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官官相护的潜规则:上级
10493200000047

第47章 大局为重(二)(2)

她已委托一家中介机构,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听说万氏兄妹也有这个意向。她现在已不在乎对方是谁,只要能替她把这个包袱卸掉,她就感恩不尽。

她怀恋香港,怀恋过去的日子,她想,就算把长大全部扔在江北,一无所获地回到香港。父亲也不会怪她。

爸,你不会怪女儿吧?

吴潇潇的泪再一次控制不住地流下来。

又是一小时后,外面响起轻轻的叩门声。吴潇潇犹豫一会儿,走过去打开门,她原想会是保姆,她被调查组带走后,保姆算是放了假,昨天她打了电话。让她今天晚些时候过来。开门一看,却是满头银发的副校长。

这位副校长,是父亲最好的朋友,父亲到江北第一天,就跟他在一起,这些年,为父亲,为长大。他真是呕心沥血,无怨无悔。想不到,调查组竟把怀疑的目光也盯向了他。

吴潇潇感到深深对不住他,对不住啊——

“快请进吧,老校长。”

老校长站在门外。脸上是很少见地难为情,嘴唇哆着,想说什么,没说。局促半天。重重叹了一声,从包里掏出几页纸,递给她,一转身,快步朝楼下去。

吴潇潇紧忙喊了一声,老校长生怕她要追出来挽留,下楼的步子比年轻人还快。

吴潇潇一头雾水,老校长的脚步声消失后。她才猛地记起手里还有几页纸,打开一看,她傻眼了。

老校长递上的,是一份辞呈!

外面雨还在落,烟雨笼罩着的金江,四处弥散着伤感味。

老校长之后,又有五位教师提出辞职,尽管是在暑假。这消息还是惊动了高层。李希民第一个坐不住。跑来找吴潇潇。吴潇潇显得很平静,跟几个月前相比。她沧桑许多,也老练许多,再也不会为一件小事变得焦躁不安了。面对李希民一连问出的几个问题,她淡然一笑,用颓败的口气道:“李厅长,这些问题,你真不该问我,我自己也很糊涂。”说着,伸手捋了捋头发。

李希民发现,吴潇潇的发型变了,跟刚到江北时相比,她地发型越来越保守,越来越没有个性。是否,这也意味着,两年多的磨炼,真把她的心劲磨平了?

“吴校长,别灰心嘛,出了问题不可怕,我们尽力解决就是。”

“解决?”吴潇潇苍凉地笑了笑,“那好,问题都摆在这儿,你李厅长解决便是。”说着,吴潇潇手一扬,刚刚应聘到她这儿的秘书便抱来一大撂材料,都是这些日子教职员工写来的。有落实工资待遇的,有落实住房的,有过问职称评定的,当然,反映最集中地还是下学期到哪儿上课,总不能把学校搬到广场吧?

李希民随便翻了几页,这些问题不用翻,全在他脑子里,讪笑着道:“都是老问题了,不好意思,我这个厅长不称职,没能把工作做好。”

“别,李厅长,这么说我担当不起,是我无能,父亲这盘棋,原本指望我能下活,谁知才两年,我就下得连大本营都没了。现在好,我认输,不下了,棋只有在不下时你才能发现,原来输或赢,结局都是一样。”

“什么意思?”李希民惊愕地瞪住她。

“曲终人散。”吴潇潇丢下四个字,起身,来到书架前,本是想拿一本棋谱,她原来真是一棋迷,只是这些年无暇顾及,荒疏了。想了想,没拿,转身走向内室,半天,从里面走出来,手里多了样东西。

李希民一看,差点惊得失声叫出来。吴潇潇手里拿的,竟是一件陶,猛一看,跟他送给盛安仍那件,一模一样。

“怎么,厅长对陶也感兴趣?”

“不,不,我对它一窍不通。”李希民连忙否认。

“我马上要回香港了,这是我来时,朋友送的,厅长如果不嫌弃,今天我就把它当礼物送给你。”

“太贵重了,不敢收。”李希民慌得,生怕吴潇潇真把这陶送给他。脑子里却在飞快想,吴潇潇拿出这件陶,真实目的到底何在?

“贵重?看来李厅长真是对陶不了解,这陶不值钱,仿的,不过仿得真,拿在市场上,没准就当真货蒙人了。”

李希民地脸色在急剧变化,忽儿白,忽儿红,额上已有细密的汗珠渗出。怕是没人知道,那件陶,也是别人送他的,收时并不知道它来自哪,真还是假,到底值不值钱?收了便一直放在办公室,再也没摸过没碰过。盛安仍带着调研组来到金江,有天夜里他去拜访,心想怎么也得带件见面礼,原想拿幅字画的,一想孔庆云,忙把这想法压了回去,后来又挑了几样,都觉不合适,思来想去,忽然就记起盛安仍爱陶,还是半个收藏家,没再犹豫就带了它。谁知送出不久,就听说春江那边出了陶案,还牵扯到两条人命。这两个月,一想陶,或者一听别人提陶,莫名地,他就紧张,就出汗。生怕那件陶就来自春江,就来自那个工地,如果真是这样,他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给他送陶者不是别人,就是冯培明儿子在香港的合伙人,一个叫阿朱的古董商,人称“四老板”。

“不说陶,不说陶,吴校长,你刚才说要回香港,不会是真的吧?”李希民忽然就担心起来,具体担心什么,他也说不准,但这种感觉很强烈。

“多谢厅长关心,香港那边的公司要重组,我不能不去。”吴潇潇没说假话,香港吴氏企业真要重组,她已接到董事局发来的函,后天就动身。

李希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吴潇潇不会一去不复返吧,要不然,她怎么会对教职员工接二连三辞职无动于衷?

