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诗三百首
1050500000035

第35章 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第三子,与兄苏轼同登嘉祐二年进士。为王安石属官时,曾论青苗法不利于民。因受苏轼诗祸影响,谪监筠州盐酒税。司马光重新执政,欲恢复差役法以反对王安石的雇役法,又欲改王安石时期的科举办法,另为新格,他亦上书阻止。元祐六年(1091),任门下侍郎,因门下侍郎为黄门侍郎的改称,故亦称他为苏黄门。哲宗时,屡受贬谪,远至岭南。徽宗即位,复官大中大夫。蔡京当权,乃辞官居许州,终日默坐,自号颍滨遗老。因元祐旧臣这时生存者无几,故以遗老自居。他《送文太师(彦博)致仕还洛》有“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语,亦深于世味之言。

眉山苏氏,一门三才,是一个人才集中的智慧之家。他与苏轼,名分上是兄弟,科举上是同年,文字上是知己,宦海上同经风波,情谊上则使苏轼有“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之愿。但性格不尽相同。苏辙沉静内敛,而苏轼豪放外露,才气则辙不如轼,诗之奇肆变化尤远不相及,在宋诗中没有多大地位。杨慎《升庵诗话》卷一云:“苏子由《题李龙眠山庄图》四诗,奇景奇句,可诵可想。放翁谓子由诗胜子瞻,亦有见也。”这话显然过分。但苏辙诗安排妥适,时于平稳中见凝浑。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评苏辙诗有中肯处,文云:“用意用笔老重,不事驰骋,非馀人浮情粗气、苟为惊俗、而意不可寻了、语句或失之平浅者可比。此所以为坡弟,能立一队。”

中秋夜八绝(选一)

长空开积雨,清夜流明月①。

看尽上楼人,油然就西没②。

【注释】

① 长空两句,指雨后月出,更觉幽明。② 油然,渐渐地,舒缓貌。

【说明】

作者题下注云:“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韵。”

看到庭中的赏月人一个一个地上楼了,月亮才徐徐地向西面躲起来。这样,也成为月赏人了。

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选一)①

菰蒲出没风波际②,雁鸭飞鸣雾雨中。

应为高人爱吴越③,故于齐鲁作南风④。

【注释】

① 梁山泊,即古巨野泽。在山东东平、郓城间。古时汶济二水会此成湖泊,宋时黄河溃决,遂成数百里巨泽。后河徙水退,渐因淤填而成平陆。吴兴,今属浙江。② 菰蒲,泛指水边植物。菰,亦叫蒋,俗名茭白。③ 应为,想必为了。吴越,指今江浙一带,这里指吴兴。④ 齐鲁,指今山东地区,这里指梁山泊。南风,江南的风物。

【说明】

七绝的第二首云:“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歌。”七律《梁山泊》云:“近通沂泗麻盐熟,远控江淮稉稻秋。”犹可想见北宋时期梁山泊的风土物产,和《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所见的“山排巨浪,水接遥天。乱芦攒万队刀枪,怪树列千层剑戟”景色合而观之,尤添情趣。亦见《水浒传》作者可能到过梁山。

宋庠亦有《坐归州亭上作亭下是梁山泊水数百里》诗:“长天野浪相依碧,落日残云共作红。鱼缶回环千艇合,巷蒲明灭百帆通。”

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

辙幼从子瞻读书①,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②,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③,留诗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④其后子瞻通守余杭⑤,复移守胶西⑥,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⑦,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⑧,始复会于澶濮之间⑨,相从来徐⑩,留百馀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注释】

① 子瞻,苏轼字。② 韦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因曾任苏州刺史,故称。安知两句,诗题为《示全真元常诗》。③ 凤翔幕府,指苏轼于嘉祐六年(1061)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凤翔,府名,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县。④ 夜雨句,见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诗。

⑤ 通守余杭,指苏轼任杭州通判。通判与知府、知州共理政事,故以通守称之。余杭,这里指今浙江杭州。现在的余杭县则是于一九一二年以旧杭州府附郭仁和、钱塘两首县合并改置。⑥ 移守胶西,指苏轼任密州知州,密州即高密,汉为胶西国。⑦ 滞留,困居的意思。苏辙因反对王安石青苗法,安石欲加以罪而为陈升之阻止,后乃在淮阳(今河南郑州市)、济南任职。⑧ 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⑨ 澶(chán)濮,二水名,澶水(澶渊)故址在今河南濮阳西。⑩ 徐,徐州。

逍遥堂后千寻木①,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②,不知漂泊在彭城③。

【注释】

① 千寻,极言其高。寻,原指八尺。② 误喜,失望之辞。③ 不知,不料。因为原来两人相约,及早共过退居生活,如今却于漂泊中相会。彭城,即徐州。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①。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注释】

① 山公,指晋山涛之子山简,《晋书》说他“置酒辄醉”。后人亦以“山公”作为好酒者的代称。这里指苏轼。李白《襄阳歌》“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说明】

熙宁十年,苏辙赴南京(今河南商丘市)任判官前,与苏轼(当时任徐州知州)会宿于徐州官署中的逍遥堂。虽与相约早退的初愿不相符,但漂泊之余,犹得听中宵风雨之声从松竹中而来,或亦慰情胜无。故苏轼和诗有云:“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诗前的小引,叙述他们聚散经过,亦颇亲切隽永,故并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