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0520200000012

第12章 内科(12)

【病例】患者××,男,53岁。1974年4月28日初诊。患者于4月23日在中国医大作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再障贫血。短期接受强的松、利血生、甲基睾丸素等治疗未效,经介绍来我院就诊。

自1974年4月28日起,一直投用“生血片”治疗(间用过本院协定中药汤剂血液一号)。至1976年6月23日,复查骨髓象证实,已获基本治愈。

(辽宁郭恩绵)

益血汤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组成】人参6克(或党参30克),白术9克,龟板胶9克(烊化),鹿角胶9克(烊化),阿胶9克(烊化),肉桂3克,元肉12克,陈皮9克,木香9克,当归9克,白芍9克,甘草9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补气血,健脾益肾。

【主治】脾肾虚损,气血不足。

【病例】毛××,女,25岁,山东人。患者头晕耳鸣已年余。发病前曾因发热而服用氯霉素,后即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纳呆,全身疲乏无力,面色少华,舌燥,苔薄白,脉虚无力。体查:发育中等,精神不振,面容虚胖无华,唇甲苍白,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心率96次/分,律正,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呼音清晰,肝脾不大,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白细胞2500/毫米3,红细胞150万/毫米3,血小板3万/毫米3,骨髓穿刺检查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系脾肾虚损,气血不足。治宜补益脾肾,温补气血。方用“益血汤”。坚持服药3个多月,病情大有好转,饮食增加,体力渐增,头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逐渐消失。血量小灰复正常,后停药出院,随访1年余,情况良好,未见复发。

(山东王永安)

治气血两虚引起眩晕方

【组成】潞党参25克,白术10克,黄芪15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炒枣仁12克,炙远志10克,木香6克,鸡内金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6克,大枣10克。

【用法】水煎服连服20余剂眩晕已愈。

【病例】患者:男性,55岁,干部。体质虚弱、贫血、血压偏低,每遇劳累或突然站立时,即发生眩晕,心悸气短、失眠、纳差。脉象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内经·灵枢·口问篇》说:“上气不足,胸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该患者为气血两亏,脑失所养,故头目晕。治宜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治肾阴虚引起眩晕方

【组成】猪脊髓1条,熟地25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肉15克,龟板12克,鹿角胶10克,菟丝子12克,砂仁5克。

【用法】水煎服连服20余剂症状好转嘱服全鹿丸以巩固疗效。

【病例】一男性患者,48岁。近常感腰膝酸软,遗精健忘、耳鸣,每逢熬夜思虑过度,眩晕加重,视力减退。脉象沉细,舌质暗淡。此为肾精不足,肾阴枯竭所致。治宜补肾阴,益精填髓。

治淤血引起眩晕方

【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6克,生地10克,丹参2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葛根25克,陈皮6克。

【病例】一男性患者,42岁,工人。因头部受伤引起迷路震荡,常眩晕,恶心呕吐,严重时天旋地转,耳鸣、脉象弦细,舌质暗,两侧有淤块。此为淤血所致眩晕,治以活血化淤共服20余剂,眩晕已愈。

治头痛眩晕方

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会于头。对因少阴虚寒、清阳不升所致之眩晕头痛,笔者则用附子汤温阳、化精业血为治。

【病例】李××,男,50岁,干部。1981年10月诊。患高血压而头眩数年,近期加剧,经中西药治疗未效。诊见头痛目眩,形体胖,颜面淡黄,脸、面、肢体轻度浮肿,常感冒,自汗出,身软乏力,肢体强痛,舌淡胖苔薄白,脉虚大。防风10克,羌活6克,党参20克,黄芪3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后下),杜仲12克,牡蛎20克(先煮),水煎服。2剂后浮肿消除,头痛目眩减。6剂后诸症消退,继前法调理半月,血压稳定后而停药。1年后随访无恙。

治心悸一方

“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悸。”对由少阴虚寒、心阳不振、血脉无主、神无所依而心悸者,笔者用附子温阳补气以主心神。

【病例】高××,女,48岁,居民,1980年5月初诊。心悸、心胸不舒数月,经中西药治疗无效,今见心悸、心胸憋闷,自汗出、动则甚,易疲乏,时寒时热,颜面青紫,唇舌紫黯,苔薄白,脉沉细而弦,肢微冷。治以补气为法:用附片20克(先煮),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芍10克,桂枝6克,丹参20克,牡蛎20克,水煎服。2剂后症状大减,6剂心胸舒畅,汗出止,寒热除。宗前方为丸巩固疗效。3月后访,诸症已愈。

