肿痛逐渐加重,夜不能寐,头血前低,转动受限,恶食。检查:面色苍白,痛苦病容,后颈正中有如鸟卵大疙瘩,周围温肿发硬,按之灼热。脉象洪大。舌象:舌质红,苔白厚。诊为颈痈,此系毒壅盛,气血阻隔。用“葱蜜膏”外敷患处。1月14日二诊:患者自觉疙瘩缩小,四周肿硬消退,头部转动自如,继续敷药膏1天,诸症皆消而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按:在治愈的33例病人中,多生活比较困难,而此方简便效果又好,深受欢迎,于广大农村,特别适宜。
“葱蜜膏”原方出自《医宗金鉴》,此方治疗北部疖肿(搭背疮)以其他部位的蜂窝组织炎,即有良好的疗效。
(黑龙江李作森)
加味解毒内托治蜂窝组织(臀部)
【组成】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连翘12克,赤芍9克,白芷9克,青陈皮12克,炒山甲9克,炒皂刺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内托。
【主治】毒热壅滞,发为臀痈。
【病例】尹××,男,32岁。于1968年2月13日初诊。患者于8天前臀部起一小红疙瘩,有轻微痒感,逐渐加重,伴有发冷发热,注射青霉素数日不效。来院就诊时仍发烧,口干,不思饮食,大便干,小便黄赤,因其局部肿痛影响走路。检查体温38.8℃,左侧臀部红肿范围约为8厘米×5厘米,灼热明显,有压痛拒按,触之稍软,但波动不明显。左侧下肢活动受限,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3.01万/毫米3,脉弦数,舌苔黄厚,舌质红。西医樟查后诊断为左臂部蜂窝组织炎,祖国医学系毒热壅滞,发为臀痈。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内托,投以“加味解毒内托饮”。局部配合用以“铁箍散软膏”。服药至2月15日,臂部红肿渐退。然体温下降不明显,仍为38.6℃,疼痛仍较剧,尤以夜间为甚。局部波动亦见明显,此在局麻下切开一小口,流出脓汁约100毫升,用以红粉纱条填塞,继以解毒内托之剂,将上方中赤芍、白芷炒山甲、炒皂刺去掉,加入花粉12克,紫花地丁15克,当归9克,败酱草15克,黄芩12克。服药至2月17日,局部红肿已消,疼痛已止,有时局部有痒感如虫行,疮面肉芽组织红润,有少许脓液外溢。体温已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已降至1.36万/毫米3,脓汁细菌增养报告大肠杆菌生长,此时以理气活血,清热解毒为法。用方同上略作出入:当归12克,青陈皮15克,全瓜蒌15克,红花9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连翘15克,生甘草9克。局部用药同前。服上方3剂后,疮口日渐变浅,疮面清洁,6天后疮口愈合,疮愈出院。
按:上例之患,显然为大肠杆菌局部侵入肌肤所造成,虽经抗生素治疗,未能控制病情发展,此乃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此种疾患常见的情况,因此类杆菌对一般常用抗生素不甚敏感。此病者局部脓已成而欲溃,内消之机已失,余中药治疗先用清热解毒,活血内托为法,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败酱草消痈排,破血行淤;赤芍、青陈皮理气活血化滞;白芷清热消肿,活血排脓;炒山甲、炒皂刺消肿软坚透脓。配合外用之“铁箍散软膏”以箍围取毒,待其局部波动明显。因其仍无头,所以配合小切口排脓,此例就用治痈症的大法,因其无头,初期时皮色不变或皮色微红,也不能当作痈症治疗,而是以清热解毒,活血透脓为主要法则,待其脓已成,已有波动时,在适当的位置小切口引流,使之脓毒有出路,以防毒邪窜,从而尽可能病程得以缩短,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北京赵炳南)
烧伤便方
醋100毫升,食盐50克,鸡蛋2个(取蛋清),放碗内搅拌用鸡毛帚药搽患处,2日结痂,3日痛减,7日脱痂而愈,无瘢痕。
治烫伤良方
剖鱼时,取出鱼胆装入玻璃瓶内,盖好备用。治疗汤、火烫伤,取胆汁外擦患处,1日数次。
烫火伤验方
【组成】苦参90克,连翘30克,地榆90克,黄连90克,研成极细粉装入瓶内备用用时以麻油300毫升将药粉浸入油中调匀。
【用法】可将上药直接涂于创面,起泡者可用无菌针头穿破。汤火伤未感者,可很快止痛,一般在7天左右痊愈。轻度感者,深Ⅱ度烫火伤者均可在9~11天创面结痂脱落,疗效满意。