李希民没敢在吴潇潇办公室多滞留,如果吴潇潇真的一去不返,后果将不堪设想。甭看吴潇潇损失了几千万,但她留给省教育厅的将是几千名学生。这些学生哪里去,怎么向社会交待?这可是一所大学啊,不是一家幼儿园,说解散就能解散得了。何况,就算吴潇潇不再回国内,一样可以在香港打官司,商学院欠她地钱,还有因违约造成的损失,一分也少不掉。

高啊,相比两年来她做的种种努力,这步棋,才是高!

曲终人散,曲能终,人能散?

一场紧急会议在省教育厅召开。

李希民这次谁也没请示,直接就将相关部门和院校的负责人召来了。关键时刻,李希民还是敢采取果断措施。要不然,他这个厅长,真就白当了。

李希民走进会议厅,商学院院长曾来权按时来了,李汉河来得更早,他可能是第一个到会的吧。江北大学楚玉良居然没来,只派了一名管后勤的副校长,还有一位女同志,大约也是管后勤的。他阴下脸,问负责通知会议的行政处长:“楚书记没通知?”之前他跟行政处长再三强调,必须一把手参加,不得有任何借口。没想,楚玉良还是摆了名校的架子,以为只是厅里召集的会议,派个人参加便是。

这种习惯由来已久!

“通知了,是按会议要求通知他本人的。”行政处长一看李希民脸色,就知道他今天要发火。李希民轻易不发火,一旦发起火来,也是很骇人的。

“你们楚书记呢?”李希民忍住不快,冲江大两位参会者问。

“楚书记很忙,抽不出身。”那位副校长慢条斯理说,他并没感到自己参会有什么不妥。

“比我还忙?比彬来书记还忙?”

李希民尽管问得不是太严厉,会场的人听了,还是震了一震。已经坐在主席台的庄绪东也冷起眉,目光坚硬地盯在江大副校长脸上。那位副校长这才意识到今天省厅领导脸色不正常,起身道:“楚书记去了省计委,汇报二期工程项目。”

“这是理由?”李希民又问,口气已没刚才那么有耐心。

“有什么精神,我回去汇报。”

“你现在就去汇报,今天这会,请他楚玉良书记亲自参加。”

“这……”副校长犹豫了。脸上浮上一层不快。他代楚玉良参加过不少会议,还没遇到过这么尴尬的场面。边上坐的女同志不安了,起身往外走,一看李希民横眉冷对,解释道:“我跟楚书记打个电话。”

“回来!”一直闷声坐在主席台的庄绪东突然发话:“给你二十分钟时间,亲自去请,如果楚书记公务实在繁忙,告诉他。以后教育厅的会,他都可以不参加。”

庄绪东公开在会上支持李希民,情况不太多见,而且从脸色看,他今天的心情比李希民还沉重。

李希民感激地瞥他一眼,在主席台就座。

会场开始沉闷,感觉空气在点点变沉,变重。除了李汉河外,其他人都心事重重。尤其曾来权,头一直垂着,不敢抬起来。

江大副校长出去请楚玉良了,其余人各揣心事。焦躁不安地等待着。二十分钟后,楚玉良一头大汗赶来,冲台上领导道:“实在是太忙,刚刚跟计委领导汇报完。”

李希民跟庄绪东谁也没说话。二十分钟就能赶来,证明他压根就没去什么计委,说不定就在楼下的车子内等着。这种把戏早让人玩得没了新鲜,一把手坐车里,打发副职到会场,刺探情况,主要看有没有省领导到会,如果有。一把手会在几分钟内赶来。

楚玉良找座位坐下,脸上多少带几分尴尬。

庄绪东望了眼李希民:“开会吧?”

李希民点头,庄绪东简单讲了几句,将会议主题点明,把话筒交给李希民。李希民环视一眼会场,他今天就一个目地,为长江大学解决校舍,借也好。租也好。得让长江大学有个去处。要不然,他这个教育厅长。就该背起铺盖回家了。

会场气氛凝重,庄绪东简短有力几句话,等于是把会场气氛给定住了,谁的心都在扑腾,两位厅领导今天的表现,跟平日判若两样,单冲这一点,就能感受到,长大的危机到了啥程度。

“曾院长,你那边的房子到底能不能腾出来?”李希民把话头第一个对中了曾来权。曾来权抬起头,赤红着脸道:“李厅长,现场你去了,困难放在那儿……”

“我不听困难,你只管告诉大家,四幢楼房腾得开还是腾不开?”