雄黄停痫丸疗癫痫

本方是山东省五莲县松柏医院刘忠选医师的祖传秘方,原名小儿惊风散,治小儿惊风,后试用治癫痫有效。

【组成】明雄黄、钩藤、制乳香各25克,琥珀、天竺黄、天麻、全蝎、胆南星、郁金、黄连、木香各19克,荆芥穗、明矾、甘草各13克,朱砂5克,珍珠末、冰片各2克,绿豆200克。

【用法】上药除雄黄、朱砂外,共研细末,制水丸如绿豆大,雄黄、朱砂研为细末。

每天服2次,分早、晚温开水冲服,或选1~2味中药煎汤送服。成人每天4~6克,1周岁儿童每次1~1.5克,可随年龄、体质增减用量,均以3个月以上为1个疗程。

【临床】经治87例,均以大发作型居多,结果:临床控制34例,有效20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62%。经分析表明,病程短、年龄小者疗效显。无效病例中相当部分是没有遵守注意事项。

【病例】郑××,男,6岁,1968年5月12日诊。半年前高热抽风,后治愈。月余后突然昏倒仆地,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吐涎沫,双目上视,持续数分钟后苏醒;继而沉睡,醒后如常。苔白腻指纹青紫。症属痫症。予雄黄停痫丸100克,每天服2次,每次1克,柴胡3克,水煎送服。药后未再发作,痊愈。随访18年,病无复发。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年第10期。

治蛔虫病方

用生丝瓜子(黑色有效),剥壳,取其仁嚼烂,成人每次40~50粒,儿童每次30粒,空腹时服温开水送服,每日1次,连服2天,能驱除蛔虫。

治阑尾炎验方

地榆15克,当归15克,黄芩15克,金银花20克,元参25克,寸冬15克,薏米(生)20克。

初期患者1剂即愈,后期3~5剂就好。

呕吐验方

【组成】党参30克,赭石30克,麦门冬30克,橘皮3克,半夏3克,水竹茹12克。

【用法】水煎,频频饮服。用《金匮》橘皮竹茹汤合张锡纯的安胃饮加减。

【病例】某女,25岁。1978年4月30日初诊,患者经停2月,开始时大进饮食,喜择酸咸食品,继则恶心呕吐,逐渐增剧,医治不减。滴水难进曾2日多,身体逐渐消瘦,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虽滑,但重按无力。症属妊娠恶阻而又导致气阴亏耗。治拟止呕生津益气法。二诊:上方开始服时仍然作呕,待服3次后呕吐才逐渐得到制,尽剂则全不作呕。继用原方出入服2剂后病遂愈。

治盗汗三方

方一红枣、浮小麦各15克。水煎,日1剂,睡前半小时服。

方二炙黄芪、黑豆各30克,红枣10枚,水煎,分早、晚2次服,连服10日。

方三用鲜枇杷叶包糯米团,煮熟,睡前1小时食,成人每次3~5个,连用7天。

祛臊方治口臭

笔者多年来采用祖传秘方祛臊方制成的清爽冲剂,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各种类型口臭,取得根治的疗效。

【组成】黄连、枸橘李、生甘草各5克,焦山楂、钩藤各15克,后本方由药厂制成冲剂,定名为清爽冲剂(原方剂量分装2袋)。

【用法】上5味每日1剂煎服;配合清爽冲剂,每服1包,每天2次。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临床】共治口臭1280例中,痊愈者456例,基本控制767例,无效57例。总有效率95.55%。抽样调查300例,均经短期治疗,长期观察,1年以后,痊愈105例,基本控制142例,无效53例,有效率达82.33%,复发率13.67%。本组疗程,服药1个疗程者997例,服药2个疗程者150例,服药3个疗程者76例,3个疗程以上者57例。

【病例】王×,男,26岁,1998年2月24日初诊。发病10余年之久,牙龈浮肿,时发时止,口腔科检查无特殊。胃部时有灼热伴嘈杂感,大便不畅或秘结食欲旺盛。口腔异味如腐败性带有腥膻味,口涎亦然,形体瘦长,面色白而少华。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小弦。属属阳明胃火过旺,消灼胃津,胃阴不济,则饮食不为所用;内有食积,则腑气不通,以致秽浊之气上冲。治宜泻阳明之火,降浊气而导滞。处方:生石膏(先煎)30克,知母15克,淡竹叶、生甘草、炒莱菔子各10克,鲜芦根(去节)1支。每日1剂,分2次各冲清爽冲剂1包。连续治疗2个疗程,诸症消失,口臭消除。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祛臊方系先相父胡室书所传秘方,经数代应用,历验不爽。先祖认为,本方关键在于一个“导”字,即借药物作用引导体内上冲之浊气下降,这是治疗口臭的中心环节。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90年第10期。