水火烫伤验方
【组成】大黄、黄柏、寒水石、地榆炭各适量研末(若加用青黛及珠粉少许效更佳)。
【用法】以麻油(或热菜油)调成糊状,涂敷伤局部,如局部水疱破溃者,可先以0.1%新洁尔灭消毒,每天1次,再用纱布等敷料包扎;如烫伤在四肢暴露部位,上药后不包也可,每日换药1~2次。
本方适用于Ⅰ、Ⅱ度烫伤。
萤火虫治火烫伤
本方为唐复兴老中医验方。
【组成】萤火虫50~100只,蜂蜜适量。
【用法】将萤火虫置碗内捣烂,用蜂蜜调匀,用棉签沾以轻搽患处,干后再搽,连续搽6~7次,不须包扎,一般1~3天可愈,重者2周可愈。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1986年第1期。
食盐外敷方治烫伤
【组成】食盐适量。
【用法】取食盐外敷烫伤处,以纱布包扎。
此方适用于局部火烫伤初起尚未起水疱时,已起水疱痛者亦可使用,但不得水疱破溃,烂则不能用。
【临床】此方治疗局部火烫伤多例,均获满意效果。
【病例】刘×,女,36岁。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部,伤处大约4厘米×6厘米,热红肿疼痛,患者先用“金万红烫伤膏”外涂,疼痛不减。遂嘱其用食盐包敷患处,1小时左右疼痛解除,亦未见起水疱而痊愈。
【来源】纪大松,《陕西中医》。
治老人长期腰痛小方
可在冬季每天吃1次羊肉,如涮羊肉、炖羊肉、烧羊肉、白水煮羊肉均可。
酢浆草治疗扭伤、血肿方
新鲜全草,冷水洗净,加少许食盐,捣烂成酱,装入瓶内备用。将酢浆草酱敷于患处,纱布包扎,1日换药1次。
治急性扭伤验方
【组成】栀子50克,蚤休9克。
【用法】将栀子研末,温水调糊外敷患处,用绷带固定,2日1次,蚤休为粉冲黄酒内服,1日2次。
本方对四肢关节急性扭挫伤效佳;对陈旧性扭挫伤效差;对颈部扭伤也有一定疗效。
加味枳橘二陈汤治外伤性气胸
【组成】法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12克,甘草3克,桔梗10克,枳壳5克,苏梗10克,柴胡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调中利气,宣通肺络。
【主治】肺络受损,血凝气滞。
【临床】用“加味枳桔二陈汤”治疗5例外伤性气胸患者,均在短时间内症状消失,病获治愈。另治疗2例小儿自发性气胸,也获良好效果。
【病例】患者××,女,40岁。因患风湿性疾病,经常四肢及肩背疼痛,此时以针刺治疗。扎其手足,无甚不适,其后在背后部扎阿是穴,针入仅捻数下,患者即沉胸膛板闷不舒,要求拔针,其医不以为然,又捻数下,闷甚,不能支持。出针后症状逐有加重,半日许,胸满气促,呼吸困难分秒难过,又求其医,投以活血散淤之品,服之不效。次日清晨,病情危急。诊后其为由于针所引起之外伤性气胸,急以调中利气度,投以“加味枳桔二陈汤”。服药1剂病减,2剂大减,3剂获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按:此例肺损病急,前医以出血治之,而用以活血化淤之品治而不效。其病虽为外伤出血所致,然在治疗上必先理气,此方为中医治病之大法;盖气为血帅,气不行而血不散,血不散则气不通,不通则痛;今不痛而呼吸困难,乃为肺经主气为多血少之脏,故也;且肺又为难得脏,不能容物,血虽受伤,期务微,故活血效而不著;当以理气调中治之,药中病所,自必很快获愈。
伤科通脉散治闭合性伤疼痛、休克
【组成】田三七15克,沉香12克,牛黄1.5克,珍珠1.5克,麝香1.5克,熊胆3克,血竭15克,琥珀15克,砾砂10克,土鳖12克,无名异12克,人中白10克,冰片1.5克,西红花4.5克。
【用法】上药分别研细末,混合备用。成人用量为每次0.6克,4小时1次,儿童每次0.3克,每6小时1次。以黄酒或凉白开水送服。孕妇、月经期禁服。
【功效】祛淤开窍,镇静安神,强心,止痛。
【主治】血淤不通,淤血攻心。
【临床】“伤科通脉散”用于骨伤科已50余年,常作为急救药物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此药确有祛淤通窍、镇静安神、强心、止痛作用。
【病例】徐×,男,34岁,建筑工作。患者因工作不慎,自9级竹梯上跌下,头后枕部先着地,致昏迷不省人事,即由人抬送就诊。检查:面色苍白,血压15/12千帕,呼吸20次/分,脉搏100次/分,病人意识模糊。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头部枕骨上方有一个3厘米×5厘米血肿,触之波动,脉洪大有力,舌淡红,苔薄黄。即给以“伤科通脉散”0.6克,灌服,20分钟后病人面色转红,渐而苏醒并能陈述受伤过程及现实自觉症状,此后,调以汤药而愈。
