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0517800000054

第54章 综合病症(25)

方四

【主治】散淤止痛,解毒杀虫。

【组成】五灵脂50克,雄黄5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末,用黄酒调糊外敷,每日4~6次;同时内服,每次9克,每日2克。

蜂类蜇伤

方一

【主治】清热解毒,去淤止痛。用于蜂、蜈蚣、蝎等蜇伤。

【组成】半边莲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紫花地丁12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9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亦可捣烂外敷。

方二

【主治】清热解毒止痛。

【组成】蒲公英、七叶一支花各适量。

【用法】取上药加酒适量,捣烂外敷。症重可加量取汁内服。

方三

【主治】通血解毒。

【组成】白酒适量。

【用法】将酒煨热,用棉签蘸酒洗之,或直接将被伤部位放入酒中浸洗。症重内服少许。

方四

【主治】清热利水,化气生肌。

【组成】人乳适量(初乳效佳)。

【用法】用人乳涂搽患处。

【附注】蜂蜇肿痛严重者,可用人乳调和,槟榔末涂之。

方五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组成】鱼腥草、虎耳草、蒲公英、艾叶各20克。

【用法】将上药共捣烂取汁,擦涂患处。

【附注】有烦躁不安、发热呕吐等全身症状患者,可外敷同时添加七叶一枝花10克煎服。

方六

【主治】祛风,攻毒。

【组成】蜂房,猪油适量。

【用法】取蜂房焙干研末,再用猪油调和敷之。

毒蜘蛛蜇伤

方一

【主治】解毒,消肿,祛风,止痛。

【组成】五灵脂10克,威灵仙10克,吴茱萸10克,车前子15克,连翘10克,白芷6克,雄黄6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二

【主治】消肿止痛。

【组成】鲜半边莲适量。

【用法】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成糊状,敷于伤口周围约3厘米处,每日2~3次。

蚂蝗咬伤

方一

【主治】行气止痛,解毒杀虫。

【组成】烟叶、熟石膏、升丹、海螵蛸各适量。

【用法】凡进入腔道者,可用烟叶煮水冲洗或直接用烟袋吸烟熏燎即出;皮肤流血不止者可用熟石膏3克,升丹0.5克,海螵蛸1克研成粉撒于伤口,血立止,并有防止感染之功效。

方二

【主治】清热生津,止血热毒风。

【组成】竹叶适量。

【用法】将竹叶研细末,亦可用嫩竹叶捣烂敷伤口。

毛虫刺伤

方一

【主治】毛虫刺伤。

【组成】面粉、豆豉、清油、白芷等各适量。

【用法】初期可用面揉合成团,在毛虫刺伤处来回揉按,一按一提,反复多次其毛可随面粘出;晚期则用豆豉、清油捣烂敷痛痒之处。如肉已烂,则用海螵蛸末搽之,即愈。

方二

【主治】毛虫刺伤。

【组成】芋头或芋头茎、叶适量。

【用法】将其捣烂涂敷患处,再用胶布反复贴粘,然后涂敷、贴粘,直到痛肿消失为度。

方三

【主治】通经利气,解毒杀虫。用于毛虫伤人,眼黑口噤,手足直强,毒气入腹。

【组成】白矾3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为研为末,冷水调服,早晚各1次。

方四

【主治】毛虫刺伤发作,坚硬如肉疣。

【组成】皂矾适量。

【用法】先将银针挑破破结略挤压出血,然后将皂矾研末涂之,等结痂脱落后即愈。

多脚虫伤

方一

【主治】多脚虫伤。

【组成】盐、醋、雄黄、白矾等各适量。

【用法】初起可用热盐水点醋浸洗。后期瘙痒不止,可用雄黄,白矾各等分,研为末,用清茶调和,涂抹患处,疼痛自止。

方二

【主治】消积,解毒杀虫。

【组成】贝母、大蒜各适量。

【用法】将大蒜切片,贴涂肌肤患处。然后用贝母研末调酒冲服,立效。

治虱方

方一

【主治】攻毒杀虫,治疥癣。也用于除身上虱。

【组成】水银3克,花椒6克,绿豆粉10克。

【用法】将药研末拌匀,用长条草纸包药,外用青布片裹药纸条,围腰上,虱自死。

方二

【主治】杀虫除湿。用于驱除衣服虱。

【组成】百部、秦艽各30克。

【用法】将药研末,烧烟熏燎衣服。

方三

【主治】杀诸虫虺毒,驱降蚊虱。

【组成】木鳖子、川芎各30克,雄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用青布包裹贴身放或放置有虱处燎烟,蚊虱尽去。

狂犬咬伤

方一

【主治】解毒发表,息风镇痉。

【组成】麻黄15克,川乌16克,草乌6克,细辛4克,荆芥10克,防风15克,连翘12克,薄荷10克,白芷10克,密蒙花12克,银花15克,僵蚕、全虫、蝉蜕、红娘各10克,夏枯草18克,甘草6克,棕树根6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周。

