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狼商
1051500000031

第31章 生活是串由烦恼组成的念珠 (4)

网信拖欠四千多万元货款,其实也是有原因的。这四千多万元是开发区15万线的交换机的价钱,这笔钱不在网信的年度计划中。网信有一个模糊的承诺,就是在明年的元月中旬左右付款。这样一来,这笔钱就要算到明年的账上。但是,今年就差这四千多万元。有了四千多万元,办事处是A级,陈少兵也是A级。在华兴,A级是不太容易的,因为那属于5%的优秀人才。陈少兵第一年做市场就达到A,那该是多么风光的一件事。每次会议上见到陈少兵因为激励大家而亢奋的样子,我就觉得有种荒谬。

陈少兵把自己的压力释放给所有销售兄弟,可这些兄弟就是把所有欠款全部回收也不够五千万的零头。换了别人,早就把所有精力放在网信身上了,可他却大张旗鼓地搞什么收款会议。不过在他的表面文章下,我的压力倒显得小了些。

欠款,意味着华兴和网信之间永恒的友谊。两家公司不断地签定新合同。华兴总是积极而热情地把一批又一批货物发到网信,而网信对华兴的需求似乎也永远不会中断。很多时候,两家公司甚至采取更便捷的合作方式。先发货,再签合同;先结货款80%,余额20%等到工程结束再交付。正因为此,网信对华兴的欠款没有终结。要是哪一天网信不再欠华兴的钱,那就意味着华兴的销售们即将结束自己在华兴的职业生涯。这不是华兴所愿意看到的。

虽然网信的合同项目归我负责,不过,具体催款工作,却是由周海承担。在陈少兵的大棒下,催款力度并不大。该收的钱收了些,却只有可怜的五百万。这笔钱对于雄才大略的陈少兵而言只是杯水车薪。时间到了12月15日,这天晚上10多钟,周海突然给我电话,让我马上到陈少兵的办公室。

白痴也知道是因为收款的事。梁总负责投资,最为关键。而梁总的公关已经转到周海名下。很明显,周海才是收款的第一负责人。不过,我也能猜到他叫我去是为什么。

陈少兵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周海低着头,不知道是因为丧气还是因为挨了骂,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堆着全是烟头。

只有这样的时候,陈少兵才不再带官腔。他问我:“小新,对于收款,你有什么好建议?”

我说:“以前我不太管收款,所以具体程序不太清楚。这方面周海是专家。”

一听这句,陈少兵的官派立即复活了,他说:“你怎么一点也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对于陈少兵的责问,我现在已经一点也不奇怪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关键的时候不发表观点,稍不满意,就用大帽子批评下属。记得有一次和他一起出差。出差那几天相处也算愉快,可就在返程途中,他问我准备去哪里。我当然说回家。他立即批评我不把工作放在心上。原来,他希望我回办事处完成所谓的报告。两个人出差,我的工作他全知道。但是他最着急的就是我这份报告。他要的是当领导的这种品味。我也渐渐明白,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执行者,像我这样有自己的想法,喜欢把自己当做替华兴去独挡一面的人,是不适合在他下面的。

陈少兵的话我只当没听见。周海说:“现在的情况是,网信有3亿资金,其中17个亿是给我们公司的,另外有1亿左右是给中为的。”

这个消息我也知道。不过不要高兴得太早。那17个亿是计划内的,就算给了我们,差距还是五千万元。陈少兵、周海和我心里都很清楚,其实这五千万元也还是可以解决的。解决的办法就是让网信把付给中为的1亿元中先给我们五千万元。中为的收款一分不会少,只是其中五千万元要拖到明年1月份。当然,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没道理的事件。为了陈少兵考核结果达到A级而如此大费周折,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三个人愣了一会。陈少兵说:“小新,你去找一找梁总,谈谈这件事情,看能不能先把项目款付给我们。”

我回道:“没有多大把握。许多小事情,都让梁总觉得我们欠她人情。我个人觉得,数据项目我们已经用完了感情。而付款又是违背常理。不过我可以去试一下。”

我只能说试试,否则他又要立即骂人了。陈少兵想了想说:“这样也好。明天你和周海到网信去看看情况。不怕他们提条件,有条件更好,那样我们就可以搞定他们。”陈少兵的意思是想用钱搞定网信的人。

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我在心里直骂陈少兵王八蛋。拿项目的时候舍不得钱,这个时候倒舍得花钱了。他自己的考评比华兴的项目重要多了。我和周海前脚刚走出办公室,陈少兵立即又给我发短信,让我回去。原来有些话他不想让周海听到。

他紧张地问我:“小新,我需要知道,到底有多大把握?”

我点了支烟:“陈总,你希望我说实话吗?”