(广西黄海平)
存命汤(初期用)玉真散加味
(后期用)治破伤风【组成】存命汤:羌活9克,防风9克,川芎9克,大黄9克,法半夏9克,川乌9克,草乌9克,全虫9克,僵蚕9克,蜈蚣9克,蝉衣9克,天南星9克,天麻9克,白芷9克,白附子9克,甘草9克,琥珀粉3克。
【用法】日服1剂,水煎浓缩为180毫升,分3次服。玉真散加味:蝉衣15克,竺黄9克,天麻6克,川芎6克,僵蚕9克,羌活6克,白芷6克,南星6克,全虫6克,酒军6克,白附子6克。
【功效】祛风定痉(初期);祛风解毒(后期)。
【主治】风邪侵袭经络,渐传入里,内外相引,肝风妄动。
【病例】采用上述治法配合一些西医治法,曾治愈破伤风病人10余例。但潜伏期仅在现周内者,效果较差。
胡××,男,42岁,左足开放性外伤10天,入院后烦躁不安,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便结,溲不通,苦笑面容,腹硬如板,拘急抽搐,渐渐大汗淋漓,呼吸、说话、吞咽困难,面青紫,脉紧苔腻。立即给予5%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加破伤风抗毒素8万~10万单位静滴,并按体重每千克1毫升给冬眠灵肌注,每4~6小时1次;青霉素40万单位,链霉素0.5克肌注,每12小时1次,并维生素鼻饲等。在上述治疗同时,用“存命汤”1剂,浓煎180毫升,日夜分3次由鼻饲管注入。用完1剂后,大汗淋漓。第2剂加黄芩9克,服5剂抽搐明显减少,张口加大。遂改用“玉真散加味”,服3剂后抽搐基本停止。再用中药调理全身情况,20天治愈出院。
(贵州何成瑶)
复方驱风定痉汤治新生儿破伤风
【组成】白附子6克,蝉蜕9克,鼠妇3克,大蜈蚣1条,全蝎3克,僵蚕6克,川木瓜3克,吴萸3克,地龙6克,生姜1.5克,玉真散0.6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驱风,解毒活络。
【主治】元气未充,风邪侵袭,发为痉症。
【病例】周××,男孩,17天,于1971年10月28初诊。病孩系旧法接生,于6天前鼻窒不咳,略有热,不吮乳哭声不扬。时过2日,口唇青紫,不能吮乳,痛苦面容,腹紧,肢痉。前医院诊治,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后转而求治,诊后以木萸散、五虎追风散、玉真散加减,拟以复方驱风定痉汤。用药2剂,已获效机,其病孩哭声渐扬,口渐能张。方中去僵蚕,加路路通2个,橘络3克,蛇含石9克,又用2剂,此体温35.8℃,已能吮乳,方中入僵蚕4.5克,再进1剂,其病孩哭声已扬,乃病近痊愈,上方略作加减,再投2剂,以善其后。
按:新生儿破伤风一症,乃祖国医学早已有较多论及,诚如(巢氏病源)指出:“小饿风痉之病,状如而背脊项颈强直,是风伤太阳经,小儿风症,脐疮未含合,为风所伤,皆含发痉”。其治疗大法,前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而多采用驱定痉,解活络之剂,余以木萸散、五虎追风散、玉真散加减施治,收以效机,使之症情先以趋缓,继则痊愈。
(安徽林泰来)
新制消结汤治淋巴结结核
【组成】老君髯30克,白花草60克,二郎箭0.5克,九头狮子草30克。
【用法】取用猪颈杀口处之肉同上药共炖,肉用500克,肉炖烂后,吃其汤,1剂可酌用1~3日。
【功效】祛痰、疏气、消炎、行淤、开窍、败毒、通络。
【主治】痰凝气聚,淤热阻遏,经络不通。
【病例】淋巴结核患者,一般服用数剂即愈,多者不过10余剂而愈。
何××,女,19岁。1962年8月其父何定国,由什邡县赶来求方,谓其女患“淋巴结核”已1年余,至颈部上下皆是,脓血不收,身体萎弱,因道远不能就诊。即给以“新制消结汤”方。时过2月,何定国来至谢,谓其与连服此方8剂后,溃疡已收口而病愈。
(四川刘静庵)
结核散治淋巴结结核
【组成】蜈蚣30条,全蝎100克,白芥子15克。
【用法】共为细末,分成30包。每包均分为2份,每份装入1鸡蛋,搅匀,蒸熟后将药蛋共食。如此药蛋,每日早、晚各1个,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利气和痰,消肿散结。
【主治】气郁痰壅,阴寒经络。
【病例】应用“结核散”配鸡蛋,30年来治愈淋巴结结核100余例,一般用药一个疗程,肿大淋巴结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