久咳验方

外感咳嗽,日久不愈,当以养肺、健脾、益肾为法。鲜嫩藕、冰糖各100克,生地400克加水少许,文火焖煮1小时,每日早、晚各服30~50克,可服用1周,如咳嗽明显减轻,继服之可获愈。

治久咳不愈方

柿饼炖川贝母:柿饼3克,川贝母15克。先将川贝母切碎,然后夹在柿饼内,用清水炖熟服之。专治久咳不愈,支气管炎喘症等。

柿叶楂核汤治失眠

【组成】柿叶、山楂核各30克。

【用法】先将柿叶切成条状,晒干;再将山楂核炒焦,捣裂。每晚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

【病例】邢××,男,16岁,学生。失眠40天,平时白天学习精力不集中、欲睡眠,夜间则不眠,焦急万分。每晚需服西药安定、冬眠宁之类药物入睡。服上方1个疗程能安然入睡,又嘱服3剂,随访效果满意。

【来源】纪延龙,《四川中医》。

健脑安神膏治失眠

【组成】生地、熟地、泽泻、当归、合欢皮、龙眼肉、炒柏子仁各9克,杭白芍、西洋参、炙远志各6克,枸杞15克,百合、菊花各12克,炒枣仁、黄精各15克,琥珀粉1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选优质蜂蜜120毫升制成膏剂,装瓶冷藏备用。每次服30毫升,每天早、晚各服1次。

【临床】此方治疗失眠42例,显效28例,有效14例。

【病例】赵×,女,45岁。失眠病史10余年,症见精神萎靡,面色少华,气短乏力,心烦易怒,心悸健忘,头痛头晕,腰酸腿软,每晚睡眠在2小时左右,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缓。服上方6剂后诸症消失,每晚能安睡8小时。继服5剂以巩固疗效,已恢复正常工作。

【来源】于青圃,《山东中医杂志》。

灵仙逐痹汤治风湿性关节炎

【组成】黄芪、丹参各30克,川芎、赤芍各25克,当归、威灵仙各20克,独活、乌梢蛇各15克,全蝎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病情重者每天2剂,1个月为1个疗程。

服药期间不加任何抗风湿西药及中成药。

【临床】此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68例,临床痊愈60例,显效6例,有效2例。

【来源】李有林,《山东中医杂志》。

乌鸡汤治风湿性关节炎

【组成】麻黄、牛蒡子各12克,雌乌鸡1只。

【用法】先将乌鸡捏死或吊死,勿见铁器,去毛及内脏,洗净,入砂锅或铝锅内,加水淹过鸡为度。用纱布将麻黄、牛蒡子包裹,同时放入锅内炖煮,可加少量食盐调味,勿加别的调味品,以肉熟烂为度,取出麻黄、牛蒡子,食乌鸡肉喝汤各半碗(约500毫升),早、晚各服1次。

【临床】此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例,均服药1剂痊愈。

【病例】王××,男,43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已3年。以膝关节为甚,阴雨或风雪天则疼痛加剧,关节屈伸不便,行路艰难,局部肿胀,皮色不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紧。西医诊为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曾用中西药治疗不佳,经用上方治疗,服药1剂,诸症消失而愈。随访3年未复发。

【来源】刘康平,《四川中医》。

五虫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组成】蜈蚣2条,全蝎3~5克,干地龙10~15克,虫6~10克,蚂蚁2~4克,山中蚂蚁10~20克(活用开水烫),炙黄芪2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此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

【来源】狄邦对,《辽宁中医杂志》。

注:本方药性偏温,阴虚火旺者忌用。本方为虫类药,用量不宜太大,以饭后服或分次服为宜。服本方显效后,将方中诸药放入2000毫升黄酒中浸泡1周后饮用,每天饮2次,每次10毫升,以固其效。

头通塞鼻散治疗偏头痛

【组成】川芎、白芷、炙远志各50克,冰片7克。共研细末,瓶装密贮勿泄气。

【用法】以消毒纱布1小块,包少许药末,塞入鼻孔,右侧头痛塞左鼻,左侧头痛塞右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