方二

【主治】攻毒逐淤,清热利水,祛风定惊。

【组成】羌活、独活、黄连、甘草、槐花、天竺黄、栀子各60克,泽泻、木通、土茯苓、银花、猪苓各90克,马钱子500克,僵蚕、细辛各45克,斑蝥300克。

【用法】先将马钱子、斑蝥两药炮制,余药烘干,一起研成细末,封袋备用。5岁以下者1次0.9克,5~15岁者1.2克,15岁以上者1.5克,每日2次。

【附注】服药期间禁食鸡、羊肉、鲤鱼。

方三

【主治】通血脉,杀余邪,去毒气。

【组成】杏仁、马兰根各30克,酒若干。

【用法】用烧酒壶2个盛大半壶烧酒,置火上烧滚倾去酒,即按在被咬伤口上,拔出污黑血水,待冷再以另一壶仍按疮口,轮流拔毒,直到黑血拔尽为度。再以杏仁、马兰根共捣烂敷之。

方四

【主治】祛风散毒,利水渗湿。用于狂犬咬伤后前期防治。

【组成】茯苓10克,车前子10克,萹蓄10克,瞿麦10克,夏枯草10克,丹皮10克,银花10克,前胡10克,川芎6克,独活6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乌头6克,甘草4.5克,虎杖15克,透骨草15克,斑蝥1只(去足翅)。

【用法】将斑蝥研成末,余药水煎成汤,斑蝥用汤分2次冲服,每日1剂,连服半个月。

方五

【主治】追风拔毒,辟秽止痛。

【组成】细辛、防风、川乌、薄荷、川芎、白芷、苍术各30克,雄黄12克,铅丹9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末,温酒调敷伤处,以绷带包扎,早晚搽1次。

方六

【主治】通利二便,解毒消。用于狂犬咬伤后防治。

【组成】大黄15克,桃仁15克(去皮尖),土鳖虫10克,车前草1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白酒为引,水煎服,隔日服1次,每次1剂,7剂为1个疗程。

【附注】此方中大黄、车前子为通便利水药,土鳖虫、桃仁则可祛寒消、活血通经,服后患者大便溏泻、小便赤浊,待1个疗程过后,小便清稀、大便如常才可停药。

方七

【主治】活血通经,解毒消肿。

【组成】雄黄1.5克,麝香0.75克,斑蝥(去头足,炒)7只。

【用法】将上药用白酒调煎,空腹趁热服,症重再加服1剂。

方八

【主治】祛风解痉止痛。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

【组成】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

【用法】为细末,每服6克。用热酒200毫升调服并敷患处。

【附注】若牙关紧闭、腰痛反张,每次服9克,用热童便调服,虽内有淤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进2服,亦可保全。若治疗狂犬咬伤,漱口水洗净,搽伤处。

马咬伤

方一

【主治】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组成】马齿苋、栗子各适量。

【用法】将栗子嚼烂敷之,马齿苋、栗子另煎汤服之。

方二

【主治】消肿解毒润燥。

【组成】马鞭草穗、熟猪油各适量。

【用法】将马鞭草穗煅灰存性,研末,猪油拌匀敷之。

方三

【主治】祛风,除湿毒。

【组成】皂角适量。

【用法】烧灰研末,用菜油调涂伤口周围。

方四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组成】薄荷、鱼腥草、茯苓、茜草各适量。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1剂分2次服。

方五

【主治】清热,攻毒,消肿。

【组成】鲜薄荷、薤白头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共捣烂敷之。猫咬伤

方一

【主治】疏风辟秽,解毒。

【组成】鲜薄荷叶适量。

【用法】捣烂后,取汁涂于伤处。

【附注】本方亦用于马、犬、鼠、猪咬伤。

方二

【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

【组成】凤仙花适量。

【用法】取凤仙花适量,捣烂外敷。另取凤仙花适量,水煎服。

鼠咬伤

方一

【主治】通络散淤,消痈。

【组成】猫毛、麝香各适量。

【用法】将猫毛烧灰,麝香少许,津唾调敷之。

方二

【主治】去宿淤脏毒,舒筋络。

【组成】番薯叶或番薯各适量。

【用法】取其捣烂外敷,同时醋煮服之。

方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淤。

【组成】丝瓜叶、红糖。

【用法】将其共捣烂敷患处,效佳。

熊、虎、狼咬伤

方一

【主治】升阳解肌,透疹合疮。

【组成】葛根若干。

【用法】将葛根浓煎,内服2盅,早晚各1次。另将煎液趁热熏伤口,每日数遍,待疮口长出红嫩肌肤方可停。

方二

【主治】消痰止血,解毒生肌。

【组成】白矾30克。

【用法】将白矾研末,开水调涂患处。

方三

【主治】发表,散寒,祛毒。

【组成】生姜15克,红糖15克。

【用法】取生姜、红糖各3克,捣烂敷伤患处。另将余药冲服。

方四

【主治】解毒生肌,燥湿散寒。

【组成】麻油数碗、浓姜汤、生明矾、猪肝各适量。

【用法】速服麻油数碗,再服浓姜汤,并洗患伤处;外用生明矾,敷上猪肝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