“当然是实话。”

我说:“我们拿下的数据项目,潘总和梁总都有些勉为其难。为什么?因为它违背正常程序。同样的道理,把付给中为的钱先给我们,也是违背常理的。再说中为的人也不是傻瓜,难道他们不盯着这笔钱?至于付给国外公司的钱就更难办了。外国公司讲规矩,如果网信不按时付款,说不定会收到律师信。”

陈少兵苦着个脸思索许久,貌似可怜地说:“办事处考核为A,个人考核A级的就多,D级的少,而且奖金也高,这对大家都有好处。我们和这个目标如此接近,希望你不要放弃。”

屁话。他还不是为了他自己。

第二天,办事处全体职员突然收到一封邮件。邮件里规定了每个人必须完成的回款。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年度评定就是最低的D级。网信四千多万回款由我和周海负责,我是第一责任人。

这个以势压人的奸臣……

没有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我只能再一次深刻体会。

我和周海在网信各个部门转了一圈,得出的结论是,要想抢到这笔钱,关键之一就是梁总。网信在20日前是要封账的,届时不会再给任何公司付款。可眼下已是12月16日。好在15万线的合同几个月前已经签好,现在只要走完网信内部的付款流程即可。具体就是从建设部主管开始,经过建议部主任及其他三个主任签字,再由两个副总批准,最后由财务审核发放。这其中,最关键的人物自然就是梁总,因为她要统筹安排所有项目款的交付,而其他签字人只要核查自己部门分内的业务。

这一天,周海到各个部门要签字去了。新年在即,梁总的会议很多,多半不在办公室,而我只能等待她的出现。梁总的秘书面有喜色,显得特别高兴。这不像是多年做行政工作的人员的表现,我追问他有什么好事。问了好几次,他才告诉我,原来他要调到下级单位去当一个小主管。这位多年谨小慎微的小秘书,如今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他憧憬着自己的将来。我自然是热切地向他祝贺。

整个上午,梁总的影子也没见到。中午周海跑来找我了。他也没进展。目前的情况是建设部主管已经把交款资料准备好,但今天建设部主任开会,因此无法签字。此后,还要经过3位主任的手笔。要是这3位主任中的任何一位在这几天出差就麻烦了。

我劝周海别急,同时提醒他约做材料的建设部主管出来吃中饭。

周海不解地问:“已经没他什么事儿了,还请他吃饭干嘛?”

我说:“拿给其他主任签字,不要他拿着跑吗?他很关键的。”

周海立即约人去了。我点了支烟,给司机打了一个电话,要他立即去通讯市场买一部中档以上的手机。我没有给陈少兵打电话汇报,因为他过不了两个小时就会给我打电话的。整个上午,他已经来了5个电话。

建设部主管如约而至。三人驱车找了一家馆子吃中午饭。我和周海不断感谢主管的相助,并请他在其他几位主任面前多出力气。这本身就是他的职责。主管吸着烟,听着我们的恭维,笑呵呵地一口应承下来。饭后,我让餐厅服务员给主管包了3条中华软盒,又送上新手机。他毫不客气地收下了。

主管走了以后,我对周海说:“下午你去了解一下,看看中为的合同流程已走到哪里,是不是下面都签完字了?”

周海表示没有问题。

下午上班的时间刚到,梁总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她远远地就看到了我,停住说:“我正要出门,你来有什么事吗?”

我问她出门做什么。原来她被影楼约去取照片。那我当然是陪着她一起去了。我坐上梁总的车。去往影楼的路上,周海发来短信:中为的付款资料走完签字流程,只差梁总拍板了。这时,梁总接到一个电话。通过她的只言片语,我猜对方是中午一起吃饭的建设部主管。梁总说,把让她签字的东西先放在秘书那里。

这份要签字的资料,应该就是中为的。

我给周海回短信:加紧我们的签字流程。

身为女人的梁总也喜欢漂亮东西。一整个下午,她被我和影楼的小姐缠住没脱开身。一天就这样即将结束了,中为的资料还放在梁总秘书手里。于是我约秘书晚上一起到酒吧玩,秘书愉快地同意了。

送梁总回家之后,我立即给陈少兵电话,大致说了中为和我们各自的进展情况。陈少兵一听中为走完流程,就要开口骂人。我说:“我还有办法。”

陈少兵听了马上改口:“你有什么需要,我叫人配合你。”

他的态度在我意料之中,于是我说:“我们要让网信的某个人出现工作失误,以致中为的合同不能走完正常流程。如果我们比中为抢先一步,那就有可能把钱先收回来。”

陈少兵又急又惊地问:“具体怎么办?”

“现在合同在秘书手里。今天晚上我已经约了秘书。我要准备一些现金……我想让他过3天再把中为的合同交给梁总。”

“中为不会有疑问吗,他们不会催流程吗?”

我说:“我和周海中午请了建设主管一起吃饭,给他送了一点小礼物。他对我们的印象也不错。我让周海告诉建设主管,假如中为的人问起,就说已经走完正常流程,只等收钱。三天很快就会过去,我们还是很有希望的……”

“你觉得多少钱合适?”陈少兵也许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多余,立即改口说,“只要事情搞定,多少钱你看着办吧。”

那天晚上,梁总秘书和我喝了许多酒。看得出他很兴奋。他以为我是专程来向他祝贺的,因此叫了许多朋友。朋友们不断地过来给他敬酒,给我敬酒。我几乎找不到单独和他说话的机会,同时又生怕他喝多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机会,把他拉到夜总会大堂一个人少的角落里。

“有个事情,想请兄弟帮忙。”我说。

已有几分醉意的秘书笑眯眯地看着我:“别客气,什么事情你说吧。”

“今天建设部主管送了一份中为的合同到你手里,让你明天上午交给梁总签字,是吧?”

梁总秘书拍着我的肩膀:“你的消息真是灵通,连我收到什么东西你都知道,厉害厉害。”看得出他还没醉。

于是我不再废话了:“昨天下午我一直和梁总一起。这个事情我已经和梁总沟通过了,希望你把合同压在手里3天,3天之后,再交给梁总签字。”

梁总秘书条件反射似的立即反驳道:“不行。公司有规定,文件在我们手里不能超过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