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诗三百首
1050500000169

第169章 刘子翚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自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因他的家世居崇安屏山,人称屏山先生。父刘韐,汴京沦陷后,遣使金营,金人欲诱以官,即饮酒自缢。子翚服除后,曾通判兴化军。后因衰病,辞归武夷山。朱熹父亲朱松临终时,以朱熹托子翚,两人遂成为师生。他告朱熹以《易经·复卦》“不远复”三字,意思是改过要从速才能及早复道。

他是理学家,《宋史》入《儒林传》,但为文无语录气,为诗无酸味,且形神兼具,清代焦袁熹《阅宋人诗集》就说过“皋比若道多陈腐,请诵屏山集里诗”的话。由于家国之难,所以他对金人的入侵,奸佞的祸国颇多悲愤之词。二十首《汴京纪事》,不但记述了当时的政治生活、宫闱故事,末一首还写到李师师的晚景,因为她曾经是“一曲当时动帝王”的名妓。子翚见到她时,约在南宋建炎初年,已经是“师师垂老过湖湘”了。《望京谣》写汴京破后的荒凉凄惨,官绅向南方逃难,金兵却接踵南侵;《巡寨偶书》写溃兵的骚扰由“吾军”而变为“群凶”,皆很有史料意义。在南渡诗人中,他虽然算不上大家,但感慨时政的感情,却是很强烈真实的。可惜他归隐得很早,在武夷山住了十七年没有出来,从他《屏迹》的“闲中兴味知何晚,绝口名途不更言”来看,他对时局大概很灰心,因而后期作品的写山林、寄友朋虽亦清幽苍逸,可是动乱多变的现实很少反映在他笔下了。

次韵长汀壁间①

鼠窜惊残梦,萧萧老屋虚。

风声传远濑②,寒意入秋蔬。

客路漂摇久③,归身憔悴馀④。

西窗满残照⑤,仿佛似吾庐。

【注释】

① 次韵,和别人的诗并依原诗用韵的次序,叫次韵。长汀,今属福建。② 濑,这里指急水激石之声。③ 漂摇,这里是漂泊的意思。④ 归身,犹言归隐。⑤ 残照,残月。

【说明】

作者在长汀旅舍的壁间看到别人的一首诗,便依原韵写成此诗。当是晚年回故乡崇安的旅途中作,末句用陶渊明《读山海经》的“吾亦爱吾庐”句意,亦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意。

双庙①

无复连云战鼓悲,英风凛凛在双祠。

气吞骄虏方张日②,恨满孤城欲破时。

幽鸟自啼檐际树,夕阳空照路傍碑。

平生不作脂韦意③,倚棹哀吟两鬓丝④。

【注释】

① 双庙,唐至德二载(757),安禄山之子安庆绪遣兵进攻睢阳(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南),御史中丞张巡和睢阳太守许远合力守城御敌,后因粮尽援绝,城陷被执,两人先后被杀。唐室为表扬忠烈,乃立庙睢阳,称为“双庙”。② 骄虏,猖狂的敌人。张,嚣张。③ 脂韦,脂,油膏;韦,软皮。比喻为人的圆滑。张巡任清河令期满回京,正当杨国忠专权,有人劝他去见杨国忠,以为日后升官的门径,张巡却之,乃调任县令,故诗人引以自励。④ 棹(zhào),本指摇船用具,这里指船。

【说明】

张巡、许远的殉国事迹,本为后人所敬仰,作者的父亲刘韐又死于靖康之难。在南渡前后的宋朝国土上,气吞骄虏、恨满孤城这类悲壮的战役,亦常在发生,故而这首诗更不是单纯的吊古之作。

汴京纪事(选二)①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②。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③。

【注释】

① 汴京,今河南开封市。② 胡虏,指金人。何知,犹言无知。屡易君,讽刺金人对易君如儿戏。汴京沦陷,徽、钦北掳后,金人曾在汴京先后立张邦昌为楚帝,刘豫为齐帝,故云“屡”。这里的“君”实即“儿皇帝”之意。第一句的“杂妖氛”,即指这两个傀儡政权的出现。③ 犹有两句,意谓虽然妖氛屡见,可是汴京中度过太平时代的一些老人,还存忠君之心,时刻想念着南方。

空嗟覆鼎误前朝①,骨朽人间骂未消。

夜月池台王傅宅②,春风杨柳太师桥③。

【注释】

① 空嗟句,《易经·鼎卦》爻辞中有“鼎折足,覆公”的话,比喻大臣失职误国,犹如铜鼎折足,羹汤倒翻。覆,倾覆。公,指大臣。,羹汤。前朝,指徽宗朝。② 王傅宅,徽宗时宰相王黼,曾封太傅,弄权贪赃,当时称为“六贼”之一。徽宗赐第于阊阖门外,周围数里,建筑侈丽,又将左旁侍郎许将家逐出,掠为己有。钦宗时,被人杀死于村中。③ 太师桥,蔡京为“六贼”之首,深得徽宗宠信,封太师,赐第在汴京之东,宅前的桥称太师府桥,在州桥之西。钦宗时死于放逐途中。作者在五古《游朱勔家园》亦云:“夜月扃绮户,春风散罗裾。”朱勔亦是“六贼”之一。

【说明】

第一首以汴京沦陷、金人扶立傀儡和遗老想望南宋作对照。第二首写汴京未陷时“六贼”的骄纵误国,所谓“王傅宅”和“太师桥”其实等于是怨府。

《汴京纪事》原共二十首,为作者代表作。四库本的《屏山集》只收了十八首,缺“帝城王气”的第一首、“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的第三首,但“一自胡儿来饮马”的第五首却未删去。大概诗中涉及遗民之痛、复国之望的都为清人所禁忌。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云:“刘屏山《汴京纪事》诸作,精妙非常。此与邓栟榈(邓肃,著有《栟榈集》)《花石纲诗》,皆有关一代事迹,非仅嘲评花月之作也。宋人七绝,自以此种为精诣。”邓肃《花石诗》有云:“但为君王安百姓,圃中无日不春风。”(《宋诗纪事》卷四十二)亦南渡臣子痛定思痛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