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920年,经济情况大有好转的梅兰芳,买下了无量大人胡同24号的住宅(今红星胡同51号)。这所房子由七个院落打通后构成,院子里修有荷花池、长廊和假山花园,梅兰芳把祖母接过来,让老人在此颐养天年,以报答当年的养育之恩。
在这里,人们形成一个艺术沙龙,不但有专门同他切磋艺术创作问题的人,还有海内外慕名前来拜访的宾客。在这所宅院里梅兰芳自行举办招待会80多次,来访的外国宾客达6000多人。当时来到北京的的洋人有三个愿望:爬长城、游颐和园和拜访梅兰芳。
梅兰芳的书斋名叫"缀玉轩",意即"采众家之长熔于一炉"。
金庸先生笔下最让人汗毛耸立的武功就是吸星大法,这个功夫可以将对方的武功统统化为己有。有人说梅兰芳学无常师,他的成功是误打误撞得来的。而事实上应该说梅兰芳深谙艺术的规律,他并不刻意琢磨应当怎么形成自己的风格,他顾虑到的完全是怎样做才能让观众甘心掏钱进戏园子,如何让观众在他的表演中醉倒。于是梅兰芳就把所有手段都用上,只为了一个再专一不过的目的:做一桌只用"美"为材料的宴席。
梅兰芳有一天在上海演出《宇宙锋》,正赶上嗓子不大利索,于是梅兰芳就在身段上多用了点心思。演出完的第二天,就间接听到一位戏迷的批评:"昨天看的宇宙锋,觉得他在身段上,有点做过了头。没有往常那么中和平衡,恰到好处。希望梅先生注意到过犹不及。"
戏剧评论家蒋锡武先生说:"梅先生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这个大家都讨论过,梅先生肯定他也有他的特点,没他的怎么成梅派了呢?事实上在我看来,就是中和思想"。
艺术并非要使出稀奇的火枪大炮慑服人心,才算功夫修炼到家。
梅兰芳不曾颤巍巍地爬上一根高悬在众人头顶的钢索,不会从嘴里不期然"呼哧"吐出一米长的火舌,也没在戏台上愣支起一口翻滚的油锅,赤足登上刀山往里跳。梅兰芳丰腴的一招一式,是一场未经通报的春雨,鲜活而生动地降在人们单薄的想象力上,悄然无声息,内敛地消融、积累,不经意地在人们心上连成大片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